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齿轮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9217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齿轮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热和制冷的双齿轮压缩机,主要用于冰箱空调热泵等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制冷压缩机大多使用活塞式的结构,由于往复运动使得效率不高。也有非往复运动的压缩机,但制造精度都要求较高,因而加工难度大,制作成本高,产品价格贵等。 申请号20102(^80373. 6的热差循环装置是提供制造一种新结构制冷压缩机的基础。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公开一种双齿轮压缩机,以提高制冷压缩机效率,减少制造难度,降低产品成本的价格。双齿轮压缩机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2个不同排量的双齿轮泵组合并且使用压紧机构来单向压紧齿间的间隙并利用热差循环装置原理工作的压缩机,具体是一个大排量双齿轮泵与一个小排量双齿轮泵安装在同一壳体内,即壳体内腔分为大仓和小仓,其内安装大小两组双齿轮泵构成压缩泵;其中压缩泵中的大从动齿轮与从动轴结合处,制作有一个与该齿轮和轴连接键的键槽为一体的弧形弹簧槽,安装有螺管形弹簧,构成压紧机构;压缩泵转动安装在压缩机的密封外壳内,在压缩泵壳体外安装电动机,且电机轴与压缩泵中的输入轴转动连接,构成双齿轮压缩机。把压缩泵中大从动齿轮和大主动齿轮,通过与之对应的从动轴和输入轴及连接键 a和键b安装在压缩泵壳体内腔的大仓中;小从动齿轮,小主动齿轮通过连接键c和键(!与从动轴和输入轴连接,安装在壳体内腔的小仓中。在双齿轮压缩机的四个进出口处安装两条制冷循环管路即成制冷设备。压缩泵中的大从动齿轮与从动轴结合部制成筒形腔,在腔内安装螺旋形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大从动齿轮连接,另一端与从动轴连接,大从动齿轮与从动轴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构成一种弹性压紧机构。前述的弹性压紧机构可以安装在构成双齿轮压缩机的大小两组齿轮中的任一一个齿轮与其连接轴的结合部,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处位置的轴和齿轮连接即可。当压缩泵的两组双齿轮泵的排量比很大时,使用两组齿轮泵不同心的结构,即大仓中的大主动齿轮和大从动齿轮和小仓中的小主动齿轮和小从动齿轮的中心距不同,也就是小主动齿轮与大主动齿轮一起安装在输入轴上,小从动齿轮通过独立从动轴安装在小仓中,大从动齿轮安装在大仓中的从动轴上,且小从动齿轮与大从动齿轮不同轴,大从动齿轮与大主动齿轮直径之和大于小主动齿轮与小从动齿轮的直径之和,构成两组双齿轮泵中心不等距结构的压缩泵。但在不外加传动机构的条件下是不能使用压紧机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齿轮压缩机,结构简单,使用弹性压紧机构,双齿轮的转动接触紧严,力的传递性能好,压缩能力强。适应于制冷设备使用。

图1是双齿轮压缩机的侧视图。图2是双齿轮压缩机的俯视图。图3是双齿轮压缩机的左视图。图4是弹簧直接与轴和齿轮连接的压紧机构结构图。图5是双齿轮压缩机中大排量双齿轮泵和小排量双齿轮泵不同中心距的结构形式图。图6是双齿轮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7是使用密封外壳和电动机组合的俯视图。图8是使用密封外壳和电动机组合的左视图。附图序号说明1是壳体,2是大从动齿轮,3是弹性压紧机构,4是大从动齿轮 2的连接键a,5是从动轴,6是大主动齿轮,7是大主动齿轮6的连接键b,8是输入轴,9 是小从动齿轮连接键c,10是小从动齿轮,11是小主动轮连接键d, 12是小主动齿轮,13 是轴承,14是不同心结构中的小从动齿轮的独立从动轴,15是双齿轮压缩机,16是连通双齿轮压缩机小仓出口至大仓入口的管路,17是连通双齿轮压缩机大仓出口至小仓入口的管路,18是原动机,19是密封外壳,20是电动机,21是大排量出口 22是小排量出口 23 是大排量进口 M是小排量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作为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具体说明。参照图1、2、3,大排量双齿轮泵中的大从动齿轮2和大主动齿轮6相互啮合,并通过大从动齿轮2连接键4和大主动齿轮6的连接键7分别连接在从动轴5和输入动力的输入轴8上,大从动齿轮2、大主动齿轮6和壳体1相互配合。小从动齿轮10和小主动齿轮 12相互啮合,并通过小从动齿轮连接键9和小主动齿轮连接键键11分别连接在从动轴5和输入轴8上,小从动齿轮10、小主动齿轮12也和壳体1相互配合。螺管式压紧弹簧安装在大从动齿轮2与从动轴5的结合部制作一个弧形弹簧槽, 弹簧槽与齿轮和轴连接键的槽为一体,弹簧固定在槽中,其一端与连接键4顶紧,另一端卡紧在从动轮2与从动轴5结合部的弹簧卡槽中,构成弹性压紧机构3,产生对两齿轮啮合的压力。即通过大排量双齿轮泵的从动齿轮连接键4使从动轴5和大排量双齿轮泵的从动齿轮2产生相互作用力,使2组齿轮的齿和齿之间产生弹力来单向压紧齿间的间隙。参照图4,是双齿轮压缩机的压紧机构3安装在大从动轮2和从动轴5间的一种结构方式。即大从动齿轮6的轴孔制作成大于从动轴5的轴径的圆筒腔,腔内安装螺旋式弹簧,弹簧的一端与从动轴5固接,另一端与大从动齿轮2固接,从动轴5与从动齿轮2通过轴承13转动连接;两个轴承13分别固定安装在大仓与小仓的隔板的轴孔处和大仓外壁上的轴孔处。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图1、2、3相同。由于动平衡的需要,使用这种弹性压紧机构 3,从动齿轮2和从动轴5通过轴承13配合,效果更好。