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供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1534发布日期:2018-06-01 22:2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恒温供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流体的连续恒定温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恒温供料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过程中会碰到很多的过程控制,温度控制即为过程控制中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冶金、化工、建材、食品、机械或石油等行业中,流体的温度控制具有举足重轻的作用,其效果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因而设计一种较为理想的恒温系统是非常有价值的。

但目前的恒温系统对粘度大的流体的温度控制并不准确。中国发明专利CN203540578U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子浆料恒温实验装置,包括电子浆料腔,电子浆料腔外壁设置有循环水腔,循环水腔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循环水腔上设置有穿过换热器的循环水管,循环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该发明通过在电子浆料腔外壁设置循环水腔对浆料进行恒温控制,但是,对于粘度大的流体,流体内部的运动速度缓慢,在流体外部设置循环水腔来控制流体的温度易导致流体内外温差大,恒温效果不好,从而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恒温系统对粘度大的流体恒温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恒温供料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恒温供料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恒温罐,所述恒温罐包括罐体、温度检测装置、罐内水循环装置和夹套水循环装置;

所述罐体内形成用于盛放流体的腔体,所述罐体设置有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进料口通过所述腔体与所述出料口连通;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罐体上,用于检测所述腔体内的流体的温度;

所述罐内水循环装置包括第一进水口、进水管道、换热管道、出水管道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进水管道、换热管道、出水管道和第一出水口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及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罐体外,所述换热管道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并与流体直接接触换热;

所述夹套水循环装置套设在所述罐体的外壁上并通过所述罐体与流体间接换热。

可选地,所述换热管道包括第一分流管道、第二分流管道及中间管道,所述中间管道设置有第一侧开口和第二侧开口,所述第一分流管道的入水口、所述第二分流管道的入水口与所述中间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流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侧开口连接,所述第二分流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侧开口连接,所述中间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道固定连接;

所述进水管道穿插在所述出水管道及所述中间管道内,所述进水管道内形成进水流道,所述换热管道内形成换热流道,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出水管道之间形成出水流道,所述第一进水口、进水流道、换热流道、出水流道及第一出水口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

可选地,所述罐内水循环装置还包括密封圈、旋转接头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密封圈的内圈与所述进水管道过盈配合,所述密封圈的外圈与所述中间管道的内壁间隙配合;

所述旋转接头的旋转部分与所述出水管道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接头的静止部分设置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进水管道插接在所述旋转接头内并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旋转接头之间形成内部流道,所述出水流道通过所述内部流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出水管道旋转。

可选地,所述罐体包括罐身和罐盖,所述罐身设置有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所述罐盖可开闭地遮盖所述顶部开口,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底部开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罐盖上,所述罐身内形成用于盛放流体的所述腔体,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罐身上并位于所述罐身的底部;

所述恒温供料系统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用于控制所述罐盖地开闭。

可选地,所述恒温罐还包括对流体脱泡的脱泡装置,所述脱泡装置包括电机、传动轴、脱泡盘及真空管道,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罐盖上,所述脱泡盘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脱泡盘在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端开口与所述换热管道之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罐盖并与所述脱泡盘连接,所述真空管道穿过所述罐盖,所述真空管道的下端开口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端开口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夹套水循环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罐体的外壁上并与所述罐体形成一个可容纳液体的封闭循环水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第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封闭循环水腔的顶部,所述第二进水口通过所述封闭循环水腔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

所述封闭循环水腔的上沿高于所述换热管道的上沿。

可选地,所述恒温供料系统还包括过滤器、进料管道、出料管道和输送泵,所述恒温罐为两个,两个所述恒温罐通过所述进料管道并联,两个所述恒温罐通过所述出料管道并联;

所述进料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料口的上端开口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进料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滤器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出料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出料口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出料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输送泵的进水口可拆卸地连接。

可选地,所述罐体还包括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罐体上,用于检测所述腔体内的流体的液位;

