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阀及其多路阀撬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49899阅读:来源:国知局
弹費;93_推力环;100_密封填料;101-压套;10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003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路阀,该多路阀用于高温高压下的采油环境中,该多路阀包括上阀体10、下阀体20以及旋转阀芯30,上阀体10与下阀体20安装在一起,且上阀体10与下阀体20间通过密封结构或密封件实现密封。旋转阀芯30包括轴状的阀芯本体31以及径向凸出于阀芯本体31的凸出部32,旋转阀芯30开设有导油通道33,导油通道33的一端贯通凸出部32并朝向下阀体20的上端以形成其进油口,另一端贯通阀芯本体31的下端以形成其出油口,下阀体20开设有多个进油通道21和一个计量通道22,多个进油通道21贯通下阀体20的下端和上端以对应形成其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通道21的出油口位于以阀芯本体31的轴心为圆心,以导油通道33的进油口至轴心的距离为半径的圆上以使当阀芯本体31旋转时导油通道33能够与任何一个进油通道21对接,计量通道22的一端贯通至下阀体20的下端以形成其计量口,另一端与导油通道33的出油孔连通。
[0037]本实用新型的多路阀优化了自身结构,该多路阀的多个进油通道21和计量通道22均贯通至下阀体20的下端,从而使得管线连接后位于多路阀的同一侧,这种结构使得管线布置简单,多路阀撬(多路阀、管线以及固定部件合称多路阀撬)占用空间和面积小。并且该多路阀的这种结构便于铸造加工、节约了加工成本,且具有拆卸方便、易于维护等优点。
[0038]进油通道21和计量通道22可以是弯曲通道或竖直通道,为使其内的油液流通顺畅以及降低加工成本,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计量通道22和多个进油通道21均为竖直通道,如此,当导油通道33与进油通道21对接时,所对接的进油通道21、导油通道33以及计量通道22能够形成一条供油液通过的U型流道。
[0039]上阀体10和下阀体20的结构和外形可以有多种,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5、图6以及图7所示,下阀体20设置成盘状结构,上阀体10的外部为圆柱面,其内形成空腔,该空腔与进油通道21连通,并且上阀体10形成有集输管道11,集输管道11的一端与上阀体10内的空腔连通,进而与进油管道21连通,另一端自上阀体10的外周向外伸出。如图1和图5所示的多路阀的集输管道11沿上阀体10的外周的切线方向伸出,该多路阀适合水平放置,即:图5所示的多路阀的状态朝左旋转90°放置;图6和图7所示的多路阀的集输管道11由上阀体10的外周的中部径向伸出,且集输管道11端口的下缘与进油通道21的出油口几乎位于同一平面,该多路阀适合竖直放置。如此设置上述集输管道11的优势在于:多路阀采用不同的放置方式时,集输管道11使得多路阀内部均不会沉积泥沙等杂质。
[00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上阀体10开设有上安装孔,下阀体20开设有与上安装孔同轴的下安装孔,下阀体20上的计量通道22与下安装孔贯通。阀芯本体31穿设上阀体10的上安装孔和下阀体20的下安装孔,且阀芯本体31的上端伸出上阀体10,其下端伸入下阀体20的下安装孔的一段;未被阀芯本体31伸入的下安装孔中设置有抵靠在阀芯本体31的下端的调节螺母60,该调节螺母60为内六角螺母,其外周开设有外螺纹,调节螺母60与下安装孔螺纹连接;在靠近上阀体10的下端的阀芯本体31上形成一个朝向上阀体10的环形的第一台阶面34,该阀芯本体31相当于一个具有轴肩的阶梯轴,该第一台阶面34相当于阶梯轴的轴肩。如此,使用专用工具从计量通道22伸入来调整调节螺母60使旋转阀芯30上下移动以调节第一台阶面34与上阀体10之间的轴向间隙。
