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预制凹坑的信息记录介质和使用该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现设备及方法

文档序号:6777029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预制凹坑的信息记录介质和使用该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现设备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可被迅速终结 的信息记录介质和使用该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现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光记录介质(光盘)用于以非接触方式记录/再现数据的光学装置。光盘 通常包括用于根据信息记录容量以非接触方式数字地存储数据的致密盘
(CD)、数字多功能盘(DVD)、高清晰视频盘(HD-DVD)、蓝光视频盘 (Blu-Ray)以及其他介质。有些由用户用于存储数据、^L频或音频的光盘是 可写或可重写的。记录"察除/读取光盘的示例包括650MB CD-R、 CD-RW、 4.7GB DVD+R/RW、 DVD-RAM和DVD-R/RW。只读盘的示例包括650MB CD、 4.7GB DVD-ROM、 HD-DVD和蓝光盘。此外,使用发展的光介质的以 更高的密度和更快的速度来记录数据的其他技术正在开发当中。
DVD-RAM和DVD-RW介质通常具有4.7GB的记录数据容量,并且能 够将数据记录在其上,删除或者再现其上的数据。具体地讲,每个光盘具有 沟槽,以在数据记录操作期间在圆周方向上沿轨道引导光学拾取器。沟槽形 成于制造盘的期间,即,当制造用于基底的压模(stamper)时。
然而,DVD-RAM和DVD-RW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记录区域。在 DVD-RAM中,数据被记录在沟槽区域和位于两个相邻沟槽区域之间的岸台 区域中。此外,为了基于物理单元的存取,包含每个单元的地址的物理标识 符(ID)区域形成为凹坑序列。相反,在DVD-RW中,数据仅被记录在沟槽 区域,而未形成凹坑。反之,在岸台区域中形成有块地址作为岸台预制凹坑。
此外,由于沟槽的深度和宽度,因此DVD-RW具有优良的记录/再现特 性(比如优良的抖动特性)。有利的抖动特性提供较好的抖动裕度,以允许可 为介质产生过高或过低的传输转速的光学读/写装置具有优良的灵活性。在没 有凹坑的情况下为了优良的抖动特性而确定DVD-RW中的沟槽的宽度和深度。DVD-RW沟槽的适当的深度约为20-40 mm, ^f吏用激光束的波长(人)和 光盘的折射率(n)可将其表示为入/12n。DVD-RW的沟槽深度小于DVD-RAM 的表示为入/6n的沟槽深度。
图1A至图1D是示出当波长为650 nm、 NA为0.60以及最小标记长度 为0.42jum时根据凹坑的深度计算的再现信号的曲线图。在图1A至图1D 中,横轴代表时间(以ns为单位),纵轴显示再现信号的归一化值。图1A示 出当凹坑的深度为入/3时得到的再现信号;图1B示出当凹坑的深度为入/4 时得到的再现信号;图1C示出当凹坑的深度为入/6时得到的再现信号;图 1D示出当凹坑的深度为人/12时得到的再现信号。
图2显示使用最大值(即,来自DVD-RAM的深度的信号)执行归一化 时的结果。参照图2,当在人/12 (0.08入)以下形成凹坑时,3T或14T标记 的再现信号具有与在入/4 (0.25人)深度给定的结果的约30%或更低相应的 信号电平。因此,无法从该信号获得可靠的凹坑信号。因此,需要调节凹坑 的深度。
由于DVD-RAM中的凹坑和沟槽具有约入/6的深度,因此可容易地从沟 槽获得推挽(push-pull)信号,从凹坑获得再现信号。然而,由于DVD-RW 的沟槽深度浅很多,因此如果凹坑的深度与沟槽的深度相同,则难以从凹坑 获得推挽信号。因此,采用具有不同深度的沟槽和凹坑制造的DVD-RW将提 高凹坑再现信号电平。
为解决这个问题,第5,501,926号美国专利公开了 一种通过使用特殊光致 抗蚀剂和刻蚀工艺来制造两个具有不同深度的凹坑和沟槽的技术。然而,这 种技术的缺点可包括复杂的制造工艺和高制造成本。
第5,500,850号美国专利也公开了一种制造具有不同深度的沟槽的工艺。 然而出现这样的问题,即,必须非常准确地调节两束激光束的路径以形成具 有不同深度的沟槽。
同样地,可多次利用蚀刻工艺限定具有不同深度的凹坑和沟槽。即,可 使用蚀刻工艺来制造双深度盘。然而,该制造工艺也复杂并且产量低。因此, 盘的生产成本可能很高。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已经提出如申请人较早的工作成果(第2001-0108961 号韩国专利公告,现在公布为第6,906,994号美国专利)所公开的通过控制激 光束的功率来形成具有不同深度的凹坑和沟槽的优良的方法,其公开包含于此,以资参考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仍存在对如提出的制造的光盘进行快速终结的需求。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多个方面和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在制造期间对信息记录介质 进行快速终结的新技术。
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先前在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制造期间以预制凹坑序列形成在 对信息记录介质IOO进行终结时必须使用数据填充的部分,因此,对信息记 录介质IOO进行终结所需时间可被缩短,从而实现介质IOO的快速终结。


