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阀及制冷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643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膨胀阀及制冷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膨胀阀及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膨胀阀,例如存在具备主体和阀芯的结构,该主体形成有第一阀室、第二阀室、使第一阀室与第二阀室连通的阀孔,该阀芯具有配设于第一阀室的圆柱状的第一主轴部、配设于第二阀室的圆柱状的第二主轴部、将第一主轴部与第二主轴部连结且插入于阀孔的缩颈部。第一阀室经由第一开口而与制冷剂循环回路的第一配管连通,第二阀室经由第二开口而与制冷剂循环回路的第二配管连通。当制冷剂从第一配管向第一阀室流入时,阀孔的端部即阀座与阀芯之间作为节流部发挥功能,膨胀后的制冷剂向第二配管流出。另外,当制冷剂从第二配管向第二阀室流入时,阀孔的端部即阀座与阀芯之间作为节流部发挥功能,膨胀后的制冷剂向第一配管流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59180号公报(段落[0025]~段落[0065],图1~图6)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以往的膨胀阀中,当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节流部时,产生制冷剂脉动,膨胀阀的固有振动被激励,与单相(液相)制冷剂流入的情况相比,噪音增大。因此,通过在节流部的上游侧配设多孔构件,使通过该多孔构件进行了细分化的气泡流入节流部来抑制噪音的增大。

然而,例如,在干度(气相的质量比例)大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以低流速流入膨胀阀的情况下,制冷剂流成为产生了气液分离的二相流(层流),因气泡减少而使得在多孔构件中难以对气泡进行细分化,制冷剂脉动的抑制变得困难。即,在以往的膨胀阀中,存在有时会产生抑制噪音增大变得困难的情况这样的问题点。

本发明以上述那样的课题为背景而作出,获得一种使抑制噪音增大变得困难的情况难以产生的膨胀阀。另外,获得这样的制冷循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膨胀阀具备:主体,其形成有第一阀室、第二阀室及阀孔,该第一阀室形成有与第一配管连通的第一开口,该第二阀室形成有与第二配管连通的第二开口,该阀孔使所述第一阀室与所述第二阀室连通;阀芯,其具有第一主轴部、第二主轴部及缩颈部,该第一主轴部的至少一部分配设于所述第一阀室,该第二主轴部的至少一部分配设于所述第二阀室,该缩颈部将所述第一主轴部与所述第二主轴部连结且插入于所述阀孔;第一多孔构件,其配设于所述第一配管与所述阀孔之间的第一流路;及第一遮蔽构件,其配设于所述第一流路的、所述第一配管与所述第一多孔构件之间的区域,并遮蔽流路截面的一部分。

本发明的膨胀阀具备:主体,其形成有第一阀室、第二阀室及阀孔,该第一阀室形成有与第一配管连通的第一开口,该第二阀室形成有与第二配管连通的第二开口,该阀孔使所述第一阀室与所述第二阀室连通;阀芯,其具有第一主轴部、第二主轴部及缩颈部,该第一主轴部的至少一部分配设于所述第一阀室,该第二主轴部的至少一部分配设于所述第二阀室,该缩颈部将所述第一主轴部与所述第二主轴部连结且插入于所述阀孔;及第一多孔构件,其配设于所述第一配管与所述阀孔之间的第一流路,在所述第一流路的所述第一配管与所述第一阀室之间的区域的内周面的重力方向的下部形成有凹部与凸部沿轴向排列而成的凹凸部。

本发明的膨胀阀具备:主体,其形成有第一阀室及阀孔,该第一阀室形成有与第一配管连通的第一开口,该阀孔使所述第一阀室与第二配管连通;阀芯,其调节所述阀孔的开度;第一多孔构件,其配设于所述第一配管与所述阀孔之间的第一流路;及第一遮蔽构件,其配设于所述第一流路的、所述第一配管与所述第一多孔构件之间的区域,并遮蔽流路截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一遮蔽构件配设在所述第一阀室内,所述第一遮蔽构件在至少一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具有间隙地相向且与所述第一开口的轴向正交的平坦的表面、或者与所述第一开口具有间隙地相向且向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方向凹陷的表面。

