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及其减速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1105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汽车及其减速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及其减速机,减速机包括:机壳(C)、设置于所述机壳(C)内的主动齿轮轴(B)及设置于机壳(C)上的差速器(A),所述差速器(A)的从动齿轮(A10)与所述主动齿轮轴(B)的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A10)与所述主动齿轮均为等高齿齿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速机,有效提高了差壳强度,也便于安装转动齿轮组;有效提高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后转动的稳定性,进而降低运转噪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速机,由于主动齿轮轴上的主动齿轮及从动齿轮均为伞齿轮,将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设置为等高齿齿轮,与现有技术中使用收缩齿齿轮传动相比,等高齿齿轮传动误差小且传动噪音小,有效降低了减速机的运转噪音。
【专利说明】汽车及其减速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及其减速机。

【背景技术】
[0002]减速机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减速机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加转矩,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
[0003]目前,在汽车上应用的减速机多具有差速器。减速机的主动齿轮与固定设置于差速器外侧的从动齿轮均为伞齿轮,并且,其上的伞齿轮为收缩齿。在减速机工作过程中,齿轮传动的噪音较大。
[0004]因此,如何降低减速机的运转噪音,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速机,以降低减速机的运转噪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减速机的汽车。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减速机,包括:机壳、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主动齿轮轴及设置于机壳上的差速器,所述差速器的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轴的主动齿轮啮合;
[0008]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均为等高齿齿轮。
[0009]优选地,上述减速机中,所述差速器包括差壳及设置于所述差壳内的转动齿轮组;
[0010]所述差壳包括差壳本体及与所述差壳本体固定连接的差壳盖,所述差壳本体及所述差壳盖沿轴线方向排列;
[0011]所述转动齿轮组包括: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的数量为三个以上且沿所述差壳的周向均匀分布;行星轴总成,所述行星轴总成包括行星轮轴,所述行星轮轴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半轴齿轮,所述半轴齿轮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
[0012]优选地,上述减速机中,所述行星齿轮的数量为四个;
[0013]所述行星轴总成还包括支架,所述行星轮轴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0014]所述行星轮轴包括一个第一行星轮轴及两个第二行星轮轴,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行星轮轴中间,两个所述第二行星轮轴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行星轮轴的两侧,所述第二行星轮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行星轮轴的轴线垂直。
[0015]优选地,上述减速机中,所述行星轮轴上设置有油道扁位。
[0016]优选地,上述减速机中,所述差壳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行星轮轴的固定通孔,所述行星轮轴的端部高于所述固定通孔的外表面;
[0017]所述减速机上套设于所述差壳外壁上的从动齿轮的内圈与所述行星轮轴的端部相抵。
[0018]优选地,上述减速机中,所述差壳本体与所述差壳盖通过向所述差壳固定所述从动齿轮的螺栓固定。
[0019]优选地,上述减速机中,所述差壳本体沿周向均布有多个进油孔。
[0020]优选地,上述减速机中,所述差壳本体与所述差壳盖通过止口定位。
[0021]优选地,上述减速机中,所述行星齿轮远离齿的一端套设有软氮化处理的球面垫片;所述半轴齿轮远离齿的一端套设有软氮化处理的半轴垫片。
[0022]优选地,上述减速机中,所述机壳的轴承座底面设置有底部加强筋;所述底部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且呈发散状设置。
[00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桥壳及安装于所述桥壳上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减速机。
[0024]优选地,上述汽车中,所述减速机的机壳的轴承座外侧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桥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槽。
[0025]优选地,上述汽车中,所述桥壳远离所述减速机的一侧设置有轴承盖,所述桥壳上设置有与所述轴承盖相配合的定位止口圆环;
