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和维修的阀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677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更换和维修的阀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用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更换和维修的阀板。



背景技术:

用于油田专用阀门上的阀板具有一定的指标要求,设计压力为105Mpa,能使用于各种酸碱等恶劣工况中,正常使用的压降≤1Mpa,使用寿命≥200小时。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阀板,其采用的是基体+饱和丁晴橡胶的结构。基体采用ZG2Cr13,基体需要铸造成型后进行加工,由于材料的特殊性,铸造缺陷很多。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始终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产品的合格率无法提高。

这种结构设计对橡胶的质量及硫化工艺体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橡胶有很强的耐冲刷及耐酸碱性。通过SOLIDWORKS模拟并结合现场使用发现,导致工作面A寿命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及方面:

一、多工作过程中工作面A有大量的工作介质流过,在流速很大或者介质中含有大量杂质的长时间的冲刷下,橡胶层会被冲蚀掉。

二,基体有铸造缺陷,在压力较大时基体失效导致橡胶层破坏。

然而使用现有的阀板结构,当达到使用寿命或长时间恶劣工况后需要更换和维修时,需要对阀板整体进行拆装更换和维修,耗时耗人工,因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更换和维修的阀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于更换和维修的阀板进行了模块化的涉及,便于更换或维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更换和维修的阀板,包括底面为圆形的基体和复合体,所述复合体包括丁晴橡胶部和复合在所述丁晴橡胶部上的连接部,所述基体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匹配的连接槽,所述连接部在所述连接槽内与所述基体螺纹连接,所述基体还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预留柱孔,在所述预留柱孔内设置有预留栓,所述预留栓在所述预留柱孔内与所述基体螺纹连接,所述基体的上部还插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基体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丁晴橡胶部为圆盘形,所述丁晴橡胶部的直径等于所述基体的底面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圆台形下部和圆柱形上部,所述圆台形下部的底面的直径等于所述丁晴橡胶部的直径,在所述圆柱形上部的上端面设置有十字口。

进一步的,所述圆台形下部和所述圆柱形上部同轴。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形上部和所述预留柱孔同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左右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预留栓的上端面设置有十字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基体包括圆盘形的下体和圆台形的上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左右对称的设置在所述上体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所述下体内,或者,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所述下体以及所述上体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于更换和维修的阀板基于模块化的结构,可以便于丁晴橡胶部的跟换或维修、基体的跟换或维修以及连接杆的跟换或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油田用阀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于更换和维修的阀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于更换和维修的阀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于更换和维修的阀板的侧视图。

附图1、2、3、4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列表如下:

1、基体,101、下体,102、上体,2、复合体,3、丁晴橡胶部,4、连接部,401、圆台形下部,402、圆柱形上部,5、预留栓,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3、4所示,一种便于更换和维修的阀板,包括底面为圆形的基体1和复合体2。

基体1包括圆盘形的下体101和圆台形的上体102。

复合体2包括丁晴橡胶部3和复合在丁晴橡胶部3上的连接部4。丁晴橡胶部3为圆盘形,丁晴橡胶部3的直径等于圆盘形的下体101的底面的直径。

连接部4包括圆台形下部401和圆柱形上部402,圆台形下部401的底面的直径等于丁晴橡胶部3的直径,在圆柱形上部402的上端面设置有十字口。

在基体1的下体101以及上体102内设置有与连接部4匹配的连接槽,连接部4在连接槽内与基体1螺纹连接,基体1还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预留柱孔,在预留柱孔内设置有预留栓5,预留栓5的上端面设置有十字口,并且,预留栓5在预留柱孔内与基体1螺纹连接。圆台形下部401和圆柱形上部402同轴,圆柱形上部402和预留柱孔同轴。

如图3、4所示,基体1的上部还插接有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分别通过螺栓与基体1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左右对称的设置在上体10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先拧下预留栓,再通过螺丝到穿过预留孔拧紧复合体,然后再拧紧预留栓,并用螺栓固定各连接杆,即完成各部分间的连接。当丁晴橡胶部使用到寿命需要跟换的时候,拧下预留栓,再拧下复合体,即可对丁晴橡胶部进行更换。而其他部件则可以相应的进行更换或局部的维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