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柴油机动力组上层配气部件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8506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大功率柴油机动力组上层配气部件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柴油机动力组上层配气部件润滑结构,属于柴油机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一种大功率柴油机,为实现其动力组上层配气部件的润滑,由气缸盖进、出油道及空心结构的摇臂轴和座构成润滑油路;摇臂轴上的摇臂轴承部位开有供油孔,向摇臂轴承提供润滑油;通过油管将各相邻的气缸盖进、出油孔串联后并入润滑系统。这种方案存在的以下问题:

1.在润滑过程中机油的泄漏会造成进油压力的逐渐递减,出现前端气缸油压高,末端气缸油压低的现象,从而造成前端过度润滑,末端润滑不足,柴油机动力组上层配气部件会出现磨损,进而发生故障。

2.设置进出油路以及相应密封部件,其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

3.在进行出厂试验时,检查人员要在刚启机时打开摇臂箱盖检查各动力组上层配气部件的润滑情况,由于供油压力不均,前端油压高,机油飞溅,容易造成检查人员的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简化结构、提高润滑效果、降低故障、节约设计与工艺制造成本、提高安全性的大功率柴油机动力组上层配气部件润滑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功率柴油机动力组上层配气部件润滑结构,由气缸盖进油道及空心结构的摇臂轴和座构成润滑油路;摇臂轴上的摇臂轴承部位开有供油孔,向摇臂轴承提供润滑油,其特征在于为每列气缸设置一根并接于润滑系统的供油主管,供油主管上的各个供油支管与气缸盖进油道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用一根供油主管取代各缸的进出油管路,相对于内部油路,管径尺寸不受限制,结构大为简化,设计难度降低,可保持各动力组上层配气部件的供油压力均衡,保证润滑效果,避免飞溅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大功率柴油机动力组上层配气部件润滑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气缸盖进油道,2-摇臂轴座,3-摇臂轴,4-供油主管,5-供油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看附图,本实施例的大功率柴油机动力组上层配气部件润滑结构,由气缸盖进油道1及空心结构的摇臂轴座2和摇臂轴3构成润滑油路,摇臂轴3上的摇臂轴承部位开有供油孔(未示出),向摇臂提供润滑油。为每列气缸设置一根并接于润滑系统的供油主管4,供油主管4上的各个供油支管5与气缸盖进油道1连接。来自柴油机润滑系统的机油,通过供油主管4上的各个供油支管5进入各个动力组中的气缸盖进油道1。在每个动力组内部,机油通过气缸盖的进油道依次流入摇臂轴座、摇臂轴和摇臂,在摇臂中机油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流向顶杆,对其进行润滑,另一部分流向气门横臂和进排气门,润滑这些运动部件。这两部分机油最终都流回油底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