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马达输出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4977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马达输出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马达输出轴,包括输出轴本体,在输出轴本体的内部设有驱动件供油油路和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驱动件供油油路的一端设有输出轴供油进油口、另一端设有输出轴供油出油口,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的一端设有输出轴回油出油口、另一端设有输出轴回油进油口;输出轴本体的外壁上分别沿周向设有环状驱动件供油油路配油槽和环状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回油槽,分别实现与输出轴供油进油口和输出轴回油出油口的连通。该方案能够实现配油且能够简化配油油路,不但可以精减液压马达的布油油路、减轻马达的重量,使马达使用便捷,还能够提高配油的油压,从而减少配油漏油现象的发生,降低故障率,实用性强。
【专利说明】—种液压马达输出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马达的组成配件,具体为一种液压马达输出轴。
【背景技术】
[0002]液压马达是一种属于液压驱动和在旋转中进行液压油分配的装置,鉴于其体积小、轴向可承受的负荷大、产生的扭矩大、拆卸方便且使用效率高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工程机械、林业机械、农业机械等领域。
[0003]液压马达动作时,通过其输出轴带动驱动件旋转,但有的驱动件在具有旋转的动作要求外还有其他动作要求,如抓紧,往往会用到液压缸,但现有液压马达主要通过壳体的钻孔形式来完成旋转件液压缸的配油,且往往通过额外布线实现配油,不但很容易出现漏油现象,且鉴于驱动件一直处于旋转状态,额外布的油路与驱动件、马达以及固定马达的连接件往往出现缠绕现象,易产生危险,而且每次都得需要空工作一次来解开缠绕的油管,结构复杂,使用过程繁琐;此外,额外布线往往会增加油路长度,从而降低配油的油压,不利于配油的进行。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分配油的液压马达输出轴的技术方案,该方案能够简化配油油路,且不但可以精减液压马达的布油油路、减轻马达的重量,使马达使用便捷,还能够提高配油的油压,从而减少配油漏油现象的发生,减少故障率,实用性强。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液压马达输出轴,包括输出轴本体,在输出轴本体的内部设有驱动件供油油路和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所述驱动件供油油路的一端设有输出轴供油进油口,驱动件供油油路的另一端设有输出轴供油出油口 ;所述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的一端设有输出轴回油出油口,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的另一端设有输出轴回油进油口;所述的输出轴回油出油口与所述的输出轴供油进油口位于输出轴本体的一端,所述的输出轴回油进油口和所述的输出轴供油出油口位于输出轴本体的另一端;所述输出轴本体的外壁上分别沿周向设有环状驱动件供油油路配油槽和环状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回油槽,所述环状驱动件供油油路配油槽与所述的输出轴供油进油口相连通,所述环状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回油槽与所述的输出轴回油出油口相连通。
[0007]使用时,可将环状驱动件供油油路配油槽和环状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回油槽分别与液压马达上相应的驱动件工作油口相连通,从而形成驱动件配油的完整油路,完成对驱动件的配油。为防止输出轴转动过程中,环状驱动件供油油路配油槽和环状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回油槽发生漏油现象,可在环状驱动件供油油路配油槽和环状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回油槽槽口处设置密封组件,液压马达上的两个驱动件工作油口穿过上述密封组件与所述的环状驱动件供油油路配油槽和环状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回油槽内连通。其中,所述的驱动件工作油口与密封组件不与输出轴一同转动。
[0008]其中,所述输出轴供油出油口连通驱动件的进油油路,所述输出轴回油进油口连通驱动件的回油油路。
[0009]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驱动件供油油路和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相互平行。
[0010]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驱动件供油油路分别与输出轴供油进油口和输出轴供油出油口垂直。
[0011]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分别与输出轴回油进油口和输出轴回油出油口垂直。
[0012]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驱动件供油油路与输出轴供油进油口的连接处为斜面或弧形面。
[0013]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驱动件供油油路与输出轴供油出油口的连接处为斜面或弧形面。
[0014]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与输出轴回油进油口的连接处为斜面或弧形面。
[0015]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与输出轴回油出油口的连接处为斜面或弧形面。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0017](I)本实用新型在其输出轴本体的内部设有驱动件供油油路和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且在驱动件供油油路的一端设有输出轴供油进油口、在驱动件供油油路的另一端设有输出轴供油出油口,且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在所述输出轴供油进油口的所在端设有输出轴回油出油口,在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的另一端设有输出轴回油进油口,并通过输出轴回油进油口连通驱动件的回油油路、通过输出轴供油出油口连通驱动件的进油油路,从而实现液压马达为驱动件液压缸的配油,这简化了配油油路,不但精减了液压马达的重量,而且实现了输出轴内油路与驱动件的进油油路和驱动件的回油油路的直接连通,从而使得整个配油油路的连接之中无油管绕管现象,使用便捷;同时也提高了配油油压,增加了配油的流速,从而降低了配油漏油现象发生的几率,实用性强;
