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轮胎外观质量检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8981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轮胎外观质量检查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质量检查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轮胎外观质量检查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量不断增大,轮胎工业有了较大发展,轮胎产量大幅增 长,轮胎质量检查工作也越来越繁重。其中轮胎外观质量检查是每条轮胎的必检项目之一, 这项工作一般靠人工完成,人工检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工人在检查轮胎外观质量时,需 要将轮胎进行旋转、翻转,轮胎规格越大,其质量体积就越大,外观质量检查工作就越繁重, 传统的外观质量检查机只能实现轮胎的旋转运动,且多为卧式,工作位较低,工作舒适性不 佳。从而造成工人工作极度繁重,且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查工作。因此传统的检查机 无法满足当前轮胎工业迅猛发展对轮胎外观质量检查设备的需要,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检查 设备,在进行外观质量检查时,既能满足轮胎的旋转运动,又能实现轮胎的翻转运动,且工 作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技术中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轮胎外观质量检 查设备。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布的新型轮胎外 观质量检查设备,包括立柱和横梁,其中所述横梁上设有移动导轨,在横梁上通过该移动导 轨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气缸和升降按钮,在所述升降装置的下方设有旋 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转动轴和托胎辊,在所述托胎辊上设有止滑环。所述移动导轨是两条直线导轨。所述转动轴和托胎辊可以沿水平方向旋转。所述立柱和横梁由型钢焊接组装而成。本实用新型所能带来的有益效果是一、有效提高了检查工作的效率;二、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易于推广。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中的旋转装置图1中A-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轮胎外观质量检查设备,包括立柱1和
3横梁2,所述立柱1和横梁2由型钢焊接组装而成。其中在所述横梁2上设有移动导轨6, 该移动导轨6是两条直线导轨。同时在横梁2上通过该移动导轨6安装有升降装置3,所 述升降装置3上设有气缸5和升降按钮10,在所述升降装置3的下方设有旋转装置4,所述 旋转装置4包括转动轴7和托胎辊8。所述转动轴7和托胎辊8可以沿水平方向做0°至 90°旋转,同时在所述托胎辊8上设有止滑环11,以防轮胎9滑动下去。轮胎9外观质量检查机工作原理是通过气缸5的伸缩运动带动升降装置3,实现轮 胎9的提升与降落,将轮胎9提升到合适的高度进行检测,再通过人力借助可旋转的托胎辊 8、转动轴7的转动来实现被检轮胎9的旋转、翻转运动,托胎辊8还可以保证被检轮胎在检 测时平稳的停留在工作位置。使用时,升降装置3处于原始状态即气缸5处于未伸出状态;旋转装置4处于原始 状态即托胎辊8轴线与横梁2之间呈90度夹角位置。先将待检查轮胎9滚入检查工位的 下方,操作人员拨动转动轴7并调整轮胎9,使托胎辊8顺利插入待检轮胎9内圈。这个过 程就如图2所示的那样,托胎辊8进行了旋转,然后向上转动升降按钮10,升降气缸5伸出, 托胎辊8托着轮胎9向上运行到合适位置,然后松开升降按钮10,操作人员即可开始检查轮 胎9外观质量。检查轮胎9时,轮胎9有托辊支撑可人工转动轮胎9。在每个工位处,检查 人员可以对轮胎9内外的各个部位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完毕后向下转动升降按钮10,气 缸5缩回到初始位置。操作人员向前滚动轮胎9即可将轮胎9卸下。
权利要求新型轮胎外观质量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和横梁,其中所述横梁上设有移动导轨,在横梁上通过该移动导轨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气缸和升降按钮,在所述升降装置的下方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转动轴和托胎辊,在所述托胎辊上设有止滑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轮胎外观质量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导轨是 两条直线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轮胎外观质量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和托 胎辊可以沿水平方向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轮胎外观质量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和横梁 由型钢焊接组装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轮胎外观质量检查设备,包括立柱和横梁,其中所述横梁上设有移动导轨,在横梁上通过该移动导轨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气缸和升降按钮,在所述升降装置的下方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转动轴和托胎辊,在所述托胎辊上设有止滑环,所述转动轴和托胎辊可以沿水平方向旋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工作效率高,解除了繁重的手工检查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G01N17/02GK201653877SQ20102016589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7日
发明者岳德梅, 张永波, 张海涛 申请人:张永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