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管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0198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管防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铜管防护装置,属于铜管防护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铜管又称紫铜管。有色金属管的一种,是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铜管具备坚固、耐腐蚀的特性,而成为现代承包商在所有住宅商品房的自来水管道、供热、制冷管道安装的首选。 铜管是最佳供水管道。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120020795.4的一种铜管防护装置,其特征是一个侧面带开口的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圆柱形护套。在铜管表面间隔的套有若干个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避免铜管之间的相互碰撞,减少铜管表面磕碰伤,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成材率。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等特点。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松紧调节较麻烦,无法较简便的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铜管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铜管防护装置松紧调节较麻烦,无法较简便的进行调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铜管防护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层、耐磨层、面板、密封层、支架、安装口、螺母、螺栓、转动器、缓冲器、松紧调节器、支撑柱,所述防护层与面板相连接,所述面板固定连接支架,所述支架活动连接螺母,所述螺栓固定连接转动器,所述转动器铰链连接支撑柱,所述松紧调节器活动连接面板,所述松紧调节器由调节轴、助力板、转盘、垫片、套管、柱体组成,所述调节轴与柱体相连接,所述助力板设在柱体内,所述转盘固定连接调节轴,所述转盘设有垫片,所述套管与调节轴相连接,所述柱体活动连接面板,所述支撑柱设在支架内。

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层设在防护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设有密封层。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口设在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螺母与螺栓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器设在转动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层保护防护层不易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松紧调节器由金属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松紧调节器,能较简便的进行调节,转动转盘使调节轴调节面板进行松紧动作,方便防护装置的使用,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管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松紧调节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防护层-1、耐磨层-2、面板-3、密封层-4、支架-5、安装口-6、螺母-7、螺栓-8、转动器-9、缓冲器-10、松紧调节器-11、调节轴-111、助力板-112、转盘-113、垫片-114、套管-115、柱体-116、支撑柱-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铜管防护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层1、耐磨层2、面板3、密封层4、支架5、安装口6、螺母7、螺栓8、转动器9、缓冲器10、松紧调节器11、支撑柱12,所述防护层1与面板3相连接,所述面板3固定连接支架5,所述支架5活动连接螺母7,所述螺栓8固定连接转动器9,所述转动器9铰链连接支撑柱12,所述松紧调节器11活动连接面板3,所述松紧调节器11由调节轴111、助力板112、转盘113、垫片114、套管115、柱体116组成,所述调节轴111与柱体116相连接,所述助力板112设在柱体116内,所述转盘113固定连接调节轴111,所述转盘113设有垫片114,所述套管115与调节轴111相连接,所述柱体116活动连接面板3,所述支撑柱12设在支架5内。所述耐磨层2设在防护层1上。所述面板3设有密封层4。所述安装口6设在支架5上。所述螺母7与螺栓8相连接。所述缓冲器10设在转动器9上。

请参阅图3,在进行使用时,将松紧调节器11与面板3相接,转动转盘113带动调节轴111转动,助力板112对调节轴111助力,转动较方便,带动面板3进行调节,使防护层1与铜管松紧程度适中,不易脱落,提高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铜管上,工人调节防护装置松紧较为方便,不用两人合力进行调节,且调节程度适合中,提高安装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