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包括高液位检测器和低液位检测器,所述罐体的侧壁高于所述夹套水循环装置的位置设置有高液位检测口,所述高液位检测器设置在所述高液位检测口内并伸入所述腔体内;

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低液位检测口,所述低液位检测器设置在所述低液位检测口内并伸入所述出料口内。

可选地,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进料温度传感器、罐内温度传感器及出料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料管道上设置有进料温度检测口,所述进料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料温度检测口内并伸入所述进料管道内;

所述夹套水循环装置上设有罐内温度检测口,所述罐内温度检测口穿过所述罐体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罐内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罐内温度检测口内并伸入所述腔体内;

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出料温度检测口,所述出料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出料温度检测口内并伸入所述出料口内。

可选地,所述恒温供料系统还包括除铁过滤装置,所述输送泵与所述除铁过滤装置之间设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输送泵的出水口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除铁过滤装置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除铁过滤装置为两套,两套所述除铁过滤装置通过所述输送管道并联;

所述除铁过滤装置包括除铁装置和过滤装置,所述除铁装置和所述过滤装置之间设有连接管道,所述除铁装置的一端与所述输送管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除铁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滤装置可拆卸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恒温供料系统,在恒温罐中设置罐内水循环装置以及夹套水循环装置,罐内水循环装置的换热管道直接与腔体内的流体接触换热,实现循环水与流体之间的能量传递,从而使流体由内到外进行能量传递,夹套水循环装置设置在罐体的外壁,即夹套水循环装置通过罐体与流体间接接触换热,实现循环水与流体之间的能量传递,从而使流体由外到内进行能量传递,通过罐内水循环装置及夹套水循环装置相结合使得流体最终达到恒温的状态。且罐内水循环装置与夹套水循环装置相结合的方式,能有效缩短循环水与流体之间热交换达到恒温的时间,同时能避免流体内外存在温差,即使是粘度大的流体,通过其结合使用也能确保流体内外达到恒温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恒温供料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恒温供料系统的另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罐体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面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罐体的另一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C处的剖面图;

图8是图7中D处的放大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罐体;101、罐身;1011、腔体;1012、出料口;102、罐盖;1021、进料口;1022、呼吸阀;

11、温度检测装置;111、进料温度传感器;112、罐内温度传感器;113、出料温度传感器;

12、罐内水循环装置;121、进水管道;122、换热管道;1221、第一分流管道;1222、第二分流管道;1223、中间管道;123、出水管道;124、密封圈;125、旋转接头;1251、第一进水口;1252、第一出水口;126、旋转驱动装置;1261、电机减速机;1262、主动同步带轮;1263、从动同步带轮;1264、同步带;1265、张紧轮;1266、传动机构;12661、锁紧螺母;12662、轴套;12663a、第一骨架油封;12663b、第二骨架油封;12664、轴承座;12665a、第一轴承;12665b、第二轴承;12666a、第一轴承压紧块;12666b、第二轴承压紧块;12667、传动机件;1267、密封机构;12671、第一旋转泛塞封;12672、旋转泛塞封压紧块;12673、第二旋转泛塞封;

13、夹套水循环装置;131、外壳;1311、第二进水口;1312、第二出水口;

14、脱泡装置;141、电机;142、传动轴;143、脱泡盘;144、真空管道;

15、液位检测装置;151、高液位检测器;152、低液位检测器;

16、过滤器;

17、进料管道;

18、出料管道;

19、输送泵;

20、输送管道;

21、除铁过滤装置;211、除铁装置;212、连接管道;213、过滤装置;

22、外接水循环装置;221、第三进水口;222、第三出水口;223、第四进水口;224、第四出水口;

23、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恒温供料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恒温罐,所述恒温罐包括罐体10、温度检测装置11、罐内水循环装置12和夹套水循环装置13。

所述罐体10内形成用于盛放流体的腔体1011,所述罐体10设置有进料口1021及出料口1012,所述进料口1021通过所述腔体1011与所述出料口1012连通。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11设置在所述罐体10上,用于检测所述腔体1011内的流体的温度。

