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蜗轮蜗杆副消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6902发布日期:2019-03-22 19:10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密蜗轮蜗杆副消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精密蜗轮蜗杆副消隙装置。



背景技术:

精密蜗轮蜗杆副是机床工业和其它小型精密仪器中实现精密分度和传动的常用装置,实际工作中,由于蜗轮蜗杆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会存在误差,在传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反向误差,从而影响了蜗轮蜗杆副的传动精度。消隙是提高精密蜗轮蜗杆副的传动精度和分度精度的常用手段,消隙方法及其消隙装置又是影响蜗轮蜗杆副传动效率的主要因素,也是蜗轮蜗杆生产企业的技术核心。我国在精密蜗轮蜗杆副方面的技术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国内许多高精尖设备和精密蜗轮蜗杆副仍然依赖进口。

现有的蜗轮蜗杆副的消隙方法分为电控消隙和机械消隙两大类,其中电控消隙又可分为差补消隙和双伺服电机消隙两种,而机械消隙又可分为双蜗杆传动、变导程蜗轮蜗杆和弹簧消隙几种方法。已有的差补消隙误差较大;双伺服电机消隙虽然可实现无间隙运动,但结构复杂空间利用率不大且成本高;双蜗杆传动主要应用于数控转台可以实现精准传动,但其占用空间大;变导程蜗轮蜗杆主要应用于数控机床中的无间隙传动,其加工制造工艺复杂;弹簧消隙方法也存在消隙误差大的缺陷。

为了实现精密蜗轮蜗杆副的精密传动或者分度,采用最简练的结构,最小的空间体积,实现蜗轮蜗杆副中的消隙,提出了一种精密蜗轮蜗杆副消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密蜗轮蜗杆副消隙装置,解决了蜗轮蜗杆副工作过程中由于反转而产生分度间隙的问题,具有结构简便、空间利用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精密蜗轮蜗杆副消隙装置,包括左半蜗轮1和右半蜗轮5,左半蜗轮1和右半蜗轮5组合成一个完整蜗轮;右半蜗轮5通过键与蜗轮轴9固连,左半蜗轮1空套在蜗轮轴9上;右半蜗轮5的端面上的沉头孔、螺钉6和防松垫片7与左半蜗轮1的端面上布置若干个楔形通孔、一个楔块4、一个压簧3、一个顶块2组合成一个调整锁紧机构,一个左半蜗轮1和右半蜗轮5通过一组或多组调整锁紧机构进行锁紧。

右半蜗轮5的外侧端面上同一圆周位置等间隔布置若干个沉头孔;在每个沉头孔中布置一个螺钉6和一个防松垫片7;左半蜗轮1的外侧端面上布置若干个楔形通孔;左半蜗轮1上的楔形通孔的数量和位置与右半蜗轮5的端面上沉头孔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

左半蜗轮1的每个楔形通孔中布置一个楔块4、一个压簧3和一个顶块2;楔块4由一个楔形面4-1、五个直角面、一个螺纹通孔4-2和一个阶梯光孔4-3组成;螺钉6与楔块4上的螺纹通孔4-2相连接;楔块4的楔形面4-1与左半蜗轮1的楔形孔中的楔形面1-1相对并接触;压簧3贯穿在顶块2的光轴上,随顶块2的光轴一起装入楔块4的阶梯光孔4-3中;顶块2的大端面与左半蜗轮1的楔形通孔中的直角面1-2接触。

在精密蜗轮蜗杆副的箱体上,与右半蜗轮5上的沉头孔的布置圆周相对应位置开一个螺纹通孔,并用堵塞密封。

一种精密蜗轮蜗杆副消隙装置的优点在于:利用蜗轮叠加的方式,组合成一个完整蜗轮;在传动中,两半蜗轮上的对应齿同时与蜗杆同一齿槽的两侧接触,从而产生了消隙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蜗轮蜗杆副体积结构的前提下,采用极少的辅助装置,即可实现精密蜗轮蜗杆副的消隙效果,具有操作简单,消隙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精密蜗轮蜗杆副消隙装置的原理图;

图2为图1的B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A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楔块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左半蜗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作详细描述。

如图1,一种精密蜗轮蜗杆副消隙装置,包括左半蜗轮1和右半蜗轮5,左半蜗轮1和右半蜗轮5组合成一个完整蜗轮;右半蜗轮5通过键与蜗轮轴9固连,左半蜗轮1空套在蜗轮轴9上。因此,左半蜗轮1和右半蜗轮5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即转动之后的左半蜗轮1和右半蜗轮5的同一齿产生了错移,同一齿的错移使齿厚增加。

如图3和图5,在右半蜗轮5的端面上同一圆周位置等间隔布置若干个沉头孔;在每个沉头孔中布置一个螺钉6和一个防松垫片7;在左半蜗轮1的端面上布置若干个楔形通孔;左半蜗轮1上的楔形通孔的数量和位置与右半蜗轮5的端面上沉头孔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右半蜗轮5的端面上的沉头孔、螺钉6和防松垫片7与左半蜗轮1的端面上布置若干个楔形通孔、一个楔块4、一个压簧3、一个顶块2组合成一个调整锁紧机构,一个左半蜗轮1和右半蜗轮5通过一组或多组调整锁紧机构进行锁紧。

如图4,在左半蜗轮1的每个楔形通孔中布置一个楔块4、一个压簧3和一个顶块2;楔块4由一个楔形面4-1、五个直角面、一个螺纹通孔4-2和一个阶梯光孔4-3组成;螺钉6与楔块4上的螺纹通孔4-2相连接;楔块4的楔形面4-1与左半蜗轮1的楔形孔中的楔形面1-1相对并接触;压簧3贯穿在顶块2的光轴上,随顶块2的光轴一起装入楔块4的阶梯光孔4-3中;顶块2的大端面与左半蜗轮1的楔形通孔中的直角面1-2接触。

在精密蜗轮蜗杆副的箱体上与右半蜗轮5上的沉头孔的布置圆周相对应位置开一个螺纹通孔,并用堵塞密封。精密蜗轮蜗杆副的间隙调整和锁紧之后,在正常工作一段时间需要再次调整和锁紧时,在不拆装其他原件的前提下进行操作的一种简易方法。由于调整锁紧机构位于同一圆周位置,因此一个螺纹通孔就可以实现一组或多组调整锁紧机构的调节。

一种精密蜗轮蜗杆副消隙装置为:通过精密蜗轮蜗杆副的箱体上的螺纹通孔,采用扳手转动螺钉6;螺钉6的转动带动楔块4在左半蜗轮1的楔形通孔中滑移,靠近或离开右半蜗轮5;在楔块4的楔形面4-1与左半蜗轮1的楔形孔中的楔形面1-1之间产生抵触,使左半蜗轮1绕着蜗轮轴9转动,转动之后的左半蜗轮1与右半蜗轮5之间相对转动;左半蜗轮1与右半蜗轮5的相对应齿与蜗杆同一齿槽的两侧面同时接触,由此产生消隙的效果。

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通过多次调节螺钉6带动楔块4在楔形通孔中运动,可抵消实际工作中蜗轮蜗杆齿面磨损量导致的间隙,提高了蜗轮蜗杆的耐用能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