[0018](2)本实用新型在输出轴本体的外壁上分别沿周向设有环状驱动件供油油路配油槽和环状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回油槽,用于与液压马达上相应的驱动件工作油口相连,从而在输出轴转动时,可以确保液压马达上的两个驱动件工作油口实时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驱动件供油油路和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形成通路,以确保驱动件配油工作的顺利进行;
[0019](3)本实用新型的驱动件供油油路与输出轴供油进油口的连接处为斜面或弧形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配油流速,进而增加为驱动件配油的油压,减少配油漏油现象的发生,实用性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结构图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结构图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的结构图示意图。[0023]其中:1、输出轴本体,2、驱动件供油油路,3、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4、输出轴供油出油口,5、输出轴回油进油口,6、输出轴供油进油口,7、输出轴回油出油口,8、环状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回油槽,9、环状驱动件供油油路配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25]实施方式1:
[00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压马达输出轴,包括输出轴本体1,在输出轴本体I的内部设有驱动件供油油路2和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3 ;所述驱动件供油油路2的一端设有输出轴供油进油口 6,驱动件供油油路2的另一端设有输出轴供油出油口 4,所述输出轴供油出油口 4连通驱动件的进油油路;所述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3在所述输出轴供油进油口 6的所在端设有输出轴回油出油口 7,所述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3的另一端设有输出轴回油进油口 5,所述输出轴回油进油口 5连通驱动件的回油油路;所述输出轴本体的外壁上分别沿周向设有环状驱动件供油油路配油槽9和环状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回油槽8,所述环状驱动件供油油路配油槽9与所述的输出轴供油进油口 6相连通,所述环状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回油槽8与所述的输出轴回油出油口 7相连通,即有环状驱动件供油油路配油槽9通过所述的输出轴供油进油口 6与所述的驱动件供油油路2相连通,环状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回油槽8通过所述的输出轴回油出油口 7与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3相连通。
[0027]其中,驱动件供油油路2和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3的横断面均为圆形,输出轴供油出油口 4、输出轴回油进油口 5、输出轴供油进油口 6和输出轴回油出油口 7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0028]其中,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供油油路2和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3相互平行。
[0029]其中,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供油油路2分别与输出轴供油进油口 6和输出轴供油出油口 4垂直,且驱动件供油油路2与输出轴供油进油口 6的连接处以及驱动件供油油路2与输出轴供油出油口 4的连接处均呈90度角;所述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3分别与输出轴回油进油口 5和输出轴回油出油口 7垂直,且所述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3与输出轴回油进油口 5和输出轴回油出油口 7的连接处均呈90度角。
[0030]该方案通过驱动件供油油路2和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3,以及相关油口、配油槽与回油槽的使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额外布线为驱动件液压缸配油的弊端,这简化了配油油路,且使输出轴内油路与驱动件的进油油路和驱动件的回油油路的直接连通,从而使整个油路的连接之中无油管绕管现象;同时精减了液压马达的重量,使马达使用便捷;且提高了配油油压,并可有效降低配油漏油现象发生的几率,进而减少故障率。
[0031]实施方式2:
[003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压马达输出轴,包括输出轴本体1,在输出轴本体I的内部设有驱动件供油油路2和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3 ;所述驱动件供油油路2的一端设有输出轴供油进油口 6,驱动件供油油路2的另一端设有输出轴供油出油口 4,所述输出轴供油出油口 4连通驱动件的进油油路;所述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3在所述输出轴供油进油口 6的所在端设有输出轴回油出油口 7,所述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3的另一端设有输出轴回油进油口 5,所述输出轴回油进油口 5连通驱动件的回油油路;所述输出轴本体的外壁上分别沿周向设有环状驱动件供油油路配油槽9和环状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回油槽8,所述环状驱动件供油油路配油槽9与所述的输出轴供油进油口 6相连通,所述环状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回油槽8与所述的输出轴回油出油口 7相连通;所述驱动件供油油路2和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3相互平行;所述驱动件供油油路2分别与输出轴供油进油口 6和输出轴供油出油口 4垂直,所述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3分别与输出轴回油进油口 5和输出轴回油出油口 7垂直,与实施方式I不同的是,所述驱动件供油油路2与输出轴供油进油口 6和输出轴供油出油口 4的连接处均为斜面、所述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3与输出轴回油进油口5和输出轴回油出油口 7的连接处均为斜面。
