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容器内件隔热结构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62773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及压力容器内部隔热结构及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压力容器内件隔热结构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压力容器,由于其工作温度超过了钢材的蠕变温度,钢材许用应力大幅下降,为承受各种工况下的温度、压力等载荷,壳体厚度需随之增加,导致容器经济性下降,为降低钢材用量,通常需在壳体内表面浇筑耐高温材料来消减传递到壳体上的热量,降低壳体温度,提高钢材许用应力,以减薄筒体厚度,但为实现某些功能,需在容器内设置钢制内件,这些与高温介质接触的内件需要穿透耐高温材料固定在壳体上,若热量通过内件传递到壳体上会导致壳体温度超过设计值,引起容器失效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而提供一种发动机用注油口盖总成,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降低容器造价和保证容器安全可靠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对耐高温材料起到支撑固定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压力容器内件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内件、隔热装置、耐高温材料、壳体,所述隔热装置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高温内件一端固定在所述隔热装置的凹槽内,所述高温内件的另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耐高温材料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的空腔中,所述隔热装置与所述高温内件一端包裹在所述耐高温材料内。

进一步地,沿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耐高温材料内,所述固定装置至少为两个。

进一步地,在所述隔热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与壳体内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装置的上端设置有压紧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压紧板上设置有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结构还包括螺栓与螺母,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和螺母与所述压紧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装置、所述固定装置、所述固定板、所述压紧板均设置在所述耐高温材料内。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压力容器内件隔热结构,包括高温内件、隔热装置、耐高温材料、壳体、固定装置、固定板、压紧板,将所述高温内件、所述固定装置和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侧,所述隔热装置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高温内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隔热装置的凹槽与所述隔热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隔热装置下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隔热装置的上端与所述压紧板连接,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压紧板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将液体所述耐高温材料注入到壳体内侧的空腔中,所述耐高温材料固化后包裹所述隔热装置、所述固定装置、所述固定板、所述压紧板,所述高温内件与所述隔热装置连接端包裹在所述耐高温材料中,能够有效降低容器造价和保证容器安全可靠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对耐高温材料起到支撑固定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方法,包括高温内件、隔热装置、耐高温材料、壳体、固定装置、固定板、压紧板,将所述高温内件、所述固定装置和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侧,所述隔热装置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高温内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隔热装置的凹槽与所述隔热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隔热装置下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隔热装置的上端与所述压紧板连接,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压紧板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将液体所述耐高温材料注入到所述壳体内侧的空腔中,所述耐高温材料固化后包裹所述隔热装置、所述固定装置、所述固定板、所述压紧板,所述高温内件与所述隔热装置连接端包裹在所述耐高温材料中。

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除了具有上述压力容器内件隔热结构所公开的有益效果外,本制备方法还可以实现快速制备和装配,装配后的整体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温内件;2-隔热装置;3-耐高温材料;4-壳体;5-固定装置;6-固定板;7-压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压力容器内件隔热结构,包括高温内件1、隔热装置2、耐高温材料3、壳体4,隔热装置2上设置有凹槽,高温内件1一端固定在隔热装置2的凹槽内,高温内件1的另一端与壳体4固定连接,耐高温材料3设置在壳体4内侧的空腔中,隔热装置2与高温内件1一端包裹在耐高温材料3内,有效降低容器造价和保证容器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防止耐高温材料3因震动、冲刷等原因脱落,壳体4的内侧设置有固定装置5,具体地,沿壳体4的内侧焊接有至少两个固定装置5,固定装置5一般为锚固钉,锚固钉的另一端设置在耐高温材料3内,使耐高温材料3在空腔中更稳定、牢固。

为进一步使隔热装置2被限制,在隔热装置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另一端与壳体4焊接,在固定板6上设置有圆孔,同时,在隔热装置2的上端设置有压紧板7,压紧板7上设置有圆孔并且与固定板6上的圆孔相对应,螺栓与螺母通过圆孔螺纹连接使隔热装置2固定在内腔中。

为进一步耐高温材料3的稳定性,达到减薄壳体厚度以降低容器造价和保障容器安全可靠运行的目的,将隔热装置2、固定装置5、固定板6、压紧板7均设置在耐高温材料3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隔热结构的制备方法:

包括高温内件1、隔热装置2、耐高温材料3、壳体4、固定装置5、固定板6、压紧板7,将高温内件1、固定装置5和固定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4的内侧,隔热装置2上设置有凹槽,高温内件1的另一端通过隔热装置2的凹槽与隔热装置2固定连接,隔热装置2下端与固定板6连接,隔热装置2的上端与压紧板7连接,固定板6和压紧板7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将液体耐高温材料3注入到壳体4内侧的空腔中,耐高温材料3固化后包裹隔热装置2、固定装置5、固定板6、压紧板7,高温内件1与隔热装置连接端包裹在耐高温材料3中,有效地防止了耐高温材料3因震动、冲刷等原因脱落。

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