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连接装置和用于usb连接装置的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523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Usb连接装置和用于usb连接装置的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USB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USB连接装置,还涉及一种用于USB连接装置的印刷电路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智能卡片如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身份识别卡)、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和TF卡(快闪存储器卡)等,一般需要采用USB连接装置等读卡器连接到个人电脑等终端上。现有的USB连接装置由外壳体、印刷电路板、USB连接端子和用于与智能卡片电连接的卡连接端子组成,USB连接端子设于印刷电路板的接口端上,卡连接端子则设于印刷电路板的另一端上,具体设于外壳体内并与USB连接端子间隔设置;在使用过程中,USB连接装置通过印刷电路板的接口端与终端的USB插槽进行接插,并通过USB连接端子与终端之间相连接以进行数据传输等操作。然而,在工作的过程中,印刷电路板位于外壳体内的部分属于高发热区,其散发的热量容易影响设于其上的智能卡片的性能,甚而由于过热而损坏智能卡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 一种USB连接装置和用于USB连接装置的印刷电路板,以解决由于USB连接装置的印刷电路板过热而影响智能卡片的性能或损坏智能卡片的技术问题,并有效地保护智能卡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USB连接装置,该USB连接装置包括印刷电路板、USB连接端子以及卡连接端子,该印刷电路板包括用于与USB插槽接插的接口端,该USB连接端子设于该接口端的第一表面,该卡连接端子设于该接口端的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智能卡片的固定机构。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USB连接装置还包括接口壳体,该接口壳体与该第二表面之间配合形成该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为卡槽。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印刷电路板包括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该接口端设于该第一电路板上,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是第一电路板相背的两面。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电路板与该第一电路板相连接的端设有限位槽,该限位槽与该卡槽配合构成用于固定智能卡片的容置腔体。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容置腔体设有插卡口,该插卡口设于该USB连接装置与USB插槽接插的端面上。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孔,该第二电路板上设有第二定位孔,该接口壳体上设有定位件,该第一电路板和该第二电路板之间通过该定位件贯穿该第一定位孔和该第二定位孔以实现稳定连接。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定位件自该接口壳体的内壁弯折突出成型。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口壳体通过表面贴装技术分别焊接于该第一电路板和该第二电路板上,或黏贴于该第一电路板和该第二电路板上。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到第七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USB连接端子和/或该卡连接端子一体化形成于该第一电路板上。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电路板与该第二电路板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卡连接端子为金属弹片。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到第七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USB连接装置还包括与该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的卡座,该卡连接端子设置于该卡座上。结合第一方面的第i^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卡座通过表面贴装技术焊接于该第一电路板上。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USB连接装置还包括设置该卡连接端子的卡座,该第二表面上设有容置槽,该卡座固定于该容置槽内并与该接口端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表面挖空并形成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位于该第一侧壁和该第二侧壁之间的凹陷区,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以及该凹陷区配合形成该容置槽。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到第七、或第十三到第十四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口壳体还设有导槽和推压件,该导槽贯穿该接口壳体并和该卡槽相连通,该推压件沿该导槽活动设置并部分形成于该卡槽内,该推压件用于推动智能卡片以退出该卡槽。