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品蜂蜜自动灌装装置的铁桶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455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成品蜂蜜自动灌装装置的铁桶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蜂蜜灌装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成品蜂蜜自动灌装装置的铁桶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多种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15 天左右反复酝酿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丰富到一定的数值时,同时把花蜜中的多糖转变成人体可直接吸收的单糖葡萄糖、果糖,水分含量少于10%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在现代企业,蜂蜜经过原蜜验收—造配—融蜜—粗滤—精滤—冷却—灌装等步骤生产出合格产品,在最后一步灌装则需要经由大桶进行灌装后再运输至无尘车间进行最后的小瓶灌装,而对于大桶灌装现有技术通常都采用人工灌装的方式,其生产效率低下,且不能准确的对灌装量进行控制。

而自动化灌装,其灌装桶在各个工序间通常采用传送带的形式进行移动,并通过各种夹具的配合对工作状态下的灌装桶进行定位以及固定,这些设备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成品蜂蜜自动灌装装置的铁桶输送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成品蜂蜜自动灌装装置的铁桶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工作台,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分别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之间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横向导向杆和第二横向导向杆,所述第一横向导向杆和第二横向导向杆上并列设置有三个滑台,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有一横板,该横板背部设有垂直于横板的三根纵向导向杆,每根纵向导向杆均与一个滑台活动插接配合,每个滑台上均设有一个气缸,每个气缸的输出端均和该横板传动连接,所述横板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通过三个气缸驱动使其在纵向间移动,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驱动三个滑台在横向间移动的第二液压缸。

进一步的,于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分别设有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滑台均包括底部的第一导向套和第二导向套,所述第一导向套和第二导向套分别套设在第一横向导向杆和第二横向导向杆上,所述第一导向套和第二导向套上还设有一体成型的用于安装纵向导向杆的第三导向套,所述第一导向套和第二导向套上位于第三导向套的旁侧还设有一体成型的用于安装气缸的安装台。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的输出端通过一缓冲螺栓固定连接在横板上,所述缓冲螺栓的背部设有缓冲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截面呈L型的连接板,该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三个安装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板的前端设有阶梯型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尾部均设有与第一安装部对接的呈倒阶梯型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尾部抵接在第一安装部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成品蜂蜜自动灌装装置的铁桶输送装置,通过气缸驱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分别对一个灌装桶进行卡固后,再通过第二液压缸带动灌装桶横移实现灌装桶在各个工序间的移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在工作状态下能准确的对灌装桶进行定位及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灌装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灌装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方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分解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8中B处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滑台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传送带1,第一挡板1a,第一无动力辊道2,第一地磅2a,第一竖板2b,第二无动力辊道3,第二地磅3a,第二竖板3b,推送装置4,支架4a,第一液压缸4b,推板 4c,安装座4d,底座4d1,夹持部4d2,第一连接部4d3,第二连接部4d4,输送装置5,第一固定座5a,第二固定座5b,第一横向导向杆5c,第二横向导向杆5d,滑台5e,第一导向套5e1,第二导向套5e2,第三导向套5e3,安装台5e4,横板5f,纵向导向杆5f1,第一安装部5f2,第二安装部5f3,气缸5g,缓冲螺栓5g1,第一夹板5h,第二夹板5j,第二液压缸5k,连接板5m,工作台6,送料车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根据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成品蜂蜜自动灌装装置的铁桶输送装置,包括用于罐装的罐装桶以及用于输送罐装桶的传送带1,所述传送带1的末端的一侧设有垂直于传送带1且与传送带1末端相连的第一无动力辊道2,所述第一无动力辊道2旁侧设有与其直线相连的第二无动力辊道3,所述第一无动力辊道2下方设置有第一地磅2a,该第一地磅2a用于称量铁桶的净重,所述第二无动力辊道3的下方设有第二地磅3a,所述第二无动力辊道3上设有向灌装桶内灌装蜂蜜的灌装装置图中未示出灌装装置,所述第二地磅3a用于准确监测灌装量,当灌装量达到标准后灌装装置关闭;所述传送带1末端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将传送带1上的灌装桶推送至第一无动力辊道2上的推送装置4;所述第一无动力辊道2的旁侧设有与其平行设立的工作台6,该工作台6上固定安装有有输送装置5,该输送装置5用于将位于第一无动力辊道2上的灌装桶输送至第二无动力辊道3上。

所述推送装置4包括固定安装在传送带1侧部的支架4a,所述支架4a上设有第一液压缸4b,所述第一液压缸4b的输出端上安装有推板4c,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液压缸4b可驱动推板4c做直线运动将位于传送带1上方与推板4c对应的灌装桶推送至第一无动力辊道2上。

