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体检查自动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3411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检测体检查自动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检测体检查自动化系统
[0001]本申请为分案申请;其母案的申请号为“201080036222.9”,发明名称为“检测体检查自动化系统”。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检测体检查自动化系统,尤其涉及处理多个患者检测体的临床检查的检测体检查自动化系统。
【背景技术】
[0003]近年来,在医疗领域,通过引入多种自动化仪器,促进了检查业务的省力化。在医院的检查中,住院患者或外来患者的检查检测体在医院内的各科被收集,并在检查室中一并地处理。每个检测体的检查项目利用联机的信息处理系统由医生传送到检查室,检查结果利用联机反向地由检查室报告给医生。就血液、尿的检查项目而言,作为检查处理的前处理,普遍需要离心处理、开栓处理、分注处理等前处理,该作业在检查作业时间整体中所占的比例较大。
[0004]接着,对普通的检测体检查自动化系统的流程进行叙述。将装有从患者身上采集的血液等体液的试管载置在检测体架上并投入系统。被投入的检测体在系统内读取条形码信息,识别该检测体的种类。如上所述,检查处理的前处理具有离心处理、开栓处理、分注处理等,但例如在尿检查中不需要离心处理等,根据对象检查类别,前处理的内容不同。需要离心分离的检查对象类别的检测体在离心分离作业后进行开栓处理、分注处理。分注处理是用于从母检测体制造子检测体的处理,例如在系统中,能够向利用联机连接的多个分析装置同时输送被细分的子检测体。另外,分注处理还具有为了利用未与系统连接的联机的分析装置进行检查,而将粘贴有与母检测体相同的条形码的子检测体向类别托盘输送的任务。结束了全部的处理工序的检测体容纳在容纳模块中。
[0005]实际情况是,这些检测体检查自动化系统普遍被导入规模比较大的设施中,一天处理数百乃至数千个患者检测体。另外,在这些大规模的设施中,为了进行生物化学检查、免疫检查、凝固检查、血液学检查等各种检查,从一个患者身上采集多个检测体。因此,用于投入检测体检查自动化系统的检测体架的数量需要准备与上述相应的数量,另外,也需要设置、保持这些的空间。
[0006]作为现有的检测体检查自动化系统的检测体架的投入装置,列举了下述方式:公知有例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方式,为了进行与检测体种类相应的处理,将大量的检测体架预先组装在装置上。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减小大量的检测体架的设置面积,集中一定数量的检测体架并设置在托盘上,将该托盘多层地配置在检测体架供给部、回收部,利用上下驱动的电梯机构进行检测体架的供给、回收。在专利文献3中,将装置连接在循环化的输送线上,随意支使使用的检测体架。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618067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309675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8-122337号公报
[0011]上述专利文献I及专利文献2所述的方法为了处理大量的检测体,需要准备与进行检查的检测体相应的量的检测体架,因此,无法避免系统的大型化、复杂化。另外,操作员花费在使用系统前必须补充大量的检测体的时间与精力。
[0012]专利文献3在系统内使检测体架的运送线循环,进行检测体架再利用,因此不需要大量的检测体架。但是,由于空检测体架与装有检测体的检测体架通过相同的输送线,因此在输送线上产生滞涩,难以构筑处理速度快的系统。另外,需要识别空检测体架和装载有检测体的架等,输送控制也无法避免复杂化。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考虑了设置与装载有检测体的检测体架输送线分开的空检测体架专用输送线的方法,但由于输送线彼此相交,结果导致处理速度下降。
[0013]另一方面,也考虑了在一处存储大量的空检测体,并以此为起点进行空检测体架的供给、回收的方式,但难以成为适合设施规模的最合适的架存储数量,对设施而言存在成为过大的系统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14]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检测体检查自动化系统,不使系统大型化,并且避免由于输送线的相交产生的处理速度低下和输送控制的复杂化,能够容易地构筑适于高速处理的扩张性高的系统。
[0015]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方案一的检测体检查自动化系统具备:输送至少保持一个检测体的检测体保持件的主输送线;与该主输送线平行且配置在不同的平面上的空架输送线;以及连接该主输送线与空架输送线的倾斜供给线及倾斜回收线,上述空架输送线形成为与上述主输送线独立的循环形状地配置。
[0016]另外,本发明的方案二的检测体检查自动化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空架输送线由平行地配置的去路线和回路线、以及连接去路线和回路线的输送线构成。
[0017]另外,本发明的方案三的检测体检查自动化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主输送线由平行地配置的去路线和回路线、以及连接去路线和回路线的输送线构成。
[0018]另外,本发明的方案四的检测体检查自动化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空架输送线具有与上述主输送线大致相同的长度。
[0019]另外,本发明的方案五的检测体检查自动化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保持多个支架的手工输送线;以及指示插入支架的检测体的输送的指示机构,该支架保持在上述手工输送线上。
[0020]另外,本发明的方案六的检测体检查自动化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检测体处理单元包括将投入的检测体容器运到空的上述检测体保持件的检测体投入模块、将结束了处理的检测体从检测体保持件拔出并容纳的检测体容纳模块以及沿上述主输送线配置且用于供给及回收向该主输送线输送的空的检测体保持件的架存储器,在输送上述检测体保持件的行进方向上,按照上述容纳模块、上述架存储器、上述投入模块的顺序配置。
[0021]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0022]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检测体检查自动化系统,能够以不使装置大型化、复杂化,利用简单的结构避免输送线彼此的相交,并且防止处理能力下降的方式连续地进行空架的供给、回收,另外,与设施规模相应的扩张性高。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检测体架的输送线部的系统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0024]图2是表示从本发明的系统后方观察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0025]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系统内的检测体架输送线部的模式图。
[0026]图4是只提取出本发明的架存储器内的输送线部的立体图。
[0027]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各处理模块的结合的立体图。
[0028]图中:11一主输送线,12—紧急超越线,13—返回线,14a、14b—空架输送线,16、17—分支线,21、22—输送线,23—倾斜回收线,24—倾斜供给线,25—供给线,26—手工投入线,31 一检测体架,32一检测体,33一托盘,51 一主机,101 一架存储器,102一投入模块,103—容纳模块,104、105—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图1表示包括本发明的检测体架的输送线部的系统整体结构立体图,图2表示从本发明的系统后方观察的整体结构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只记载了五个处理模块,但在规模大的设施中,有时也连接十个以上模块。
[0030]图3表示系统内的检测体架输送线部的模式图。检测体架31是在将注入有从患者身上采集的血液等体液的检测体32保持为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