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到第七、或第十三到第十四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USB连接装置还包括外壳体,该印刷电路板紧密设置于该外壳体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且该接口端和该接口壳体外露于该外壳体外以用于与USB插槽接插。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USB连接装置的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包括用于与USB插槽接插的接口端,该接口端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用于设置USB连接装置的USB连接端子;该第二表面用于设置USB连接装置的卡连接端子。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印刷电路板包括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该接口端设于该第一电路板上,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是第一电路板相背的两面。[0024]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电路板与该第一电路板相连接的端设有限位槽,该限位槽用于固定智能卡片。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USB连接端子和/或该卡连接端子一体化形成于该第一电路板上。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表面上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用于固定USB连接装置的卡座,该卡座用于设置该卡连接端子。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表面挖空并形成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位于该第一侧壁和该第二侧壁之间的凹陷区,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以及该凹陷区配合形成该容置槽。本申请在印刷电路接口端的第一表面设置USB连接端子且在接口端的第二表面设置卡连接端子,再通过固定机构将智能卡片固定到第二表面上,使得工作时智能卡片可以远离印刷电路板的高发热区,减少印刷电路板工作时散发的热量给智能卡片带来的影响,还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过热而损坏智能卡片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另外,本申请将卡连接端子及智能卡片设于接口端,还可以减少USB连接装置在高发热区预留给智能卡片的容置空间,有利于产品的轻薄化。

图1是本申请USB连接装置一实施方式一视角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还显示了智能卡片;图2是图1所示USB连接装置的安装方式示意图,其中,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相连接;图3是图1所示USB连接装置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还显示了智能卡片;图4是图1所示USB连接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其中还显示了外壳体;图5是图4所示USB连接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还显示了智能卡片;图6是本申请USB连接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还显示了智能卡片;图7是图6所示USB连接装置的第一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USB连接装置又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还显示了智能卡片;图9是本申请印刷电路板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还显示了智能卡片;图10是图9所示印刷电路板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其中还显示了智能卡片;以及图11是本申请印刷电路板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还显示了智能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切理解本申请。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一,请参阅图1到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USB连接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印刷电路板10、USB连接端子11以及卡连接端子12。USB连接装置实现智能卡片20与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和传输等功能,其可以为仅通过USB连接端子11进行数据连接和传输的读卡器,还可以是同时设置有USB连接端子11和无线射频等非接触方式进行读卡的读卡器,在本技术领域人员理解的范围内,不作限定。具体来说,智能卡片20是SM卡、SD卡、TF卡或其他包含微电路的卡片。其中,SIM卡进一步可以为Nano-SIM卡;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智能卡片20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存储卡,在此不作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电路板10包括用于与USB插槽接插的接口端,接口端包括第一表面103和第二表面104,第二表面10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智能卡片20的固定机构;印刷电路板10相异于接口端的另一端为包括电路的工作端。