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泵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7298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注射泵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泵领域的技术方案,特别涉及一种注射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注射泵作为一种自动化的高精度注射药液的医用器械,在注射药物时,通过丝杆与传动螺母的配合,实现推头推动药物注射;假若丝杆与传动螺母之间出现接触不良,则丝杆无法驱动推头的移动,导致药物不能及时进入人体,为病患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风险;可是现有技术难以对丝杆与传动螺母的配合情况进行检测,从而为病患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泵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检测注射泵是否正常工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射泵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传动滑块和丝杆,所述传动滑块上设有传动螺母,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丝杆螺纹联接,所述丝杆能够带动所述传动滑块和所述传动螺母移动;所述注射泵检测装置还包括检测条和检测电路,所述传动滑块上设有光耦信号检测板;所述检测条上设有多个相互分离的透光部,多个所述透光部沿所述光耦信号检测板的信号检测区域移动轨迹布置;所述检测电路与所述光耦信号检测板电性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光耦信号检测板有否产生脉冲信号。

其中,所述透光部为通孔,所述通孔贯通所述检测条相对的两表面。

其中,所述检测条的一边缘处设有多个相互分离的凸块,多个所述凸块沿所述检测条的长度方向布置,相邻所述凸块之间的空隙为所述透光部。

其中,所述注射泵检测装置还包括有排线,所述检测电路通过所述排线与所述光耦信号检测板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光耦信号检测板能够与所述传动滑块拆卸分离。

其中,所述检测条能够与所述机架拆卸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所述传动滑块上设有光耦信号检测板,所以当丝杆通过传动螺母驱动传动滑块进行移动时,光耦信号检测板也将一同进行平移;此时由于所述检测条上设有多个相互分离的透光部,多个所述透光部沿所述光耦信号检测板的信号检测区域移动轨迹布置,即相邻透过部之间为非透光部,所以光耦信号检测板的检测区域将重复经过透光部和非透光部,从而形成脉冲信号,只要判断光耦信号检测板是否产生脉冲信号,便可判断传动螺母与丝杆是否处于良好的配合状态,以便对注射泵及时进行维修,避免出现药物不能及时进入人体,为病患的生命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检测条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检测条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如下:

1、机架;2、传动滑块;3、丝杆;4、传动螺母;5、检测条;6、检测电路;7、光耦信号检测板;8、排线;91、通孔;92、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从图1至4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注射泵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传动滑块2和丝杆3,所述传动滑块2上设有传动螺母4,所述传动螺母4与所述丝杆3螺纹联接,所述丝杆3能够带动所述传动滑块2和所述传动螺母4移动;所述注射泵检测装置还包括检测条5和检测电路6,所述传动滑块2上设有光耦信号检测板7;所述检测条5上设有多个相互分离的透光部,多个所述透光部沿所述光耦信号检测板7的信号检测区域移动轨迹布置;所述检测电路6与所述光耦信号检测板7电性连接,所述检测电路6用于检测所述光耦信号检测板7有否产生脉冲信号。

其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1、传动螺母4与丝杆3螺纹连接,当丝杆3进行自转时,传动螺母4将沿丝杆3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带动传动滑块2和光耦信号检测板7一同进行平移;

2、由于各个透光部相互分离,即检测条5由透光部和非透光部间隔排列形成,所以在光耦信号检测板7进行平移的过程中,光耦信号检测板7的检测区域将重复经过透光部和非透光部,从而形成脉冲信号;

3、检测电路6检测光耦信号检测板7是否产生脉冲信号,若光耦信号检测板7形成有脉冲信号,即光耦信号检测板7能够顺利进行移动,表明传动螺母4与丝杆3处于稳定良好的螺纹连接状态;若传动螺母4与丝杆3出现接触不良,丝杆3便不能带动传动螺母4、传动滑块2和光耦信号检测板7进行平移,即光耦信号检测板7不能产生脉冲信号。

所以只要判断光耦信号检测板7是否产生脉冲信号,便可判断传动螺母4与丝杆3是否处于良好的配合状态,以便对注射泵及时进行维修,避免出现药物不能及时进入人体,为病患的生命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注射泵检测装置的一种改进可如图1至3所示,所述透光部为通孔91,所述通孔91贯通所述检测条5相对的两表面。

此时相邻通孔91之间为非透光部,即可以是光耦信号检测板7的检测区域与通孔91相对时,产生高电平,光耦信号检测板7的检测区域与非透光部相对时,产生低电平,或光耦信号检测板7的检测区域与通孔91相对时,产生低电平,光耦信号检测板7的检测区域与非透光部相对时,产生高电平,即通过高低电平的交替产生形成脉冲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注射泵检测装置的一种改进可如图1、2和4所示,所述检测条5的一边缘处设有多个相互分离的凸块92,多个所述凸块92沿所述检测条5的长度方向布置,相邻所述凸块92之间的空隙为所述透光部。

此时凸块92为非透光部,即可以是光耦信号检测板7的检测区域与透光部相对时,产生高电平,光耦信号检测板7的检测区域与凸块92相对时,产生低电平,或光耦信号检测板7的检测区域与透光部相对时,产生低电平,光耦信号检测板7的检测区域与凸块92相对时,产生高电平,即通过高低电平的交替产生形成脉冲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注射泵检测装置的一种改进可如图1和2所示,所述注射泵检测装置还包括有排线8,所述检测电路6通过所述排线8与所述光耦信号检测板7电性连接。

排线8可移动、弯曲、扭转而不会损坏导线,可以遵从不同形状和特殊的封装尺寸,由于可以承受数百万次的动态弯曲,排线8可很好地适用于连续运动或定期运动的内连系统中,从而为检测电路6与光耦信号检测板7之间的信号稳定传输提供了重要帮助。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注射泵检测装置的一种改进可如图1和2所示,所述光耦信号检测板7能够与所述传动滑块2拆卸分离。

如图1和2所示,光耦信号检测板7与传动滑块2间可采用螺钉联接,此安装方式简单便捷,当需要更换或维修光耦信号检测板7时,只需拧下螺钉,便可进行更换或维修操作,为安装、检修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注射泵检测装置的一种改进可如图1和2所示,所述检测条5能够与所述机架1拆卸分离。

如图1和2所示,检测条5与机架1间可采用螺钉联接,此安装方式简单便捷,当拧松螺钉后,便可随意调整检测条5的安装角度,保证检测条5的透光部沿光耦信号检测板7信号检测区域的移动轨迹布置,待安装角度调整完毕后,重新拧紧螺钉便可,为安装调试提供了便利。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