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180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是关于一种连接器固定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可同时配合计算机面板的外观设计、组装简便、可将连接器装置在计算机前板的连接器固定装置。
一般用于输入/输出信号传输的连接器,如USB连接器(UNIVERSALSERIAL BUS)、IEEE1394连接器等,是通过焊固方式而固定于计算机主机板上,相对于各连接器,计算机壳体开设若干开口,以供相对的各连接器外露,进而提供各连接器对外的连接。但该种连接器的设置方式使得计算机操作者在插接鼠标、键盘及电玩摇杆等常用设备时,需绕至计算机后板,使用上极为不便,相关专利如美国第5,347,430、5,497,292及5,822,182号专利。
为便于操作者使用,业界便将USB及IEEE1394等电连接器直接固定至计算机前板,以使鼠标、键盘及电玩摇杆等外围设备可在计算机前方直接连接。在其既有的技术中,是将连接器预先焊接至一电路板,并将该电路板固定在一铁制框体内,然后再将该框体以翻折的方式卡扣在计算机前板相对的扣孔中,以使连接器外露于计算机前板,以供外围设备连接。对应于该铁制框体,计算机面板开设有一开口,其上罩有一可翻掀的透明塑料盖,以配合计算机面板的外观设计。但该种连接器的固定装置在组装时,其框体的固定必需先将计算机上盖或侧板拆下后,再从计算机后部或计算机侧部将该框体装入,进而使其整个组装过程较为复杂;另外,因该铁制框体与计算机前板之间的固定方式为铁件与铁件之间的卡扣,进而无法利用材质本身的弹性卡固,极易造成二者间的卡固不稳等缺失;而铁制框体通过用透明塑料盖罩覆,对于计算机面板的外观设计也确实有美中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连接器从计算机前板前侧直接固定至计算机前板、结构简单、组装简便、同时还可配合计算机面板外观设计的连接器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连接器固定装置主要用于将连接器连接固定至计算机前板上的开口中,其中该开口的边缘弯折设置有卡扣片,该固定装置主要包括遮蔽体与绝缘外壳,该遮蔽体可供该连接器装置固定于其中,其主要包括至少一卡钩及开设至少一第一窗口,该第一窗口可供装置于其中的连接器外露;绝缘外壳则包括至少一卡合孔、卡扣凸片、弹扣板以及至少一相对于该第一窗口的第二窗口;其中,绝缘外壳是套合在遮蔽体,并使该遮蔽体的卡钩卡固于该绝缘外壳的卡合孔中以固定该遮蔽体于绝缘外壳之中,并使第一窗口与第二窗口重合以使装置于该遮蔽体内的连接器外露,而绝缘外壳的卡扣凸片则可卡扣于该计算机前板开口的边缘,并通过转动该绝缘外壳与遮蔽体的组合以使该绝缘外壳的弹扣板卡扣于该计算机前板开口的卡扣片,进而固定该连接器固定装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固定效果好且易于与电脑外观设计有效配合等优点。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连接器固定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连接器装置入本发明连接器固定装置遮蔽体内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连接器固定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发明连接器固定装置装置入计算机前板前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连接器固定装置一部分被装置于计算机前板上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连接器固定装置完全装置于计算机前板上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连接器固定装置10,由遮蔽体12、绝缘外壳14构成。
其中,遮蔽体12是由钢材所制成的一侧为开口的空心壳体,具一与开口相对的上壁20及相对的第一、二、三、四侧壁22、24、26、28。其中,上壁20上设有二平行的第一窗口32及第二窗口34,同时,该上壁20在适当位置处设有二固定孔35(图中仅示其一);第三、四侧壁26、28分别设有卡钩38;第一侧壁22上开设有二开孔37,而其末端约略中间位置则向外翻折出一第一翻折片42;第二侧壁24内部对应二开孔37设有二固定柱43,其内设有螺纹,并铆接固定于第二侧壁24,而侧壁24的末端则向外翻折出一呈U形状的第二翻折片44,并形成一凹槽54,其两侧分别开设有固定孔56;侧壁26、28的末端则分别向外翻折出第三及四翻折片46、48。