所述罐内水循环装置12包括第一进水口1251、进水管道121、换热管道122、出水管道123和第一出水口1252,所述第一进水口1251、进水管道121、换热管道122、出水管道123和第一出水口1252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1251及所述第一出水口1252设置在所述罐体10外,所述换热管道122设置在所述腔体1011内并与流体直接接触换热。

所述夹套水循环装置13套设在所述罐体10的外壁上并通过所述罐体10与流体间接换热。

该恒温供料系统,在恒温罐中设置罐内水循环装置12以及夹套水循环装置13,罐内水循环装置12的换热管道122直接与腔体1011内的流体接触换热,实现循环水与流体之间的能量传递,从而使流体由内到外进行能量传递,夹套水循环装置13设置在罐体10的外壁,即夹套水循环装置13通过罐体10与流体间接接触换热,实现循环水与流体之间的能量传递,从而使流体由外到内进行能量传递,通过罐内水循环装置12及夹套水循环装置13相结合使得流体最终达到恒温的状态。且罐内水循环装置12与夹套水循环装置13相结合的方式,能有效缩短循环水与流体之间热交换达到恒温的时间,同时能避免流体内外存在温差,即使是粘度大的流体,通过其结合使用也能确保流体内外达到恒温的状态。

流体通过进料口1021进入到罐体10内,因罐内水循环装置12设置在腔体1011内与流体直接接触换热,其能量由流体的内部向外部传递,从而使得流体的温度从内到外慢慢与罐内水循环装置12中的循环水的温度一样;同时,夹套水循环装置13设置在罐体10外并通过罐体10与流体间接换热,其能量从流体的外部向内部传递,从而使得流体的温度从外到内慢慢与夹套水循环装置13内的循环水的温度一样;通过罐内水循环装置12与夹套水循环装置13的共同作用,可以降低流体达到恒温的响应时间,使得流体内外温度快速达到一致,再通过温度检测装置11对腔体1011内的流体的温度进行检测,如流体已经达到恒温的状态则可以通过出料口1012出料,进入下一阶段。

如图4至图5及图7至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道122包括第一分流管道1221、第二分流管道1222及中间管道1223,所述中间管道1223设置有第一侧开口和第二侧开口,所述第一分流管道的入水口、所述第二分流管道的入水口与所述中间管道122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流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侧开口连接,所述第二分流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侧开口连接,所述中间管道1223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道123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道121穿插在所述出水管道123及所述中间管道1223内,所述进水管道121内形成进水流道,所述换热管道122内形成换热流道,所述进水管道121与所述出水管道123之间形成出水流道,所述第一进水口1251、进水流道、换热流道、出水流道及第一出水口1252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

罐内水循环装置12的循环水通过第一进水口1251流入进水管道121,在压力泵的作用下,循环水沿进水管道121到达第一分流管道1221的入水口及第二分流管道1222的入水口,并进入第一分流管道1221及第二分流管道1222内,进水管道121、第一分流管道1221及第二分流管道1222分别与腔体1011内的流体进行热交换,能量从流体内部向外部传递。通过第一分流管道1221的出水口与第一侧开口连接,第一分流管道1221内的循环水能顺利进入出水管道123,通过第二分流管道1222的出水口与第二侧开口连接,第二分流管道1222内的循环水能顺利进入出水管道123,循环水进入出水管道123后再经由第一出水口1252将循环水排出。换热管道122分为第一分流管道1221、第二分流管道1222及中间管道1223,优选地,第一分流管道1221与中间管道1223形成环状管道,第二分流管道1222与中间管道1223形成环状管道,这样可以增大循环水与流体之间热交换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恒温)的响应时间。

