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气歧管传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01607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进气歧管传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进气歧管上的传感器结构。



背景技术:

进气歧管是汽车发动机的一个主要零部件,在进气歧管上需要安装压力敏感元件和温度敏感元件,来测试进入到进气歧管内的气流的压力和温度。目前,汽车发动机上的压力敏感元件整体封装,一般采用金属壳体的方式进行封装,其不足之处是金属的成本高、加工流程长(需机械加工、电镀处理)、外观容易损伤、耐腐蚀性差。常规压力敏感元件的密封是通过压环和壳体之间的密封圈压缩,端钮和壳体之间的密封圈压缩来对传感器进行密封。装配工艺要求高,难度大,流程繁琐,成本高。在现有的专利文件中,公开有:中国专利“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压力敏感元件(cn106033017a)”,其上盖体和下盖体均为整体注塑成型的塑料件,上盖体和下盖体的结合处设有涂环氧树脂进行密封的第一凹形槽;上盖体的侧壁内且位于四个端子伸出的部分设有涂环氧树脂进行密封的第二凹形槽;下盖体上具有进气口;热敏电阻的两个引脚分别与端子mat、端子gnd相接;电路板总成包括电路板和固定在其上的压力芯片ic,压力芯片ic的第2脚与端子5v相接,压力芯片ic的第6脚、第8脚与端子gnd相接,压力芯片ic第7脚与端子vout相接。但是,由于压力敏感元件位于压力气流进口端,因此,温度敏感元件的连接线常常需要开辟新的安装孔来安置连线,工艺复杂。而且压力敏感元件的感应口朝下,涂环氧树脂在压力敏感元件的上方对其密封,对于装配工艺和安装的要求都比较高,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封装工艺简单,只需要一次点胶,减少装配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能有效满足客户应用的压力范围和精度指标的一种进气歧管传感器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封装工艺复杂,装配步骤多,工艺设备多,需要多次点胶,生产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可以将温度敏感元件的连接线直接连接到电路板上,工艺简单,安装空间合理利用的一种进气歧管传感器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温度敏感元件的连接线需要单独开辟安装空间,对安装空间的利用率低,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进气歧管传感器结构,包括壳体,在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安装面,在安装面的下方连接有气流导向管,在安装面上设有压力敏感元件,压力敏感元件位于气流导向管的气流出口的一侧,压力敏感元件的感应口朝上,在压力敏感元件和气流出口的上方设有盖板,利用一次灌胶将盖板固定在安装面上,盖板与安装面之间形成密闭的安装腔体,盖板与压力敏感元件的感应口之间留有间隙,盖板与气流出口之间留有间隙。本发明改变了原有技术中的将压力敏感元件直接安装在气流出口处,从而导致的在进行安装和密封时需要的工艺和安装流程复杂的问题。本发明将气流出口和压力感应器错开布置,压力气流由气流导向管上来,由于气流出口位于一个密封的腔体内,密闭的腔体由盖板和安装面通过灌胶密封而成。而压力敏感元件就处于这个腔体内,压力敏感元件和气流出口均离上方的盖板有一定的距离,形成一个气流流动的空间,让气压到达压力敏感元件的感应口,将压力敏感元件的感应口朝上进行布置,能迅速感应到腔体内的气流压力。错开布置的气流出口和压力敏感元件,使得进行封装和对其余敏感元件布置获得更大的安装空间,而且还能实现一次真空灌胶就可以将传感器密封和固定保护起来。不需要繁琐的工艺和过多的密封元件等,同时还可以满足客户应用的压力范围和精度指标,并且实现超出工作压力5倍的情况下不破裂。

