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00165发布日期:2020-01-31 14:57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油管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作业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油管缓冲器。



背景技术:

压缩式封隔器由于封隔效果优异和施工简单,在油田常规分采分注工艺技术中广泛被应用,但对于新型智能分采分注工艺中的应用,则存在一个致命问题,智能管柱串上均带有比较精密的监测仪器,压缩式封隔器解封时需油管施加一个较大的上提力以拉断解封剪钉,在拉断解封剪钉的一瞬间,会对管柱产生一个较大的反向冲击力,从而极易导致其上部的仪器损坏,使整个工艺失败。因此,有必要解决拉断解封剪钉的瞬间,会对管柱产生较大的反向冲击力从而损坏其上部的仪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管缓冲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管串作业存在的拉断解封剪钉的瞬间会对管柱产生较大的反向冲击力,易损坏其上部的仪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油管缓冲器,包括外套筒、上接头、活塞、中心管、连接体、密封体和弹簧,外套筒的上端内侧限位安装有上接头,外套筒的上部内侧套装有抵在上接头底面的活塞,活塞能相对外套筒上下移动,外套筒的内侧设有中心管,活塞的上部内侧与中心管的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中心管的下端外侧固定安装有抵在外套筒下端的连接体,外套筒的下部内侧限位安装有套装于中心管外侧的密封体,中心管能相对密封体上下移动,对应活塞与密封体之间位置的中心管外侧设有位于外套筒内的弹簧。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对应活塞与弹簧的上端之间位置的中心管外侧可沿竖直方向分布有至少一组上胶筒总成,上胶筒总成位于外套筒内,每组上胶筒总成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上胶筒本体和上封隔环,顶端的上胶筒本体抵在活塞的底面上,弹簧的顶端抵在底端的上封隔环上。

上述对应弹簧与密封体之间位置的中心管外侧可沿竖直方向分布有至少一组下胶筒总成,下胶筒总成位于外套筒内,每组下胶筒总成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下封隔环和下胶筒本体,底端的下胶筒本体抵在密封体的顶面上,弹簧的底端抵在顶端的下封隔环上。

上述连接体的下部内侧可固定安装有下接头,下接头的下部外侧设有外螺纹。

上述上接头与外套筒通过可沿圆周分布的锁钉限位安装在一起,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圈。

上述密封体与外套筒可通过沿圆周分布的锁钉限位安装在一起,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圈。

