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防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137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机动车的防撞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的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有这种类型的、用于机动车的防撞结构的多种变型。这种防撞结构被用于提高多种结构形式的安全性并且应用在机动车的各个部位上。尤其采用由以碳纤维加强的塑料和由纤维塑料复合物制成的主防撞元件,其由于可能的重量节约和非常高的每单位重量的能量吸收,突出适用于吸收机动车中的碰撞能。在赛车运动中例如使用所谓的孔尼避震器。其它的可能方式例如是CFK-防撞管或CFK-防撞轴。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由事故造成的碰撞能被转化为变形能。这由下述方式实现,即防撞结构具有一定的结构空间,在碰撞情况下在吸收碰撞能的情况下至少局部变形并且然后将其余的碰撞能传递到机动车的车身。这种防撞结构尤其在机动车的前部区域和尾部区域被证明是合适的。由DElO 2007 026 680A1已知一种这一类型的、用于机动车的防撞结构,其带有防撞元件,该防撞元件由纤维加强的塑料制成并且局部由纤维复合材料加强。主要一体形成的防撞结构构造有向下开口沿机动车纵向延伸的型材结构。在其两个相对的端部防撞结构在机动车横向包括各一个支承单元,该防撞结构通过所述支承单元支承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上。由DElO 2005 004 780B3已知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防撞结构,其带有由纤维加强的塑料制成的防撞元件。该防撞元件设计为三角形的相互关联的结构复合件,方式是:防撞元件具有横向于机动车纵向延伸的支承元件,在其外端部沿机动车纵向连接有两个另外的支承元件,所述支承元件在其相对置的端部V形地聚合并且通过横向延伸的板相互连接。作为加强元件的连接板在支承元件中延伸,所述连接板在支承元件中形成长形的腔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防撞结构,该防撞结构在构造简单并且廉价的同时、在刚性连接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上时能够充分吸收机动车碰撞情况下的碰撞倉泛。按照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用于机动车的防撞结构达到。本发明有利的实施形式和扩展设计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为了创造一种在简单而廉价的构造下在刚性连接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上时能够充分吸收机动车碰撞情况下的碰撞能的、用于机动车的防撞结构,按照本发明建议,防撞元件由具有在机动车纵向延伸的波纹部的波纹状的部件构成,其端部区域至少通过支承单元的至少一个沿机动车横向延伸的支承元件支承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上。在本发明的意义中,这样的部件被称为防撞结构,该部件优选可拆卸地固定在机动车的车身上,并且尤其可以在吸收作用在机动车车身上的力方面对车身进行支持。在本发明意义中,支撑结构理解为机动车的车身以及与之连接的至少部分地支持车身刚性的结构部件。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的优点在于,确保了一至少部分地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防撞结构在机动车车身的支撑结构上的可靠连接或者该防撞结构在机动车车身中的简便连接。因为防撞结构不可能焊接,所以可使用其它简单的、优选大面积并因此可靠的连接技术作为连接技术,例如螺纹连接、粘接或铆接或各种连接技术的组合。防撞结构在机动车车身的支撑结构上的按本发明的可靠连接也经得起载荷,该载荷不是理想地垂直作用在防撞结构上,并且导致力矩和力。这必须由防撞结构在机动车车身的支撑结构中的连接部可靠承受。为了确保防撞结构的功能或者防止波纹状的防撞结构的弯曲离开,这是必须的。另外,通过按本发明的构造设计,可实现防撞结构的刚性的提高和对机动车车身的保护。可以实现将力受控地传递到防撞结构内并且将出现的碰撞能有针对性地分散到机动车中。通过防撞元件能够以结构简单并且廉价的方式将力传递到机动车的车身上。按本发明的防撞元件改善了机动车车身的刚性,尤其是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的正面区域和尾部区域中的刚性。按本发明的波纹状的防撞元件可以设计得非常轻但仍然抗扭转,并因此尽管是轻质结构形式,但仍可将大部分可能作用在机动车上的力传递到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中。