当结合附图进行阅读时,对本发明的更好理解/人以下对示例性实施例和 权利要求的详细描述将变得明显,上述所有内容组成本发明的公开的一部分。 尽管以下描述和示出的公开集中于公开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应该清楚 地理解,这只是作为说明和示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的精神和范
围仅由权利要求限定。以下是对附图的简要描述,其中
图1A至图1D是示出才艮据当波长(入)为650 nm、 NA为0.60以及最 小标记长度为0.42 jam时的凹坑的深度的再现信号的曲线图2是当图1C所示的凹坑深度为人/4时的归一化信号的曲线记录介质的示意图4是当沟槽的底面被布置在与形成于终结区域中的预制凹坑的底面相 同的平面而沟槽的深度不同于预制凹坑的深度时,图3所示的信息记录介质 的透一见图5是当沟槽的底面与形成于终结区域中的预制凹坑的底面位于不同水 平面并且沟槽的深度不同于预制凹坑的深度时,图3所示的信息记录介质的透视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层信息记录介质的示图,其中,预制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层信息记录介质的示图,其中,预制 凹坑形成于用于对该介质进行终结的中间区域,并且该信息记录介质包括第 一灵活中间区域;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记录介质的框图,该框图示出用于记录 指示预制凹坑形成于该介质的终结区域的信息的区域;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现设备的示意性 框图,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具有用于指示预制凹坑形成于该介质的终结区域的 数据的区域。最佳方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预先形成于用于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 终结的终结区域中的预制凹坑的信息记录介质。终结区域可包括信息记录介 质的中间区域。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信息记录介质可包括形成到一个或多个表面中的沟 槽,沟槽的深度不同于预制凹坑的深度。沟槽的底面可以与预制凹坑的底面 位于相同或不同的水平面。信息记录介质还可具有指示预制凹坑是否预先形 成于终结区域中的信息。指示存在预先形成于终结区域中的预制凹坑的信息 可被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中。信息记录介质还可具有预定区域以 包括导入区或所述导入区的控制数据区域。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一个或多个层的信息记录介质, 包括数据区域,记录用户数据;终结区域,预先形成有用于信息记录介质 的快速终结的预制凹坑,终结区域包括中间区域。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信息记录介质还可包括灵活中间区域,根据将被 记录在数据区域中的数据容量而被布置,数据作为标记被记录在灵活中间区 域中。指示预制凹坑是否预先形成于中间区域中的信息可被记录在信息记录 介质的预定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另 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将数据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和 再现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的记录/再现设备。该记录/再现设备包括写/读单元,将数据写入信息记录介质或从信息记录介质读取数据;控制单元,
被设置以控制写/读单元读取指示预制凹坑是否预先形成于终结区域中的信 息,并在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终结的期间使用读取的信息确定是否将数据记 录在终结区域中,所述信息被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控制单元还可控制写/读单元读取指示预制凹坑是否 预先形成于终结区域中的信息,所述信息被记录在控制数据区域中。当信息 指示预制凹坑预先形成于终结区域中时,控制单元可控制写/读单元在对信息
示预制凹坑序列未形成于终结区域中时,控制单元可控制写/读单元在对信息 记录介质进行终结处理的期间将数据记录在终结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将数据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或
再现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的记录/再现方法。该记录/再现方法包括 读取指示预制凹坑是否预先形成于终结区域中的信息,所述信息被记录在信
息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中;在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终结的期间使用读取的信 息来确定是否将数据记录在终结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记录/再现方法还可包括当所述信息指示预制凹坑 预先形成于终结区域中时,控制记录/再现设备在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终结处 理的期间不将数据记录在终结区域中;
