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2662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辅 助制动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交通的需求,汽车已经是必不可缺的交通 工具,而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经常要下坡,为不使汽车在自身重力 作用下不断加速到危险程度,应当对汽车进行持续制动,从而使 汽车速度稳定在某个安全值。此外,经常在行车密度高、交通情 况复杂的城市街道上行驶的汽车(如市内公共汽车),为避免交通 事故,需要进行频繁的不同强度的制动。在这些情况下,单靠行 车制动器是难以完成这样的制动任务的。因为行车制动器长时间 频繁地工作将使其温度大大增高,以致使制动效能严重衰退甚至 完全失效。因此在这种条件下运行的汽车,往往有必要增设辅助 制动器。
为此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辅助制动器,例如,中国专利
文献曾公开了一种制动器中国专利申请号98211726.4;公开号 CN2391780Y,它由气阀门、驱动缸、截流阀、供油拨叉、起动 手柄构成。气阀门进气孔与汽车储气筒连接,截流阀与发动机排 气管连接。其特征是气阀门顶杆控制气压进入驱动缸或气回流到 气阀门排出,置于驱动缸内的推杆在气压作用下同时控制截流阀 阻气门和供油拨叉的开、关。该装置使发动机转速降低而实现车 辆平稳、安全地减速制动,而且全车无气压时,能达到自动控制。 通过辅助制动器,在不使用或少使用行车制动器的条件下,使车 辆速度降低或保持稳定,但不能将车辆紧急制停。但是,现有的辅助制动器主要存在着设计不够合理,部件易 于磨损、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密封程度不符合要求,无法保 证发动机内的制动力恒定等技术缺陷。特别是由于现有的辅助制 动器没有设置卸压机构,排气管内侧压力过大时容易造成发动机 运行故障。在长距离下坡时,更加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辅助制动 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 了一种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能实现自动卸压,可防止发动机因负 荷过大而造成运行故障的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特别适用于长 距离下坡的辅助制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发动机排 气辅助制动器,设置在发动机排气管处,包括阀体、阀板、阀杆 和设置在阀体上的驱动机构,所述的阀体呈筒状,在阀体内设有 阀板,阀杆的一端与阀板固连,另一端穿出阀体,所述的驱动机 构与阀杆穿出端相联接且能带动阀杆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阀板上设有溢流阀。
通过设置在阀体上的驱动机构的带动而转动的阀杆带动了与 阀杆的一端固连的阀板转动,筒状阔体内的阀板的转动便可实现 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的开合。阀板闭合时,排气管被堵住,气 体无法排出,随之发动机内的气压上升而产生强大的气压阻力便 达到对发动机转动的控制,实现辅助制动。当气压过大时,设置 在阀板上的溢流阀在过大的压力下则自动打开,排出多余的气体, 减小发动机内的压力,促使发动机在制动器工作时发动机内的气 压可达到合理的范围。阀板打开时,排气管处于导通状态,气体 便可顺利从排气管道通过,不会影响汽车正常运行。
在上述的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中,所述的溢流阀设置在阀板
5的中心。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工作时,整个阀板负载着气压, 阀板的中心位置受压力最为均匀恒定,所以溢流阀设置在阀板的 中心位置更加准确地获得内部气压值,从而方便对气压大小的控 制。
在上述的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中,所述的溢流阀包括开于阀 板上的通孔,在通孔内装有阀芯和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 阀板和阀芯上,且阀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堵住通孔。当溢流阀处在 负载时,阀芯通过弹簧的作用堵住通孔使之不漏气,维持发动机 内的压力。当负载压力过大时,阀芯所受的气压作用力大于弹簧 作用力使弹簧压縮,通孔则被打开而通气,从而减小了负荷的压 力,维持气压的平衡。
在上述的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中,所述的阀芯包括阀芯杆和 固定在阔芯杆一端的阀芯头,所述的阀芯头端部具有能堵住通孔 的弧形面。
在上述的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气缸 和连杆,连杆的一端与气缸活塞杆相铰接,另一端与阀杆穿出端 固连。伸縮的活塞杆可以带动与其相铰接的连杆活动,而与连杆 固连的阀杆能随连杆的活动而转动。
在上述的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中,所述气缸的缸筒与阀体 相联且缸筒与阀体为一体式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结构强 度,且易于加工制造。
在上述的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中,所述的阀杆穿出端和阀体 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通过压环压紧在阀体上。工作时, 气体容易通过间隙而漏气,压环压紧的密封圈可以有效防止气体 泄漏。
在上述的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中,所述的连杆通过锁定件固 定在阀杆穿出端,在阀杆穿出端上套有压簧,压簧的一端作用在 连杆上,另一端作用在压环上。压簧将压环顶压在密封圈上,使密封效果更佳。
在上述的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中,所述的通孔内还设有阀芯 座,所述的阀芯和弹簧装在阀芯座内。
在上述的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中,所述的阀板上还开有若干 个与通孔的一端相联通的溢流孔。溢流阀在过大的压力作用下, 处于导通状态,气体通过溢流孔而排出,减小发动机内气体压力, 防止发生故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1、由于阀板上设有 溢流阀,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能通过溢流阀实现自动卸压,可防 止发动机因负荷过大而造成运行故障,特别适用于长距离下坡的 辅助制动。2、气缸的缸筒与阀体相联且为一体式结构,有效提高 结构强度,使整个制动器使用寿命增长,且易于加工制造。3、能 够有效防止气体泄漏,密封效果佳,有效提高辅助制动性能。