由于防撞元件按照本发明有助于机动车的支撑结构的刚性,因此对其余结构部件的刚性要求可以降低。有利地,按本发明的防撞结构在这种实施形式中,除了小重量和高刚性之外还具有高的比能量吸收能力(spezifischenEnergieaufnahme- Oihigkeit)的优点。即便在斜碰撞时,该部件也具有高稳定性以及非常好的碰撞特性。由于波纹状的部件的取向,作用在防撞结构上的碰撞能被最佳地吸收并尤其是斜碰时的能量吸收被明显改善。另外,防撞元件的安装仅限于:防撞元件的支承单元的支承元件连接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上,并因此尤其节约了成本密集的工作和材料开销。以有利的方式,由此可以产生极其轻的部件,该部件因此可完全根据轻量化构思来设计。此夕卜,由此也可以减轻车身的总重量,因此降低机动车运行的能量需求。在按本发明的防撞结构的有利设计构造中,支承单元的至少一个支承元件与防撞元件的波纹部几何形状相匹配。由此,支承单元的支承元件以有利的方式形状锁合地与防撞元件的波纹部几何形状相匹配并且以这种方式提高防撞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可以最佳地吸收由于事故造成的碰撞能所产生的力流,并且将力流传递到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上。防撞结构的防撞元件固定在其上的结构部件尤其可以以较小的材料厚度制造。以这种方式既减少了材料成本,也减少了机动车身的制造成本。在另一按本发明的防撞结构的有利设计构造中,在至少一个支承元件的波纹部几何形状上成型有用于连接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上的固定凸缘。由此有利地,以简单的方式获得了防撞元件在机动车支撑结构上的稳定并且可承受载荷的连接,并因此获得了用于将力流传递到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上的稳定的载荷路径,其带有对出现的力和力矩的足够支承。此外,由此可实现防撞结构并因此机动车车身的刚性的提高,通过其可以改善地将碰撞能传递到防撞结构中并且可以实现这种碰撞能在防撞结构中较均匀的分布。防撞结构经由用于连接在机动车的支承结构上的按本发明的固定凸缘而具有高刚性,由此以有利的方式提高车身的稳定性。通过防撞元件能够以结构简单并且廉价的方式将力传递到车身上。按本发明的、用于连接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上的固定凸缘因此额外改善了机动车的车身的刚性。尤其有利的是,在防撞元件上成型有用于连接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上的连接凸缘。由此有利地,以简单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防撞元件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上的连接的稳定性和可受载性,并因此获得了用于将力流传递到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上的更稳定的载荷路径,由此也可以承受不仅从一个方向作用在防撞元件上的力和力矩。由此实现了,在碰撞时未吸收的碰撞能和/或在行驶运行时传递到机动车车身中的力和振动被没有额外连接部件的一体的防撞元件直接吸收和/或更好地传递和分布到机动车车身中。以有利的方式通过按照本发明布置所述用于连接在支撑结构上的连接凸缘,实现了白车身中力传递的改进。在按本发明的防撞结构的构造设计中,支承单元具有两个支承元件,所述支承元件至少部分包围防撞元件。通过在防撞结构上设置与形状锁合的第一支承元件相对置的形状锁合的第二支承元件,防撞结构具有进一步提高的扭转刚性。由此可以实现对由事故造成的、传递到机动车车身中的碰撞能的更好的吸收。通过第二支承元件可以提供额外的力路径,通过该力路径,传递到支撑结构中的碰撞能可以被机动车的防撞结构吸收。防撞元件的材料厚度尤其可以以最佳的方式与防撞结构内部的力走向相适配。以有利的方式通过两个支承元件在防撞结构的承载负荷的区域中获得了材料积聚,以便在出现碰撞能时防止按本发明的防撞元件的纵向弯曲。此外建议,波纹状的部件的端部区域设计成斜切的。由此以有利的方式针对性地将由事故造成的碰撞能的力走向传递到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上,使得力走向在波纹状的部件的端部区域中具有受控的没有应力的转向。另外建议,支承单元的至少一个沿机动车横向延伸的支承元件成型在防撞元件上。由此,以有利的方式获得了按本发明的防撞元件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上稳定并且可承受载荷的连接,并因此获得了用于将力流传递到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上的可靠的载荷路径。由此以有利的方式可构造简单地改进防撞元件并因此机动车车身的刚性,通过其可以改善地将碰撞能传递到防撞元件中并且可以实现这种碰撞能更均匀的分布。防撞元件经由所述用于连接在机动车的支承结构上的支承单元的按本发明的支承元件的具有高刚性,由此以有利的方式提高了车身的稳定性。通过防撞元件能够以结构简单并且廉价的方式将力传递到车身上。