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双排口消声器传递损失试验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192459阅读:来源:国知局
下游测试管路6中的第七连接法兰41分别与第二连接法 兰13和第三连接法兰14匹配连接。导流管42用于安装测试装置以测试下游管路的声压, 在导流管42上设有用于测试下游端声压的至少两个测点,本实施例中,在导流管42上设有 四个测点,四个测点沿从上游到下游的方向依次设置,沿从上游到下游的方向,四个测点中 相邻两个测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60mm、120mm、180mm,本实施例中,沿从上游到下游的方向, 四个测点距第七连接法兰41的法兰端面的距离分别为100mm、160mm、280mm和460mm。在导 流管42上的四个测点位置处均设有连接件24,用于固定测试装置或堵头,在导流管42上的 测试装置有两个,两个测试装置可设置在四个测点位置处的任意两个测点位置处,测试时, 根据第一声源发生器3发出的扫频信号的步长范围确定测试装置的具体设置位置,在四个 测点位置中未设有测试装置的测点位置处设置堵头。
[0031] 本实施例中,测试装置采用传声器。
[0032] 该试验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第一声源发生器3连接,用于控制第一 声源发生器3发出扫频信号,而并非白噪声或粉红噪声,使得测试结果更加准确。
[0033] 采用上述的高精度双排口消声器传递损失试验装置进行测试时,测试原理图见图 6所示,具体的测试流程如下:
[0034] ( 1)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声源发生器3发出一种单频噪声,该扫频信号包含频率范 围和步长;
[0035] (2)通过测试装置测试各所述测点位置处的声压:在上游测试管路2上的两个测 点I、II位置处的入口复声压分别为,|€和_:|^,在第一下游测试管路4上的两个测点 m、iv位置处的出□复声压分别为4,||和:4:||,在第二下游测试管路6上的两个测点 V、VI位置处的出口复声压分别为和及(巧;
[0036] (3)计算上游测试管路2、第一下游测试管路4、第二下游测试管路6上测点位置处 的入射波和反射波;
[0037] 设定I、II两个测点之间的距离为:M:,III、IV两个测点之间的距离为W,V、VI两 个测点之间的距离为;
[0038] A.设?!^:和分别为II测点位置处的入射波和反射波。
[0039]
[0040]
[0041 ] 对其进彳丁变换,k 寸
[0042]
[0043]
[0044] B.髮_ _
__彳分别为III测点位置处的入射波和反射波。[0045]
[0046]
[0047] 对其进行变换,可求得
[0048]
[0049]
[0050]C.设||,||和|w|_分别为V测点的入射波和反射波。
[0051]
[0052]
[0053] 对其进行变换,可求得
[0054]
[0055]
[0056] (4)由于_||、:1, ||反射声压对整个排气系统测试误差产生影响,通过第二 声源发声器5、第三声源发生器7分别产生一个、趙:_;_)的控制反声,以消除反射声对 系统测试的影响。
[0057] 设第二声源发生器5到测点III的距离为$4〕,设第三声源发生器7到测点V的距 离为惑,控制反声4 分别为:
[0060] (5)第二声源发生器5、第三声源发生器7施加乓沴)、巧(w)的控制反声;
[0058]
[0059]
[0061](6)重新测试各测点位置处的声压,分别为:·^

[0062] (7)重新计算上游测试管路2、第一下游测试管路4、第二下游测试管路6上的测 点位置处的入射波和反射波,分别求出〗
,具体计算方法同步骤(3);
[0063] (8)判断第一下游测试管路4、第二下游测试管路6上的测点位置处的反射声是否 满足要求:
[0064]如
或者测试频率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则满足要求,计算 消声器1的两个排口端在该频率下的传递损失,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0065]
[0066]
[0067]如: 龜鄭|不满足测试误差要求,则根挹 (4)继续对控制反声进行修正,直到:樣參|、:義為|满足测试目标要求。
[0068] 至此完成一个扫频信号的测试,之后第一声源发生器3发出包含下一频率范围和 步长的扫频信号,依此循环进行,测试流程见图7所示。
[006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精度双排口消声器传递损失试验装置通过主动噪声控制的 声干涉理论来消除消声器下游端的反射声波,该试验装置同时适用于单排口消声器的传递 损失的测试。
[0070] 本技术方案是基于声波分解法的一种改进,和传统声波分解法相比,该方案在消 声器的每个排口端分别布置两个测试装置分别监测入射波和反射波,并根据声干涉理论在 每个排口端布置一个反声声源来消除该反射波,直至出口反射波为零或者满足测试误差要 求,再进行最终测试并计算该频率的传递损失;同时和传统声波分解法相比,第一声源发生 器发出一个扫频信号,而并非白噪声或者粉红噪声,使测试结果更加精确。和传统两声源法 或者两负载法相比,该试验装置只需要在每个排口端施加一个声源,并只需测试一次,更适 合有流条件下传递损失的测试。
[0071]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内。
【主权项】