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膨胀阀及第一配管,该膨胀阀具备:主体,其形成有第一阀室、第二阀室及阀孔,该第一阀室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配管连通的第一开口,该第二阀室形成有与第二配管连通的第二开口,该阀孔使所述第一阀室与所述第二阀室连通;阀芯,其具有第一主轴部、第二主轴部及缩颈部,该第一主轴部的至少一部分配设于所述第一阀室,该第二主轴部的至少一部分配设于所述第二阀室,该缩颈部将所述第一主轴部与所述第二主轴部连结且插入于所述阀孔;及第一多孔构件,其配设于所述第一配管与所述阀孔之间的第一流路,在所述第一配管的内周面的重力方向的下部形成有凹部与凸部沿轴向排列而成的凹凸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膨胀阀具备配设于第一流路的第一配管与第一多孔构件之间的区域并遮蔽流路截面的一部分的第一遮蔽构件。因此,例如,即使在干度(气相的质量比例)大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以低流速流入膨胀阀的情况下,成为产生了气液分离的二相流(层流)的制冷剂流体也会借助第一遮蔽构件而混合,以气泡增加了的状态向第一多孔构件流入,能够在第一多孔构件将气泡细分化,因此抑制噪音的增大变得困难的情况难以产生。尤其是第一遮蔽构件配设在第一阀室内,在至少一部分具有与第一开口具有间隙地相向且与第一开口的轴向正交的平坦的表面、或者与第一开口具有间隙地相向且向远离第一开口的方向凹陷的表面,在该情况下,气相制冷剂与液相制冷剂的混合效果提高,抑制噪音的增大变得困难的情况更难以产生。

在本发明的膨胀阀中,在第一流路的第一配管与第一阀室之间的区域的内周面的重力方向的下部形成有凹部与凸部沿轴向排列而成的凹凸部。另外,在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在第一配管的内周面的重力方向的下部形成有凹部与凸部沿轴向排列而成的凹凸部。因此,例如,即使在干度(气相的质量比例)大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以低流速流入膨胀阀的情况下,成为产生了气液分离的二相流(层流)的制冷剂流体也会借助凹部与凸部沿轴向排列而成的凹凸部混合,以气泡增加了的状态流入第一多孔构件,能够在第一多孔构件将气泡细分化,因此抑制噪音的增大变得困难的情况难以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结构及动作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和与之连接的配管在膨胀阀的轴向上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和与之连接的配管在图2的A-A线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和与之连接的配管在图2的B-B线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和与之连接的配管在图2的C-C线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和与之连接的配管的变形例在图2的A-A线处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和与之连接的配管的变形例在图2的A-A线处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的连接管在图3的D-D线处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的连接管在图8的E-E线处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的连接管的变形例在图3的D-D线处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的连接管的变形例在图10的F-F线处的剖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的第一多孔构件及第二多孔构件的作用的示意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的第一遮蔽构件、第二遮蔽构件及凹凸部的作用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的连接管在图3的D-D线处的剖视图,是用于说明凹凸部的作用的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的连接管的变形例在图3的D-D线处的剖视图,是用于说明凹凸部的作用的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和与之连接的配管的变形例在膨胀阀的轴向上的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和与之连接的配管的变形例在膨胀阀的轴向上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膨胀阀。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对应用本发明的膨胀阀的制冷循环装置为空气调节装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没有限定为这样的情况,应用本发明的膨胀阀的制冷循环装置也可以是空气调节装置以外的其他的制冷循环装置。另外,以下说明的结构、动作等只不过是一例,没有限定为这样的结构、动作等。另外,对于结构、动作等的详细的说明进行了适当简化或省略。另外,对于重复或类似的说明进行了适当简化或省略。

实施方式1.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

<空气调节装置的结构及动作>

首先,说明应用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结构及动作。

图1是用于说明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结构及动作的图。

如图1所示,空气调节装置1具备将压缩机11、四通阀12、热源侧热交换器13、第一膨胀阀14、第二膨胀阀15、负载侧热交换器16连接成环状的制冷剂循环回路10。即,制冷剂循环回路10是二级膨胀回路。四通阀12也可以是其他的流路切换装置。