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机构可以采用卡勾或卡槽等形式,其只需实现将智能卡片20固定于印刷电路板10上即可,在本技术领域人员理解的范围内,不作限定。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方式印刷电路板10具体包括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而印刷电路板10接口端设于第一电路板101上,如图1所示,第一表面103和第二表面104分别是第一电路板101相背的两面。USB连接端子11设于接口端的第一表面103,卡连接端子12设于接口端的第二表面104,换而言之,USB连接端子11和卡连接端子12分别设于接口端相背的两面。相对于现有技术将卡连接端子12设于高发热区的工作端而言,本申请可以有效地减少印刷电路板10工作时散发的热量给智能卡片20带来的影响,还可以避免由于高发热区的工作端过热而损坏智能卡片20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接口端的面积足够大,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也可以为印刷电路板10相同的一侧面,即USB连接端子11和卡连接端子12设于接口端的同一侧面,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避免将卡连接端子12设置在工作端所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其具体设置方式在本技术领域人员容易结合理解的范围内,不作细述。在本实施方式中,USB连接装置还进一步包括接口壳体13,接口壳体13可以为金属材料制得,其可以通过SMT工艺(表面贴装技术)分别焊接于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上;接口壳体13也可以为金属或橡胶材料制得,对应地也可以直接黏贴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上;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接口壳体13也可以直接采用螺接或铆接等方式固定于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上,在此不作限定。如图5所示,接口壳体13与第二表面104之间配合形成固定机构,本实施方式固定机构采用卡槽的方式。进一步而言,为了将智能卡片20紧固地限定于卡槽内以防止其晃动,第二电路板102与第一电路板101相连接的端设有限位槽1021,限位槽1021与卡槽配合构成用于固定智能卡片20的容置腔体121,容置腔体121与智能卡片20之间采用紧密配合的方式,譬如针对不同的智能卡片20设置型号专门对应的USB连接装置。在图5中,容置腔体121设有插卡口 100,插卡口 100设于USB连接装置与USB插槽接插的端面上。其中,本申请中的“固定”泛指“用于定位”,而非限定为“牢固地定位”,在本技术领域人员容易理解的范围内,不作具体限定,其仅表达为一种实现连接的方式。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USB连接装置也可以采用非设置接口壳体13的方式,其仅通过接口端与USB插槽进行接插,而无需接口壳体13进行连接,对应地,固定机构需要在接口端第二表面104单独形成,如前述的卡勾等形式,其中,采用不设置接口壳体13的USB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本技术领域人员容易理解的范围内,不作赘述。另外,为了实现第一电路板101与第二电路板102之间的稳定连接,第一电路板101与第二电路板102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而在设置接口壳体13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第一电路板101上设置第一定位孔1011,在第二电路板102上设置第二定位孔1022,而在接口壳体13上设置定位件130,接着通过定位件130贯穿第一定位孔1011和第二定位孔1022以实现第一电路板101与第二电路板102之间的稳定连接。不难看出,接口壳体13与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之间既通过焊接或黏贴的方式相连接,再通过定位件13的方式进行连接,进一步加强了接口壳体13、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保证了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之间的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定位孔1011和/或第二定位孔1022采用多边形孔(如矩形孔),而定位件130则为对应的多边形柱(如矩形柱),采用矩形柱和矩形孔配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一电路板101和第二电路板102之间绕轴转动,进而实现稳定连接;同时,定位件130可以自接口壳体13的内壁弯折突出成型,换而言之,定位件130与接口壳体13 —体成型,而无需采用到焊接等工艺,节省了生产成本。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口壳体13具体还可以设有导槽131、第一限位块132、第二限位块(图未示)和推压件133。导槽131贯穿接口壳体13并和卡槽(或容置腔体121)相连通,推压件133沿导槽131活动设置并部分形成于卡槽内,推压件133用于推动智能卡片20以退出卡槽(或容置腔体121),从图5不难看出,按压推压件133时可以将智能卡片20从插卡口 100推出,通过导槽131和推压件133的配合方式,方便了用户取出智能卡片20,提高了用户体验。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卡槽内设置可沿卡槽往插卡口 100方向运动的弹性件,通过控制弹性件的作用在取卡时将智能卡片20自动弹出预定距离而方便用户取卡,在本技术领域人员容易结合理解的范围内,不作限定。