如图3至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罐内水循环装置12还包括密封圈124、旋转接头125和旋转驱动装置126,所述密封圈124的内圈与所述进水管道121过盈配合,所述密封圈124的外圈与所述中间管道1223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旋转接头125的旋转部分与所述出水管道123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接头125的静止部分设置所述第一进水口1251和第一出水口1252,所述进水管道121插接在所述旋转接头125内并与所述第一进水口1251连通,所述进水管道121与所述旋转接头125之间形成内部流道,所述出水流道通过所述内部流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1252连通。所述旋转驱动装置126用于驱动所述出水管道123旋转。

在进水管道121与中间管道1223之间设置密封圈124,一方面,循环水从进水管道121进入第一分流管道1221和第二分流管道1222时,密封圈124能阻止大量的循环水通过进水管道121与中间管道1223之间形成的流道流出,减少循环水进入第一分流管道1221和第二分流管道1222内的量,从而降低循环水与流体之间热交换的效果,延长流体达到恒温的响应时间;另一方面,换热管道122需要旋转,密封圈124能降低进水管道121与中间管道122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延长进水管道121与中间管道1223的使用寿命。优选地,密封圈124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制成,PTFE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密封性、高润滑不粘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抗老化耐力,可以延长密封圈124的使用寿命。

由于出水管道123与换热管道122之间固定连接,通过旋转驱动装置126驱动出水管道123的旋转时,换热管道122同步旋转。通过旋转换热管道122,能够加快流体之间的热交换速率,也能加快循环水与流体之间热交换的速率,从而减少流体达到恒定温度的响应时间。

如图3至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126包括电机减速机1261、主动同步带轮1262、从动同步带轮1263、同步带1264及张紧轮1265,所述主动同步带轮1262与所述电机减速机1261的输出轴连接以驱动主动同步带轮1262旋转,所述从动同步带轮1263与所述出水管道123过盈配合,所述张紧轮1265设置在所述主动同步带轮1262及从动同步带轮1263之间,所述同步带1264套设在所述主动同步带轮1262、张紧轮1265及从动同步带轮1263上,所述电机减速机1261驱动所述主动同步带轮1262旋转以带动所述出水管道123和所述换热管道122同时旋转。张紧轮1265能适当的调整同步带1264的松紧,使主动同步带轮1262及从动同步带轮1263能正常运转。

旋转驱动装置126还包括传动机构1266和密封机构1267,传动机构1266套设在出水管道123上并位于从动同步带轮1263与罐体10之间,密封机构1267套设在出水管道123与罐体10底部的连接处。传动机构1266包括锁紧螺母12661、轴套12662、第一骨架油封12663a、轴承座12664、第一轴承12665a、第一轴承压紧块12666a、第二骨架油封12663b、第二轴承压紧块12666b、第二轴承12665b及传动机件12667,轴套12662套设在出水管道123上,第一骨架油封12663a与轴套12662过盈配合,锁紧螺母12661设置在轴套12662与第一骨架油封12663a的下端,第一轴承12665a设置在轴套12662与第一骨架油封12663a的上端,且第一轴承12665a的下端与轴套12662与第一骨架油封12663a的上端之间形成第一凹槽,轴承座12664设有第一凸台,轴承座12664设置在第一骨架油封12663a及第一轴承12665a的外圈上,且第一凸台卡接在第一凹槽内,第一轴承压紧块12666a设置在第一轴承12665a及轴承座12664上,第一轴承压紧块12666a与轴承座12664通过螺栓连接,第二骨架油封12663b设置在出水管道123与第一轴承压紧块12666a之间;第二轴承12665b设置在罐体10的底端的外侧,第二轴承压紧块12666b设置在第二轴承12665b的下端,传动机件12667套设在轴承座12664与第二轴承压紧块12666b上,第二轴承压紧块12666b与传动机件12667通过螺栓连接,传动机件12667上设置有通孔,通过通孔可以实现第一轴承压紧块12666a与轴承座12664螺栓连接及第二轴承压紧块12666b与传动机件12667螺栓连接。