压缩机11、四通阀12、热源侧热交换器13、第一膨胀阀14配设于室外机,第二膨胀阀15、负载侧热交换器16配设于室内机。第一膨胀阀14与第二膨胀阀15之间经由延长配管17而连接,负载侧热交换器16与四通阀12之间经由延长配管18而连接。

在空气调节装置1进行制冷运转时,四通阀12的流路切换为图1中实线所示的流路,制冷剂循环回路10的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1、四通阀12、热源侧热交换器13、第一膨胀阀14、第二膨胀阀15、负载侧热交换器16、四通阀12的顺序循环。

低压的气相制冷剂在压缩机11中升压,成为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气相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3中向周围空气散热。气相制冷剂通过向周围空气散热而冷凝,成为温度降低了的液相制冷剂。液相制冷剂由第一膨胀阀14减压而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气液二相制冷剂借助第二膨胀阀15而使液体部分进一步膨胀,成为干度增加了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气液二相制冷剂在负载侧热交换器16中从室内空气受热而使液体部分蒸发。因从室内空气受热而温度上升了的气相制冷剂再次流入压缩机11。即,在空气调节装置1进行制冷运转时,热源侧热交换器13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负载侧热交换器16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

在空气调节装置1进行制热运转时,四通阀12的流路切换为图1中虚线所示的流路,制冷剂循环回路10的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1、四通阀12、负载侧热交换器16、第二膨胀阀15、第一膨胀阀14、热源侧热交换器13、四通阀12的顺序循环。

低压的气相制冷剂在压缩机11中升压,成为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气相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在负载侧热交换器16中向室内空气散热。气相制冷剂由于向室内空气散热而冷凝,成为温度降低了的液相制冷剂。液相制冷剂由第二膨胀阀15减压而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气液二相制冷剂借助第一膨胀阀14而使液体部分进一步膨胀,成为干度增加了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气液二相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3中从周围空气受热而使液体部分蒸发。因从周围空气受热而温度上升了的气相制冷剂再次流入压缩机11。即,在空气调节装置1进行制热运转时,热源侧热交换器13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负载侧热交换器16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

在通常的制冷剂循环回路中,连接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膨胀阀为1个,因此在制冷运转及制热运转中的任一方,通过延长配管17的制冷剂成为液相制冷剂,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封入制冷剂量增多。另一方面,在图1所示的二级膨胀回路中,在制冷运转及制热运转这两方,能够使通过延长配管17的制冷剂成为气液二相制冷剂,能够削减制冷剂循环回路10的封入制冷剂量。然而,当通过延长配管17的制冷剂为气液二相制冷剂时,气液二相制冷剂连续地流入膨胀阀(第一膨胀阀14、第二膨胀阀15)的节流部,产生制冷剂脉动而使得膨胀阀(第一膨胀阀14、第二膨胀阀15)的固有振动被激励,有时会产生固体振动音。因此,在制冷剂循环回路10中,采用以下说明的膨胀阀20作为膨胀阀(第一膨胀阀14、第二膨胀阀15)。

<膨胀阀的结构>

对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和与之连接的配管在膨胀阀的轴向上的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和与之连接的配管在图2的A-A线处的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和与之连接的配管在图2的B-B线处的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和与之连接的配管在图2的C-C线处的剖视图。

如图2~图5所示,膨胀阀20具备主体30、第一连接管41、第二连接管42、阀芯50、第一多孔构件61、第二多孔构件63、第一遮蔽构件71、第二遮蔽构件72。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10的一部分的第一配管91及第二配管92例如通过钎焊接合等而连接于第一连接管41及第二连接管42。

主体30是例如对黄铜制的铸造品进行切削加工而成的部件。在主体30形成有通过分隔壁31分隔的第一阀室32和第二阀室33。第一阀室32与第二阀室33由形成在分隔壁31的中央部的阀孔34连通,阀孔34的第一阀室32侧的端部成为第一阀座35,阀孔34的第二阀室33侧的端部成为第二阀座36。