第一限位块132和第二限位块之间配合形成定位槽,而定位槽的作用基本上与限位槽1021的作用相一致,定位槽为限位槽1021往插卡口 100方向的延伸,通过定位槽与限位槽1021的共同作用可以进一步防止智能卡片20在使用时出现晃动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图1所示,USB连接装置还包括与第一电路板101电连接的卡座120,卡座120可以采用一般的卡连接器结构,卡座120可以通过表面贴装技术焊接于第一电路板101上,当然,也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嵌入到第二电路板102的限位槽1021内以实现稳定连接,此时,卡连接端子12则对应设置于卡座120上。如图4所示,USB连接装置还可以包括外壳体,其中外壳体可以包括上盖141和下盖142,上盖141和下盖142之间相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外壳体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而将印刷电路板10及其设置好的连接端子从外壳体的一端推入,而从另一端露出到外面以与USB插槽相连接。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采用上盖141和下盖142的方式,印刷电路板10紧密设置于上盖141和下盖142之间配合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且接口端和接口壳体13外露于外壳体外以用于与USB插槽接插,本实施方式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对印刷电路板10进行定位。请再次参阅图5,本实施方式USB连接装置在工作时,将智能卡片20从插卡口 100插入,接着将USB连接装置插入终端的USB插槽中,即可实现终端对智能卡片20的读写操作;不难看出,由于卡连接端子12及智能卡片20均设于接口端,本申请充分利用了接口端的固定体积空间,而减少USB连接装置在工作端的高发热区预留给智能卡片20的容置空间,有利于产品的轻薄化。换而言之,本申请可以进一步降低上盖141和下盖142之间的厚度,降低外壳体的整体厚度,从而制得的USB连接装置体积轻、薄且能有效地保护智能卡片20不被烧坏等,因此更加实用性。总而言之,本申请在印刷电路10接口端的第一表面103设置USB连接端子11且在接口端的第二表面104设置卡连接端子12,再通过固定机构将智能卡片20固定到第二表面104上,使得工作时智能卡片20可以远离印刷电路板10的高发热区,减少印刷电路板10工作时散发的热量给智能卡片20带来的影响,还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过热而损坏智能卡片20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另外,本申请将卡连接端子12及智能卡片20设于接口端,还可以减少USB连接装置在高发热区预留给智能卡片20的容置空间,有利于产品的轻薄化。实施方式二,请参阅图6和图7,USB连接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印刷电路板60、USB连接端子61以及卡连接端子62。USB连接装置实现智能卡片70与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和传输等功能。具体来说,智能卡片70可以为SIM卡、SD卡、TF卡或其他包括微电路的卡片。其中,SIM卡进一步可以为Nano-SIM卡;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智能卡片70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存储卡,在此不作限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图未示的部分元件或结构,可以参阅前面实施方式的相关描述,在本技术领域人员理解的范围内,不作赘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电路板60包括用于与USB插槽接插的接口端,接口端包括第一表面603和第二表面604,第二表面60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智能卡片70的固定机构;印刷电路板60相异于接口端的另一端为包括电路的工作端。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机构可以采用卡勾或卡槽等形式,其只需实现将智能卡片70固定于印刷电路板60上即可,在本技术领域人员理解的范围内,不作限定。本实施方式印刷电路板60具体包括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601和第二电路板602,而印刷电路板60接口端设于第一电路板601上,如图6所不,第一表面603和第二表面604分别是第一电路板601相背的两面。USB连接端子61设于接口端的第一表面603,卡连接端子62设于接口端的第二表面604,换而言之,USB连接端子61和卡连接端子62分别设于接口端相背的两面。相对于现有技术将卡连接端子62设于高发热区的工作端而言,本申请可以有效地减少印刷电路板60工作时散发的热量给智能卡片70带来的影响,还可以避免由于高发热区的工作端过热而损坏智能卡片70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USB连接端子61和(或)卡连接端子62均可以采用一体化形成于第一电路板601上,卡连接端子62为金属弹片,相对于现有技术需要采用USB连接器来设置USB连接端子61且需要采用卡连接器来设置卡连接端子62的方式,本实施方式可以进一步节省制造连接器的材料,且采用USB连接端子61和(或)卡连接端子62一体化的形式,使得USB连接装置更加轻便,并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本实施方式中,USB连接装置还包括接口壳体63,接口壳体63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得,其可以通过SMT工艺分别焊接于第一电路板601和第二电路板602上,当然,接口壳体63也可以直接采用螺接或铆接等方式分别固定于第一电路板601和第二电路板602上,在此不作限定。