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排线连接器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760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性排线连接器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软性排线连接器改良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软性排线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适合于软性排线或挠性电路板 (FPC)连接用的软性排线连接器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及图2所示,为一种已用的用以和可挠性电路板(FPC)软性排线连接的 构造。该种软性排线连接器可设置在一电路基板7上,并与一可挠性电路板的软性排线 6连接,而使得该软性排线6与电路基板7达成电性以及机械性的连接。[0003]该种已用的连接器构造大致包括一本体1,系以塑料射出成形方式制成,其 中央具有一个排线插槽2,且该本体1的顶面前端部分设有一宽度大于该软性排线宽度的 缺口而形成一插槽开口 9,可供前述软性排线6插入到该排线插槽2之中。于该排线插 槽2之中设置有多数个端子插槽,可供若干第一端子3及第二端子4插置于其中。及一 上盖5,设置于该本体1上方的插槽开口 9之中,用以将于该软性排线6插入到该排线插 槽2之后将该排线固定。[0004]如图1及图3所示,前述本体1位于该排线插槽2 二侧边位置,分别设置有一焊 接片8,该二焊接片8的顶端朝向排线插槽2的中央方向弯曲,且勾持住本体1 二侧边的 顶缘,而其底部可焊接在电路基板7之上,藉此辅助将该本体1固定在电路基板7的表 面,同时使该连接器与电路基板7形成接地。[0005]如图3及图4所示,该种已用的软性排线连接器的排线插槽2之前端部分因为设 有前述插槽开口 9,且该插槽开口 9的宽度大于前述软性排线6的宽度,因此当软性排线 6插入到该排线插槽2之后,如果软性排线6受到向上的拉力时,将有可能会将上盖5 — 并拉起,而导致软性排线6失去固定,而使得软性排线6与该连接器脱离。[0006]由于以上原因,已用的软性排线连接器在使用上存有极大的缺失,本设计人有 鉴于此,乃苦思细索,积极研究,加以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研发的经验,并经不断试验及 改良,终于发展出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内容[0007]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软性排线受到拉扯时,造成连接器上 盖被掀起,而使得排线松脱的软性排线连接器改良结构。[0008]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性排线连接器改良结构,其包括 一本体,于其中央设有一排线插槽,可供一软性排线插入其中,其内部设有多数个用以 与该软性排线接触的端子,且于顶面前端设有一插槽开口; 一上盖,设于该插槽开口位 置,用以于前述软性排线插入于该排线插槽之后,将该软性排线固定于该排线插槽中; 及二焊接片,设于该本体位于该排线插槽二侧边位置;其特征在于[0009]该排线插槽的插槽开口二侧边,分别设有一卡合构件,各该卡合构件分别具有 一略高于前述软性排线,且朝向该排线插槽中央部分延伸的卡合部,可于该软性排线插入于该排线插槽后,勾持于该软性排线位于该插槽开口位置的二侧的上缘。[0010]该勾持构件一体成形地设置于该连接器本体位于该排线插槽二侧边的部位。[0011]各该卡合构件分别具有一个一体成形地设于该本体位于该排线插槽二侧边底面 的连接部,且于各该连接部的内侧面前缘分别设有一导引斜面,以协助引导该软性排线 的前端对准插入到该排线插槽中。[0012]该卡合构件由该二焊接片顶面一体成形地延伸,然后朝向该排线插槽的中央方 向弯折而成。[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排线插槽的插 槽开口二侧边分别设有一勾持构件,各该勾持构件分别具有一略高于软性排线,且朝向 该排线插槽中央部分延伸的卡合部,这样就可于该软性排线插入到该排线插槽后,勾持 于该软性排线位于该插槽开口位置的二侧的上缘,藉以防止该软性排线受到拉扯时向上 翘起,而使该上盖被掀起,造成软性排线脱落的情形。[0014]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 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0015][0016][0017][0018][0019][0020]立体图。[0023][0024][0025][0026][0027][0028][0029][0030][0031][0032][0033][0034][0035][0036]图1为一种已用软性排线连接器构造的立体图。 图2为已用软性排线连接器于排线插入到插槽内部状况下的立体图。 图3为已用软性排线连接器的正面视图。图4为已用软性排线连接器于排线受拉扯,而使上盖翘起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软性排线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软性排线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软性排线连接器于排线插入于插槽内部状况下的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 标号说明 1本体 3第一端子 5上盖 7电路基板 9插槽开口 10连接器本体 12第一端子插槽 14插槽开口 16焊脚插槽 21导电部 31接触点实施例软性排线连接器的正面视图。实施例软性排线连接器于排线受拉扯的动作示意图<二实施例软性排线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2排线插槽 4第二端子 6软性排线 8焊接片11排线插槽 13第二端子插槽 15上盖 20软性排线30第一端子 40第二端子[0037]41接触点[0038]51插脚部[0039]60卡合构件[0040]62导引斜面50焊接片 52焊脚部 61连接部 50A焊接片[0041]60A卡合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2]如图5至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软性排线连接器改良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如图 5所示,其中主要包括一连接器本体10,其以塑料射出成形方式制成,其概呈矩形, 且于其中央具有一排线插槽11,可供一软性排线20插入。