当所述信息指示预制凹坑未形成于终结区域中时,控制记录/再现设备在
除了如上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和多方面外,通过参照附图和研读下面描 述,本发明的另外方面和实施例将是明显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其中,相 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部件。下面通过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以解释本 发明。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形成为预制凹坑序列的终结区域35的信 息记录介质100的示意图。
信息记录介质的终结表示一种被执行以只允许为数据再现使用信息记录 介质而限制用户将另外的数据记录在该信息记录介质上的进一步企图的处理。终结处理可包括将终结完成信息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中, 将内容表写入信息存储介质并将数据记录在信息存储介质的预定义的特定区 域中。根据已知的惯例,必须将数据记录在特定区域以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 终结。然而,根据本发明,为信息记录介质的终结而指定的特定区域是在制 造信息记录介质时以预制凹坑序列来形成。因此,本发明可减少在信息记录 介质的终结期间将数据记录在特定区域所需的时间。因此,可更快速地实现 信息记录介质的终结。还认识到,在数据可被存储在数据存储介质的多层的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情况下,由制造的预制凹坑序列所产生的时间节省效果 可好得多。
用于信息记录介质的终结的特定区域可根据信息记录介质的规格而有所 不同。例如,根据信息记录介质的规格,用于终结的特定区域可包括中间区 域,而且可以是导入区或导出区的一部分。然而,用于终结的特定位置可以 是信息记录介质的另一区域。
在将预制凹坑形成在终结区域中的过程中,形成于数据区域中的沟槽的 深度可不同于形成于终结区域中的预制凹坑的深度,以获得可靠的预制凹坑 信号。
可使用各种方法来制造如图3所示的信息记录介质。图4是当沟槽31 的底面被布置在与形成于终结区域中的预制凹坑36的底面相同的平面而沟 槽31的深度不同于预制凹坑36的深度时,图3所示的信息记录介质的透视 图。
参照图4,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记录介质100中,轨道形成于数 据区域或其他区域中,每个轨道具有沟槽31和岸台32。预制凹坑36形成于 终结区域35中。记录标记33根据数据记录形成于沟槽31中,岸台预制凹坑 34形成于岸台32中。
如图4所示,沟槽31的底面和形成于终结区域35中的预制凹坑36的 底面位于相同水平面bl。此外,沟槽31具有深度dl,而形成于终结区域35 中的预制凹坑36具有深度d2。即,沟槽31的深度不同于预制凹坑36的深 度。
图5是当沟槽31的底面与形成于终结区域35中的预制凹坑36的底面 位于不同的水平面并且沟槽31的深度不同于预制凹坑36的深度时,根据本 发明的另 一 实施例的信息记录介质的透视图。参照图5,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记录介质100中,轨道形成于数
据区域或其他区域中,每个轨道具有沟槽31和岸台32。预制凹坑36形成于 终结区域35中。记录标记33根据数据记录形成于沟槽31中,岸台预制凹坑 34形成于岸台32中。
如图5所示,沟槽31的底面位于水平面b2,形成于终结区域35中的预 制凹坑36的底面位于水平面b3。即,沟槽31的底面和预制凹坑36的底面 位于不同的水平面。此外,沟槽31具有深度dl,而形成于终结区域35的预 制凹坑36具有深度d2。即,沟槽31的深度不同于预制凹坑36的深度。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双层信息记录介质200的示图, 其中,预制凹坑形成于用于对该介质进行终结的中间区域中。参照图6,信 息记录介质200具有层# 0 (L0 )和层#1 ( Ll )的双层结构。层# 0包括数据 区域59、第一固定中间区域51、第一未用区域52、第一緩冲区域53和第一 专用区域54。同样地,层#1包括数据区域60、第二固定中间区域55、第二 专用区域56、第二緩冲区域57和第二未用区域58。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预制凹坑在制造信息记录介质200的期间形成于 第一固定中间区域51和第二固定中间区域55中。
将数据从层0的数据区域59记录到层1的数据区域60。为了预定目的, 将数据记录在第一专用区域54和第二专用区域56。例如,第一专用区域54 和第二专用区域56可用作测试区域或最佳功率控制区域。第一未用区域52 和第二未用区域58未被使用,从而第一专用区域54和第二专用区域56如果 必要可使用这些区域。第一緩冲区域53和第二緩冲区域57是为了有效地使 用第一专用区域54和第二专用区域56。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层信息记录介质300的示图,其
记录介质300具有层# 0 ( L0 )和层#1 ( Ll )的双层结构。层# 0包括数据区 域61、第一灵活(flexible)中间区域62、未记录区域63、第一固定中间区 域51、第一未用区域52、第一緩沖区域53和第一专用区域54。类似地,层 #1包括数据区域64、第二灵活中间区域65、未记录区域66、第二固定中间 区域55、第二专用区域56、第二缓沖区域57和第二未用区域58。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预制凹坑在制造信息记录介质300的期间形成于 第一固定中间区域51和第二固定中间区域55中。由于第一灵活中间区域62和第二灵活中间区域65可根据将被记录在数据区域的数据的大小来被可变
