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珠丝杠以及动力转向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57802阅读:来源:国知局
43]作为近似地沿轴O方向定位的轮廓表面,第一部件3具有第一侧表面6、内表面7和分割表面8,第一侧表面6与第一侧壁表面28对置,内表面7与螺纹轴62对置,分割表面8与第二部件4进行接触。第一部件3大致成形为如从轴O方向观察的三角形。在轴O方向上向内定位的第一部件3的端部表面形成为与抵接接触表面31进行抵接接触的底表面9。在轴O方向上向外定位的第一部件3的端部表面形成被卡环42按压的顶表面10。内表面7在径向上部分地向内膨胀以形成引导突出部5。第一部件3包括:形成在分割表面8中的第一半通道11,当第一部件3与第二部件4组装时,第一半通道11形成用于滚珠41的通道18。
[0044]作为近似地沿轴O方向定位的轮廓表面,第二部件4具有第二侧表面12、外表面13和分割表面14,第二侧表面12与第二侧壁表面29对置,外表面13与底壁表面30对置,分割表面14与第一部件3进行接触。第二部件4大致成形为如从轴O方向观察的三角形。在轴O方向上向内定位的第二部件4的端部表面形成为与抵接接触表面31抵接接触的底表面15。在轴O方向上向外定位的第二部件4的端部表面形成被卡环42按压的顶表面16。第二部件4包括形成在分割表面14中的第二半通道17,当第二部件4与第一部件3组装时,第二半通道17形成用于滚珠41的通道18。当螺母21中的螺旋凹槽22具有哥特式弧形形状时,当第二半通道17的表面也成形为如哥特式弧形的形状时,滚珠41能平滑地在螺旋凹槽22和通道18之间移动。
[0045]第二部件4包括形成在分割表面14上的接合凸出部19。第一部件3包括形成在分割表面8上的接合凹进部20。通过例如将接合凸出部19与接合凹进部20扣合以使分割表面8和分割表面14进行互相接触,来使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整合到一起以设置端部偏转件2。顶表面10和16互相平齐,并且底表面9和15互相平齐。接着,在端部偏转件2内部,第一半通道11和第二半通道17配对在一起以形成通道18,该通道18包括:与螺母21中的螺旋凹槽22和螺纹轴62中的螺旋凹槽连通的第一通道18A,以及从第一通道18A平滑地旋转近似90度并沿轴O方向延伸以与循环路径32的开口 33连通的第二通道18B。将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整合到一起的结构不特别限于将接合凸出部19与接合凹进部20互相接合的方法。此外,用于将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整合到一起的结构可以省略。另外,分割表面8和14可以是向轴O方向倾斜的表面。
[0046]突出部43
[0047]在上述端部偏转件2中,至少一个分割部件(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具有突出部43,突出部43与形成螺母21的容纳部27的壁表面接触。突出部43具有以下功能:当端部偏转件2以压嵌方式插入到容纳部27中时,通过突出部43与形成容纳部27的壁表面进行接触,将端部偏转件2牢固地定位在容纳部27中。突出部43由例如一体地形成在端部偏转件2上的突起44形成。换言之,在模制端部偏转件2期间,突起44与端部偏转件2一体地模制。突起44具有例如朝着突起末端逐渐减小的横截面面积的形状,例如球形。根据第一实施例,突出部43设置在第一部件3侧的其第一侧表面6上。
[0048]鉴于便于执行组装操作,突出部43优选地形成在端部偏转件2的侧表面,并且相对于轴O方向上的端部偏转件2的中心向外地(靠近顶表面9和15)形成。此外,不限制突出部43的数量。然而,考虑到减小按压阻力,优选地设置一个突出部43。
[0049]操作
[0050]首先,接合凸出部19与接合凹进部20接合以使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 一体整合成单个端部偏转件2。如图6所示,端部偏转件2沿轴O方向压嵌到螺母2的容纳部27中。在压嵌期间,突出部43首先被引导倾斜面34引导,以使端部偏转件2平滑地插入到容纳部27中。
[0051]在压嵌过程期间,第一侧壁表面28不与端部偏转件2的第一侧表面6接触,而是仅与局部形成的突出部43接触。这降低了压嵌阻力以促进组装操作。当底表面9和15与抵接接触表面31进行抵接接触以完成压嵌操作时,端部偏转件2中的通道8使螺旋凹槽22与循环路径32的开口 33连通。端部偏转件2的外表面13与容纳部27的底壁表面30进行接触。顶表面10和16与螺母21的内端表面23平齐地定位。卡环42嵌合到凹槽26中,以保持顶表面10和16从而防止端部偏转件2在轴O方向滑出。接着,螺纹轴62穿通螺母21。第一部件3的引导突出部5定位在螺纹轴62的螺旋凹槽中,并且因此,通过旋转螺母21执行螺纹轴62的穿通,以避免与螺纹轴62的螺旋凹槽的峰部相干涉。
[0052]容纳在容纳部27内的端部偏转件2通过突出部43接受来自第一侧壁表面28的反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于对分割表面8和14相互施压以及针对第二侧壁表面29对第二侧表面12施压。因此,端部偏转件2没有间隙地定位并容纳在螺母21的容纳部27中。当压嵌方法涉及使第一侧表面6和第二侧表面12分别与第一侧壁表面28和第二侧壁表面29相接触时,可能由于端部偏转件2或容纳部27的制造误差而导致间隙。然而,通过利用局部形成的突出部43以吸收制造误差,能够抑制可能的间隙。
[0053]此外,当接合凸出部19和接合凹进部20形成在轴O方向上与形成突出部43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时,来自容纳部27的壁表面的由突出部43接受的反作用力能够有效地被传递到在接合凸出部19和接合凹进部20之间的接合部。这使得防止了由接合部的松动而导致可能的间隙。