接口壳体63与第二表面604之间配合形成固定机构,即本实施方式固定机构采用卡槽的方式。进一步而言,为了将智能卡片70紧固地限定于卡槽内以防止其晃动,第二电路板602与第一电路板601相连接的端设有限位槽6021,限位槽6021与卡槽配合构成用于固定智能卡片70的容置腔体(图未示),容置腔体与智能卡片70之间采用紧密配合的方式,譬如针对不同的智能卡片70设置型号专门对应的USB连接装置。此外,容置腔体设有插卡口(图未示),插卡口设于USB连接装置与USB插槽接插的端面上。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USB连接装置也可以采用非设置接口壳体63的方式,其仅通过接口端与USB插槽进行接插,而无需接口壳体63进行连接,对应地,固定机构需要在接口端第二表面604单独形成,如前述的卡勾等形式。其中,采用不设置接口壳体63的USB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本技术领域人员容易理解的范围内,不作赘述。另外,为了实现第一电路板601与第二电路板602之间的稳定连接,第一电路板601与第二电路板602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电路板601上设置第一定位孔6011,在第二电路板602上设置第二定位孔6022,在接口壳体63上设置定位件630,接着通过定位件630贯穿第一定位孔6011和第二定位孔6022以实现第一电路板601与第二电路板602之间的稳定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定位孔6011和/或第二定位孔6022采用多边形孔(如三角形孔),而定位件630则为对应的多边形柱(如三角形柱),采用三角形柱和三角形孔配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一电路板601和第二电路板602之间绕轴转动,进而实现稳定连接。定位件630可以自接口壳体63的内壁弯折突出成型,换而言之,定位件630与接口壳体63一体成型,而无需采用到焊接等工艺,节省了生产成本。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口壳体63具体还可以设有导槽631、第一限位块632、第二限位块(图未示)和推压件(图未示)。导槽631贯穿接口壳体63并和卡槽(或容置腔体)相连通,推压件沿导槽631活动设置并部分形成于卡槽内,推压件用于推动智能卡片70以退出卡槽(或容置腔体),如前所述,按压推压件时可以将智能卡片70从插卡口推出,通过导槽631和推压件的配合方式,方便了用户取出智能卡片70,提高了用户体验。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卡槽内设置可沿卡槽往插卡口方向运动的弹性件,通过控制弹性件的作用在取卡时将智能卡片70自动弹出预定距离而方便用户取卡,在本技术领域人员容易结合理解的范围内,不作限定。其中,第一限位块632和第二限位块之间配合形成定位槽,其中,定位槽的作用与限位槽6021的作用相一致,定位槽为限位槽6021往插卡口方向的延伸,通过定位槽与限位槽6021的共同作用可以进一步防止智能卡片70在使用时出现晃动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施方式USB连接装置还可以包括外壳体(图未示),印刷电路板60紧密设置于外壳体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且接口端和接口壳体63外露于外壳体外以用于与USB插槽接插。本实施方式USB连接装置在工作时(可参阅图5的相关结构),将智能卡片70从插卡口插入,接着将USB连接装置插入终端的USB插槽中,即可实现终端对智能卡片70的读写操作。不难看出,由于卡连接端子62及智能卡片70均设于接口端,本申请充分利用了接口端的固定体积空间,而减少USB连接装置在工作端的高发热区预留给智能卡片70的容置空间,有利于产品的轻薄化。换而言之,本申请可以进一步降低外壳体的整体厚度,从而制得的USB连接装置体积轻、薄且能有效地保护智能卡片70不被烧坏等,因此更加实用性。本申请在印刷电路板60接口端的第一表面603设置USB连接端子61且在接口端的第二表面604设置卡连接端子62,再通过固定机构将智能卡片70固定到第二表面604上,使得工作时智能卡片70可以远离印刷电路板60的高发热区,减少印刷电路板60工作时散发的热量给智能卡片70带来的影响,还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过热而损坏智能卡片70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另外,本申请将卡连接端子62及智能卡片70设于接口端,还可以减少USB连接装置在高发热区预留给智能卡片70的容置空间,有利于产品的轻薄化。实施方式三,请参阅图8,USB连接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印刷电路板80、USB连接端子(图未示)以及卡连接端子810。USB连接装置实现智能卡片83与终端之间的数据连接和传输等功能,具体来说,智能卡片83可以为SIM卡、SD卡祸TF卡等设有微电路的卡片,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存储卡,在此不作限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图未示的部分元件或结构,可以参阅前面实施方式的相关描述,在本技术领域人员理解的范围内,不作赘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电路板80包括用于与USB插槽接插的接口端,接口端包括第一表面801和第二表面802,第二表面80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智能卡片83的固定机构;印刷电路板80相异于接口端的另一端为高发热区的工作端。固定机构可以采用卡勾或卡槽等形式,其只需实现将智能卡片83固定于印刷电路板80上即可,在本技术领域人员理解的范围内,不作限定。USB连接装置还包括卡座81,而第二表面802上设有容置槽,卡座81固定于容置槽内并与接口端电连接。具体而言,第二表面802上挖空并形成第一侧壁803、第二侧壁804以及位于第一侧壁803和第二侧壁804之间的凹陷区805,第一侧壁803、第二侧壁804以及凹陷区805之间配合形成容置槽,其中,卡座81可以通过SMT或粘贴等工艺设置于容置槽内,在此不作限定。