按本发明的、用于连接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上的支承单元的支承元件因此在整体上提高了机动车的车身的刚性。按本发明的防撞结构的优选实现方式设计为,波纹状的部件的一棱边是倒角的。由此以有利的方式针对性地将由事故造成的碰撞能的力走向转向到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使得减少了波纹状的部件的棱边中的应力集中。在按本发明的防撞结构的设计构造中,在防撞元件的与倒角的棱边对置的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承元件,在该支承元件上成型有用于连接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上的固定凸缘。由此,以有利的方式在防撞元件的整个端部区域中获得了高刚性和稳定性,其最佳地防止防撞元件纵向弯曲并因此确保用于将力传递到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上的载荷路径。这具有这样的优点,防撞元件可以最佳地承受由于事故造成的碰撞能,并且将其传递到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上。由此以有利的方式可构造简单地提高防撞元件并因此机动车车身的刚性,通过其可以使得碰撞能更均匀地分布到防撞元件中。在按本发明的防撞结构的另一种构造设计中,一支承元件的一固定凸缘和所述防撞元件的一连接凸缘或者两个支承元件的两个固定凸缘至少部分地包绕接合机动车的支撑结构的横梁。防撞元件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的横梁上通过支承元件的固定凸缘和防撞元件的连接凸缘或通过两个支承元件的两个固定凸缘的在两侧的连接赋予防撞结构特别好的刚性并由此实现了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上特别稳定的连接。在碰撞时产生的碰撞能可以通过在两侧延伸的凸缘传递到机动车的支撑结构的横梁上并因此被分散。由此以有利的方式实现了到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中的力传递的进一步改进。


本发明有利的实施形式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以下描述。在附图中:图1是按本发明的用于机动车的防撞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该防撞结构带有波纹状的防撞元件和具有一个支承元件的支承单元,该支承单元放置在横梁上地与机动车的支撑结构连接,图2是按本发明的用于机动车的防撞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该防撞结构带有波纹状的防撞元件和具有两个支承元件的支承单元,该支承单元部分地包绕接合机动车的支撑结构的横梁;图3示出了图2中的防撞结构的分解视图以及支承单元的两个支承元件,在支承元件之间可部分接纳波纹状的防撞元件,图4在分解视图中示出了图2和图3中的防撞结构的详细侧视图,图5示出了图2至图4中的防撞结构在波峰区域中的纵向截面图,图6是按本发明的防撞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该防撞结构带有波纹状的防撞元件和具有一个支承元件的支承单元,在防撞元件上成型有连接凸缘,在支承元件上成型有固定凸缘,其中,这些凸缘用于连接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上,图7是按本发明的防撞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该防撞结构带有波纹状的防撞元件和具有一个支承元件的支承单元,防撞元件的一个棱边是倒角的,在该支承元件上成型有固定凸缘,图8是按本发明的防撞结构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该防撞结构带有在端部区域中斜切的波纹状的防撞元件和支承单元的在机动车横向上延伸的支承元件,该支承元件成型在防撞元件上,图9是按本发明的防撞结构的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图,该防撞结构带有波纹状的防撞元件和支承单元的支承元件,其中,支承元件的固定凸缘和防撞元件的连接凸缘包绕接合机动车的支撑结构的横梁,图10是图9的防撞结构的后视立体图,图11是图9的防撞结构的侧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至11所示,用于机动车的防撞结构10a、10b、10c、10d、10e、10f具有一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防撞元件12a、12b、12c、12d、12e、12f和一具有至少一个支承元件14a、14.lb、14.2b、14c、14d、14e、14f 的支承单元 16a、16b、16c、16d、16e、16f,该支承单元可与
