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线圈撑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864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线圈撑条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线圈撑条结构,属于变压器生产【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撑条A(1)、凹槽A(2)、撑条B(3)、凹槽B(4),撑条A(1)和撑条B(3)为长方体,呈T形构成一体,撑条A(1)的高度小于撑条B(3)的高度,撑条B(3)上设有凹槽A(2)和凹槽B(4),凹槽A(2)和凹槽B(4)的凹槽深度小于撑条A(1)的宽度,凹槽A(2)和凹槽B(4)之间的距离与线圈压装后高度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保证撑条端部平整,无毛刺,确保变压器性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种变压器线圈撑条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线圈撑条结构,属于变压器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变压器制造过程中,线圈绕制时,根据不同线圈的压缩量,其线圈撑条在长度方向上一般都要留出余量,线圈绕制完成后,压装车间再用断线钳将多余的部分剪掉,剪掉后,撑条端面将会不平整,同时也会出现明显的毛刺,这些毛刺将无法处理,影响变压器质量,这种剪切也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器线圈撑条结构,将撑条根据不同线圈的压缩量,留出撑条长度余量,并在撑条上开凹槽,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变压器线圈撑条结构,包含撑条A、凹槽A、撑条B、凹槽B,撑条A和撑条B为长方体,呈T形构成一体,撑条A的高度小于撑条B的高度,撑条B上设有凹槽A和凹槽B,凹槽A和凹槽B的凹槽深度小于撑条A的宽度,凹槽A和凹槽B之间的距离与线圈压装后高度相匹配。
[0006]所述撑条A上设有线圈。
[0007]线圈绕制时,根据不同线圈的压缩量,其线圈撑条在长度方向上留出余量,在多余之处开凹槽,线圈绕制完成后,操作人员直接用手从凹槽处断开,不再使用断线钳,这样,撑条端面将不会出现毛刺。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保证撑条端部平整,无毛刺,确保变压器性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0012]图中:撑条Al、凹槽A2、撑条B3、凹槽B4。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参照附图1、2、3,一种变压器线圈撑条结构,包含撑条Al、凹槽A2、撑条B3、凹槽B4,撑条Al和撑条B3为长方体,呈T形构成一体,撑条Al的高度小于撑条B3的高度,撑条Al和撑条B3在长度方向上两侧各留出80mm余量,并在距端部80mm处开凹槽A2和凹槽B4,凹槽A2和凹槽B4的凹槽深度小于撑条Al的宽度,凹槽底部距撑条B3为3mm,凹槽A2和凹槽B4之间的距离与线圈压装后高度相匹配。线圈绕制完成后,操作人员直接用手从凹槽处断开,不再使用断线钳,这样,撑条端面将不会出现毛刺。
【权利要求】
1.一种变压器线圈撑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撑条A (I)、凹槽A (2)、撑条B (3)、凹槽B (4),撑条A (I)和撑条B (3)为长方体,呈T形构成一体,撑条A (I)的高度小于撑条B (3)的高度,撑条B (3)上设有凹槽A (2)和凹槽B (4),凹槽A (2)和凹槽B (4)的凹槽深度小于撑条A (I)的宽度,凹槽A (2)和凹槽B (4)之间的距离与线圈压装后高度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线圈撑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条A(I)上设有线圈。
【文档编号】H01F27/30GK203673960SQ201420063230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3日
【发明者】张胜利, 张亚杰, 任淑影, 刘洪文, 夏明 , 王璇 申请人:保定天威集团特变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