作为优选,所述的气流导向管的气流出口端高于灌胶平面,所述的压力敏感元件的感应口也高于灌胶平面。灌胶平面用于固定盖板和压力敏感元件,在盖板和安装面之间形成密闭腔体,同时又要保证气流的压力能有效传递到压力敏感元件上,因此气流出口和与压力敏感元件的感应口均高于灌胶平面,压力敏感元件的感应口和气流出口的高度大致相同,提高气流压力的感应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力敏感元件固定在电路板上,电路板连接有针脚,灌胶面覆盖在电路板上。在所述的电路板下方的安装面上设有凸起。压力敏感元件通过电路板与针脚相接,结构简单,灌胶面高于电路板,将电路板和ic引脚保护起来,大大提高传感器的耐环境腐蚀能力,同时在安装面上设有凸起,于盖板间形成间隙,便于胶水流入内部,实现良好的灌封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气流导向管的下端设有温度敏感元件,温度敏感元件的连接线由气流导向管内穿出连接在电路板上。由于压力敏感元件与气流出口错开布置,没有对气流出口进行遮挡,也就不需要在气流出口处进行密封,因此不需要单独为温度敏感元件连接线开辟一个连接孔,降低生产工艺要求,提高安装效率,合理的利用了气流导向管内的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盖板包括顶板和侧板,侧板朝向安装面的一端设有外翻的支撑缘。所述的安装面上设有支撑凸起,支撑凸起与支撑缘相接。盖板的顶板形成上端的密封面,盖板的侧板形成四周侧面的密封面,在侧板的自由端一体成型外翻边,有利于增加跟固化后的胶水形成一个稳固的机械连接关系,实现高达20个大气压的爆破压力。支撑凸起与支撑缘相接,从而对盖板安装进行定位,盖板下压到支撑凸起与支撑缘碰触后,就可以停止下压,完成定位了。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面上设有凸柱,所述的盖板包括顶板和侧板,在顶板的内侧面设有与凸柱配合的盲孔。在所述的凸柱外设有过盈棱柱,凸柱与盲孔过盈配合。凸柱和盲孔的配合,方便对盖板进行定位和暂时的固定,从而实现在灌胶后,盖板与安装面的稳固连接,提高密封效果。而在凸柱外的过盈棱柱,在盖板盖上时,盲孔将过盈棱柱压溃,从而将盖板定位在壳体上方便后续的灌胶固定密封。

因此,本发明的一种进气歧管传感器结构具备下述优点:

(1)压力敏感元件的安装设计结构简单,装配过程由一次真空灌胶完成;

(2)安装结构的工序减少,从而工艺装备占用减少,产品合格率大大提高;

(3)降低工艺成本,生产周期时间减少,提高市场竞争力;

(4)连接牢固,可以实现高达20个大气压的爆破压力,并实现超出工作压力5倍的情况下不破裂;

(5)压力敏感元件和温度敏感元件的位置布置合理,实现空间利用率的最大化,温度敏感元件的连线可以直接由气流导向管伸出,不需要额外的安装空间和安装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进气歧管传感器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图1去除盖板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半剖立体图。

图4是图3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2和3和4所示,一种进气歧管传感器结构,包括壳体1,在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安装面2,安装面2向下凹陷,形成可容纳灌胶的敞开式空间。在安装面2的下方连接有气流导向管11。气流导向管11的一端凸出到安装面2上方,压力气流由气流导向管11的下方压入,由气流导向管11位于安装面上方的气流出口10流出。在气流导向管11的下半段内安装有温度敏感元件18,温度敏感元件18的连接线9由气流导向管11内导出。

在气流导向管的气流出口10的外侧安装有电路板13,电路板13通过针脚4与外部电路相连。电路板13位于安装面2上,在电路板13下方的安装面上一体成型有凸起12,电路板13位于凸起12上。在电路板上安装有压力敏感元件8,压力敏感元件8的感应口朝上,压力敏感元件8位于气流导向管11的一侧。

将电路板13布置好以后,在电路板13上方安装有盖板3。盖板3包括顶板17和侧板16,盖板3将电路板13和气流导向管11的气流出口10都囊括其中。在顶板17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盲孔,在安装面2上一体成型有与盲孔过盈配合的凸柱7,在凸柱7的外表面均布有过盈棱柱6。在侧板16的自由端一体成型有外翻的支撑缘15,在盖板的侧板16与安装面相接处成型有支撑凸起5,支撑凸起5与支撑缘15相接。当盖板3安装到安装面2上时,通过盖板3上盲孔压溃凸柱外的过盈棱柱6,从而将盖板3与安装面2固定,而盖板3下压的位置由支撑凸起5与支撑缘15确定,支撑凸起5与支撑缘15碰触后,表示盖板3已安装到位。

此时,利用一次真空灌胶将盖板固定在安装面2上,并固化。由于电路板的下方有凸起,胶水可以流入到电路板的下方,实现良好的灌胶密封效果。一次真空灌胶将电路板覆盖在灌胶面之下,压力敏感元件8的感应口和气流导向管的气流出口10位于灌胶面14之上。压力气流由压力导向管的底部进入,温度敏感元件18位于压力导向管11的气流进口端,将温度参数通过连接线9导入电路板,电路板13通过针脚4连接外部电路。然后由压力导向管的气流出口10流出,由于气流出口高出灌胶面14,压力气流迅速充满由盖板形成的密闭腔体20,压力敏感元件的感应口朝上,迅速感应到气流压力,从而实现对气流的压力监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