在第一阀室32的侧壁形成有第一开口37,例如通过钎焊接合等而连接第一连接管41。第一连接管41的轴向及第一配管91的第一连接管41侧的端部的轴向与重力方向垂直。即,第一阀室32与第一配管91经由第一开口37和第一连接管41而连通。在第二阀室33的侧壁形成有第二开口38,例如通过钎焊接合等而连接第二连接管42。第二连接管42的轴向及第二配管92的第二连接管42侧的端部的轴向与重力方向垂直。即,第二阀室33与第二配管92经由第二开口38和第二连接管42而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示出第一连接管41及第二连接管42的端面接合于主体30的外壁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为这样的情况,第一连接管41及第二连接管42的端部的外周面也可以接合于第一开口37及第二开口38的内周面。另外,也可以在第一开口37及第二开口38上直接连接第一配管91及第二配管92。

阀芯50具有:重力方向的下端部位于第一阀室32内的圆柱状的第一主轴部51;重力方向的上端部位于第二阀室33内的圆柱状的第二主轴部52;以及将第一主轴部51的重力方向的下端部与第二主轴部52的重力方向的上端部连结的缩颈部53。缩颈部53具有:第一主轴部51侧的第一倾斜部54;第二主轴部52侧的第二倾斜部55;以及位于第一倾斜部54与第二倾斜部55之间的连结部56。缩颈部53的连结部56插入于阀孔34。阀芯50优选由多个构件构成。

在阀芯50的局部周围设有线圈(未图示),通过线圈成为通电状态而使阀芯50的与重力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位置发生变化。阀芯50与第一阀座35之间的间隙、及阀芯50与第二阀座36之间的间隙作为节流部发挥功能,伴随着阀芯50的与重力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位置的变化,阀芯50与第一阀座35之间的间隙及阀芯50与第二阀座36之间的间隙的大小(流路截面积)发生变化,从而调节阀孔34的开度。在阀芯50与第一阀座35或第二阀座36接触的情况下,阀孔34成为全闭状态,在阀芯50与第一阀座35及第二阀座36之间的间隙成为最大的情况下,阀孔34成为全开状态。

第一多孔构件61配设于第一阀室32内的分隔壁31的重力方向的上方、即阀孔34与第一配管91之间的第一流路21。第二多孔构件63配设于第二阀室33内的分隔壁31的重力方向的下方、即阀孔34与第二配管92之间的第二流路22。第一多孔构件61为环状的形状,以横穿第一阀室32的侧壁与第一主轴部51的外周面之间的方式配设。第二多孔构件63为环状的形状,以横穿第二阀室33的侧壁与第二主轴部52的外周面之间的方式配设。第一多孔构件61由第一底座62的上表面支承,优选配设在第一阀室32内的接近阀孔34的区域,尤其是第一开口37的重力方向的下侧。第二多孔构件63由第二底座64的下表面支承,优选配设在第二阀室33内的接近阀孔34的区域,尤其是第二开口38的重力方向的上侧。第一多孔构件61及第二多孔构件63优选通过紧固而固定于第一阀室32及第二阀室33的侧壁。

第一遮蔽构件71以其重力方向的上部与第一阀室32的重力方向的上部抵接的状态配设在第一阀室32内的阀芯50的第一主轴部51与第一开口37之间、即第一流路21的第一多孔构件61与第一开口37之间的区域。第二遮蔽构件72以其重力方向的上部与第二阀室33的重力方向的上部抵接的状态配设在第二阀室33内的阀芯50的第二主轴部52与第二开口38之间、即第二流路22的第二多孔构件63与第二开口38之间的区域。在从第一开口37及第二开口38的轴向观察的状态下,第一遮蔽构件71及第二遮蔽构件72的外周面处于第一开口37及第二开口38的内周面的外侧。例如,第一遮蔽构件71被压入并固定于在第一阀室32的上表面形成的槽等中。另外,例如,第二遮蔽构件72是其上部向第二开口38侧折弯的形状,该折弯的部分固定在第二阀室33的侧壁中的第二开口38的重力方向的上侧。

