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772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的密封结构是为了防止外部的尘埃、水、雾等其他污染物进入轴承内部和防止轴承内部的润滑油脂的泄露,保证轴承在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工作运行。但是现有的密封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采用单层密封,如单唇的密封圈或者卷边挂胶盖或者三唇卷边挂胶盖,这些单层密封跟外界有着直接的接触,使得尘埃、水雾等污染物容易侵入轴承内部;另一种是双层密封,大部分采用丁腈橡胶密封圈加挡圈的迷宫式密封,但是这种密封的挡圈跟外圈仍存在缝隙,环境中的污染物仍很容易通过缝隙进入轴承内部,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存在以下问题:①现在挡圈跟外圈存在缝隙,容易导致异物入侵轴承内部;②卷边挂胶密封等单层密封都跟环境有直接接触;③普通挡圈底部通过有一定回弹角来和内圈外径进行过盈配合,紧固性不好。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轴承密封装置,以提高密封效果,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密封装置,以提高密封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密封装置,用于轴承的外圈和内圈之间的密封,包括环形的卷边挂胶防尘盖和挂胶挡圈,所述外圈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位于所述外圈的边缘面的内侧,所述卷边挂胶防尘盖包括第一骨架、第一胶部和第一卷边,所述第一卷边位于所述第一骨架的顶端且卡入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第一胶部与所述第一骨架的内侧连接且延伸至所述内圈上与所述内圈过盈接触,所述挂胶挡圈位于所述卷边挂胶防尘盖的外侧且两者间隔设置形成填充油脂的空隙,所述内圈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挂胶挡圈包括第二骨架、第二胶部和第二卷边,位于所述第二骨架的底端的第二卷边卡入所述第二卡槽中,所述第二胶部与所述第二骨架的内侧连接,所述第二胶部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第三延伸部,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向上延伸与所述外圈的边缘面过盈接触,所述第二延伸部和所述第三延伸部均朝向所述第一骨架的外侧延伸且过盈接触。

优选的,上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均为钢骨架。

优选的,上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均镀锌。

优选的,上述第一胶部和所述第二胶部均为丁腈橡胶。

优选的,上述第二骨架铆压卡在所述第二卡槽中。

优选的,上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外圈的边缘面抵接的部分为斜U型上唇口。

优选的,上述第二胶部与所述内圈的抵接的部分为斜U型下唇口。

优选的,上述外圈的边缘面为倾斜面且其倾斜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外圈的边缘面过盈接触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承密封装置,用于轴承的外圈和内圈之间的密封,包括环形的卷边挂胶防尘盖和挂胶挡圈,所述外圈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位于所述外圈的边缘面的内侧,所述卷边挂胶防尘盖包括第一骨架、第一胶部和第一卷边,所述第一卷边位于所述第一骨架的顶端且卡入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第一胶部与所述第一骨架的内侧连接且延伸至所述内圈上与所述内圈过盈接触,所述挂胶挡圈位于所述卷边挂胶防尘盖的外侧且两者间隔设置形成填充油脂的空隙,所述内圈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挂胶挡圈包括第二骨架、第二胶部和第二卷边,位于所述第二骨架的底端的第二卷边卡入所述第二卡槽中,所述第二胶部与所述第二骨架的内侧连接,所述第二胶部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第三延伸部,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向上延伸与所述外圈的边缘面过盈接触,所述第二延伸部和所述第三延伸部均朝向所述第一骨架的外侧延伸且过盈接触。其中,第一卷边和第二卷边均具有弹性,利用弹性卷边的弹性便于弹性卷边通过铆压卡入密封槽,并弹性卷边的轴向外沿会卡于密封槽的轴向外沿,不易脱出,结构简单合理,灵活实用。通过设置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分别与卷边挂胶防尘盖和挂胶挡圈卡接的方式以及第一胶部和第二胶部分别与内圈和外圈抵接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从而提高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1中:

卷边挂胶防尘盖1、第一骨架11、第一胶部12、第一卷边13、挂胶挡圈2、第一延伸部21、第二延伸部22、第三延伸部23、第二骨架24、外圈3、第一卡槽31、内圈4、第二卡槽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密封装置,用于轴承的外圈3和内圈4之间的密封,包括环形的卷边挂胶防尘盖1和挂胶挡圈2,外圈3上设置有第一卡槽31,第一卡槽31位于外圈3的边缘面的内侧,卷边挂胶防尘盖1包括第一骨架11、第一胶部12和第一卷边13,第一卷边13位于第一骨架11的顶端且卡入第一卡槽31中,第一胶部12与第一骨架11的内侧连接且延伸至内圈4上与内圈4过盈接触,挂胶挡圈2位于卷边挂胶防尘盖1的外侧且两者间隔设置形成填充油脂的空隙,内圈4上设置有第二卡槽41,挂胶挡圈2包括第二骨架24、第二胶部和第二卷边,位于第二骨架24的底端的第二卷边卡入第二卡槽41中,第二胶部与第二骨架24的内侧连接,第二胶部包括第一延伸部21、第二延伸部22和第三延伸部23,其中,第一延伸部21向上延伸与外圈3的边缘面过盈接触,第二延伸部22和第三延伸部23均朝向第一骨架11的外侧延伸且过盈接触。其中,第一卷边13和第二卷边均具有弹性,利用弹性卷边的弹性便于弹性卷边通过铆压卡入密封槽,即第一卡槽31和第二卡槽41中,并弹性卷边的轴向外沿会卡于密封槽的轴向外沿,不易脱出,结构简单合理,灵活实用。通过设置第一卡槽31和第二卡槽41分别与卷边挂胶防尘盖1和挂胶挡圈2卡接的方式以及第一胶部12和第二胶部分别与内圈4和外圈3抵接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从而提高密封效果。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第一延伸部21与外圈3的边缘面抵接的部分为斜U型上唇口。第二胶部与内圈4的抵接的部分为斜U型下唇口。具体的就是在第二胶部过盈接触的部分上开设一个凹槽,从而形成斜U型上唇口和斜U型下唇口,同时与内圈4和外圈3紧密过盈配合。

其中,第一骨架11和第二骨架24均为钢骨架,现有技术中的普通挡圈底部通过有一定回弹角来和内圈外径进行过盈配合的方式,其紧固性不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钢骨架卡入卡槽式紧固的方式,第一骨架11和第二骨架24均镀锌。第一胶部12和第二胶部均为丁腈橡胶,那么实际上是斜U型上唇口和斜U型下唇口是丁腈橡胶设计成此种形状,为了是和内外圈进行过盈接触,同时U型也有利于阻挡异物进入轴承内部。第二骨架24铆压卡在第二卡槽41中。

其中,外圈3的边缘面为倾斜面且其倾斜长度大于第一延伸部21与外圈3的边缘面过盈接触的长度。具体的,此边缘面是在加工时候特地设计成带有一定向上倾斜角度的长边缘,为了和第一延伸部21进行过盈接触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密封装置能够实现:①挂胶挡圈2和内圈4上的密封槽,即第二卡槽41通过铆压达到刚性配合,使挂胶挡圈2在工作中更不容易松动脱落,现有技术中的普通挡圈底部通过有一定回弹角来和内圈外径进行过盈配合,牢固性不如铆压方式来的牢固;②优化外圈3密封槽,即第一卡槽31的入口径的结构和挂胶挡圈2的上密封唇(即第二胶部与外圈3抵接的部分)的结构,使第二胶部的橡胶能够和外圈紧密配合,防止尘埃、水雾等进入轴承内部,另外挂胶挡圈2的两密封唇(即第二延伸部22和第三延伸部23)和卷边挂胶防尘盖1的第一骨架11的紧密配合,也进一步增加了轴承整体的密封性能;③内圈4车有台阶形成第二卡槽41,通过挂胶挡圈2的第二骨架24进行密封,在有效防止油脂外泄的同时也有效的防止尘埃和水雾等污染物侵入轴承内部;④挂胶挡圈2表面进行特殊处理,可在恶劣的环境中防止对密封的腐蚀;钢材质又能有效的防止外界对轴承密封的机械损坏。⑤增加密封性能,防止轴承卷边挂胶防尘盖1密封有跟环境有直接接触;⑥增强轴承密封的强度,防止机械损坏;⑦挂胶挡圈2和内圈4密封槽铆压配合,使之在工作中更不容易松动脱落。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