如图1至图2所示,连接器104、106被预先固定在电路板100上,该电路板100可自遮蔽体12的开口端插入并通过二固定柱43支撑而稍微固定,对应该二固定柱43,电路板100上开设有二通孔102,然后,将螺丝108对应穿过该二通孔102并螺锁于二固定柱43中,而螺丝起子则可从二开孔37穿入而将该电路板100螺锁在该二固定柱43上,进而将电路板100固定在该遮蔽体12内,连接器104、106则分别对应上壁20上的第一窗口32及第二窗口34,以提供各连接器对外的连接。
该绝缘外壳14可套合于遮蔽体12上。主要包括上壁80及相对的第一、二、三、四侧壁82、84、86、88,该绝缘外壳14相对于上壁80为开口。其中,上壁80对应遮蔽体12上壁20上的窗口32、34亦开设有第一窗口90及第二窗口92,该上壁80对应遮蔽体上的二固定孔35设有二固定销36;第三侧壁86及第四侧壁88则分别对应遮蔽体12的侧壁26、28上的卡钩38设有卡合孔58,侧壁82的末端边缘两侧一体翻折冲设出相距一定间隔的二卡扣凸片62,侧壁84在其末端边缘两侧对应遮蔽体12的二固定孔56凸设有二定位销64,在中央部份则延伸出一弹扣板66,该弹扣板66的末端形成有一倒钩68。
请配合参照图3所示,在将绝缘外壳14套合于遮蔽体12上时,首先使绝缘外壳14套接遮蔽体12的上壁20,并使绝缘外壳的四侧壁82、84、86、88分别对应遮蔽体12的四侧壁22、24、26、28,并使遮蔽体12第三、四侧壁26、28上的卡钩38分别对应卡入绝缘外壳14第三、四侧壁86、88上的卡合孔58中,绝缘外壳14上壁80的二定位销36则对应卡入遮蔽体12上壁20的固定孔35中,第二侧壁84上的二定位销64则对应卡入遮蔽体12第二翻折片44的二固定孔56中,进而将绝缘外壳14套合于遮蔽体12上。同时,遮蔽体12上壁20上的窗口32、34则分别与绝缘外壳14上壁上的窗口90、92相互重合并贯通,第一翻折片42则置于绝缘外壳14的侧壁82的二卡扣凸片62的间,而弹扣板66则被收容于第二翻折片44的凹槽54中。
如图3及图4所示,计算机前板110对应该连接器固定装置10开设有一开口112,是由第一侧边114、第二侧边116、第三侧边118及第四侧边120形成。其中,第一侧边114的中部向开口112中心凸出而形成一凸片122,第二侧边116的中部则向内翻折形成一卡扣片124,并形成一卡扣槽126,其两侧的前板上分别形成有二固定孔128,以配合绝缘外壳上的二定位销64。
如图3、图4及图5所示,为了将该连接器固定装置10固定在该计算机前板110上,首先使该固定装置10的二卡扣凸片62对应卡入计算机前板110第一边缘114的凸片122两侧,第一翻折片42则抵住该凸片122;然后将固定装置10朝壳体方向旋转,以使该固定装置10的弹扣板66卡入卡扣槽126中,并使卡扣片124抵住弹扣板66末端的倒钩68。同时,请再参照图6,连接器固定装置10的二定位销64对应卡入计算机前板上的二固定孔128中,第三翻折片46、48则分别扣住计算机前板110的第三侧边118与第四侧边120而留于计算机前板110外,进而将该连接器固定装置以内外配合的方式稳固地固定在计算机前板110上,同时,第一、二、三及四翻折片42、44、46、48与计算机前板110接触,并可形成接地通路。
在取出该固定装置10时,只需向内扳动弹扣板66,并使其脱离卡扣片124,再用手托住固定装置10并向外旋转,至弹扣板66完全脱离卡扣槽126,再扳动该固定装置10,使第一翻折片42脱离凸片122,进而取出连接器固定装置10。
对应于该连接器固定装置,计算机面板上开设有一开口,以提供该固定装置内各连接器对外的连接,因该固定装置的铁壳外包覆有一与计算机面板材质相同的绝缘外壳,进而可与计算机面板的外观设计相配合,而无需在计算机面板上加设任何罩盖,以减少生产成本及组装复杂度。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固定装置,主要用于将连接器连接固定至计算机前板上的开口中,其中该开口的边缘弯折设置有卡扣片,该固定装置主要包括遮蔽体与绝缘外壳,其特征在于该遮蔽体可供该连接器装置固定于其中,其主要包括至少一卡钩及开设至少一供连接器外露的第一窗口;绝缘外壳则包括至少一卡合孔、卡扣凸片、弹扣板以及至少一相对于该第一窗口的第二窗口;该遮蔽体的卡钩可卡固于该绝缘外壳的卡合孔中,而绝缘外壳的卡扣凸片则卡扣于该计算机前板开口的边缘,并通过转动该绝缘外壳与遮蔽体的组合以使该绝缘外壳的弹扣板卡扣于该计算机前板开口的卡扣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蔽体为一具有一上壁及四侧壁的空心壳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外壳亦为一具一上壁及四侧壁的空心壳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窗口是开设于该遮蔽体的上壁,而该第二窗口则开设于该绝缘外壳的上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蔽体的上壁还设置有至少一固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外壳的上壁进一步设置有至少一可延伸穿过固定孔以固定该绝缘外壳于该遮蔽体的定位销。