[0041]由上述可知,第一台阶面34与上阀体10之间的轴向间隙实际上就是旋转阀芯30 (或者说是阀芯本体31,下同)的轴向游隙,也就是说旋转阀芯30轴向窜动量等于与上阀体10的轴向间隙量。通过旋转调节螺母60以补偿旋转阀芯30因不同温度产生的不同伸长量,使不同温度下的旋转阀芯30均具有合理的轴向游隙,从而使旋转阀芯30在不同温度下均能够灵活转动。
[0042]本实用新型的多路阀的旋转阀芯30的轴向游隙可调,且调节范围较大,因此,旋转阀芯30在较大温度范围内均能够实现灵活转动,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通过旋转调节螺母60使旋转阀芯30不会因其伸长量过大而被卡死。
[0043]为实现旋转阀芯30的径向定位,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上安装孔与阀芯本体31之间装设有上轴套80,下安装孔与阀芯本体31之间装设有下轴套70,且上轴套80与上阀体10过盈配合以及上轴套80与旋转阀芯30间隙配合以防止上轴套80随阀芯本体31 —同转动,上轴套80和下轴套70的硬度小于阀芯本体31的硬度以便阀芯本体31的磨损量小于上轴套80和下轴套70的磨损量,并防止阀芯本体31在转动时,上轴套80和下轴套70划伤阀芯本体31的表面。更重要的是,若阀芯本体31与上轴套80和下轴套70的硬度相同容易使阀芯本体31卡死,阀芯本体31与上轴套80和下轴套70具有硬度差会使阀芯本体31的转动更加灵活,能有效防止阀芯本体31卡死,优选地,阀芯本体31的硬度与上轴套80和下轴套70的硬度差为:HRC5?HRC6。本实施例中,阀芯本体31形成有第二台阶面35,该第二台阶面35与下轴套70的上端抵靠,且下轴套70的下端凸出于阀芯本体31的下端并与调节螺母60抵靠;上轴套80装设在上阀体10的下部,且上轴套80具体位置设置成当阀芯本体31向上移动时,第一台阶面34与上轴套80的下端抵靠。如此,调节螺母60通过推抵下轴套70使阀芯本体31上下移动以防止因调节螺母60与阀芯本体31直接抵靠而对阀芯本体31的旋转产生阻力,并且由于阀芯本体31向上移动后与上轴套80抵靠而不与上阀体10的下端抵靠,上阀体10的下端无需加工,节省了加工成本。
[0044]为防止下轴套70随旋转阀芯30 —同转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下轴套70的上端径向外延形成法兰盘71,法兰盘71相对的两面分别与第二台阶面35和下安装孔的上外缘相抵接;法兰盘71上开设有多个限位孔,下阀体20螺纹连接有多个分别穿过限位孔的定位螺钉72,且限位孔的径向尺寸大于定位螺钉72的螺帽的最大径向尺寸。如此,由于定位螺钉72的限制使得下轴套70不会随阀芯本体31 —同转动。为防止多路阀内的油液从下轴套70与下阀体20的间隙中以及下轴套70与阀芯本体31的间隙中泄露,在本实施中,下轴套70与下阀体20之间以及下轴套70与阀芯本体31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0045]为防止多路阀内的油液从上阀体10与阀芯本体31之间的间隙中泄露,需要在上阀体10与阀芯本体31之间形成密封,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上安装孔上端开设一个沉孔,该沉孔的孔壁与阀芯本体31形成了一个环形间隙,在该环形间隙中填充密封填料100(密封填料100的材质可以为石墨),用套设在阀芯本体31上的压套101抵压在密封填料100上,并通过紧固件预紧以使压套101始终对密封填料100保持一定压力,本实施例中的紧固件为螺纹连接在上阀体10上端面上的双头螺柱和套设在双头螺柱上的螺母102,通过旋转螺母102调节压套101对密封填料100的压力,进而使密封填料100能够在不同温度、压强条件下均起到良好的密封。
[004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阀芯本体31旋转至使导油通道33与其中一个进油通道21对接的位置时,为使导油通道33与进油通道21实现密封,如图1和图4所示,在导油通道33与进油通道21的对接端设置有阀座环90,导油通道33的内壁上形成第三台阶面36,阀座环90与第三台阶面36之间的导油通道33内设置位于第三台阶面36上的内六角螺母91,内六角螺母91上设置在内六角螺母91的作用下变形产生轴向力的碟形弹簧92,碟形弹簧92的下方设置在碟形弹簧92的作用下向下顶推阀座环90的推力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