图1是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11、密封圈;12、压簧;13、压环;2、阀 板;3、阀杆;4、驱动机构;41、气缸;41a、活塞杆;42、连 杆;5、溢流阀;51、通孔;51a、阀芯座;52、阀芯;52a 、阀 芯杆;52b、阀芯头;52c 、弹簧;53、溢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 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 2和图3所示,本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设置在发动机排气管处,包括阀体l、阀板2、阀杆3和设置在阀体1上的驱
动机构4以及溢流阀5等零部件。
在筒状阀体1内设有阀板2,阔板2固连于阀杆3的一端, 阀杆3的另一端穿出阀体1,在阀板2中心位置设置有溢流阀5。 在阀杆3穿出端和阀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11,该密封圈11通过 压环13压紧在阀体1上。在阀杆3穿出端上套有压縮的压簧12, 压簧12的一端作用在连杆42上,另一端作用在压环13上。发动 机排气辅助制动器工作时,整个阀板2负载着气压,阀板2的中 心位置受压力最为均匀恒定,所以溢流阀5设置在阀板2的中心 位置更加准确地获得内部气压值。
如图1所示,溢流阀5包括开于阀板2上的通孔51以及若干 个与通孔51的一端相联通的溢流孔53。在通孔51内设有阀芯座 51a,在阀芯座51a内装有阀芯52和弹簧52c。阀芯52包括阀芯 杆52a和固定在阀芯杆52a —端的阀芯头52b,弹簧52c的两端 分别作用在阀板2和阀芯52上,阀芯52在弹簧52c的作用下堵 住通孔51,使之不漏气,维持发动机内的压力。当负载压力过大 时,阀芯52所受的气压作用力大于弹簧52c作用力使弹簧52c 压縮,由于弹簧52c的压縮阀芯52则无法堵住通孔51,通孔51 则被打开而通气,气体通过溢流孔53而排除,减小发动机内气体 压力,维持了气体压力额定。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4包括气缸41和连杆42,气缸41的 缸筒与阔体1相联且为一体式结构。连杆42的一端与气缸41活 塞杆41a相铰接,另一端与阀杆3穿出端固连。通过活塞杆4la 的伸縮可以带动与其相铰接的连杆42活动,而与连杆42固连的 阀杆3随连杆42的活动而转动。由于阀板2固定在阀杆3上,当 阀杆3转动时,阀板2也随着转动,从而实现阀板2的开启或闭 合。阀板2合上时,排气管被堵住,气体无法排出,随之发动机 内的气压上升而产生强大的气压阻力便达到对发动机转动的控制。当气压过大时,设置在阀板2上的溢流阀5在过大的压力下 则自动打开排出多余的气体,减小发动机内的压力,促使发动机 在制动器工作时发动机内的气压可达到一定的平衡。阀板2打开 时,排气管处于导通状态,气体便可顺利从排气管道通过,不会 影响汽车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 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 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 1、阔体;11、密封圈;12、压簧; 13、压环;2、阀板;3、阀杆;4、驱动机构;41、气缸;41a、 活塞杆;42、连杆;5、溢流阀;51、通孔;52、阀芯;52a 、
阀芯杆;52b、阀芯头;52c 、弹簧;53、溢流孔等术语,但并不
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
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
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设置在发动机排气管处,包括阀体(1)、阀板(2)、阀杆(3)和设置在阀体(1)上的驱动机构(4),所述的阀体(1)呈筒状,在阀体(1)内设有阀板(2),阀杆(3)的一端与阀板(2)固连,另一端穿出阀体(1),所述的驱动机构(4)与阀杆(3)穿出端相联接且能带动阀杆(3)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板(2)上设有溢流阀(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溢流阀(5)设置在阀板(2)的中心。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溢流阀(5)包括开于阀板(2)上的通孔(51), 在通孔(51)内装有阀芯(52a)和弹簧(52c),弹簧(52c)的 两端分别作用在阀板(2)和阀芯(52a)上,且阀芯(52a)在弹 簧(52c)的作用下堵住通孔(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阀芯(52a)包括阔芯杆(52a)和固定在阀芯杆(52a) 一端的阀芯头(52b),所述的阀芯(52a)头端部具有能堵住通孔 (51)的弧形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驱动机构(4)包括气缸(41)和连杆(42),连杆(42) 的一端与气缸(41)活塞杆(41a)相铰接,另一端与阀杆(3) 穿出端固连。
6. 根据权利要求l或5所述的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气缸(41)的缸筒与阀体(1)相联且缸筒与阀体(1) 为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密封圈(11)通过压环(13)压紧在阀体(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7所述的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42)通过锁定件固定在阀杆(3)穿出端,在阀杆(3)穿出端上套有压簧(12),压簧(12)的一端作用在连杆(42)上,另一端作用在压环(13)上。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通孔(51)内还设有阀芯座(51a),所述的阀芯(52a) 和弹簧(52c)装在阀芯座(51a)内。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阀板(2)上还开有若干个与通孔(51)的一端相 联通的溢流孔(5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容易因负荷过大而造成运行故障、结构强度弱、寿命短、密封效果差等技术问题。本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设置在发动机排气管处,包括阀体、阀板、阀杆和设置在阀体上的驱动机构,阀体呈筒状,在阀体内设有阀板,阀杆的一端与阀板固连,另一端穿出阀体,驱动机构与阀杆穿出端相联接且能带动阀杆转动,阀板上设有溢流阀。本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器具有自动卸压防止负荷过大,特别适用于长距离下坡的辅助制动,提高结构强度、使用寿命长、密封效果佳等优点。
文档编号F02D9/00GK201354655SQ20092011337
公开日2009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2日
发明者李金龙 申请人:浙江益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