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637366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电容式触控屏的厚度较大的技术问题。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由若干栅线和若干数据线划分成的子像素单元阵列,每个所述子像素单元中设置有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所述薄膜晶体管与所述像素电极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的公共电极阵列和若干寻址线,每个所述公共电极各自通过一条寻址线连接至驱动电路。本发明可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
【专利说明】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已经成为最为常见的显示装置。
[0003]另一方面,随着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电容式触控屏也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电子产品中。目前较为多见的电容式触控屏有OGS(One glass solut1n)、on-cell和in-cell三种技术。其中,in-cell技术由于其制作工艺上的优势,能够比OGS技术和on-cell技术更加轻薄、透光性更好。
[0004]本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电容式触控屏中,需要制作发射(Tx)线路和接收(Rx)线路共两层电极,导致电容式触控屏的厚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电容式触控屏的厚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由若干栅线和若干数据线划分成的子像素单元阵列,每个所述子像素单元中设置有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所述薄膜晶体管与所述像素电极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
[0007]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的公共电极阵列和若干寻址线,每个所述公共电极各自通过一条寻址线连接至驱动电路;
[0008]在显示图像时,所述公共电极通过所述寻址线连接至所述驱动电路中的公共电压输出端;
[0009]在触控扫描时,所述公共电极通过所述寻址线连接至所述驱动电路中的触控信号处理器。
[0010]其中,一个所述公共电极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子像素单元。
[0011]优选的是,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寻址线之间设置有第三绝缘层;
[0012]所述第三绝缘层上开设有第一过孔,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寻址线通过所述第一过孔连接。
[00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公共电极位于所述第三绝缘层上方,所述寻址线位于所述第三绝缘层下方。
[0014]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公共电极位于所述第三绝缘层下方,所述寻址线位于所述第三绝缘层上方。
[0015]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上开设有第二过孔,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通过所述第二过孔连接。
[0016]优选的是,所述寻址线的正投影与所述数据线重合。
[0017]优选的是,所述寻址线为金属材料或透明导体材料。
[0018]本发明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中,采用显示与触控分时扫描。在显示图像时,公共电极通过寻址线连接至驱动电路中的公共电压输出端,公共电极与像素电极之间形成电场;在触控扫描时,公共电极通过寻址线连接至驱动电路中的触控信号处理器,以接收触控信号。因为每个公共电极各自通过一条寻址线连接至驱动电路,即公共电极阵列中的每个公共电极都是独立连接至驱动电路的,所以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仅利用公共电极阵列就能够实现触控信号的传感,从而降低了电容式触控屏的厚度。
[0019]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
[002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中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0023]图3是图2中延A-A线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中阵列基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由阵列基板、彩膜基板、驱动电路100等部分组成。其中,阵列基板包括由若干栅线(图中未示出)和若干数据线102划分成的子像素单元阵列,每个子像素单元中设置有薄膜晶体管101(ThinFilm Transistor,简称TFT)和像素电极103,薄膜晶体管101 (包括栅极1011、源极1012、漏极1013)与像素电极103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111和第二绝缘层112。该阵列基板还包括公共电极104阵列和若干寻址线105,每个公共电极104各自通过一条寻址线105连接至驱动电路100,公共电极104阵列和寻址线105均设置于第一绝缘层111与第二绝缘层112之间。其中,一个公共电极104可以对应一个子像素单元,也可以对应多个子像素单
J Li ο
[0028]该触控显示装置采用显示与触控分时扫描:在显示图像时,公共电极104通过寻址线105连接至驱动电路100中的公共电压输出端,公共电极104与像素电极103之间形成电场;在触控扫描时,公共电极104通过寻址线105连接至驱动电路100中的触控信号处理器,以接收触控信号。
[0029]因为每个公共电极104各自通过一条寻址线105连接至驱动电路100,即公共电极104阵列中的每个公共电极104都是独立连接至驱动电路100的,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仅利用公共电极104阵列就能够实现触控信号的传感,从而降低了电容式触控屏的厚度。
[0030]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采用自电容触控技术,可以利用同模、同相、同频的信号对每个传感器(公共电极104)进行同时扫描、同时接收,减少了触控扫描所需的时间,所以增加了显示时扫描的时间,为更高解析度的显示提供了有利条件。本实施例中采用自电容触控技术,不会产生误报点,在屏幕沾有水雾或水滴的情况下也可以正常报点,并提高了报点率、信噪比等触控性能。
[0031 ]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共电极104与寻址线105之间设置有第三绝缘层113,且公共电极104位于第三绝缘层113下方,寻址线105位于第三绝缘层113上方。第三绝缘层113上开设有第一过孔114,公共电极104与寻址线105通过第一过孔114连接。此外,第一绝缘层111、第二绝缘层112、第三绝缘层113上还开设有第二过孔115,像素电极103与薄膜晶体管101的漏极1013通过第二过孔115连接。
[0032]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寻址线105可选用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寻址线105可以设置在数据线102的正上方,即寻址线105的正投影与数据线102重合。这样可以使寻址线105和数据线102被彩膜基板上的同一条黑矩阵遮挡,而不会因为寻址线105影响触控显示装置的开口率。
[003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能够仅利用公共电极104阵列实现触控信号的传感,从而降低了电容式触控屏的厚度,并且提高了报点率、信噪比等触控性能,也增加了显示时扫描的时间,为更高解析度的显示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且,本实施例中的阵列基板,采用已有的构图工艺即可完成触控传感电极的制程,无需对生产设备进行改进。
[0034]另外,相比于on-cell技术等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采用in-cell技术,不需要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外侧增加膜层结构。因此,可以在构图工艺完成之后,对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进行薄化工艺,从而进一步降低电容式触控屏的厚度。
[0035]应当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寻址线105也可以采用氧化铟锡(ΙΤ0)、石墨烯、金属网(metal mesh)等透明导体材料,使寻址线105可以设置于黑矩阵以外的显示区域。
[0036]实施例二:
[0037]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公共电极104位于第三绝缘层113上方,寻址线105位于第三绝缘层113下方。在制造过程中,也是先通过构图工艺形成寻址线105,再通过另一次构图工艺形成公共电极104。
[0038]这样可以使寻址线105与像素电极103之间的距离更远,在显示图像阶段,可以降低寻址线105对电场的影响,从而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在触控扫描时,也能够减少寻址线105对触控信号的屏蔽作用,增加触控信号的接收强度,提高所接收到的触控信号的信噪比。
[0039]虽然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由若干栅线和若干数据线划分成的子像素单元阵列,每个所述子像素单元中设置有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所述薄膜晶体管与所述像素电极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的公共电极阵列和若干寻址线,每个所述公共电极各自通过一条寻址线连接至驱动电路; 在显示图像时,所述公共电极通过所述寻址线连接至所述驱动电路中的公共电压输出端; 在触控扫描时,所述公共电极通过所述寻址线连接至所述驱动电路中的触控信号处理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公共电极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子像素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寻址线之间设置有第三绝缘层; 所述第三绝缘层上开设有第一过孔,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寻址线通过所述第一过孔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位于所述第三绝缘层上方,所述寻址线位于所述第三绝缘层下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位于所述第三绝缘层下方,所述寻址线位于所述第三绝缘层上方。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上开设有第二过孔,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通过所述第二过孔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址线的正投影与所述数据线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址线为金属材料或透明导体材料。
【文档编号】G06F3/044GK104407757SQ201410733662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4日
【发明者】黄耀立, 夏军, 谢剑星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