1. 一种高精度双排口消声器传递损失试验装置,包括具有双排口的消声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试验装置的上游端且通过上游测试管路与所述消声器 的入口端连接的第一声源发生器、位于所述试验装置的下游端且通过第一下游测试管路与 所述消声器的其中一个排口端连接的第二声源发生器、位于所述试验装置的下游端且通过 第二下游测试管路与所述消声器的另一个排口端连接的第三声源发生器,所述上游测试管 路、所述第一下游测试管路、所述第二下游测试管路上沿管路长度延伸方向分别设有至少 两个用于测试声压的测点。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双排口消声器传递损失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上游测试管路、所述第一下游测试管路、所述第二下游测试管路上分别设有四个测点,从与 所述消声器距离最近一个所述测点向与所述消声器距离最远的一个所述测点的方向延伸, 四个所述测点中相邻两个所述测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60mm、120mm、180mm。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精度双排口消声器传递损失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试验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游测试管路、所述第一下游测试管路、所述第二下游测 试管路上用于测试声压的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游测试管路、所述第 一下游测试管路、所述第二下游测试管路上的四个所述测点中的任意两个所述测点位置 处。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双排口消声器传递损失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生源发生器、所述第二生源发生器、所述第三声源发生器采用同一规格的声源发生模 块,所述声源发生模块包括声源喇叭、用于放置声源喇叭的套筒、与所述套筒连接用于导流 产生的平面波的声源导管,所述声源导管分别与所述上游测试管路、所述第一下游测试管 路、所述第二下游测试管路连接。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双排口消声器传递损失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下游测试管路与所述第二下游测试管路分别包括与所述消声器的排口端相连接的导 流管、分别与所述导流管相连接的反声导流管和出口导流管,所述第二声源发生器和所述 第三声源发生器分别与所述反声导流管连接,所述第一下游测试管路与所述第二下游测试 管路上的至少两个所述测点分别设置在所述导流管上。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精度双排口消声器传递损失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下游测试管路与所述第二下游测试管路还包括反声导流过渡管,所述反声导流过渡管 设置在所述反声导流管与所述第二声源发生器/第三声源发生器之间。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双排口消声器传递损失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下游测试管路与所述第二下游测试管路相同。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双排口消声器传递损失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声源发生器与所述上游测试管路、所述上游测试管路与所述消声器、所述消声器与所 述第一下游测试管路、所述消声器与所述第二下游测试管路、所述第一下游测试管路与所 述第二声源发生器、所述第二下游测试管路与所述第三声源发生器之间均采用法兰连接。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双排口消声器传递损失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试验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声源发生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 声源发生器发出扫频信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双排口消声器传递损失试验装置,包括具有双排口的消声器,试验装置还包括通过上游测试管路与所述消声器的入口端连接的第一声源发生器、通过第一下游测试管路与所述消声器的其中一个排口端连接的第二声源发生器、通过第二下游测试管路与所述消声器的另一个排口端连接的第三声源发生器,所述上游测试管路、所述第一下游测试管路、所述第二下游测试管路上沿管路长度延伸方向分别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测试声压的测点。该实用新型的试验装置可以消除消声器传递损失测试过程中的测试误差或使测试误差在要求的范围内。
【IPC分类】G01M13/00, G01N29/11
【公开号】CN205103019
【申请号】CN201520820144
【发明人】柳仲达, 郑四发, 张琦, 余文杰
【申请人】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