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692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依次层叠并折叠加层形成电芯,电芯位于铝膜形成的空腔内,空腔内还填充有电解液,正极片包括:铝箔和正极集流体,正极集流体垂直焊接在铝箔的一端,铝箔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铝箔的正面、底面和第一通孔中均填充和覆盖有正极材料层,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铜箔,负极集流体垂直焊接在铜箔的一端,铜箔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铜箔的正面、底面和第二通孔中均填充和覆盖有负极材料层。以满足在外形尺寸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能量密度能大幅度提升。
【专利说明】一种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环保的二次电池,已经在便携式设备如手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面,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的材料和生产工艺,制约着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进行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以满足在外形尺寸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能量密度能大幅度提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正极片1、负极片2、隔膜3、电解液4和铝膜5,所述正极片1、隔膜3、负极片2依次层叠并折叠加层形成电芯6,所述电芯6位于所述铝膜5形成的空腔内,所述空腔内还填充有电解液4,所述正极片I包括:铝箔11和正极集流体12,所述正极集流体12垂直焊接在所述铝箔11的一端,所述铝箔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3,所述铝箔11的正面、底面和第一通孔13中均填充和覆盖有正极材料层14,所述负极片2包括:负极集流体22和铜箔21,所述负极集流体22垂直焊接在所述铜箔21的一端,所述铜箔2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23,所述铜箔21的正面、底面和第二通孔23中均填充和覆盖有负极材料层24。
[0006]一种锂离子电池制作方法,其包括步骤:
[0007]A、将铝箔11的一端垂直焊接正极集流体12,铜箔21的一端垂直焊接负极集流体22 ;
[0008]B、在铝箔11上设置多个第一通孔13,在铜箔21上设置多个第二通孔23 ;
[0009]C、在所述铝箔11的正面、底面和第一通孔中填充和覆盖正极材料层14形成正极片1、在所述铜箔21的正面、底面和第二通孔中填充和覆盖负极材料层24形成负极片2 ;
[0010]D、将所述正极片1、隔膜3和负极片2依次层叠在一起,然后通过卷绕、叠片或者折叠方式,将正极片1、隔膜3、负极片2折叠加层制作成电芯6,将所述电芯6放置在密封的铝膜5中,并注入电解液4,完成锂离子电池的制作。
[0011]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用带孔载体填充正负极材料作时,使其在相同的宽度和厚度时,能更多的容纳正负极材料,对载体的冲孔加工,工艺简单,对载体的冲孔加工,对孔的形状和要求不高,不仅能量密度大幅度提高,而且导电性能,也将大幅度提高,以及内阻会大幅度降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未涂正负极材料前的铝箔和铜箔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已涂正负极材料的剖面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封装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00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其包括:正极片1、负极片2、隔膜3、电解液4和铝膜5,所述正极片1、隔膜3、负极片2依次层叠并折叠加层(先是将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层叠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再将该整体折叠起来,并将其他的同样的整体再一层层的加叠加起来)形成电芯6,所述电芯6位于所述铝膜5形成的空腔内,所述空腔内还填充有电解液4,所述正极片I包括:铝箔11和正极集流体12,所述正极集流体12垂直焊接在所述铝箔11的一端,所述铝箔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3,所述铝箔11的正面、底面和第一通孔13中均填充和覆盖有正极材料层14,所述负极片2包括:负极集流体22和铜箔21,所述负极集流体22垂直焊接在所述铜箔21的一端,所述铜箔2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23,所述铜箔21的正面、底面和第二通孔23中均填充和覆盖有负极材料层24。
[00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制作方法,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步骤:
[0018]A、将铝箔11的一端垂直焊接正极集流体12,铜箔21的一端垂直焊接负极集流体22 ;
[0019]B、在铝箔11上设置多个第一通孔13,在铜箔21上设置多个第二通孔23 ;
[0020]C、在所述铝箔11的正面、底面和第一通孔中填充和覆盖正极材料层14形成正极片1、在所述铜箔21的正面、底面和第二通孔中填充和覆盖负极材料层24形成负极片2 ;
[0021]D、将所述正极片1、隔膜3和负极片2依次层叠在一起,然后通过卷绕、叠片或者折叠方式,将正极片1、隔膜3、负极片2折叠加层制作成电芯6,将所述电芯6放置在密封的铝膜5中,并注入电解液4,完成锂离子电池的制作。
[0022]在铝箔和铜箔的通孔中,一样填充了正负材料,即正负材料有一定数量的增加,即会使电池容量有大幅度的提升。
[0023]正负极材料的载体(即:铝箔和铜箔)中间有通孔,使锂离子在运动时,上下方向都可以通行,增强其导电性能,即电池内阻也会大幅度降低。
[002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片(1)、负极片(2)、隔膜(3)、电解液(4)和铝膜(5),所述正极片(1)、隔膜(3)、负极片(2)依次层叠并折叠加层形成电芯(6),所述电芯(6)位于所述铝膜(5)形成的空腔内,所述空腔内还填充有电解液(4),所述正极片(1)包括:铝箔(11)和正极集流体(12),所述正极集流体(12)垂直焊接在所述铝箔(11)的一端,所述铝箔(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3),所述铝箔(11)的正面、底面和第一通孔(13)中均填充和覆盖有正极材料层(14),所述负极片(2)包括:负极集流体(22)和铜箔(21),所述负极集流体(22)垂直焊接在所述铜箔(21)的一端,所述铜箔(2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23),所述铜箔(21)的正面、底面和第二通孔(23)中均填充和覆盖有负极材料层(24)。
【文档编号】H01M10/0525GK204243146SQ201420777329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0日
【发明者】肖鹏 申请人:深圳市三讯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