另外,本实施方式与前面多个实施方式不同之处还包括:印刷电路板80采用一块成型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对印刷电路板材料的使用,且无需对多个不同的电路板进行加工等工艺,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如前所述,USB连接端子设于接口端的第一表面801,卡连接端子810通过卡座81而设于接口端的第二表面802上,换而言之,USB连接端子和卡连接端子810分别设于接口端相背的两面,相对于现有技术将卡连接端子810设于高发热区的工作端而言,本申请可以有效地减少印刷电路板80工作时散发的热量给智能卡片83带来的影响,还可以避免由于高发热区的工作端过热而损坏智能卡片83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本实施方式中,USB连接装置还包括接口壳体82,接口壳体82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得,其可以通过SMT工艺焊接于印刷电路板80上,当然,接口壳体82也可以直接采用螺接或铆接等方式固定于印刷电路板80上,在此不作限定。接口壳体82与第二表面802之间配合形成固定机构,即本实施方式固定机构采用卡槽的方式。同时,第一侧壁803、第二侧壁804与卡槽配合构成用于固定智能卡片83的容置腔体(图未示),容置腔体与智能卡片83之间采用紧密配合的方式,譬如针对不同的智能卡片83设置型号专门对应的USB连接装置。此外,容置腔体设有插卡口(图未示),插卡口设于USB连接装置与USB插槽接插的端面上。为了实现印刷电路板80与接口壳体82之间的稳定连接,印刷电路板80上设置定位孔800,在接口壳体82上设置定位件820,接着通过定位件820贯穿定位孔800以将印刷电路板80与接口壳体82稳定连接。定位孔800采用多边形孔(如矩形孔),而定位件820则为对应的多边形柱(如矩形柱),采用矩形柱和矩形孔配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印刷电路板80与接口壳体82之间出现松动的情况。如前所述,定位件820可以自接口壳体82的内壁弯折突出成型,换而言之,定位件820与接口壳体82 —体成型,而无需采用到焊接等工艺,节省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口壳体82具体还可以设有导槽821和推压件(图未示)。导槽821贯穿接口壳体82并和卡槽(或容置腔体)相连通,推压件沿导槽821活动设置并部分形成于卡槽内,推压件用于推动智能卡片83以退出卡槽(或容置腔体),如前所述,按压推压件时可以将智能卡片83从插卡口推出,通过导槽821和推压件的配合方式,方便了用户取出智能卡片83,提闻了用户体验。本实施方式USB连接装置还可以包括外壳体(图未示),印刷电路板80紧密设置于外壳体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且接口端和接口壳体82外露于外壳体外以用于与USB插槽接插,其具体结构在本技术领域人员容易理解的范围内,不作细述。本申请充分利用了接口端的固定体积空间,而减少USB连接装置在工作端的高发热区预留给智能卡片83的容置空间,有利于产品的轻薄化。本申请可以进一步降低外壳体的整体厚度,从而制得的USB连接装置体积轻、薄且能有效地保护智能卡片83不被烧坏等,因此更加实用性。本申请在印刷电路板80接口端的第一表面801设置USB连接端子且在接口端的第二表面802设置卡连接端子810,再通过固定机构将智能卡片83固定到第二表面802上,使得工作时智能卡片83可以远离印刷电路板80的高发热区,减少印刷电路板80工作时散发的热量给智能卡片83带来的影响,还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过热而损坏智能卡片83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实施方式四,请参阅图9和图1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以用于USB连接装置的印刷电路板90,其中,USB连接装置可以用于读取SM卡、SD卡等智能卡片93。印刷电路板90包括用于与USB插槽接插的接口端,具体而言,印刷电路板90包括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901和第二电路板902,接口端设于第一电路板901上。接口端包括第一表面903和第二表面904,第一表面903用于设置USB连接装置的USB连接端子91,第二表面904用于设置USB连接装置的卡连接端子92,不难看出,第一表面903和第二表面904分别是第一电路板901相背的两面。换而言之,USB连接端子91和卡连接端子92分别设于接口端相背的两面,相对于现有技术将卡连接端子92设于高发热区的工作端而言,本申请可以有效地减少印刷电路板90工作时散发的热量给智能卡片93带来的影响,还可以避免由于高发热区的工作端过热而损坏智能卡片93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为了实现第一电路板901与第二电路板902之间的稳定连接,第一电路板901与第二电路板902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同时,在第一电路板901上设置第一定位孔9011,在第二电路板902上设置第二定位孔9022,接着通过铆钉或螺钉等定位件的贯穿第一定位孔9011和第二定位孔9022以实现第一电路板901与第二电路板902之间的稳定电连接。第一定位孔9011和/或第二定位孔9022采用多边形孔(如矩形孔),而定位件则为对应的多边形柱(如矩形柱),采用矩形柱和矩形孔配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一电路板901和第二电路板902之间绕轴转动,进而实现稳定连接。此外,第二电路板902与第一电路板901相连接的端设有限位槽9021,限位槽9021用于固定智能卡片93,通过限位槽9021的方式可以防止智能卡片93晃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表面904具体可以用于设置USB连接装置的卡座920,卡座920用于设置卡连接端子92。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USB连接端子91和(或)卡连接端子92均可以采用一体化的形式形成于第一电路板901上,在此不作限定。