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房电梯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257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机房电梯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无机房电梯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背景技术
目前,为适应现代建筑物高度的不断攀升和节能环保要求而问世的无机房升降电 梯,采用高曳引力和高柔韧性的扁平复合钢带/齿形复合钢带代替传统曳引钢丝绳,大幅 度节省建筑空间,降低建造成本,为乘客带来显著的平稳、安静运行感受度。本技术实用新 型的带精密平行齿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是专为适应齿形复合钢带曳引电梯而开发,通过轴 承外壁上N个V形平行齿与齿形复合钢带高度吻合,拥有更大的接触面,有效提高了传动效 率、消除晃动和噪音,轴承预润滑和防泄漏密封设计,大幅简化了日常维护和消除电梯箱体 油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配合无机房升降电梯技术进步,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安装空 间、较大承载能力、高传动效率、低噪音、提高运行精度和平稳性的无机房电梯用双列角接 触球轴承。为达到以上设计目标,本实用新型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机房电梯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其包括有轴承内、外圈和双列钢球,在轴承 外圈的外壁上设有三个或以上能与电梯的齿形钢带相匹配的平行齿。在对上述无机房电梯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改进方案中,在该平行齿的齿底设有 弧形凹槽。本实用新型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由于轴承外圈外壁上设有三个或以上经过精密磨 削加工并与电梯复合钢带的齿形匹配的平行齿,与电梯的齿形钢带配合使用时,实现高度 吻合的平稳接触,从而拥有更大的接触面,可有效提高传动效率,在拖动电梯轿厢升降时消 除晃动和噪音;另外,轴承内部结构为双列角接触型,具有较小的轴向游隙,可有效预防电 梯轿厢晃动所引起的皮带轴向窜动,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小安装空间的无机房电 梯上,具有较大承载能力、高传动效率、低噪音、并提高电梯运行精度和平稳性的特点,从而 带给乘客平稳、安静的运行感受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I。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专门用于无机房电梯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如图1所示,其包 括有轴承内、外圈1、2,双列钢球3和密封圈4,在轴承外圈2的外壁上设有三个或以上能与 电梯的齿形钢带相匹配且经过精密磨削加工的平行齿5,在安装带齿钢带时,就可使电梯钢 带上的齿与双列角接触轴承的轴承外壁平稳接触。由于在轴承外圈外壁上设有三个或以上 经过精密磨削加工并与复合钢带齿形匹配的平行齿,它与电梯的齿形钢带配合使用时,实现高度吻合的平稳接触,从而拥有更大的接触面,可有效提高传动效率,在拖动电梯轿厢升 降时消除晃动和噪音;另外,轴承内部结构为双列角接触型,具有较小的轴向游隙,可有效 预防电梯轿厢晃动引起的皮带轴向窜动,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小安装空间的无机 房电梯上,具有较大承载能力、高传动效率、低噪音、并提高电梯运行精度和平稳性的特点, 从而带给乘客平稳、安静的运行感受度。通常情况下,轴承外圈2上的平行齿的齿数刚好与钢带上的齿数一致,一般在3个 或以上。如图2所示,在平行齿5的齿底设有弧形凹槽6,以避开与电梯钢带的齿顶干涉,这 样可进一步提高平行齿与电梯皮带接触可靠性。
权利要求1 一种无机房电梯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其包括有轴承内、外圈(1)、(2)和双列钢球 (3),其特征在于在轴承外圈(2)的外壁上设有三个或以上能与电梯的齿形钢带相匹配的 平行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在该平行齿 (5)的齿底设有弧形凹槽(6)。
专利摘要一种无机房电梯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包括有轴承内、外圈和双列钢球,在轴承外圈的外壁上设有三个或以上能与电梯的齿形钢带相匹配的平行齿。由于轴承外圈外壁上设有三个或以上经过精密磨削加工并与电梯复合钢带的齿形匹配的平行齿,与电梯的齿形钢带配合使用时,实现高度吻合的平稳接触,从而拥有更大的接触面,可有效提高传动效率,在拖动电梯轿厢升降时消除晃动和噪音;另外,轴承内部结构为双列角接触型,具有较小的轴向游隙,可有效预防电梯轿厢晃动所引起的皮带轴向窜动,可以看出,它适用于小安装空间的无机房电梯上,具有较大承载能力、高传动效率、低噪音、并提高电梯运行精度和平稳性的特点,从而带给乘客平稳、安静的运行感受度。
文档编号F16C33/58GK201934519SQ20112005573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5日
发明者李洁梅, 王冰, 赵荣多, 陈太平, 陈庆熙 申请人: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