图5当排量比很大时,可以使用大排量双齿轮泵和小排量双齿轮泵不同中心距的结构形式构成的双齿轮压缩机。但在不外加传动机构的条件下是不能使用压紧机构。即大仓中的大主动齿轮6和大从动齿轮2和小仓中的小主动齿轮12和小从动齿轮10的中心距不等,也就是小从动齿轮10与大从动齿轮2不同轴,而是使用独立从动轴14和连接键9安装在小仓中,压缩机的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前述相同。图6是双齿轮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原动机18为双齿轮压缩机15输入转矩,管路 17分别连接到双齿轮压缩机的大排量出口 21和小排量的进口对间,管路16也分别连接到双齿轮压缩机小排量的出口 22和大排量的进口 23。所述原动机18是各种产生动力的机械,如内燃机,电动机等。在整个管路中排除空气并加入适量冷媒,原动机18为双齿轮压缩机15输入转矩时,在管路16中由于进入的冷媒量少而被吸出的较大,管内冷媒压强减少,汽化或部分汽化并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在管路17中,由于进入的冷媒多于排除的冷媒,冷媒被压缩, 液化或部分液化放出热量,使管路17温度升高。冷媒在系统中循环被压缩和膨胀达到转移热量的目的。参照图7、8,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例,图7是使用密封外壳和电动机组合的俯视图;图8是使用密封外壳和电动机组合的左视图。为减少制造成本和泄漏把双齿轮压缩机15和电动机20组合在一起,并使用密封壳体19来整体密封。即在密封壳体19中安装固定由两组双齿轮泵构成的压缩机15,在输入轴8上连接电动机20.制冷管路的连接方式均按照双齿轮压缩机工作原理描述的方法连接安装好即可。另外,输入轴8,从动轴5及不同中心距的结构形式构成的双齿轮压缩机的独立从动轴14均使用轴承安装在腔体内壁上相应轴孔位置处。
权利要求1.双齿轮压缩机是利用热差循环装置原理工作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一个大排量双齿轮泵与一个小排量双齿轮泵安装在同一壳体(1)内,即壳体(1)内腔分为大仓和小仓,其内安装大小两组双齿轮泵构成压缩泵;压缩泵中的大从动齿轮(2)与从动轴(5)结合处,制作有一个与该齿轮(2)和从动轴(5)连接键(4)的键槽为一体的弧形弹簧槽,安装有螺管形弹簧,构成压紧机构(3 );压缩泵转动安装在压缩机的密封外壳(19 )内,在压缩泵壳体(1)外安装电动机(20 ),且电机轴与压缩泵中的输入轴(8 )转动连接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齿轮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压缩泵中的大从动齿轮(2)和大主动齿轮(6),通过与之对应的从动轴(5)和输入轴(8)及连接键(4)和键(7)安装在压缩泵壳体(1)内腔的大仓中;小从动齿轮(10),小主动齿轮(12)通过连接键(9)和键(11) 与从动轴(5)和输入轴(8)固定连接,安装在壳体(1)内腔的小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齿轮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双齿轮压缩机的四个进出口处安装两条制冷循环管路(16)和(17)即成制冷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齿轮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压缩泵的大从动齿轮(2)与从动轴(5)结合部制成筒形腔,在腔内安装螺旋形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大从动齿轮(2)连接,另一端与从动轴(5)连接,大从动齿轮(2)与从动轴(5)间通过轴承(13)转动连接,构成一种弹性压紧机构(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双齿轮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弹性压紧机构可以安装在构成双齿轮压缩机的大、小两组齿轮中的任一一个齿轮与其连接轴的结合部,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轴和齿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齿轮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小主动齿轮(12)与大主动齿轮 (6)—起安装在输入轴(8)上,小从动齿轮(10)通过独立从动轴(14)安装在小仓中,大从动齿轮(2)安装在大仓中的从动轴(5)上,且小从动齿轮(10)与大从动齿轮(2)不同轴,大从动齿轮(2)与大主动齿轮(6)直径之和大于小主动齿轮(12)与小从动齿轮(10)的直径之和,构成两组双齿轮泵中心不等距结构的压缩泵。
专利摘要双齿轮压缩机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2个不同排量的双齿轮泵组合并且使用压紧机构来单向压紧齿间的间隙并利用热差循环装置原理工作的压缩机,具体是一个大排量双齿轮泵与一个小排量双齿轮泵安装在同一壳体内,即壳体内腔分为大仓和小仓,其内安装大小两组双齿轮泵构成压缩泵;其中压缩泵中的大从动齿轮与从动轴结合处,制作有一个与该齿轮和轴连接键的键槽为一体的弧形弹簧槽,安装有螺管形弹簧,构成压紧机构;压缩泵转动安装在压缩机的密封外壳内,在压缩泵壳体外安装电动机,与压缩泵中的输入轴转动连接构成。结构简单,使用弹性压紧机构,双齿轮的转动接触紧严,力的传递性能好,压缩能力强。适应于制冷设备使用。
文档编号F04C18/18GK202182026SQ20112019942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4日
发明者刘明伟 申请人:刘明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