地布置,因此在制造信息记录介质300时它们不能以预制凹坑序列来形成。
例如,数据作为记录标记被记录在沟槽中。反之,固定中间区域可被形成为 预制凹坑序列。因此,可节省当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终结时将数据记录在固 定中间区域所需的时间,从而实现对信息记录介质的快速终结。
因此,当将数据写入双层信息记录介质300时,驱动系统;险查将被记录 在信息记录介质300上的数据的大小,并将数据记录在层#0和层1中,使 得记录在层#0和层1中的数据的数据大小相等。如图7所示,为了告知对 数据的记录已完成,第一灵活中间区域62和第二灵活中间区域65被布置在 完成数据的记录的部分之后的信息记录介质300上,信息记录介质300的其 余区域保持为空(即,未记录)。通过以这种方式可变地布置第一灵活中间区 域62和第二灵活中间区域65,其余空的数据区域不必填充数据。因此,可 减少对信息记录介质300进行终结所需的时间。由于其他区域51至58与图 6中的区域相同,因此将省略进一步的描述。
虽然第 一灵活中间区域62和第二灵活中间区域65作为终结区域的示例 被示出,但信息记录介质300上的可减少对信息记录介质300进行终结所需 的时间的任何其他区域也可以以预制凹坑序列来形成。因此,以预制凹坑序 列形成的用于对信息记录介质300进行终结的区域不限于第一灵活中间区域 62和第二灵活中间区域65,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明显的。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示图,该图示出用于记录指 示预制凹坑形成于该介质的终结区域中的信息的区域。
参照图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记录介质包括导入区10、用户数据 区域20和终结区域35。用户数据区域20是用于记录用户数据的区域,并且 预制凹坑预先被形成于终结区域35中。如上所述,终结区域35可以是信息 记录介质上的中间区域或任何其他区域。
导入区10包括预记录区域11和可重写区域12。预记录区域11具有预 先记录关于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的控制数据区域13。具体地讲,关于预制凹 坑是否形成于终结区域中的信息可被记录在控制数据区域13中。可以以任何 形式显示该信息。示例如下
OOb:预制凹坑未形成于终结区域中
Olb:预制凹坑形成于终结区域中很明显,关于预制凹坑是否形成于终结区域中的信息可被记录在信息记 录介质上除控制数据区域13之外的其他区域中。
可重写区域12包括緩冲区域14、供以后使用的保留区域15、用于测 试介质100的测试区域16以及包含与盘驱动或盘状态相关的信息的信息区域 17。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现设备的示意性 框图,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具有用于记录指示预制凹坑形成于该介质的终结区 域中的信息的区域。参照图9,记录/再现设备90包括写/读单元91和控制单 元92。为简洁起见,记录/再现设备(即使全部或部分)也可被称为驱动系统, 该驱动系统可以是内部的(封装在主机中)或外部的(封装在连接到主机的 单独的盒(未显示)中)。此外,如图9所示的记录/再现设备可以是单个设 备,也可以被分成记录设备(即,记录器)和读取设备(即,播放器)。
在控制单元92的控制下,写/读单元91将数据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100 上并读取记录的数据以再现数据。控制单元92根据主机发出的命令控制写/ 读单元91从信息记录介质100读取数据/将数据写入信息记录介质100。此外, 控制单元92处理读取的数据以获得有效数据。主机可被布置在记录/再现设 备90之内或之外。
在对信息记录介质100进行终结期间,控制单元92控制写/读单元91读 取记录在控制数据区域13中的指示预制凹坑是否形成于终结区域中的信息。 当写/读单元91在控制单元92的控制下将读取的信息提供给控制单元92时, 控制单元92通过使用提供的位于信息存储介质上的信息来确定预制凹坑是 否形成于终结区域中。
当控制单元92确定预制凹坑形成于终结区域中时,可控制写/读单元91 在对信息记录介质100进行终结处理的期间不将数据记录在终结区域中。
另外,当控制单元92确定预制凹坑未形成于终结区域中时,控制写/读 单元91在对信息记录介质100进行终结处理的期间将数据记录在终结区域 中。
尽管参照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具体表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 和细节上进行各种改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许多修改、 置换、增补和子组合,以使本发明的教导适用于具体情况。例如,信息记录介质可包括多层以增加潜在的数据存储容量。另外,预先形成于终结区域中 的预制凹坑可以是保证来自预制凹坑的强再现信号所需的任何深度,并且可 以位于信息存储介质中的任何位置。因此,本发明意图并不限于公开的各个 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包括用户数据区域,存储用户数据;终结区域,包括用于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终结的预先形成的预制凹坑序列。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终结区域包括中间区域。