该连接器本体10位于该排线 插槽11的底面一侧设有若干第一端子插槽12,及若干第二端子插槽13,可供若干第一端 子30及若干第二端子40插置于其中。各该第一端子30上分别设有一接触点31,而该若 干第二端子40上,也分别设有一接触点41,可与前述软性排线20的电路接点21接触, 以使得各该第一端子30与第二端子40和该软性排线20导通,而达成电性的连接。[0043]该本体10位于该排线插槽11开口的上方,具有一插槽开口 14,用以供前述软性 排线20从该插槽开口 14插入到该排线插槽11之中,且于该插槽开口 14处设置有一可掀 起的上盖15,可用以于前述软性排线20插入于该排线插槽11内部时,盖合起来,而将该 软性排线20压合固定于该排线插槽11中,并使得软性排线20的导电部21与该第一、二 端子30、40的接触点31、41接合,而与第一、二端子30、40导通而达成电性连接。[0044]另本体10位于该排线插槽11的二侧,分别设有一焊片插槽16,以供二焊接片 50插入固定。各该焊接片50的末端分别具有一插脚部51,可插入于该二焊片插槽16之 中,藉以将该二焊接片50固定在本体10的二侧边;而其前端的底部,分别具有一向下突 出的焊脚部52,可焊接于一印刷电路板上,藉以协助将该焊接片50连同本体10焊接固定 在该印刷电路基板上,并使该连接器和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线路连接,以达接地的目的。[0045]如图7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的特征,系在于该本体10于该排线插槽11 位于该插槽开口 12位置的二侧边,分别设有一卡合构件60。该二卡合构件60从该排线 插槽11 二侧边略高于前述软性排线20插入于该排线插槽11后的顶面高度的位置朝向该 排线插槽11的中央部分延伸而成,且其靠近该连接器本体10外侧的一端一体成形地向下 垂直延伸一连接部61,并藉由该连接部61连接于该排线插槽11底面的二侧边。[0046]该第一实施例中,卡合构件60及连接部61以塑料射出成形方式,一体成形地设 置于该连接器本体10上。如图8所示,当该软性排线20插入于该排线插槽11后,该软 性排线20的二侧边容置于该二卡合构件60的底部空间中,因此可受该二卡合构件60的 卡合,而不易向上翘起。[0047]此外为使得该软性排线20易于插入于该排线插槽11之中,该二卡合构件60于 连接部61内侧面的前缘分别设有一倒角,而形成一导引斜面62,以协助使用者易于将软 性排线20的前端对准插入到排线插槽11之中。[0048]该二卡合构件60的功用,系为可以于前述软性排线20插入于该排线插槽11内 部以后,卡合于该软性排线20的二侧边的上缘,藉以于该软性排线20受到向上拉扯的力 量时,阻挡该软性排线20的二侧边使其不会向上翘起,而将上盖15掀起,而造成软性排线20脱落的情形。[0049]另外如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第 一实施例相同,其主要不同点,系在于将前述卡合构件改以冲压成形方式一体成形地设 置于焊接片之上。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使用的焊接片50A,由其顶端的 材料向上延伸后,再朝向排线插槽11中央方向向内弯折,而形成一卡合构件60A;该卡 合构件60A的位置略高于前述软性排线20插入于该排线插槽11后顶面高度的位置,且于 前述软性排线20插入到该排线插槽11以后卡合于该软性排线20 二侧的顶缘,防止软性 排线20受力拉扯时向上翘起。[0050]本实用新型藉上述技术手段,有效解决了已用软性排线连接器因为软性排线受 力拉扯时,容易因软性排线向上翘起,而使连接器的上盖松脱,而使得软性排线脱落的 问题,因此更增加了连接器使用的可靠性。[0051]以上说明书所揭示仅为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惟该实施例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亦即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艺精神下 所完成的均等变化,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软性排线连接器改良结构,包括一本体,于其中央设有一排线插槽,可供 一软性排线插入其中,其内部设有多数个用以与该软性排线接触的端子,且于顶面前端 设有一插槽开口; 一上盖,设于该插槽开口位置,用以于前述软性排线插入于该排线插 槽之后,将该软性排线固定于该排线插槽中;及二焊接片,设于该本体位于该排线插槽 二侧边位置;其特征在于该排线插槽的插槽开口二侧边,分别设有一卡合构件,各该卡合构件分别具有一略 高于前述软性排线,且朝向该排线插槽中央部分延伸的卡合部,可于该软性排线插入于 该排线插槽后,勾持于该软性排线位于该插槽开口位置的二侧的上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排线连接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勾持构件一体成 形地设置于该连接器本体位于该排线插槽二侧边的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性排线连接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卡合构件分别 具有一个一体成形地设于该本体位于该排线插槽二侧边底面的连接部,且于各该连接部 的内侧面前缘分别设有一导引斜面,以协助引导该软性排线的前端对准插入到该排线插 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排线连接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合构件由该二 焊接片顶面一体成形地延伸,然后朝向该排线插槽的中央方向弯折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性排线连接器改良结构,其包括一本体,中央设有一排线插槽;若干端子;一上盖,设于该排线插槽的开口;及二焊接片,设于该本体位于该排线插槽二侧边位置;且该排线插槽二侧边分别设有一卡合构件,可于软性排线插入该排线插槽后卡合于该软性排线二侧的上缘,以防止该软性排线受到拉扯时向上翘起,而使该上盖被掀起,造成软性排线脱落的情形。
文档编号H01R12/77GK201812973SQ201020549859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简新豪 申请人:启贸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