[0026]所述轴承盖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凸台,其沿所述轴承盖的同心圆均匀分布;所述桥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台相适配的定位凹槽;或,所述轴承盖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凹槽,其沿所述轴承盖的同心圆均匀分布;所述桥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凹槽相适配的定位凸台。
[0027]优选地,上述汽车中,所述桥壳远离所述减速机的一侧设置有轴承盖,所述轴承盖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定位平面,所述桥壳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平面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平面;
[0028]所述第二定位平面沿所述桥壳的长度方向排列。
[0029]优选地,上述汽车中,所述轴承盖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
[0030]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速机,由于主动齿轮轴上的主动齿轮及从动齿轮均为伞齿轮,将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设置为等高齿齿轮,与现有技术中使用收缩齿齿轮传动相比,等高齿齿轮传动误差小且传动噪音小,有效降低了减速机的运转噪音。
[003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减速机的汽车,由于上述减速机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减速机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在详细介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速机的剖视示意图;
[003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差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沿图2中A-A剖切面的剖切示意图;
[0036]图4为沿图2中B-B剖切面的剖切示意图;
[003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星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星轴总成的剖视示意图;
[003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差速器的左视图;
[0040]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速机的仰视示意图;
[0042]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速机的右视示意图;
[0043]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速机与桥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44]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桥壳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45]图13为图11中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46]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桥壳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47]其中,
[0048]差速器一A,行星齿轮一Al,半轴齿轮一A2,第一行星轮轴一A3,第二行星轮轴一A4,支架一A5,球面垫片一A6,半轴垫片一A7,差壳本体一A8,进油孔一A81,差壳盖一A9从动齿轮一A10,主动齿轮轴一B,机壳一C,底部加强筋一Cl,定位凸起一C2,轴承座一C3,锁扣一C4,连接法兰一C5,O型密封圈一C6,垫片一C7,桥壳一D,定位槽一Dl,定位止口圆环一D2,定位凹槽一D3,第二定位平面一D4。

【具体实施方式】
[0049]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速机,以降低减速机的运转噪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减速机的汽车。
[005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51]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速机的剖视示意图。
[005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速机包括机壳C、设置于机壳C内的主动齿轮轴B及设置于机壳C上的差速器A,差速器A的从动齿轮AlO与主动齿轮轴B的主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AlO与主动齿轮均为等高齿齿轮。
[005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速机,由于主动齿轮轴B上的主动齿轮及从动齿轮AlO均为伞齿轮,将从动齿轮AlO与主动齿轮设置为等高齿齿轮,与现有技术中使用收缩齿齿轮传动相比,等高齿齿轮传动误差小且传动噪音小,有效降低了减速机的运转噪音。
[0054]请参考图2、图3和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速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沿图2中A-A剖切面的剖切示意图;图4为沿图2中B-B剖切面的剖切示意图。
[005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速机,包括差壳及设置于差壳内的转动齿轮组,差壳包括差壳本体A8及与差壳本体A8固定连接的差壳盖A9,差壳本体A8及差壳盖A9沿轴线方向排列;转动齿轮组包括:行星齿轮Al,行星齿轮Al的数量为三个以上且沿差壳的周向均匀分布;行星轴总成,行星轴总成包括支架A5及设置于支架A5上的行星轮轴,行星轮轴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半轴齿轮A2,半轴齿轮A2与行星齿轮Al啮合。