第一遮蔽构件71的与第一开口37相向的面与第一开口37之间具有间隙。第二遮蔽构件72的与第二开口38相向的面与第二开口38之间具有间隙。另外,第一遮蔽构件71及第二遮蔽构件72的上部以外不与其他的构件抵接。即,第一遮蔽构件71及第二遮蔽构件72遮蔽第一流路21及第二流路22的流路截面的一部分,尤其是遮蔽第一流路21及第二流路22的流路截面的重力方向的上部,而不遮蔽第一流路21及第二流路22的流路截面的重力方向的下部。

图6及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和与之连接的配管的变形例在图2的A-A线处的剖视图。

如图3所示,第一遮蔽构件71及第二遮蔽构件72是与第一开口37及第二开口38的轴向正交的平坦的板状构件。如图6所示,第一遮蔽构件71及第二遮蔽构件72可以是以中央部向远离第一开口37及第二开口38的方向凹陷的方式折弯的形状的板状构件,另外,如图7所示,第一遮蔽构件71及第二遮蔽构件72也可以是以中央部向远离第一开口37及第二开口38的方向凹陷的方式弯曲的形状的板状构件。即,第一遮蔽构件71及第二遮蔽构件72在至少一部分具有与第一开口37及第二开口38具有间隙地相向且与第一开口37及第二开口38的轴向正交的平坦的表面、或者具有与第一开口37及第二开口38具有间隙地相向且向远离第一开口37及第二开口38的方向凹陷的表面。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的连接管在图3的D-D线处的剖视图。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的连接管在图8的E-E线处的剖视图。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的连接管的变形例在图3的D-D线处的剖视图。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的连接管的变形例在图10的F-F线处的剖视图。

第一连接管41及第二连接管42例如是铜管,如图8及图9所示,在第一连接管41及第二连接管42的内周面的重力方向的下部形成有沿着第一连接管41及第二连接管42的轴向排列凹部和凸部而成的凹凸部43。凹凸部43可以是半球状的截面形状,另外,如图10及图11所示,也可以是矩形形状的截面形状。在第一连接管41及第二连接管42的端面接合于主体30的外壁的情况下,优选在第一开口37及第二开口38的内周面也形成凹凸部43。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不在膨胀阀20设置第一遮蔽构件71及第二遮蔽构件72且不在膨胀阀20的第一连接管41及第二连接管42的内周面设置凹凸部43,也可以仅在膨胀阀20设置第一遮蔽构件71及第二遮蔽构件72或仅在膨胀阀20的第一连接管41及第二连接管42的内周面设置凹凸部43。当既在膨胀阀20设置第一遮蔽构件71及第二遮蔽构件72也在膨胀阀20的第一连接管41及第二连接管42的内周面设置凹凸部43时,能进一步促进后述的气相制冷剂与液相制冷剂的混合效果。

<膨胀阀的作用>

对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第一多孔构件61及第二多孔构件63的作用。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的第一多孔构件及第二多孔构件的作用的示意图。

由制冷剂产生的噪音大体分为制冷剂脉动音、碰撞音、涡流音、喷流音等,它们成为空气调节装置1在运转时的噪音源。制冷剂脉动音是因制冷剂脉动而使得膨胀阀20的固有振动被激励所产生的固体振动音。制冷剂在气液二相状态下存在有气泡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在通过第一多孔构件61及第二多孔构件63时,气泡被细分化,由此能抑制节流部的制冷剂脉动。

接下来,说明第一遮蔽构件71、第二遮蔽构件72及凹凸部43的作用。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的第一遮蔽构件、第二遮蔽构件及凹凸部的作用的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的连接管在图3的D-D线处的剖视图,是用于说明凹凸部的作用的图。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的连接管的变形例在图3的D-D线处的剖视图,是用于说明凹凸部的作用的图。

在干度大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以低流速流入第一连接管41及第二连接管42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成为产生了气液分离的二相流(层流),向第一连接管41及第二连接管42内的上部分配气相制冷剂,向第一连接管41及第二连接管42内的下部分配液相制冷剂。并且,即使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以这样的状态通过第一多孔构件61及第二多孔构件63,也仅是液相制冷剂和气相制冷剂一起通过多孔构件,未产生气泡的细分化。