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连接。为了创造在简单并且廉价的结构下在刚性连接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上时能在机动车碰撞的情况下充分吸收碰撞能的、用于机动车的防撞结构10a、10b、10c、10d、IOe、IOf,按本发明建议,防撞元件12a、12b、12c、12d、12e、12f由带有在机动车纵向20延伸的波纹部22的波纹形部件构成,该波纹形部件的端部区域24至少通过支承单元16a、16b、16c、16d、16e、16f的至少一个在机动车横向26延伸的支承元件14a、14.lb、14.2b、14c、14d、14e、14f支承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上。图1至11示出了用于机动车的防撞结构10a、10b、10c、10d、10e、10f的六种实施例,其中,图1示出了第一实施例,图2至图5示出了第二实施例,图6示出了第三实施例,图7示出了第四实施例,图8示出了第五实施例,以及图9至11示出了第六实施。图1和图6至11在第一、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实施例中示出的用于机动车的防撞结构10a、10c、IOcU IOeUOf具有一防撞元件12a、12c、12d、12e、12f和一具有一个支承元件14a、14c、14d、14e、14f的支承单元16a、16c、16d、16e和16f,该支承单元可与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连接。图2至5在第二实施例中示出的用于机动车的防撞结构IOb具有一防撞元件12b和一具有两个支承元件14.lb、14.2b的支承单元16b,该支承单元可与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连接。在按图1至7和图9至11的实施例中,支承单元16a、16b、16c、16d、16f的至少一个支承元件 14a、14.lb、14.2b、14c、14d、14f 与防撞元件 12a、12b、12c、12d、12f 的波纹部几何形状相适配。在此,支承单元16a、16b、16c、16d、16f的至少一个支承元件14a、14.lb、14.2b、14c、14d、14f在端部区域24中面贴靠在波纹状的防撞元件12a、12b、12c、12d、12f上。在图1至5中,支承单元16a、16b、16f的至少一个支承元件14a、14.lb、14.2b、14f在端部区域24中突出于防撞结构10a、IObUOf的防撞元件12a、12b、12f,并且至少部分覆盖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在图6和7中,支承单元16c、16d的至少一个支承元件14c、14d在端部区域24中与防撞结构10c、IOd的防撞元件12c、12d齐平地终止。图4以防撞结构IOb的分解视图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以及示出了支承单元16b的两个支承元件14.1b和14.2b,在这两个支承元件之间可部分接纳波纹形的防撞元件12b。防撞元件12b的端侧齐平地连接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上。图5以图2至4的防撞结构IOb在波峰区域内的纵向截面图示出了波纹状的防撞元件12b在支承单元16b上的面连接,该支承单元使得防撞结构IOb的防撞元件12b能连接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上。在按图1至7和图9至11的实施例中,在至少一个支承元件14a、14.lb、14.2b、14c、14d、14f的波纹部几何形状上成型有用于连接到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上的固定凸缘28a,28.1b,28.2b、28c、28d、28f。通过固定凸缘 28a,28.1b,28.2b、28c、28d、28f 将防撞元件12a、12b、12c、12d、12f连接到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上。在按图2至7和图9至11的实施例中,按本发明的固定凸缘28.1b,28.2b、28c、28d、28f垂直于波纹状的防撞元件12b、12c、12d、12f并且平行于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布置。在按图1的第一实施例中,按本发明的固定凸缘28a平行于波纹状的防撞元件12a。在此,固定凸缘28a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上的连接以平放在支撑结构18的横梁34上的方式进行,而在按图2至5和图9至11的实施例中,固定凸缘28.lb、28f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上的连接这样进行,使得横梁34由支承单元16b、16f至少部分地包绕接合。在防撞结构10c、IOd按图6和7的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中,固定凸缘28c、28d设计成结构相同的并且与防撞元件12c、12d的端侧齐平地安装,其中,波纹状的空腔结构在防撞元件12c、12d的端侧处通过固定凸缘28c、28d对外面积地封闭。