[005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速机,将行星齿轮Al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以上,由于行星齿轮Al的数量增加,不方便将转动齿轮组安装于差壳内,进而通过将差壳设计为差壳本体AS与差壳盖A9配合的分体式结构,即避免了在差壳上设置过大的转动齿轮组安装开口,有效提高了差壳强度,也便于安装转动齿轮组。行星齿轮Al沿行星轮轴转动,进而带动半轴齿轮A2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行星齿轮Al的数量,有效提高了半轴齿轮A2与行星齿轮Al啮合后转动的稳定性,进而降低运转噪音。
[0057]优选地,行星齿轮Al的数量为四个。
[0058]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速机中,行星轴总成还包括支架A5,行星轮轴设置于支架A5上;行星轮轴包括一个第一行星轮轴A3及两个第二行星轮轴A4,支架A5设置于第一行星轮轴A3中间,两个第二行星轮轴A4对称设置于第一行星轮轴A3的两侧,第二行星轮轴A4的轴线与第一行星轮轴A3的轴线垂直。其中,第一行星轮轴A3为长轮轴,第二行星轮轴A4为短轮轴,通过支架A5固定,形成“十”字型行星轴总成。
[0059]也可以设置两个长轮轴,在其中间部位设置凹槽,凹槽的深度及宽度均大于或等于长轮轴的半径,通过将两个长轮轴的凹槽部位互相配合,形成“十”字行星轴总成。
[0060]为了便于行星齿轮Al的润滑,行星轮轴上设置有油道扁位a。通过油道扁位a,使得润滑油沿行星轮轴上的油道扁位a对行星轮轴上的行星齿轮Al润滑。
[0061]进一步地,支架A5中间设置有进油口。
[0062]目前,行星轮轴通过销固定在差壳内,即需要在差壳上加工销孔,增加差壳的加工难度,并且易发生应力集中,降低差壳的整体强度。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差壳本体AS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行星轮轴的固定通孔,行星轮轴的端部高于固定通孔的外表面;减速机上套设于差壳外壁上的从动齿轮的内圈与行星轮轴的端部相抵。本实施例提供的减速机,行星轮轴通过从动齿轮直接压紧,达到固定行星轮轴的作用,并且,避免了销孔加工,降低差壳的加工难度,进而降低了加工成本;并且,提高了差壳的整体强度。
[0063]差壳本体AS与差壳盖A2通过向差壳固定从动齿轮的螺栓固定。即螺栓依次穿过差壳盖A2、差壳本体AS及从动齿轮,通过螺栓的外螺纹与从动齿轮上的螺栓孔内螺纹配合。通过螺栓拧紧,完成差壳盖A2、差壳本体A8及从动齿轮的固定。
[0064]如图7所示,为了便于润滑油进入,差壳本体AS沿周向均布有多个进油孔A81。
[0065]差壳本体A8与差壳盖A2通过止口定位。在本实施例中,差壳盖A2上设置有凸止口,差壳本体A8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凹止口。
[0066]如图8所示,为了降低摩擦损耗。行星齿轮Al远离齿的一端套设有软氮化处理的球面垫片A6。半轴齿轮A2远离齿的一端套设有软氮化处理的半轴垫片A7。
[0067]如图9所示,机壳C的轴承座底面设置有底部加强筋Cl。为了提高底部加强筋Cl的加强效果,底部加强筋Cl的数量为多个且呈发散状设置。即,底部加强筋Cl不是平行设置的,而是一部分倾斜设置,提高了底部加强筋Cl在轴承座底面上的分布均匀度。
[0068]如图10所述,减速机的机壳C上设置有锁扣C4,以确保轴承支撑差速器A的支撑稳定性。其中,锁扣C4可以为单爪锁扣,也可以为双爪锁扣。锁扣C4通过螺栓固定在轴承座C3上,螺栓的轴线经过轴承的圆心,继而提高锁扣C4的固定强度及平衡性。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锁扣C4的固定稳定性,锁扣C4上供螺栓穿过的的固定孔为圆孔。
[0069]为了提高密封性能,减速机的多处涂抹密封胶层,并增加O型密封圈等。如图1所示,在装配连接法兰C5时,先将主动齿轮轴B上的主齿花键上涂抹紧固密封胶层,再装配连接法兰C5。动齿轮轴B上的主齿螺纹上涂紧固密封胶层。在锁紧螺母与连接法兰C5之间增加O型密封圈C6,并且,在锁紧螺母和/或连接法兰C5上增加O型密封圈密封槽,以提高O型密封圈C6的固定稳定性。
[0070]并且,将原来设置于主动齿轮轴B的主动齿轮与其临近的轴承之间的垫片C7的位置调整到该轴承远离主动齿轮的一侧,即机壳C上该轴承对应的轴承座上。
[0071]如图5所示,连接法兰C5包括连接段、中间段及支撑段,中间段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大端与支撑段连接。
[007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桥壳D及安装于桥壳D上的减速机,减速机为如上述任一种的减速机。由于上述减速机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减速机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在详细介绍。
[0073]如图11所示,减速机的机壳C的轴承座C3外侧设置有定位凸起C2,桥壳D上设置有与定位凸起C2相配合的定位槽D1。通过定位凸起C2与定位槽Dl的配合,提高了减速机与桥壳D的定位准确性。
[0074]如图12和图13所不,桥壳D远尚减速机的一侧设置有轴承盖,桥壳D上设置有与轴承盖相配合的定位止口圆环D2;轴承盖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凸台,其沿轴承盖的同心圆均勻分布;桥壳D上设置有与定位凸台相适配的定位凹槽D3。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凸台的数量为4个且沿同心圆均匀分布,使得桥壳D上设置的定位凹槽D3的数量也为4个,且沿同一圆的周向均勻分布。通过定位凸台与定位凹槽D3的配合,有效提高了轴承盖与桥壳D的定位准确性。
[0075]该轴承盖为差速机的轴承盖,在图中并未显示。其中,轴承盖通过螺栓固定,该螺栓为螺栓头带法兰面的螺栓,进而取消垫片使用,提高轴承盖的安装方便程度。
[0076]也可以在轴承盖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凹槽,其沿轴承盖的同心圆均匀分布;桥壳D上设置有与定位凹槽相适配的定位凸台。在此不再详细介绍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0077]也可以通过另一种定位方式对轴承盖与桥壳D进行定位。如图14所示,桥壳D远离减速机的一侧设置有轴承盖,轴承盖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定位平面,桥壳D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平面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平面。其中,第二定位平面D4设置于桥壳D与轴承盖相配合的定位止口圆环D2上;第二定位平面沿桥壳D的长度方向排列。以提高轴承盖沿桥壳D的长度方向的抗变形效果。