所述推板4c上开设有梯形的缺口,工作状态下所述缺口与灌装桶卡合,该缺口可防止推板4c在直线推送过程中灌装桶向侧部移动。

所述第一液压缸4b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一个安装座4d,所述安装座4d包括设置在其底部的底座4d1以及设置在底座4d1上呈对称分布的两个半圆型的夹持部4d2,每个夹持部4d2 的顶端均设有一个竖直向上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4d3和第二连接部4d4,所述第一连接部4d3设有螺栓,所述第二连接部4d4设有螺母,所述第一液压缸4b插设在两个夹持部4d2之间并将两个夹持部4d2分别向两侧撑开,所述螺栓与螺母的配合使第一连接部4d3和第二连接部4d4接近从而带动两个夹持部4d2接近将第一液压缸4b紧固夹持在两个夹持部4d2之间。通过该安装座4d可方便快捷的安装第一液压缸4b且可方便调节第一液压缸4b的行程。

所述传送带1上放置有多个灌装桶,以用于减少人工向传送带1上投放灌装桶的次数,所述传送带1的末端设有横架于传送带1左右两侧的第一挡板1a,该第一挡板1a用于防止灌装桶掉落至传送带1外。

所述第二无动力辊道3的末端设有与其等高的送料车7,所述输送装置5还用于将第二无动力辊道3上的灌装完毕的灌装桶输送至送料车7上,后由送料车7将灌装桶运输至成品区仓库进行封盖储存。

所述输送装置5包括第一固定座5a以及第二固定座5b,所述第一固定座5a和第二固定座5b分别固定安装在工作台6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座5a和第二固定座5b之间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横向导向杆5c和第二横向导向杆5d,所述第一横向导向杆5c和第二横向导向杆5d 上并列设置有三个滑台5e,所述输送装置5还包括有一横板5f,该横板5f背部设有垂直于横板5f的三根纵向导向杆5f1,每根纵向导向杆5f1均与一个滑台5e活动插接配合,每个滑台5e上均设有一个气缸5g,每个气缸5g的输出端均和该横板5f传动连接,所述横板5f 上对应第一无动力辊道2和第二无动力辊道3分别安装有第一夹板5h和第二夹板5j,所述第一夹板5h和第二夹板5j通过三个气缸5g驱动使其在纵向间移动,所述工作台6上还设有驱动三个滑台5e在横向间移动的第二液压缸5k。具体的首先通过三个气缸5g驱动第一夹板 5h和第二夹板5j对位于第一无动力辊道2和第二无动力辊道3上的灌装桶进行卡固,随后通过第二液压缸5k驱动三个滑台5e在横向间移动从而带动灌装桶的横向移动。

所述第一无动力辊道2和第二无动力辊道3上位于工作台6的对立一侧设分别设有第一竖板2b和第二竖板3b,工作状态下当三个气缸5g驱动第一夹板5h和第二夹板5j对位于第一无动力辊道2和第二无动力辊道3上的灌装桶进行卡固后,两个灌装桶分别被夹设在第一夹板5h和第一竖板2b之间及第二夹板5j和第二竖板3b之间,当第二液压缸5k驱动三个滑台5e在横向间移动从而带动灌装桶的横向移动时,第一竖板2b和第二竖板3b可用于阻挡灌装桶。

每个所述滑台5e均包括底部的第一导向套5e1和第二导向套5e2,所述第一导向套5e1 和第二导向套5e2分别套设在第一横向导向杆5c和第二横向导向杆5d上,所述第一导向套 5e1和第二导向套5e2上还设有一体成型的用于安装纵向导向杆5f1的第三导向套5e3,所述第一导向套5e1和第二导向套5e2上位于第三导向套5e3的旁侧还设有一体成型的用于安装气缸5g的安装台5e4。

所述气缸5g的输出端通过一缓冲螺栓5g1固定连接在横板5f上,所述缓冲螺栓5g1的背部设有缓冲部,该缓冲部用于缓冲气缸5g输出端回缩时与气缸5g本体的撞击力。

所述输送装置5还包括有截面呈L型的连接板5m,该连接板5m的一端分别与三个安装台5e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5m的另一端第二液压缸5k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所述横板5f的前端设有阶梯型的第一安装部5f2,所述第一夹板5h和第二夹板5j的尾部均设有与第一安装部5f2对接的呈倒阶梯型的第二安装部5f3,所述第二安装部5f3的尾部抵接在第一安装部5f2上。第一夹板5h和第二夹板5j通过螺栓将其固钉连接在横板5f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