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钩是置于该遮蔽体的侧壁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合孔设置于该绝缘外壳的侧壁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蔽体向外翻折出至少一可与该计算机前板构成接触的翻折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蔽体其中一翻折片上开设有至少一固定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外壳在弹扣板两侧设有至少一定位销。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销可对应卡入遮蔽体翻折片上所开设的固定孔中。
13.一种连接器固定装置组合,主要包括遮蔽体、绝缘外壳及计算机前板,计算机前板上开设有一开口,其特征在于该遮蔽体可供连接器装置固定于其中,主要包括至少一卡钩及开设有至少一可供连接器外露的第一窗口;绝缘外壳则包括至少一卡合孔、卡扣凸片、弹扣板以及至少一相对于该第一窗口的第二窗口;而该前板则自其开口边缘处弯折设置有卡扣片;该遮蔽体的卡钩可卡固于该绝缘外壳的卡合孔中以固定该遮蔽体于该绝缘外壳之中,而绝缘外壳的卡扣凸片则卡扣于该计算机前板上开口的边缘,并通过转动该绝缘外壳与该遮蔽体的组合使该绝缘外壳的弹扣板卡扣于该计算机前板开口的卡扣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组合,其特征在于该遮蔽体为一具有一上壁及四侧壁的空心壳体。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外壳亦为一具有一上壁及四侧壁的空心壳体。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窗口是开设在该遮蔽体的上壁,而该第二窗口则开设在绝缘外壳的上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组合,其特征在于该遮蔽体的上壁还设置有至少一固定孔。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外壳的上壁进一步设置有至少一可延伸穿过该固定孔以固定该绝缘外壳于该遮蔽体的定位销。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卡钩设置于该遮蔽体的侧壁上。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卡合孔设置于该绝缘外壳的侧壁上。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组合,其特征在于该遮蔽体向外翻折出至少一与该计算机前板构成接触的翻折片。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组合,其特征在于该遮蔽体的其中一翻折片上开设有至少一固定孔。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外壳在弹扣板两侧设有至少一定位销。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销可对应卡入遮蔽体翻折片上所开设的固定孔中。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组合,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前板进一步设置有至少一可供该绝缘外壳的固定销延伸通过而固定的固定孔。
全文摘要
一种连接器固定装置,主要用于将连接器及其电路板固定在计算机前板上,包括遮蔽体及绝缘外壳。其中,绝缘外壳可套合于遮蔽体,其上设有卡扣凸片、定位销及弹扣板,其中卡扣凸片可卡入计算机前板上所开设的开口的一侧边,并抵住计算机前板的内壁,定位销可对应卡入遮蔽体的固定孔及计算机前板上所开设的固定孔中,而弹扣板则可对应卡入前板上开孔的另一侧边,并抵住计算机前板向内翻折的卡扣片,进而将该固定装置固定在计算机前板上。
文档编号H01R13/73GK1315825SQ0011416
公开日2001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25日
发明者刘建忠, 刘宇泰 申请人:富金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