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816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具有该触控显示模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具有触控功能的电子显示产品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取代传统的机械式键盘作为输入装置,例如:从小尺寸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到大尺寸的笔记本、一体机、甚至更大尺寸的电子黑板等,人们可以通过直接点击显示器上的图标,更加直观方便的下达指令。

目前,市场上具备触控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的触控屏一般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超声波式等几种类型,其中又以电容式触控屏应用最为广泛。

为了减小触控显示屏的厚度,一种现有的触控显示屏将触控模组集成至液晶显示模组中,可省去触控模组所需的基板厚度。然而该种设置使得触控模组与液晶显示模组中的液晶层等结构距离太近,导致触控信号与液晶显示模组的液晶驱动信号等之间产生信号干扰问题。其中一种干扰表现为液晶显示模组对于触控模组中的感应层会产生高频讯号的干扰,该高频记号对于触控感应层与人体的操作部位例如手指所形成的电容耦合是一种噪声干扰,会影响触控点位置的侦测精确度。另一方面,提高液晶显示模组的辉度所用较高的驱动电压使得这种干扰更为严重。虽已出现一些设置用于防止信号干扰,但是业界对于该问题的解决方案仍有更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可防止信号干扰的显示装置及其触控显示模组。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包括:

第一偏光片;

第二偏光片;

设置在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之间的彩色滤光结构以及液晶控制结构,其中彩色滤光结构位于第一偏光片和液晶控制结构之间,液晶控制结构位于彩色滤光结构和第二偏光片之间;

触控层,制作在第一偏光片的远离彩色滤光结构的一侧上;以及

电场屏蔽层,位于第一偏光片和彩色滤光结构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彩色滤光结构包括第一玻璃基板、彩色滤光层及平坦化层,所述电场屏蔽层、第一玻璃基板、彩色滤光层、平坦化层及液晶控制结构依次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场屏蔽层制作在第一偏光片的远离触控层的一侧上,或者所述电场屏蔽层制作在第一玻璃基板远离彩色滤光层的一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场屏蔽层包括平面透明导电结构以及与平面透明导电结构电连接的导线,所述导线外接至接地电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面透明导电结构呈网状或具有网孔结构的薄膜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为ITO导电层、金属网格导电层、石墨烯导电层、碳纳米管导电层或导电高分子导电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控制结构包括液晶层、液晶驱动电极层及第二玻璃基板,所述彩色滤光结构、液晶层、液晶驱动电极层、第二玻璃基板及第二偏光片依次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漫反射板以及背光源,所述液晶控制结构、第二偏光片、漫反射板及背光源依次设置。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种触控显示模组。

上述显示装置可利用电场屏蔽层把液晶控制结构与触控层之间的噪声予以隔绝,使得触控层与人体的触控操作部位所形成的电容耦合不受干扰,进而提高触控位置侦测的精确度。另外,由于触控层设置在第一偏光板上,相较于传统的触控层整合设置在显示模组的内部,可方便触控层的制作,降低制作上的技术门槛,使生产成本下降。同时,触控层设置在显示模组外部,相较于传统 中的触控显示模组在触控层损坏时需要整体更换显示模组而言,本发明将触控层设置在第一偏光板之上,也即显示模组外部,具有不需要整体更换显示模组而对触控层进行维修的可能,因而能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爆炸结构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中的电场屏蔽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包括第一偏光片110、第二偏光片120、彩色滤光结构130、液晶控制结构140、触控层150、电场屏蔽层160、漫反射板170及背光源180。该触控显示模组可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用作显示装置,因此,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触控显示模组的显示装置。

第一偏光片110设置在该触控显示模组靠近用户的一侧,第二偏光片120设置在该触控显示模组远离用户的一侧。

彩色滤光结构130和液晶控制结构140设置在第一偏光片110和第二偏光片120之间。其中彩色滤光结构130位于第一偏光片110和液晶控制结构140之间,液晶控制结构140位于彩色滤光结构130和第二偏光片120之间。

一实施例中,彩色滤光结构130包括第一玻璃基板131、彩色滤光层132及平坦化层133。彩色滤光层132设置在第一玻璃基板131远离第一偏光片110的一侧。平坦化层133设置在彩色滤光层132远离第一玻璃基板131的一侧。

所述液晶控制结构140包括液晶层143、液晶驱动电极层142及第二玻璃基板141。液晶驱动电极层142设置在第二玻璃基板141远离第二偏光片120的一侧。液晶层143设置在液晶驱动电极层142远离第二玻璃基板141的一侧。换言之,所述彩色滤光结构130、液晶层143、液晶驱动电极层142、第二玻璃基板141及第二偏光片120依次设置。

触控层150制作在第一偏光片110的远离彩色滤光结构130的一侧上。所述触控层150可以为ITO导电层、金属网格导电层、石墨烯导电层、碳纳米管导电层或导电高分子导电层。触控层150根据不同的材质选用合适的方法形成在该第一偏光片110上,以第一偏光片110作为载体,无需再额外提供触控层150的承载基板,可减小整个触控显示模组的厚度。另外,由于触控层设置在第一偏光板上,相较于传统的嵌入式触控显示模组,也即触控层整合设置在显示模组的内部,本发明可方便触控层的制作,降低制作上的技术门槛,使生产成本下降。同时,触控层设置在显示模组外部,相较于传统中的触控显示模组在触控层损坏时需要整体更换显示模组而言,本发明将触控层设置在第一偏光板之上,也即显示模组外部,具有不需要整体更换显示模组而对触控层进行维修的可能,因而能降低使用成本。

电场屏蔽层160位于第一偏光片110和彩色滤光结构130之间。具体地,电场屏蔽层160位于第一偏光片110和彩色滤光结构130的第一玻璃基板131之间。换言之,所述电场屏蔽层160、第一玻璃基板131、彩色滤光层132、平坦化层133及液晶控制结构140依次设置。

所述电场屏蔽层160可以选择制作在第一偏光片110的远离触控层150的一侧上,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场屏蔽层160也可以选择制作在第一玻璃基板131远离彩色滤光层132的一侧上。

如图3所示,所述电场屏蔽层160包括平面透明导电结构161以及与平面透明导电结构161电连接的导线162,所述导线162外接至接地电位。通过设置电场屏蔽层160可防止液晶控制结构140的相关信号对触控层150产生干扰,提高触控层150的操作精度。所述电场屏蔽层160设置在第一偏光片110和彩色滤光结构130之间,相较于设置在液晶控制结构140内或者其他位置,可以简化制作工艺,并且提升制作良率,进而可有效控制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所述平面透明导电结构161呈网状或具有网孔结构的薄膜状。所述平面透明导电结构161的材质可以与触控层150的材质相同。

该触控显示模组还包括漫反射板170以及背光源180,所述液晶控制结构140、第二偏光片120、漫反射板170及背光源180依次设置。背光源180提供 该触控显示模组显示所需的光源,可以是LED等类型的光源。漫反射板170可以使背光源180发射的光线更均匀地提供照明。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可利用电场屏蔽层把液晶控制结构与触控层之间的噪声予以隔绝,使得触控层与人体的触控操作部位所形成的电容耦合不受干扰,进而提高触控位置侦测的精确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