[0033]上述斜面连接段的使用,与实施方式I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配油的流速,从而可进一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配油油压,降低配油漏油现象发生的几率。
[0034]实施方式3:
[0035]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压马达输出轴,包括输出轴本体1,在输出轴本体I的内部设有驱动件供油油路2和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3 ;所述驱动件供油油路2的一端设有输出轴供油进油口 6,驱动件供油油路2的另一端设有输出轴供油出油口 4,所述输出轴供油出油口 4连通驱动件的进油油路;所述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3在所述输出轴供油进油口 6的所在端设有输出轴回油出油口 7,所述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3的另一端设有输出轴回油进油口 5,所述输出轴回油进油口 5连通驱动件的回油油路;所述输出轴本体的外壁上分别沿周向设有环状驱动件供油油路配油槽9和环状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回油槽8,所述环状驱动件供油油路配油槽9与所述的输出轴供油进油口 6相连通,所述环状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回油槽8与所述的输出轴回油出油口 7相连通;所述驱动件供油油路2和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3相互平行;所述驱动件供油油路2分别与输出轴供油进油口 6和输出轴供油出油口 4垂直,所述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3分别与输出轴回油进油口 5和输出轴回油出油口 7垂直,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不同的是,所述驱动件供油油路2与输出轴供油进油口 6和输出轴供油出油口 4的连接处均为弧形面、所述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3与输出轴回油进油口 5和输出轴回油出油口 7的连接处均为弧形面。
[0036]本实施方式采用弧形面连接段,与实施方式I和实施方式2相比,进一步增加了配油的流速,进而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配油油压,降低配油漏油现象发生的几率。
[0037]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驱动件固定在该液压马达输出轴上的A处,同时将驱动件液压缸的回油油路与所述的输出轴回油进油口 5相连通、将驱动件液压缸的进油油路与所述的输出轴供油出油口 4相连通,从而实现驱动件、输出轴及连通输出轴与驱动件液压缸的供油与回油油路的油管同步旋转,无绕管现象。液压马达动作时,一方面可以带动驱动件转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输出轴内部的油路为驱动件的液压缸供油,使用方便。
[0038]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液压马达输出轴,包括输出轴本体,其特征在于:在输出轴本体的内部设有驱动件供油油路和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所述驱动件供油油路的一端设有输出轴供油进油口,驱动件供油油路的另一端设有输出轴供油出油口 ;所述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的一端设有输出轴回油出油口,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的另一端设有输出轴回油进油口 ;所述的输出轴回油出油口与所述的输出轴供油进油口位于输出轴本体的一端,所述的输出轴回油进油口和所述的输出轴供油出油口位于输出轴本体的另一端;所述输出轴本体的外壁上分别沿周向设有环状驱动件供油油路配油槽和环状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回油槽,所述环状驱动件供油油路配油槽与所述的输出轴供油进油口相连通,所述环状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回油槽与所述的输出轴回油出油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马达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供油油路和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马达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供油油路分别与输出轴供油进油口和输出轴供油出油口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马达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分别与输出轴回油进油口和输出轴回油出油口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马达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供油油路与输出轴供油进油口的连接处为斜面或弧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马达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供油油路与输出轴供油出油口的连接处为斜面或弧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马达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与输出轴回油进油口的连接处为斜面或弧形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马达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供油回油油路与输出轴回油出油口的连接处为斜面或弧形面。
【文档编号】F15B15/08GK203685746SQ201420001138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日
【发明者】刘宝才, 郭福光, 化金明, 谷秀才, 任红雷 申请人:山东瑞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