密封机构1267包括第一旋转泛塞封12671、旋转泛塞封压紧块12672及第二旋转泛塞封12673,第二旋转泛塞封12673设置在出水管道123与罐体10底端之间,第一旋转泛塞封12671套设在出水管道123上并位于腔体1011内,第一旋转泛塞封12671的下端与第二旋转泛塞封12673的上端之间形成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位于腔体1011内,旋转泛塞封压紧块12672设有第二凸台,旋转泛塞封压紧块12672设置在第一旋转泛塞封12671外圈上,第二凸台与第二凹槽卡接,旋转泛塞封压紧块12672与罐体10底端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旋转泛塞封12671实现罐体10与出水管道123之间的密封连接,防止腔体1011内的流体泄露。第二旋转泛塞封12673实现罐体10与出水管道123之间的密封连接,当罐体10内抽真空时,可以防止外部空气进入罐体10内。而且,当罐体10内存在流体时,密封机构1267能够承受住流体的压力,保证罐体10与出水管道123之间密封,防止流体的泄露。

如图4及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夹套水循环装置13包括外壳131,所述外壳131套设在所述罐体10的外壁上并与所述罐体10形成一个可容纳液体的封闭循环水腔,所述外壳131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1311和第二出水口1312,所述第二进水口1311设置在所述外壳131的底部,所述第二出水口1312设置在所述封闭循环水腔的顶部,所述第二进水口1311通过所述封闭循环水腔与所述第二出水口1312连通。所述封闭循环水腔的上沿高于所述换热管道122的上沿。夹套水循环装置13套设在罐体10外壁上,封闭循环水腔里的循环水先将热量传导到罐体10,罐体10再将热量传导给腔体1011内的流体,热量慢慢的从流体的外部进入流体的内部,以此实现夹套水循环装置13与流体之间的热交换。通过罐内水循环装置12及夹套水循环装置13与流体通过热交换实现能量传递,能快速高效的使流体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

如图2至图3及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0包括罐身101和罐盖102,所述罐身101设置有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所述罐盖102可开闭地遮盖所述顶部开口,所述旋转驱动装置126设置在所述底部开口,所述进料口1021设置在所述罐盖102上,所述罐身101内形成用于盛放流体的所述腔体1011,所述出料口1012设置在所述罐身101上并位于所述罐身101的底部。所述恒温供料系统还包括气缸23,所述气缸23用于控制所述罐盖102地开闭。将罐盖102与罐身101设置成可开闭的结构,方便打开罐盖102直接清洗罐身101的内部,而且,罐盖102地开闭通过气缸23控制,操作方便快捷。

如图4及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恒温罐还包括对流体脱泡的脱泡装置14,所述脱泡装置14包括电机141、传动轴142、脱泡盘143及真空管道144,所述电机141设置在所述罐盖102上,所述脱泡盘143设置在所述腔体1011内,所述脱泡盘143在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进料口1021的下端开口与所述换热管道122之间,所述传动轴142的一端与所述电机141连接,所述传动轴14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罐盖102并与所述脱泡盘143连接,所述真空管道144穿过所述罐盖102,所述真空管道144的下端开口位于所述进料口1021的下端开口的上方。

流体通过进料口1021进入腔体1011内并落在脱泡盘143的上表面,电机141通过传动轴142驱动脱泡盘143旋转,使得脱泡盘143上的流体分散在罐体10的内壁的四周,这样可以打破流体内的部分泡沫,而流体经过脱泡盘143后,流体内的泡沫与流体分离,泡沫在流体的上层,真空管道144内通入真空将腔体1011内的泡沫吸出,从而达到流体脱泡的目的。流体脱泡完成后再与罐内水循环装置12及夹套水循环装置13之间通过热交换传递能量,使流体达到恒温的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脱泡盘143为倒圆台形,脱泡盘143的上端面的面积大于脱泡盘143的下端面的面积,使得脱泡盘143的上端面具有一定的储存流体的能力,在脱泡盘143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将脱泡盘143的上端面上的流体直接分散到罐体10的内壁上,实现更好的脱泡效果。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在罐盖102上还设置有呼吸阀1022,当罐体10内的温度达到恒温状态可以出料的时候,真空管道144中停止输送真空,此时需要打开呼吸阀1022,使腔体1011内的真空与外部空气相通,从而使腔体1011内的流体能顺利出料。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恒温供料系统还包括过滤器16、进料管道17、出料管道18和输送泵19,所述恒温罐为两个,两个所述恒温罐通过所述进料管道17并联,两个所述恒温罐通过所述出料管道18并联。所述进料管道17的一端与所述进料口1021的上端开口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进料管道17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滤器16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出料管道18的一端与所述出料口1012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出料管道18的另一端与所述输送泵的进水口可拆卸地连接。

