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缺血性卒中病灶区和半暗带区病理变化的定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23095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研究缺血性卒中病灶区和半暗带区病理变化的定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具体涉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梗死病灶和磁共振灌注图像半暗带区选样方法的准确定位,是研究缺血性卒中病灶区和半暗带区病理变化的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造成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在急性卒中发生后,在缺血性病灶和半暗带区微循环灌注出现严重受损,及时恢复上述区域的微循环灌注成为卒中治疗的关键。若能准确定位选择缺血性病灶区和半暗带区,进而观察其受损微循环灌注改变规律,不但可以发现卒中后不同区域脑微循环灌注病理变化特征及其机制,还能为进一步的选择性干预治疗提供客观判断标准。

传统的半暗带概念是指缺血性病灶周围3cm内的低灌注区域,因此研究缺血性卒中半暗带区脑灌注变化,必须准确选择半暗带区作为研究对象,即脑兴趣区的选择必须准确定位于病灶周围3cm内的半暗带区。

但目前尚未有准确定位于缺血性病灶区和半暗带区的研究方法应用于临床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方便、实用的研究缺血性卒中病灶区和半暗带区病理变化的定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研究缺血性卒中病灶区和半暗带区病理变化的定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制作半径差为0.5cm的6个同心圆;

(2)将同心圆与灌注图像的标尺进行叠加,显示放大倍数为2;

(3)在灌注图像上随机选择兴趣点;

(4)进行图像融合;

(5)把同心圆与融合图像进行叠加,确保同心圆最小圆的边缘与弥散加权磁共振图像上病灶的边缘融合;

(6)观察所选兴趣区位于病灶区或病灶周围3cm内的半暗带区。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4)中进行图像融合是指将弥散加权磁共振图像和与弥散加权磁共振图像同一扫描层面的灌注图像进行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同心圆定标技术是利用同心圆的半径差与灌注图像标尺的差异,在融合图像上准确定位缺血性病灶区和病灶周围3cm内的半暗带区,确保脑兴趣区的选择位于病灶区或半暗带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的同心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同心圆与灌注图像标尺进行重叠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融合图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同心圆与融合图像叠加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灌注图像上选取脑兴趣区选点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脑兴趣区选点在同心圆上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研究缺血性卒中病灶区和半暗带区病理变化的定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制作半径差为0.5cm的6个同心圆;

(2)将同心圆与灌注图像的标尺进行叠加,显示放大倍数为2;

(3)在灌注图像上随机选择脑兴趣点;

(4)进行图像融合;

(5)把同心圆与融合图像进行叠加,确保同心圆最小圆的边缘与弥散加权磁共振图像上病灶的边缘融合;

(6)观察所选兴趣区位于病灶区或病灶周围3cm内的半暗带区。

所述步骤(4)中进行图像融合是指将弥散加权磁共振图像和与弥散加权磁共振图像同一扫描层面的灌注图像进行融合。

实施例

研究缺血性卒中病灶区和半暗带区病理变化的定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制作半径差为0.5cm的6个同心圆,最小圆直径1cm,图像大小6cm×6cm,如图1所示;

(2)将同心圆与灌注图像标尺进行重叠,图像大小11.25×11.25cm,显示最小园的直径为2cm,相邻圆之间差值为1cm,即放大倍数为2,如图2所示;

(3)选择脑兴趣区,在灌注图像上选取脑兴趣区(如图5所示,脑兴趣区分别为r1、r2、r3、r4);

(4)制作融合图像,即将选择了脑兴趣区的灌注图像与加权磁共振图像进行融合:首先把弥散加权磁共振图像透明化处理,然后与选择了脑兴趣区的灌注图像进行叠加,得到dwi-pwi融合图像,如图3所示;

(5)将同心圆与融合图像(图像大小11.25×11.25cm)进行叠加,确保同心圆最小圆的边缘与弥散加权磁共振图像上病灶的边缘重叠,这样在同心圆最小圆边缘与其最近的3个圆之间的距离为3cm,如图4所述;

(6)观察所选兴趣区位于病灶区或病灶周围3cm内的半暗带区得到脑兴趣区的定位图像,如图6所示,r1与弥散加权磁共振图像上病灶重叠,代表病灶区;r2、r3、r4位于病灶周围半暗带区,代表半暗带;其中r2距离病灶边缘1cm内,r3距离病灶边缘2cm内,r4距离病灶边缘3cm内。

本发明的同心圆定标技术是利用同心圆的半径差与灌注图像标尺的差异,在融合图像上准确定位缺血性病灶区和病灶周围3cm内的半暗带区,确保脑兴趣区的选择位于病灶区或半暗带区。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研究缺血性卒中病灶区和半暗带区病理变化的定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制作半径差为0.5cm的6个同心圆;将同心圆与灌注图像的标尺进行叠加,显示放大倍数为2;在灌注图像上随机选择兴趣点;进行图像融合;把同心圆与融合图像进行叠加,确保同心圆最小圆的边缘与弥散加权磁共振图像上病灶的边缘融合;观察所选兴趣区位于病灶区或病灶周围3cm内的半暗带区。本发明的同心圆定标技术是利用同心圆的半径差与灌注图像标尺的差异,在融合图像上准确定位缺血性病灶区和病灶周围3cm内的半暗带区,确保脑兴趣区的选择位于病灶区或半暗带区。

技术研发人员:彭建伟;魏静雅;孟改;张金焱;李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彭建伟
技术研发日:2017.09.18
技术公布日:2018.0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