在按图6和图9至11的实施例中,在防撞元件12c、12f上成型有用于连接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上的连接凸缘30c、30f。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撞结构10c、10f的稳定性和扭转刚性,以便保持部件的零件数量较低,在按本发明的防撞结构10c、10f的波纹状的防撞元件12c、12f上一体地成型有连接凸缘30c、30f。如按图6的第三实施例所示,连接凸缘30c在防撞结构IOc的防撞元件12c的端侧上封闭开口的空腔结构,并因此增大了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上的连接面积和增大了在防撞结构IOc的端部区域24中的形状稳定性。在按图9至11的第六实施例中,防撞元件12f的连接凸缘30f至少部分地包绕接合支撑结构18的横梁34的两个相互呈直角布置的面,并因此形成非常大的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上的支承和连接面。在按图2至5的第二实施例中,支承单元16b具有两个支承元件14.lb、14.2b,这些支承元件至少部分包围波纹状的防撞元件12b。这意味着,波纹状的防撞元件12b设置在支承单元16b的两个支承元件14.lb、14.2b之间。在防撞结构IOb的端部区域24中,支承单元16b的两个支承元件14.lb、14.2b连接在防撞元件12b上。支承元件14.lb、14.2b分别包括各一个固定凸缘28.lb、28.2b,支承元件通过所述固定凸缘与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或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的横梁34连接。如图2可见,支承单元16b的支承元件14.lb、
14.2b在两侧形状锁合地包围波纹状的防撞元件12b,使得防撞结构IOb在端部区域24中不仅稳定,而且即便在力和力矩不垂直作用在防撞结构IOb上时也能可靠地固定在其位置上。在按图8的第五实施例中,防撞结构IOe设计成单件式的。另外,支承单元16e的至少一个沿机动车横向26延伸的支承元件14e成型在防撞元件12e上。支承元件14e优选成型在防撞元件12e的端侧上并且优选与防撞元件12e呈直角。有利地,设计为波纹状部件的防撞元件12e的端部区域24设计成斜切的。斜切部优选设计为呈45°角。在防撞结构IOe中,端部区域24中的波峰这样斜切和开口地构造,使得在支承元件14e与防撞元件12e中的沿机动车纵向20延伸的波纹部22之间形成有穿孔。在按图7的第四实施例中,波纹状的部件12d的棱边32是倒角的。斜切部优选设计为呈45°角。在防撞元件12d的与倒角的棱边32对置的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承元件14d,在该支承元件上成型有用于连接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上的固定凸缘28d。固定凸缘28d以与防撞元件12d的端侧齐平的方式安装,其中,防撞元件12d波纹状的空腔结构在防撞元件12d的端侧上通过固定凸缘28d对外面积地封闭。被设计成波纹状的固定凸缘28d的覆盖部在端部区域24中与防撞元件12d形成形状锁合的连接,该连接在该区域中为防撞结构IOd提供额外的稳定性。在按图2至5和图9至11的实施例中,两个支承元件141.b、14.2b的两个固定凸缘28.1b,28.2b或者支承元件14f的固定凸缘28f和防撞元件12f的连接凸缘30f至少部分地包绕接合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的横梁34。而在按图2至5的第二实施例中,还设计有对两个支承元件14.lb、14.2b的安装,在按图9至11的第六实施例中,具有仅一个支承元件Hf的安装费用减半,这是因为在支撑结构18的横梁34上的支承在与支承元件14f相对置的侧上通过已经成型在防撞元件12f上的连接凸缘30f实现。由此,既产生了支承单元16b、16f与防撞元件12b、12f的大面积的、形状锁合的连接,也产生了防撞结构10b、10f与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的横梁34的大面积的、形状锁合的连接。这种连接可以用简单而可靠的方式例如通过螺纹连接、粘接或铆接或各种连接技术的组合来实现。