流体通过过滤器16的进料口进入过滤器16,过滤器16内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能将流体内的大颗粒过滤,流体经过过滤网之后通过过滤器的出料口进入进料管道17,进料管道17内的流体在流入进料口1021,进而进入到腔体1011内。在进料口1021处设置有气动阀,用于控制流体进入腔体1011内的量。优选地,在进料管道17的进料口1021并联设置有两个过滤器16,进料管道17与过滤器16之间通过三通阀连接,当过滤器16发生堵塞或损坏的情况时,通过三通阀将通向损坏的过滤器16的流道关闭,将损坏的过滤器16拆卸下来更换另一个过滤器16,在此过程中,不需要停止流体的供料即可实现过滤器16的更换,更换方便快捷。

两个恒温罐的进料管道17并联,出料管道18也并联,一方面,出料管道18与进料管道17均为并联设置,其中一个恒温罐出现故障时,另一个恒温罐可以继续供料;另一方面,两个恒温罐可以切换工作,即一个恒温罐进料,另一个恒温罐出料,或者两个恒温罐可以同时进料或出料,这样能更加高效的实现恒温流体的连续供给。

出料管道18与输送泵的进水口可拆卸地连接,出料管道18出现堵塞或需要清洗时,可以直接拆卸出料管道18更换或清洗即可。

如图1及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检测装置11包括进料温度传感器111、罐内温度传感器112及出料温度传感器113,所述进料管道17上设置有进料温度检测口,所述进料温度传感器111设置在所述进料温度检测口内并伸入所述进料管道17内。所述夹套水循环装置13上设有罐内温度检测口,所述罐内温度检测口穿过所述罐体10与所述腔体1011连通,所述罐内温度传感器112设置在所述罐内温度检测口内并伸入所述腔体1011内。所述出料口1012上设置有出料温度检测口,所述出料温度传感器113设置在所述出料温度检测口内并伸入所述出料口1012内。

通过进料温度传感器111检测进料温度,从而判定输送的循环水的温度;通过罐内温度传感器112检测腔体1011内流体的温度,从而判定腔体1011内流体的温度是否达到恒定的状态;通过出料温度传感器113检测出料温度,进一步地确定流体的温度是否达到恒定的状态。

如图2及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恒温系统还包括外接水循环装置22,所述外接水循环装置22包括第三进水口221和第三出水口222,所述第三进水口221与所述第一进水口1251和所述第二进水口1311之间设置有三通阀,所述第三出水口222与所述第一出水口1252和所述第二出水口1312之间设置有另一个三通阀。

通过第三进水口221向罐内水循环装置12及夹套水循环装置13提供循环水,第三出水口222将罐内水循环装置12及夹套水循环装置13进行完热交换的循环水排出。例如,第三进水口221设置有三个相互独立的进水口,每个进水口都可以提供一种不同温度的循环水,循环水的温度可以为10℃的冷水、25℃的常温水及35℃的热水,通过进料管道17处的进料温度传感器111检测流体的温度,进料温度传感器111连接至外接系统,系统自动判断在第三进水口221处输送哪种温度的循环水,而且,三种温度分别通过三个进水口各自独立地流入罐内水循环装置12及夹套水循环装置13中,不会干扰流体温度的恒定。第三出水口222设置有三个相互独立的出水口,方便三种温度的循环水流出。再例如,第三进水口221设置有一个进水口,该进水口提供一种温度的循环水,对于第三进水口221的循环水的温度没有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循环水的温度;通过进料管道17处的进料温度传感器111检测流体的温度后,根据进料温度确定第三进水口221向罐内水循环装置12及夹套水循环装置13提供的循环水的温度,再通过模温机(图中未示出)来控制循环水的温度,以达到通过控制循环水的温度来实现流体的温度控制的目的。在第三进水口221设置一个进水口,通过模温机控制循环水的温度,模温机可以根据流体的温度提供各种适宜温度的循环水,流体与循环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尽快达到恒温的状态;相对于提供三种温度的循环水的方式而言,该种只提供一种任意温度的循环水且循环水的温度通过模温机控制的方式,使得流体的温度控制更加智能精确。

