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孔弹壳投影检测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3471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射孔弹壳投影检测夹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孔弹壳投影检测夹具。



背景技术:

油气井射孔是石油勘探和开发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射孔弹的作用就是射穿井下封闭目的层的套管、水泥环并深入目的层,形成目的层与井筒的有效渗流通道,保证油气井获得应有的产能。射孔弹壳在加工完成后需要测量外形尺寸。目前测量工件外形尺寸的常用手段是借助视觉检测仪器。具体地说,先将射孔弹壳工件放置在V形块上,然后再利用投影仪快速测量外形尺寸。这种测量方式由于是将射孔弹壳直接放置在V形块上,在测量过程中通常会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工件摆放时的位置度难以把握,使得严重影响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第二,不同外径大小的工件需要分别配置相应的V形块,导致通用性较差;第三,由于射孔弹壳是中空构造,当射孔弹壳工件放置在上述V形块时,CCD相机无法相对于工件的端面中心进行定长对焦,导致因投影较为模糊而不能准确进行尺寸测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射孔弹壳投影检测夹具,其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通用性较强,工件安装位置度较高,能够有效保证测量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射孔弹壳投影检测夹具,包括夹具定位板,所述夹具定位板的前端面为光滑平面,且所述夹具定位板的前端面安装有一对用于放置待测工件的支撑档杆,所述夹具定位板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磁座开关装置。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支撑档杆呈等高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档杆与所述夹具定位板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档杆包括用于放置待测工件的大径部、与所述大径部一体成型设置的小径部,所述大径部通过所述小径部与所述夹具定位板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孔弹壳投影检测夹具,通过在夹具定位板的前端面上设置一对支撑档杆,并在夹具定位板的后端面安装磁座开关装置,安装时将本实用新型整体放置在投影仪的玻璃上,使用时,先松开磁座开关装置,将待测工件沿轴向放置在两个支撑档杆上,使待测工件的大平面端贴紧夹具定位板,然后关闭磁座开关装置,通过磁座开关装置产生的磁吸力将待测工件吸附在夹具定位板上,此时便完成了对待测工件的装夹。装夹完成后,便可以利用投影仪对待测产品的外形尺寸进行测量。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是将待测工件放置在两个支撑档杆上,并采用磁性吸合的方式固定待测工件,不仅通用性较强,能够应用于不同外径大小的工件,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待测工件的位置度,此外,由于待测工件的大平面端是与夹具定位板吸合在一起,在进行尺寸测量时,夹具定位板能够很好起到参照平面的作用,使得投影仪能够准确对焦,从而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测量准确度。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简单合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工作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夹具定位板与支撑档杆配合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档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中:

1、夹具定位板;2、待测工件;3、支撑档杆;31、大径部;32、小径部;4、磁座开关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射孔弹壳投影检测夹具,包括夹具定位板1,夹具定位板1的前端面为光滑平面,采用光滑平面能够提高夹具定位板1与待测工件2贴合度,从而有利于保证测量精度。夹具定位板1的前端面安装有一对用于放置待测工件2的支撑档杆3,为了装配方便,支撑档杆3与夹具定位板1螺纹连接,具体地说,支撑档杆3包括用于放置待测工件2的大径部31、与大径部31一体成型设置的小径部32,大径部31通过小径部32与夹具定位板1配合连接。为了保证对待测工件2的支撑效果更好,两个支撑档杆3呈等高设置。夹具定位板1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磁座开关装置4。

安装时将本实用新型整体放置在投影仪的玻璃上,使用时,先松开磁座开关装置4,将待测工件2沿轴向放置在两个支撑档杆3上,使待测工件2的大平面端贴紧夹具定位板1,然后关闭磁座开关装置4,通过磁座开关装置4产生的磁吸力将待测工件2吸附在夹具定位板1上,此时便完成了对待测工件2的装夹。装夹完成后,便可以利用投影仪对待测产品的外形尺寸进行测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是将待测工件2放置在两个支撑档杆3上,并采用磁性吸合的方式固定待测工件2,不仅通用性较强,能够应用于不同外径大小的工件,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待测工件2的位置度,此外,由于待测工件2的大平面端是与夹具定位板1吸合在一起,在进行尺寸测量时,夹具定位板1能够很好起到参照平面的作用,使得投影仪能够准确对焦,从而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测量准确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