附图标记列表:10a, 10b, 10c, 10d, 10e, IOf 防撞结构12a, 12b, 12c, 12d, 12e, 12f 防撞元件(波纹状的部件)14a, 14.lb, 14.2b, 14c, 14d, 14e, 14f 支承元件16a, 16b, 16c, 16d, 16e, 16f 支承单兀18支撑结构20机动车纵向22波纹部24端部区域26机动车横向28a, 28.1b, 28.2b, 28c, 28d, 28f 固定凸缘(支承元件)30c,30f连接凸缘(防撞元件)32棱边(防撞元件)34 横梁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防撞结构,该防撞结构具有防撞兀件(12a, 12b, 12c, 12d, 12e,12f)和支承单元(16a,16b,16c,16d,16e,16f ),所述防撞元件至少部分地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所述支承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支承元件(14a, 14.1b, 14.2b, 14c, 14d, 14e, 14f ),该支承单元能与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元件(12a,12b,12c, 12d,12e,12f)由具有沿机动车纵向(20)延伸的波纹部(22)的波纹状的部件构成,该波纹状的部件的端部区域(24)至少通过支承单兀(16a, 16b, 16c, 16d, 16e, 16f)的沿机动车横向(26)延伸的所述至少一个支承元件(14a,14.1b, 14.2b,14c,14d,14e,14f)支承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承单元(16a,16b,16c,16d,16f)的所述至少一个支承元件(14a, 14.1b, 14 .2b,14c,14d,14f)与防撞元件(12a,12b,12c,12d,12f)的波纹部几何形状相适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承元件(14a,14.1b, 14.2b,14c, 14d,14f)的波纹部几何形状上成型有用于连接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上的固定凸缘(28a,28.1b, 28.2b,28c,28d,28f)。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防撞元件(12b,12e)上成型有用于连接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上的连接凸缘(30c,30f)。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承单元(16b)具有两个支承元件(14.1b, 14.2b),所述两个支承元件至少部分地包围防撞元件(12b)。
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状的部件(12e)的端部区域(24)设计成斜切的。
7.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承单元(16e)的沿机动车横向(26)延伸的所述至少一个支承元件(14e)成型在防撞元件(12e)上。
8.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状的部件(12d)的一棱边(32)设计成倒角的。
9.如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防撞元件(12d)的与倒角的棱边(32)对置的侧上设置有所述至少一个支承元件(14d),在该至少一个支承元件上成型有用于连接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上的固定凸缘(28d)。
10.如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支承元件(14f)的一固定凸缘(28f)和所述防撞元件(12f)的一连接凸缘(30f)或两个支承元件(14.1b, 14.2b)的两个固定凸缘(28.1b, 28.2b)至少部分地包绕接合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的横梁(34)。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防撞结构(10a,10b,10c,10d,10e,10f),其具有至少部分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防撞元件(12a,12b,12c,12d,12e,12f)和包括至少一个支承元件(14a,14.1b,14.2b,14c,14d,14e,14f)的支承单元(16a,16b,16c,16d,16e,16f),该支承单元可与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连接。按照本发明,防撞元件(12a,12b,12c,12d,12e,12f)由具有在机动车纵向(20)延伸的波纹部(22)的波纹形部件构成,该波纹形部件的端部区域(24)至少通过支承单元(16a,16b,16c,16d,16e,16f)的至少一个在机动车横向(26)延伸的支承元件(14a,14.1b,14.2b,14c,14d,14e,14f)支承在机动车的支撑结构(18)上。
文档编号F16F7/12GK103221294SQ201180056358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2日
发明者D·维拉姆, J·罗曼, N·法因德勒 申请人:奥迪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