恒温供料系统的恒温罐为两个时,外接水循环装置22还包括第四进水口223和第四出水口224,第三进水口221和第三出水口222为一个恒温罐的循环水的进水口与出水口,第四进水口223与第四出水口224为另一个恒温罐的循环水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两个恒温罐的循环水的温度不会相互干扰,使得恒温罐内的流体的温度可以各自独立的达到恒温状态。

如图4及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0还包括液位检测装置15,所述液位检测装置15设置在所述罐体10上,用于检测所述腔体1011内的流体的液位。所述液位检测装置15包括高液位检测器151和低液位检测器152,所述罐体10的侧壁高于所述夹套水循环装置13的位置设置有高液位检测口,所述高液位检测器151设置在所述高液位检测口内并伸入所述腔体1011内。所述出料口1012上设置有低液位检测口,所述低液位检测器152设置在所述低液位检测口内并伸入所述出料口1012内。通过低液位检测器152可以判断腔体1011内是否还有流体,防止腔体1011内的流体出现断料的情况;通过高液位检测器151可以判断腔体1011内的流体是否已满,防止腔体1011内的流体过多而浸没脱泡盘143,阻碍脱泡盘143的旋转,降低脱泡盘143的脱泡效率。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恒温供料系统还包括除铁过滤装置21,所述输送泵19与所述除铁过滤装置21之间设有输送管道20,所述输送管道20的一端与所述输送泵的出水口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输送管道20的另一端与所述除铁过滤装置2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除铁过滤装置21为两套,两套所述除铁过滤装置21通过所述输送管道20并联。所述除铁过滤装置21包括除铁装置211和过滤装置213,所述除铁装置211和所述过滤装置213之间设有连接管道212,所述除铁装置211的一端与所述输送管道2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除铁装置211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道212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管道212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滤装置213可拆卸地连接。

恒温流体在输送泵19的作用下,通过输送管道20流入除铁过滤装置21,流体先经过除铁装置211将铁杂质除去,再经由连接管道212流入过滤装置213,流体在过滤装置213内将大颗粒杂质去除,然后通过恒温供料系统的最终出料口将流体排出,进入下一个工序。在连接管道212上设置有排料口,排料口与连接管道212之间通过三通阀连接,恒温供料系统中的所有管道都是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方便的拆卸清洗恒温供料系统中的各个部件;当需要清洗恒温供料系统的各个部件时,需通过排料口将恒温供料系统内部的流体排除干净,再将各个管道拆卸清洗。

所述除铁装置211包括除铁管和磁棒,所述磁棒设置在所述除铁管内;所述过滤装置213包括过滤管和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过滤管内。除铁装置211通过磁棒将流体内的铁杂质去除,过滤装置213根据过滤网的网孔大小可以过滤流体中相应的大颗粒杂质。

输送管道20上设置有三通阀,输送管道20并联至两套除铁过滤装置21上,当其中一套除铁过滤装置21需要清洗或出现损坏的情况时,可以控制三通阀将其中一套除铁过滤装置21拆卸下来清洗或更换,不会影响流体的持续供应,且操作方便快捷。

在一实施例中,恒温供料系统中的所有管道的可拆卸地连接可以使用快装卡箍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