[0078]差速器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法兰盘,通过连接法兰盘与传动轴的连接带动半轴齿轮A2转动进而实现差速传动。为了进一步降低噪音,连接法兰盘与传动轴的连接孔为螺纹孔,进而降低了螺栓与连接孔之间的缝隙,进而达到降噪效果。
[0079]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8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减速机,包括:机壳(C)、设置于所述机壳(C)内的主动齿轮轴(B)及设置于机壳(C)上的差速器(A),所述差速器(A)的从动齿轮(AlO)与所述主动齿轮轴(B)的主动齿轮啮合; 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AlO)与所述主动齿轮均为等高齿齿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A)包括差壳及设置于所述差壳内的转动齿轮组; 所述差壳包括差壳本体(AS)及与所述差壳本体(AS)固定连接的差壳盖(A9),所述差壳本体(AS)及所述差壳盖(A9)沿轴线方向排列; 所述转动齿轮组包括:行星齿轮(Al),所述行星齿轮(Al)的数量为三个以上且沿所述差壳的周向均匀分布;行星轴总成,所述行星轴总成包括行星轮轴,所述行星轮轴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半轴齿轮(A2),所述半轴齿轮(A2)与所述行星齿轮(Al)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Al)的数量为四个; 所述行星轴总成还包括支架(A5),所述行星轮轴设置于所述支架(A5)上; 所述行星轮轴包括一个第一行星轮轴(A3)及两个第二行星轮轴(A4),所述支架(A5)设置于所述第一行星轮轴(A3)中间,两个所述第二行星轮轴(A4)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行星轮轴(A3)的两侧,所述第二行星轮轴(A4)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行星轮轴(A3)的轴线垂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轴上设置有油道扁位(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壳本体(AS)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行星轮轴的固定通孔,所述行星轮轴的端部高于所述固定通孔的外表面; 所述减速机上套设于所述差壳外壁上的从动齿轮的内圈与所述行星轮轴的端部相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壳本体(AS)与所述差壳盖(A2)通过向所述差壳固定所述从动齿轮的螺栓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壳本体(AS)沿周向均布有多个进油孔(A8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壳本体(AS)与所述差壳盖(A2)通过止P定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Al)远离齿的一端套设有软氮化处理的球面垫片(A6);所述半轴齿轮(A2)远离齿的一端套设有软氮化处理的半轴垫片(A7)。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C)的轴承座底面设置有底部加强筋(Cl);所述底部加强筋(Cl)的数量为多个且呈发散状设置。
11.一种汽车,包括桥壳(D)及安装于所述桥壳(D)上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为如权利要求ι-?ο任一项所述的减速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的机壳(C)的轴承座(C3)外侧设置有定位凸起(C2),所述桥壳(D)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C2)相配合的定位槽(Dl)。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D)远离所述减速机的一侧设置有轴承盖,所述桥壳(D)上设置有与所述轴承盖相配合的定位止口圆环(D2); 所述轴承盖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凸台,其沿所述轴承盖的同心圆均匀分布;所述桥壳(D)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台相适配的定位凹槽(D3);或,所述轴承盖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凹槽,其沿所述轴承盖的同心圆均匀分布;所述桥壳(D)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凹槽相适配的定位凸台。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D)远离所述减速机的一侧设置有轴承盖,所述轴承盖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定位平面,所述桥壳(D)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平面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平面(D4); 所述第二定位平面沿所述桥壳(D)的长度方向排列。
15.如权利要求13和14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盖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
【文档编号】F16H55/17GK203926666SQ201420290170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日
【发明者】吴戈, 彭南江, 滕杰, 成建强 申请人: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