本申请的印刷电路板90的其他具体结构还请参阅前面一到多个实施方式的相关描述,在本技术领域人员容易结合理解的范围内,不作赘述。本申请在印刷电路90接口端的第一表面903设置USB连接端子91且在接口端的第二表面904设置卡连接端子92,使得智能卡片93固定到第二表面904上,工作时智能卡片93可以远离印刷电路板90的高发热区,减少印刷电路板90工作时散发的热量给智能卡片93带来的影响,还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过热而损坏智能卡片93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实施方式五,请参阅图1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以用于USB连接装置的印刷电路板110,其中,USB连接装置可以用于读取SM卡、SD卡等智能卡片112。本实施方式印刷电路板110采用一块成型的方式,其包括用于与USB插槽接插的接口端。接口端包括第一表面1101和第二表面1102,第一表面1101用于设置USB连接装置的USB连接端子(图未示),第二表面1102用于设置USB连接装置的卡连接端子1110,不难看出,第一表面1101和第二表面1102分别是印刷电路板110相背的两面。换而言之,USB连接端子和卡连接端子1110分别设于接口端相背的两面,相对于现有技术将卡连接端子1110设于高发热区的工作端而言,本申请可以有效地减少印刷电路板110工作时散发的热量给智能卡片112带来的影响,还可以避免由于高发热区的工作端过热而损坏智能卡片112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为了实现印刷电路板110与USB连接装置之间的稳定连接,印刷电路板110上设置定位孔1100,接着可以通过铆钉或螺钉等定位件的贯穿定位孔1100以实现印刷电路板110与USB连接装置之间的稳定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定位孔1100采用多边形孔(如矩形孔),而定位件则为对应的多边形柱(如矩形柱),采用矩形柱和矩形孔配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印刷电路板Iio和USB连接装置之间的松动现象,进而实现稳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表面1102具体可以用于设置USB连接装置的卡座111,卡座111用于设置卡连接端子1110。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USB连接端子和(或)卡连接端子1110均可以采用一体化的形式形成于印刷电路板110上,在此不作限定。该第二表面1102上设有容置槽,通过容置槽固定USB连接装置的卡座111,具体而言,第二表面1102上挖空并形成第一侧壁1103、第二侧壁1104以及位于第一侧壁1103和第二侧壁1104之间的凹陷区1105,第一侧壁1103、第二侧壁1104以及凹陷区1105配合形成容置槽,通过此种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小USB连接装置的尺寸和重量。本申请的印刷电路板110的其他具体结构还请参阅前面一到多个实施方式的相关描述,在本技术领域人员容易结合理解的范围内,不作赘述。本申请在印刷电路110接口端的第一表面1101设置USB连接端子且在接口端的第二表面1102设置卡连接端子1110,使得智能卡片112固定到第二表面1102上,工作时智能卡片112可以远离印刷电路板110的高发热区,减少印刷电路板110工作时散发的热量给智能卡片112带来的影响,还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过热而损坏智能卡片112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USB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连接装置包括印刷电路板、USB连接端子以及卡连接端子,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用于与USB插槽接插的接口端,所述USB连接端子设于所述接口端的第一表面,所述卡连接端子设于所述接口端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智能卡片的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连接装置还包括接口壳体,所述接口壳体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配合形成所述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为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接口端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是第一电路板相背的两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SB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相连接的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卡槽配合构成用于固定智能卡片的容置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USB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体设有插卡口,所述插卡口设于所述USB连接装置与USB插槽接插的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SB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接口壳体上设有定位件,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通过所述定位件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以实现稳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SB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自所述接口壳体的内壁弯折关出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SB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壳体通过表面贴装技术分别焊接于所述第一 