另一方面,当在膨胀阀20设有第一遮蔽构件71及第二遮蔽构件72时,气相制冷剂与液相制冷剂因第一遮蔽构件71及第二遮蔽构件72而积极地混合,产生图12所示的气泡流,能抑制节流部的制冷剂脉动。

另外,当在第一连接管41及第二连接管42形成有沿轴向排列凹部和凸部而成的凹凸部43时,气相制冷剂与液相制冷剂因凹凸部43而积极地混合,如图14及图15所示产生气泡流,能抑制节流部的制冷剂脉动。

接下来,具体说明膨胀阀20中的制冷剂的状态。

首先,说明制冷剂在膨胀阀20中向正方向(从第一连接管41朝向第二连接管42的方向)流动的情况。

当干度大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以低流速流入第一连接管41时,成为产生了气液分离的二相流(层流),向第一连接管41内的上部分配气相制冷剂,向第一连接管41内的下部分配液相制冷剂,但是由于在第一连接管41内的重力方向的下部形成有沿着第一连接管41的轴向排列凹部和凸部而成的凹凸部43,因此液相制冷剂依次地流向凹部和凸部,如图14及图15所示,液相制冷剂波状起伏。当液相制冷剂波状起伏时,气相制冷剂与液相制冷剂混合,成为气液混杂的流体。凹凸部43形成在与重力方向垂直的第一连接管41内的重力方向的下部,由此提高了气相制冷剂与液相制冷剂的混合效果。

即使在第一连接管41内的重力方向的下部未形成沿着第一连接管41的轴向排列凹部和凸部而成的凹凸部43,通过产生了气液分离的二相流(层流)与第一遮蔽构件71碰撞,气相制冷剂也能与液相制冷剂混合,成为气液混杂的流体。另外,即使在第一连接管41内的重力方向的下部形成有沿着第一连接管41的轴向排列凹部和凸部而成的凹凸部43,通过产生了气液分离的二相流(层流)与第一遮蔽构件71碰撞,也能进一步促进气相制冷剂与液相制冷剂的混合效果。

即,由于第一遮蔽构件71不遮蔽第一流路21的流路截面的重力方向的下部,因此第一连接管41内的在重力方向的上部流动的气相与第一遮蔽构件71发生碰撞之后,被向第一遮蔽构件71的下方挤压,从而促进气相制冷剂与液相制冷剂的混合效果。在没有第一遮蔽构件71的情况下,产生了气液分离的二相流(层流)与阀芯50的第一主轴部51的圆柱状的外周面发生碰撞而旋入,因此气相制冷剂与液相制冷剂的混合效果不充分。另外,虽然通过在第一流路21的第一连接管41与第一多孔构件61之间配置节流部能够提高气相制冷剂与液相制冷剂的混合效果,但是压力损失增大,膨胀阀20的流量调节范围受到限制,膨胀阀20的功能降低。另一方面,在通过第一遮蔽构件71来提高气相制冷剂与液相制冷剂的混合效果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大。

气液混合的混相流由于通过第一多孔构件61而使得液相制冷剂内存在的气泡被细分化,成为接近于均质流的状态。接近于均质流的混相流向节流部流入,由此能够抑制由气液交替流动而引起的制冷剂脉动,能够抑制膨胀阀20的固有振动。而且也能够抑制不连续的制冷剂音。

因通过节流部而流速上升并膨胀了的制冷剂在通过第二多孔构件63时减速,能抑制由于与第二阀室33的壁面碰撞而产生的碰撞音。另外,因通过节流部,气液混合的混相流成为气泡更加细分化的流体。

第二遮蔽构件72对于通过了节流部之后的流体不会造成特别影响,因此制冷剂仅是通过第二开口38。在第二连接管42中,气泡汇合,成为气相制冷剂与液相制冷剂分离的二相流(层流)。

需要说明的是,在干度大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成为高流量的喷雾流而流入第一连接管41的情况下,通过沿着第一连接管41的轴向排列凹部和凸部而成的凹凸部43及第一遮蔽构件71,能促进气相制冷剂与液相制冷剂的混合效果。另外,在第一多孔构件61中,气泡被细分化,因此与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分离了的二相流(层流)的情况同样,能降低噪音。