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还包括形成于信息记录介质中的 沟槽。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每个沟槽的深度不同于每 个预制凹坑的深度。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沟槽的底面与预制凹坑的 底面位于相同或不同的水平面。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指示预制凹坑是否预先形 成于终结区域中的信息被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中。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信息记录介质的所述预定 区域包括导入区或所述导入区的控制数据区域。
8、 一种具有一个或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包括 数据区域,记录用户数据;终结区域,预先形成用于信息记录介质的快速终结的预制凹坑。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还包括灵活中间区域,根据将 被记录在数据区域中的数据的大小而被布置,数据作为标记被记录在灵活中 间区域中。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指示预制凹坑是否预先 形成于终结区域中的信息被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中。
11、 一种用于将数据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或再现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 上的数据的记录/再现设备,包括写/读单元,被布置以将数据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或从信息记录介质读 取数据;控制单元,被配置以控制写/读单元读取指示预制凹坑是否预先形成于终 结区域中的信息,并在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终结期间通过使用读取的信息确定是否将数据记录在终结区域中,所述信息被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预定区 域中。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再现设备,其中,控制单元还控制写/读 单元读取指示预制凹坑是否预先形成于终结区域中的信息,所述信息被记录 在控制数据区域中。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再现设备,其中,当所述信息指示预制 凹坑预先形成于终结区域中时,控制单元控制写/读单元在对信息记录介质进 行终结处理的期间不将数据记录在终结区域中,而当所述信息指示预制凹坑 未形成于终结区域中时,控制单元控制写/读单元在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终结 处理的期间将数据记录在终结区域中。
14、 一种用于将数据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或再现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的记录/再现方法,包括读取指示预制凹坑是否预先形成于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终结区域中的信息,所述信息被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中;在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终结的期间使用读取的信息来确定是否将数据记 录在终结区域中。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记录/再现方法,其中,信息读取操作包括 读取表示预制凹坑是否预先形成于终结区域中的信息,所述信息被记录在控 制数据区域中。
16、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再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信息指示预制凹坑预先形成于终结区域中时,进行控制使得在对 信息记录介质进行终结处理的期间不将数据记录在终结区域中;当所述信息指示预制凹坑未形成于终结区域中时,进行控制使得在对信 息记录介质进行终结处理的期间将数据记录在终结区域中。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可被快速终结的信息记录介质和使用该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现设备及方法。在该信息记录介质中,预制凹坑预形成于终结区域中。由于在制造信息记录介质时将在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终结时必须使用数据填充的部分被预先形成为预制凹坑系列,因此,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终结所需时间可被缩短,从而实现该介质的快速终结。
文档编号G11B7/007GK101292288SQ200680038654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5日
发明者李坰根, 田坂修一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