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压阀及具有其的食物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6902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压阀及具有其的食物处理机。

背景技术:
目前,食物处理机包括微压阀和防溢电极,微压阀和防溢电极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部件,结构复杂,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压阀及具有其的食物处理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微压阀和防溢电极独立设置结构复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微压阀,微压阀包括微压阀本体及设置在微压阀本体的底部的防溢部,微压阀本体具有排气出口和排气出口连通的排气通道,防溢部内形成与排气通道连通的排气入口,微压阀本体至少部分为金属结构且电性导通防溢部和防溢电路。进一步地,微压阀本体包括阀座、设置在阀座上的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阀芯,排气通道形成在阀座及阀体内,阀体的底部具有阀口,阀芯设置在阀口处,防溢部设置在阀座上,至少部分的阀座形成金属结构。进一步地,微压阀本体还包括阀盖,阀体的顶部具有开口,阀盖盖设在开口处,排气出口设置在阀盖和/或阀体上,阀座的底部具有连通排气入口和排气通道的连通孔。进一步地,排气出口设置在阀盖和阀体上,阀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缺口,阀盖上设置有与第一缺口对应的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共同形成排气出口。进一步地,防溢部为管状结构,以形成排气入口进一步地,阀口的中心线与排气入口的中心线不重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食物处理机,包括:微压阀,微压阀为上述的微压阀。进一步地,食物处理机还包括:杯座;杯体组件,设置在杯座上;上盖组件,盖设在杯体组件上,微压阀安装在上盖组件上,微压阀的防溢部伸入杯体组件的内腔中。进一步地,上盖组件包括外盖和金属内盖,金属内盖设置在外盖内,微压阀的金属结构和金属内盖电性接触。进一步地,金属内盖具有用于穿设微压阀的阀座的安装通孔,金属内盖具有设置在安装通孔处并向微压阀的阀体延伸的翻边结构,翻边结构与金属结构电性接触。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微压阀包括微压阀本体及设置在微压阀本体的底部的防溢部,微压阀本体至少部分为金属结构且电性导通防溢部和防溢电路。上述结构将微压的功能和防溢的功能均集中在一个部件上,结构简单,进而简化了食物处理机的结构,加工简便,有效地避免单独设置加工模具,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微压阀的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微压阀的剖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食物处理机的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的食物处理机的剖视示意图;以及图5示出了图4的食物处理机的A处放大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微压阀;11、防溢部;12、排气入口;13、排气出口;14、排气通道;15、阀座;16、阀体;17、阀芯;18、阀盖;181、第二缺口;20、杯座;30、杯体组件;40、上盖组件;41、外盖;42、金属内盖;421、翻边结构;43、中心盖;50、导电部;51、导电插销;52、导电弹片;60、防溢信号线;70、把手;80、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微压阀包括微压阀本体及设置在微压阀本体的底部的防溢部11,微压阀本体具有排气出口13和排气出口13连通的排气通道14,防溢部11内形成与排气通道14连通的排气入口12,微压阀本体至少部分为金属结构且电性导通防溢部11和防溢电路。应用本实施例的微压阀,微压阀包括微压阀本体及设置在微压阀本体的底部的防溢部11,微压阀本体至少部分为金属结构且电性导通防溢部11和防溢电路。上述结构将微压的功能和防溢的功能均集中在一个部件上,结构简单,进而简化了食物处理机的结构,加工简便,有效地避免单独设置加工模具,提高生产效率。优选地,微压阀本体包括阀座15、设置在阀座15上的阀体16以及设置在阀体16内的阀芯17,排气通道14形成在阀座15及阀体16内,阀体16的底部具有阀口,阀芯17设置在阀口处,防溢部11设置在阀座15上,至少部分的阀座15形成金属结构。也就是说,金属结构设置在阀座15上,阀体16和阀芯17并不需要设置成金属结构,节约生产成本。