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上,或黏贴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3、任一项所述的USB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连接端子和/或所述卡连接端子一体化形成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SB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SB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连接端子为金属弹片。
12.根据权利要求3、任一项所述的USB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连接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的卡座,所述卡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卡座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USB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通过表面贴装技术焊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连接装置还包括设置所述卡连接端子的卡座,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卡座固定于所述容置槽内并与所述接口端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USB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挖空并形成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凹陷区,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所述凹陷区配合形成所述容置槽。
16.根据权利要求2 8、1Γ15任一项所述的USB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壳体还设有导槽和推压件,所述导槽贯穿所述接口壳体并和所述卡槽相连通,所述推压件沿所述导槽活动设置并部分形成于所述卡槽内,所述推压件用于推动智能卡片以退出所述卡槽。
17.根据权利要求2 8、1Γ15任一项所述的USB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连接装置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印刷电路板紧密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且所述接口端和所述接口壳体外露于所述外壳体外以用于与USB插槽接插。
18.一种用于USB连接装置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用于与USB插槽接插的接口端,所述接口端包括: 第一表面,用于设置USB连接装置的USB连接端子; 第二表面,用于设置USB连接装置的卡连接端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接口端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是第一电路板相背的两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相连接的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固定智能卡片。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连接端子和/或所述卡连接端子一体化形成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
22.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固定USB连接装置的卡座,所述卡座用于设置所述卡连接端子。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挖空并形成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凹陷区,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所述凹陷区配合形成所述容置槽。
专利摘要本申请提供一种USB连接装置和用于USB连接装置的印刷电路板。该USB连接装置包括印刷电路板、USB连接端子以及卡连接端子,该印刷电路板包括用于与USB插槽接插的接口端,该USB连接端子设于该接口端的第一表面,该卡连接端子设于该接口端的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智能卡片的固定机构。本申请将智能卡片设置在连接端,使得智能卡片可以远离印刷电路板的高发热区,减少工作时散发的热量给智能卡片带来的影响,还可以避免由于过热而损坏智能卡片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另外,本申请将卡连接端子及智能卡片设于接口端,还可以减少USB连接装置在高发热区预留给智能卡片的容置空间,有利于产品的轻薄化。
文档编号H01R13/66GK203166239SQ20132007448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7日
发明者赵梦龙, 龚树强, 杜红娜 申请人: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