上述活塞的中部外侧可设有外环槽,对应外环槽上方和下方位置的活塞与外套筒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上述密封体的中部内侧可设有内环槽,对应内环槽上方和下方位置的密封体与中心管之间均设有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活塞和连接体的设置,可使外套筒能相对中心管向上滑移,并压缩弹簧,由此可通过弹簧抵消解封剪钉剪断瞬间产生的反向冲击力,避免损坏安装于本实用新型上方的仪器,具有缓冲效果好,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外套筒,2为上接头,3为活塞,4为中心管,5为连接体,6为密封体,7为弹簧,8为上胶筒本体,9为上封隔环,10为下封隔环,11为下胶筒本体,12为下接头,13为外螺纹,14为锁钉,15为密封圈,16为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油管缓冲器包括外套筒1、上接头2、活塞3、中心管4、连接体5、密封体6和弹簧7,外套筒1的上端内侧限位安装有上接头2,外套筒1的上部内侧套装有抵在上接头2底面的活塞3,活塞3能相对外套筒1上下移动,外套筒1的内侧设有中心管4,活塞3的上部内侧与中心管4的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中心管4的下端外侧固定安装有抵在外套筒1下端的连接体5,外套筒1的下部内侧限位安装有套装于中心管4外侧的密封体6,中心管4能相对密封体6上下移动,对应活塞3与密封体6之间位置的中心管4外侧设有位于外套筒1内的弹簧7。使用过程中,将本实用新型连接入管串中,并下入井内预设位置,使油管与上接头2固定安装在一起,使压缩式封隔器连接于连接体5的下方,当需要解封时,先上提油管,此时上接头2将带动外套筒1和密封体6上行,由于下方压缩式封隔器位置不变,即中心管4通过连接体5与活塞3保持原位,密封体6将相对活塞3上行,从而压缩弹簧7,增大向油管施加的上提作用力,直至拉断解封剪钉,在解封剪钉剪断的一瞬间产生反向冲击力会通过连接体5传递给中心管4和活塞3,此时,弹簧7的回复力将推动活塞3带动中心管4缓慢上行,从而抵消反向冲击力,起到缓冲的效果,从而达到保护连接于本实用新型上方仪器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活塞3和连接体5的设置,可使外套筒1能相对中心管4向上滑移,并压缩弹簧7,由此可通过弹簧7抵消解封剪钉剪断瞬间产生的反向冲击力,避免损坏安装于本实用新型上方的仪器,具有缓冲效果好,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的特点。根据需求,活塞3与中心管4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中心管4与连接体5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且本实用新型的各个螺纹均可按照api标准执行;活塞3与中心管4、活塞3与外套筒1、中心管4与密封体6、密封体6与外套筒1的接触面均可为密封接触,由此可使本实用新型能满足mp压差下的密封性;外套筒1可为现有公知技术,如钢套筒等。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油管缓冲器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所示,对应活塞3与弹簧7的上端之间位置的中心管4外侧沿竖直方向分布有至少一组上胶筒总成,上胶筒总成位于外套筒1内,每组上胶筒总成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上胶筒本体8和上封隔环9,顶端的上胶筒本体8抵在活塞3的底面上,弹簧7的顶端抵在底端的上封隔环9上。由此可通过上胶筒总成进一步抵消解封剪钉剪断瞬间产生的反向冲击力,增强对安装于本实用新型上方仪器的保护效果,具有更好的缓冲作业。根据需求,上胶筒本体8和上封隔环9均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

如附图1所示,对应弹簧7与密封体6之间位置的中心管4外侧沿竖直方向分布有至少一组下胶筒总成,下胶筒总成位于外套筒1内,每组下胶筒总成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下封隔环10和下胶筒本体11,底端的下胶筒本体11抵在密封体6的顶面上,弹簧7的底端抵在顶端的下封隔环10上。由此可通过下胶筒总成进一步抵消解封剪钉剪断瞬间产生的反向冲击力,增强对安装于本实用新型上方仪器的保护效果,具有更好的缓冲作业。根据需求,下封隔环10和下胶筒本体11均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下封隔环10可与上封隔环9结构相同,下胶筒本体11可与上胶筒本体8结构相同,由此可便于标准化生产,加工更加方便省力。

如附图1所示,连接体5的下部内侧固定安装有下接头12,下接头12的下部外侧设有外螺纹13。由此可便于本实用新型与管串的安装连接。根据需求,下接头12与连接体5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且两者连接处可设有密封圈15;下接头12与连接体5还可为一体设置;中心管4与连接体5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

如附图1所示,上接头2与外套筒1通过沿圆周分布的锁钉14限位安装在一起,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圈15。由此可便于两者的安装,且使两者之间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性。根据需求,上接头2与外套筒1也可为一体设置。

如附图1所示,密封体6与外套筒1通过沿圆周分布的锁钉14限位安装在一起,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圈15。由此可便于两者的安装,且使两者之间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性。根据需求,密封体6与外套筒1可为一体设置,此时上接头2与外套筒1为分体设置。

如附图1所示,活塞3的中部外侧设有外环槽,对应外环槽上方和下方位置的活塞3与外套筒1之间均设有密封圈15。由此可减少活塞3与外套筒1的接触面积,减少两者相对运动的摩擦力和磨损,还可使两者之间保持良好的密封性。根据需求,活塞3与中心管4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

如附图1所示,密封体6的中部内侧设有内环槽,对应内环槽上方和下方位置的密封体6与中心管4之间均设有密封环16。由此可减少密封环16与中心管4的接触面积,减少两者相对运动的摩擦力和磨损,还可使两者之间保持良好的密封性。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