接下来,说明制冷剂在膨胀阀20中向负方向(从第二连接管42朝向第一连接管41的方向)流动的情况。

膨胀阀20在分隔壁31的上下具备同样的结构,因此与制冷剂在膨胀阀20中向正方向(从第一连接管41朝向第二连接管42的方向)流动的情况同样,即使制冷剂在膨胀阀20中向负方向(从第二连接管42朝向第一连接管41的方向)流动的情况,也能降低噪音。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以上说明了在第一阀室32配设第一遮蔽构件71且在第二阀室33配设第二遮蔽构件72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在第一阀室32配设第一遮蔽构件71而在第二阀室33不配设第二遮蔽构件72,另外,还可以在第一阀室32不配设第一遮蔽构件71而在第二阀室33配设第二遮蔽构件72。当在第一阀室32不配设第一遮蔽构件71而在第二阀室33配设第二遮蔽构件72时,该第二遮蔽构件72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一遮蔽构件”。

另外,虽然以上说明了在第一连接管41、即在第一流路21的第一配管91与第一阀室32之间的区域形成凹凸部43,并且在第二连接管42、即在第二流路22的第二配管92与第二阀室33之间的区域形成凹凸部43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在第一流路21的第一配管91与第一阀室32之间的区域形成凹凸部43而在第二流路22的第二配管92与第二阀室33之间的区域不形成凹凸部43,另外,还可以在第一流路21的第一配管91与第一阀室32之间的区域不形成凹凸部43而在第二流路22的第二配管92与第二阀室33之间的区域形成凹凸部43。当在第一流路21的第一配管91与第一阀室32之间的区域不形成凹凸部43而在第二流路22的第二配管92与第二阀室33之间的区域形成凹凸部43时,该第二流路22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一流路”。

另外,虽然以上说明了在第一流路21的第一配管91与第一阀室32之间的区域及第二流路22的第二配管92与第二阀室33之间的区域形成凹凸部43的情况,但是本发明没有限定为这样的情况,在第一配管91及第二配管92直接连接于第一开口37及第二开口38等情况下,优选在第一配管91及第二配管92的内周面形成凹凸部43。另外,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一配管91的内周面的重力方向的下部形成凹凸部43而在第二配管92的内周面的重力方向的下部不形成凹凸部43,另外,也可以在第一配管91的内周面的重力方向的下部不形成凹凸部43而在第二配管92的内周面的重力方向的下部形成凹凸部43。当在第一配管91的内周面的重力方向的下部不形成凹凸部43而在第二配管92的内周面的重力方向的下部形成凹凸部43时,该第二配管92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一配管”。

图16及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膨胀阀和与之连接的配管的变形例在膨胀阀的轴向上的剖视图。

另外,虽然以上说明了在膨胀阀20的主体30形成第一阀室32和第二阀室33且膨胀阀20的阀芯50具有第一主轴部51和第二主轴部52的情况,但是本发明没有限定为这样的情况,也可以如图16及图17所示,在膨胀阀20的主体30仅形成第一阀室32而膨胀阀20的阀芯50仅具有第一主轴部51。另外,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如图16所示,第一主轴部51配设在阀孔34的重力方向的上侧,另外,也可以如图17所示,第一主轴部51配设在阀孔34的重力方向的下侧。

符号说明

1空气调节装置,10制冷剂循环回路,11压缩机,12四通阀,13热源侧热交换器,14第一膨胀阀,15第二膨胀阀,16负载侧热交换器,17延长配管,18延长配管,20膨胀阀,21第一流路,22第二流路,30主体,31分隔壁,32第一阀室,33第二阀室,34阀孔,35第一阀座,36第二阀座,37第一开口,38第二开口,41第一连接管,42第二连接管,43凹凸部,50阀芯,51第一主轴部,52第二主轴部,53缩颈部,54第一倾斜部,55第二倾斜部,56连结部,61第一多孔构件,62第一底座,63第二多孔构件,64第二底座,71第一遮蔽构件,72第二遮蔽构件,91第一配管,92第二配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