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的后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418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的后处理装置,所述柴油发动机尾气的后处理装置包括点火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升温装置设置在柴油发动机的尾气排放管路上,所述点火升温装置包括:升温单元、燃烧单元和油气混合单元,柴油发动机尾气在所述升温单元中流动,所述升温单元的入口与所述燃烧单元的出口连接,所述燃烧单元的入口与所述油气混合单元的出口连接;所述燃烧单元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升温单元内部,所述燃烧单元设置有陶瓷点火塞,在所述燃烧单元壁上设置有燃烧单元进气管;所述油气混合单元用于将柴油从油气混合单元内部雾化喷出,然后由陶瓷点火塞引燃;所述升温单元用于将燃烧产生的火焰与尾气一起送入主动再生处理系统,以利用尾气中残余的氧气助燃来使得尾气的温度迅速升高,从而使滞留在颗粒物过滤器内的微小颗粒物燃烧并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出;所述燃烧单元包括柱形套筒,所述柱形套筒倾斜设置在升温单元上,所述柱形套筒与升温单元成锐角的一侧筒壁伸入至升温单元内,所述柱形套筒内部设置有燃烧管,所述燃烧管在远离油气混合单元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汇聚燃烧的火焰的喇叭口,所述陶瓷点火塞与燃烧单元连接的一端伸入至燃烧管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发动机尾气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套筒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内外相套叠组成柱形套筒,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设置有隔热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发动机尾气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单元进气管穿过柱形套筒且延伸至燃烧管的管壁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发动机尾气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管在靠近喇叭口一端的外侧壁与柱形套筒之间设置有空气挡板,所述空气挡板用于对由所述燃烧单元进气管进入的空气进行均匀地分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发动机尾气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混合单元内设置有油气混合器,所述油气混合器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进油管和油气混合单元进气管,所述油气混合器用于混合柴油和空气以使柴油雾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柴油发动机尾气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混合器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上设置有多个喷嘴孔,用于使混合后的柴油和空气再次雾化,所述喷嘴伸入至燃烧管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发动机尾气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陶瓷点火塞的点火塞接头,所述点火塞接头的下端位于柱形套筒和燃烧管之间,所述陶瓷点火塞下端的氮化硅点火针穿过点火塞接头伸入至燃烧管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柴油发动机尾气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发动机尾气的后处理装置还包括扰流装置,所述扰流装置与柴油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的点火升温装置连接,点火升温装置所加热的尾气和点火升温装置所产生的气体相混合所产生的混合气体进入扰流装置以进行均混处理;所述扰流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两端的法兰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均压部件和混合部件,所述均压部件和混合部件之间设置有过渡腔,所述过渡腔用于容纳经均压部件均压后的混合气体并将其输送至混合部件,所述均压部件用于对进入扰流装置的混合气体进行均压处理以使得混合气体的压力变得均衡,所述混合部件用于对经均压部件均压处理后的混合气体进行混合处理以使得经过混合部件的混合气体充分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柴油发动机尾气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部件包括均压板,所述均压板沿着壳体的圆周内壁均匀地设置;所述均压板与壳体的轴线方向成60°~80°斜向设置,所述均压板与壳体的内壁成60°~80°顺着混合气体的气流方向设置;所述混合部件包括混合板,所述混合板沿着壳体的圆周内壁均匀地设置;所述混合板与壳体的轴线方向成60°~80°斜向设置,所述混合板与壳体的内壁成60°~80°顺着混合气体的气流方向设置;均压板沿着壳体的轴线方向逆时针斜向设置,混合板沿着壳体的轴线方向顺时针斜向设置;或者均压板沿着壳体的轴线方向顺时针斜向设置,混合板沿着壳体的轴线方向逆时针斜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柴油发动机尾气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板为3个,所述混合板为3个;所述均压板和所述混合板沿着壳体的轴线旋转对称设置在壳体上;设置在壳体上的3个均压板或3个混合板在壳体两端的法兰上的投影为含有等边三角形圆孔的圆环;设置在壳体上的3个均压板和3个混合板在壳体两端的法兰上的叠加投影为含有正六边形圆孔的圆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