微压阀本体还包括阀盖18,阀体16的顶部具有开口,阀盖18盖设在开口处,排气出口13设置在阀盖18和/或阀体16上,阀座15的底部具有连通排气入口12和排气通道14的连通孔。食物处理机加工食材时,食物处理机的杯体组件内产生蒸汽压力,蒸汽通过排气入口12进入阀座15的排气通道内,当蒸汽压力超过阀芯的重量时,顶开阀芯,蒸汽进入阀体的排气通道内,蒸汽压力从排气出口排出。当蒸汽压力排出之后,阀芯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落下,继续将阀口密封住。优选地,排气出口13设置在阀盖18和阀体16上,阀体16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缺口,阀盖18上设置有与第一缺口对应的第二缺口181,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181共同形成排气出口13。上述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当然,也可以将排气出口设置在阀盖上。可选地,防溢部11为管状结构,以形成排气入口12。防溢部11的一端伸入到杯体组件的内腔中,防溢管的另一端连接在连通孔处。蒸汽依次通过排气入口进入排气通道中。防溢管与阀座为一体结构,简化蒸汽阀的结构,加工简便,有效地避免单独设置加工模具,提高生产效率。阀口的中心线与排气入口12的中心线不重合。排气入口12的中心线位于阀口的中心线的朝向杯体组件的轴线的一侧,这样防溢部可以更快速地检测到杯体组件内中食材产生的泡沫,提高检测精度。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食物处理机,如图3至图5所示,根据食物处理机的实施例包括微压阀10,微压阀10为上述的微压阀。微压阀包括微压阀本体及设置在微压阀本体的底部的防溢部11,微压阀本体至少部分为金属结构且电性导通防溢部11和防溢电路。上述结构将微压的功能和防溢的功能均集中在一个部件上,结构简单,进而简化了食物处理机的结构,加工简便,有效地避免单独设置加工模具,提高生产效率。如图3所示,食物处理机还包括:杯座20、杯体组件30及上盖组件40,杯体组件30设置在杯座20上,上盖组件40盖设在杯体组件30上,微压阀10安装在上盖组件40上,微压阀10的防溢部11伸入杯体组件30的内腔中。上盖组件40包括外盖41和金属内盖42,金属内盖42设置在外盖41内,微压阀10的金属结构和金属内盖42电性接触。防溢部、金属内盖42及微压阀10的金属结构属于防溢导电回路中的一部分。当杯体组件内的食材产生的泡沫接触到防溢部时,防溢导电回路导通;当杯体组件内的食材产生的泡沫没有接触到防溢部时,防溢导电回路没有导通。为了方便微压阀10的金属结构和金属内盖42电性接触,如图4和图5所示,金属内盖42具有用于穿设微压阀10的阀座15的安装通孔,金属内盖42具有设置在安装通孔处并向微压阀10的阀体16延伸的翻边结构421,翻边结构421与金属结构电性接触。这样可以增大金属内盖42与微压阀10的金属结构之间的接触面积,有效地保证金属内盖42与金属结构是一直电性接触的。如图3所示,食物处理机还包括导电部50、防溢信号线60及把手70,导电部50包括导电插销51及导电弹片52,导电弹片52固定在把手70上,导电插销51的一端插在导电弹片52上,导电插销51的另一端与金属内盖42电性接触,防溢信号线60的一端与导电弹片52电连接,防溢信号线60的另一端与杯体组件上的电路板连接。上盖组件还包括中心盖43,中心盖43设置在外盖41的中部。食物处理机还包括密封圈80,密封圈80安装在上盖组件上。防溢部为防溢探针。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的导电部50、防溢信号线60及把手70的结构及连接方式仅仅是未说明防溢功能而举得一个例子,实际设计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将防溢信号线60直接延伸至上盖组件40内并与微压阀10的阀体16的外壁电性相连即可,其中防溢信号线60也可通过把手70与外盖41之间的电性连接实现延伸至上盖组件40内,诸如此类。由上述可知,食物处理机包括杯座、杯体组件、外盖、内盖、中心盖、微压阀、密封圈、导电插销、导电弹片、把手及防溢信号线。防溢信号线一端连接导电弹片,另一端连接到设置在杯体组件内的电路板上,外盖、内盖及导电插销组装连接成一体;阀座整体或部分为五金件,至少满足安装到位时阀座与内盖相接触部分为五金件或其他导电件。食物处理机的工作原理如下:整机工作时,杯体组件内的食材产生的气泡上移接触到设置在阀座上的防溢探针时,防溢探针与阀座接触,阀座接触内盖,再通过连接在内盖上的导电插销与导电弹片连接,使信号由防溢信号线传送到设置在杯体组件内的电路板上,电路板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进行防溢探测并据此控制加热程序,从而达到防溢的效果。整机工作时,杯体组件底部的发热盘加热,料理杯内部产生蒸汽压力,杯体组件整体密封。当压力超过微压阀组内的球阀的重量时,杯体组件内部的蒸汽通过排气入口进入排气通道内,通过阀体的阀口顶开球阀,将压力从阀体与阀盖之间的缺口处排出,当压力排出之后,球阀自然落下,继续将杯体组件密封。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