[0054]对于组装方法,端部偏转件2可以在螺纹轴62穿通螺母21后进行安装。在这种情况下,突出部43形成在第二部件4的第二侧表面12上,引导突出部5不形成在第二侧表面12上。此外,不设置用于将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整合到一起的单元,或者可以在轴O方向上可滑动地互相接合的凸出部和凹进部(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0.2012-154437描述的定向部和定向凹处)中的每个设置在第一部件3或第二部件4中。在组装方法中,首先,第一部件3插入到螺纹轴62已穿通的螺母21的容纳部27,使得第一部件3的引导突出部5避免与螺纹轴62相干涉。然后,第一部件3向内位移并因此对准,以使引导突出部5能够突出到螺纹轴62的螺旋凹槽中。然后,将第二部件4沿轴O方向压嵌到容纳部27的剩余空间中。在压嵌过程期间,第二侧壁表面29不与第二部件4的第二侧表面12接触,而是仅与局部形成的突出部43接触。这降低了压嵌阻力,从而促进组装操作。然后,卡环42等用于防止端部偏转件2 (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在轴O方向上滑出。
[0055]如上所述,当端部偏转件2的至少一个分割部件(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包括与容纳部27的壁面接触的突出部43时,能够减少容纳部27中的端部偏转件2的松动以促进组装。
[0056]此外,当突出部43是一体地形成在端部偏转件2上的突起44时,能够在端部偏转件2的模制期间形成突出部43。因此,能够容易地设置突出部43。
[0057]第二实施例
[0058]图7示出了突出部43是设置在端部偏转件2上的橡胶部件45的实施例。橡胶部件45通过受热或使用粘合剂装接到端部偏转件2的第一侧表面6。当突出部43由橡胶部件45如此形成时,能够减少容纳部27中的端部偏转件2的松动以促进组装。
[0059]第三实施例
[0060]另外,如图8所示,突出部43可以设置在第二部件4侧。在这种情况下,容纳在容纳部27中的端部偏转件2通过突出部43接受来自第二侧壁表面29的反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于对分割表面8和14相互施压以及针对第一侧壁表面28对第一侧表面6施压。因此,端部偏转件2没有间隙地定位并容纳在螺母21的容纳部27中。
[0061]第四实施例
[0062]图9示出使用板46替代图1中的卡环42以防止端部偏转件2在轴O方向上滑出的形式。板46是例如略微弯曲的片状弹簧。通过使用形成在螺母21中的螺纹孔47和螺栓48,将板46安装成使端部偏转件2在轴O方向上向内偏置。这种结构也使得能够防止端部偏转件2在轴O方向上滑出。
[0063]第五实施例
[0064]图10不出了对于尺寸L3(第一侧壁表面28靠近螺母21外周面的一端和第二侧壁表面29靠近螺母21外周面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和尺寸L4(第一侧壁表面28靠近螺母21内周面的一端和第二侧壁表面29靠近螺母21内周面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尺寸L4设定为小于尺寸L3的形式。第五实施例使得能够容易地防止端部偏转件2在径向向内方向上滑出。
[0065]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端部偏转件2可分割为三个以上部件。另外,突出部43的数量也不限于一个,并且可以设置多个突出部43。
【主权项】
1.一种滚珠丝杠,包括: 端部偏转件;以及 螺母,该螺母具有容纳所述端部偏转件的容纳部, 其中所述端部偏转件由两个以上分割部件构成,并且 至少一个所述分割部件包括突出部,该突出部与形成所述容纳部的壁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珠丝杠,其中, 将所述端部偏转件沿螺母轴向压嵌在所述容纳部中,并且 所述突出部形成在所述端部偏转件的侧表面上,并且相对于所述端部偏转件在所述螺母轴向上的中心向外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珠丝杠,其中, 所述突出部是一体地形成在所述端部偏转件上的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珠丝杠,其中, 所述突出部是设置在所述端部偏转件上的橡胶部件。
5.一种动力转向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到4的任一项所述的滚珠丝杠;以及 辅助马达,该辅助马达补充施加到方向盘的操作员的操作力, 其中,所述辅助马达使所述螺母旋转,以轴向移动螺纹轴。
【专利摘要】一种滚珠丝杠,包括:端部偏转件;以及螺母,该螺母具有容纳所述端部偏转件的容纳部,其中所述端部偏转件由两个以上分割部件构成,并且至少一个所述分割部件包括与所述容纳部的壁表面接触的突出部。
【IPC分类】F16H25-22, B62D3-12
【公开号】CN104675945
【申请号】CN201410369998
【发明人】藤田裕志, 伊藤亮太
【申请人】株式会社昭和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7月30日
【公告号】CA2857799A1, DE102014110765A1, US2015015178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