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铲提升减速箱回油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2411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电铲提升减速箱回油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电铲提升减速箱回油装置属于矿山采掘电铲,尤其涉及一种电铲提升减速箱附件。特点是在卷筒正下方的减速箱外侧壁、距减速箱润滑油最高液位面的上方设直径为20-30mm的回油孔,所述回油孔下方减速箱外侧壁上设回油槽,回油槽的高度大于回油孔直径与回油槽与回油孔间的距离,卷筒、回油孔、回油槽三者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优点是当密封条密封不严时,由密封条处渗漏出来的润滑油沿减速箱壁面全部汇集回油槽,由回油孔在翻入减速箱中,不需要更换密封条,降低密封条更换频率,减少备件消耗,减少渗漏造成的润滑油损失,降低生产成本;润滑油全部流回减速箱,不在造成漏油污染,机械室地面清洁,消除安全隐患。
【专利说明】电铲提升减速箱回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采掘电铲,尤其涉及一种电铲提升减速箱附件。

【背景技术】
[0002]当前,矿山使用的电铲的减速系统为二级减速箱,该减速箱的输入轴I轴带动I轴斜齿轮与II轴中间斜齿轮啮合,带动II轴两端的II轴斜齿轮与III轴斜齿轮啮合(111轴为两个半轴),带动III轴从而带动卷筒转动,完成卷拉钢丝绳动作。由于输出轴III轴为两个半轴,为使结构紧凑、节约空间,造成输出轴与减速箱之间的密封点不能设在轴承座处,而是设在卷筒的周面处,采用迷宫式密封条加密封条压板密封。这样的密封装置存在问题是密封条稍有磨损,就会造成润滑油渗漏,频繁更换密封条,备件消耗大,成本增加;渗漏出润滑油,浪费严重,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还污染机械室地面,引起操作人员滑跌受伤,存在安全隐串乂⑶0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铲提升减速箱回油装置,降低密封条更换频率,减少备件消耗,减少渗漏造成的润滑油损失,降低生产成本,避免漏油污染,消除安全隐患。
[0004]电铲提升减速箱回油装置,包括减速箱和卷筒,卷筒周向由密封条与减速箱密封,其特点是在卷筒正下方的减速箱外侧壁、距减速箱润滑油最高液位面的上方设直径为20-30臟的回油孔,所述回油孔下方减速箱外侧壁上设回油槽,回油槽的高度大于回油孔直径与回油槽与回油孔间的距离,卷筒、回油孔、回油槽三者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由密封条处渗漏出来的润滑油沿减速箱壁面集结于回油槽中,经回油孔,流回减速箱内。
[000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油槽呈圆弧形,由角铁片制成,角铁片不小于70X70111111,回油孔距回油槽圆弧最低处距离不大于10111111,回油槽弧度与卷筒周面弧度相一致,且与卷筒同心,回油槽两端与卷筒中心连线的夹角3为60° -90°,渗漏出来的润滑油均汇集回油槽,油中少量杂质沉积于槽底,洁净的润滑油从回油孔流回。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油槽呈向上张开的角形槽,由角铁片制成,角铁片不小于70 X 70臟,角形槽角顶置于回油孔下方,距离不大于10臟。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油孔中设过滤网,由卡簧固定,过滤网的目数为100目,过滤混入润滑油中的杂物。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该装置构思新颖,结构简凑、合理;当密封条密封不严时,由密封条处渗漏出来的润滑油沿减速箱壁面全部汇集回油槽,由回油孔在翻入减速箱中,不需要更换密封条,降低密封条更换频率,减少备件消耗,减少渗漏造成的润滑油损失,降低生产成本;润滑油全部流回减速箱,不在造成漏油污染,机械室地面清洁,消除安全隐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电铲提升减速箱回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沿八-八线剖视图。
[0012]图中:1-减速箱、2-卷筒、3-密封条、4-回油孔、5-回油槽、6-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行详细说明。
[0014]由图1、2可以看出,电铲提升减速箱回油装置,包括减速箱1和卷筒2,卷筒周向由密封条3与减速箱密封,在卷筒正下方的减速箱外侧壁、距减速箱润滑油最高液位面的上方设直径为的回油孔4,所述回油孔下方减速箱外侧壁上设回油槽5,回油槽的高度大于回油孔直径与回油槽与回油孔间的距离,卷筒、回油孔、回油槽三者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由密封条处渗漏出来的润滑油沿减速箱壁面集结于回油槽中,经回油孔,流回减速箱内。
[0015]由图1、2还可以看出,所述回油槽5呈圆弧形,由角铁片制成,角铁片为70X70111111,回油孔4距回油槽圆弧最低处距离川臟,回油槽弧度与卷筒周面弧度相一致,且与卷筒同心,回油槽两端与卷筒中心连线的夹角3为90。,渗漏出来的润滑油均汇集回油槽,油中少量杂质沉积于槽底,洁净的润滑油从回油孔流回。
[0016]所述回油槽5呈向上张开的角形槽,由角铁片制成,角铁片为70X70臟,角形槽角顶置于回油孔下方,距离川臟。
[0017]由图2可以看出,所述回油孔4中设过滤网6,由卡簧固定,过滤网的目数为100目,过滤混入润滑油中的杂物。
【权利要求】
1.电铲提升减速箱回油装置,包括减速箱(I)和卷筒(2),卷筒周向由密封条(3)与减速箱密封,其特征在于在卷筒正下方的减速箱外侧壁、距减速箱润滑油最高液位面的上方设直径为20-30mm的回油孔(4),所述回油孔下方减速箱外侧壁上设回油槽(5 ),回油槽的高度大于回油孔直径与回油槽与回油孔间的距离,卷筒、回油孔、回油槽三者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铲提升减速箱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槽(5)呈圆弧形,由角铁片制成,角铁片不小于70X70mm,回油孔(4)距回油槽圆弧最低处距离不大于10mm,回油槽弧度与卷筒(2)周面弧度相一致,且与卷筒同心,回油槽两端与卷筒中心连线的夹角a为60° -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铲提升减速箱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槽(5)呈向上张开的角形槽,由角铁片制成,角铁片不小于70X70mm,角形槽角顶置于回油孔(4)下方,距离不大于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铲提升减速箱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孔(4)中设过滤网(6),由卡簧固定,过滤网的目数为100目。
【文档编号】F16H57/04GK204175936SQ201420584447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1日
【发明者】卜维平, 王维勤, 林震源 申请人: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