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0425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有机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2015年8月3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5-0123252的优先权,在此援引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有机发光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在提高效率和寿命的同时能够实现理想的颜色质量的具有2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OLED)设备是自发光显示设备。OLED设备利用有机发光装置,在有机发光装置中来自阴极的电子和来自阳极的空穴注入到发光层中,并且电子和空穴复合以形成激子,使得当激子从激发态变为基态时发射光。

根据光出射的方向,OLED设备能够分为顶部发光OLED设备、底部发光OLED设备和双侧发光OLED设备。此外,根据驱动方式,OLED设备能够分为有源矩阵OLED设备和无源矩阵OLED设备。

与液晶显示(LCD)设备不同,OLED设备不需要单独的光源。因而,OLED设备能够做的比LCD设备更轻更薄。此外,OLED设备优点在于其利用低电压驱动,以消耗较少电力,并且优点在于其呈现鲜艳的颜色,具有短响应时间、宽视角和优良的对比度(CR)。由于这些原因,作为下一代显示装置,目前正研发OLED设备。

随着高清显示器变得更加突出,单位面积的像素数量增加,并且需要高亮度。然而,OLED设备的结构限制了单位面积的电流。此外,随着施加的电流量增加,OLED显示器的可靠性劣化,并且功耗增加。

因此,为了提高OLED设备的质量和生产率,必须克服诸如有机发光 装置的发光效率、寿命和功耗之类的技术限制。对有机发光装置正在进行各种积极研究以使其能够提高发光效率、寿命和视角,而不折损理想的颜色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OLED设备的性能、质量和生产率,已提出了各种有机发光装置结构来增加有机发光装置的效率和寿命且同时降低功耗。

除了采用单叠层,即单个电致发光(EL)单元的单叠层结构以外,已提出了具有多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该多叠层结构采用多个叠层,即多个EL单元来提高效率并延长寿命。

在采用EL单元的多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之中,具有2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包括第一EL单元和第二EL单元,在第一EL单元和第二EL单元每一个中设置有电子和空穴复合的发光区。这种具有2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能够实现比具有单叠层结构的现有有机发光装置更高的效率并且能够利用更低的电流驱动,因而提高了有机发光装置的寿命。

此外,现有的具有2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包括位于阳极与阴极之间的两个有机发光层。为了实现理想的颜色质量、效率和寿命,对这两个有机发光层二者应用相同的掺杂剂材料。

这是为了实现理想的颜色质量,并且与单叠层结构中使用的、表现出短波长特性的掺杂剂相同的掺杂剂被应用于2叠层结构。结果,可应用于有机发光层以满足具有2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全部颜色质量、效率和寿命要求的掺杂剂的选择很少。

例如,如果表现出长波长特性的掺杂剂应用于具有2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的两个有机发光层二者,则能够提高寿命,但不会实现理想的颜色质量。另一方面,如果仅表现出短波长特性的掺杂剂应用于两个有机发光层二者,则在要求较高色域的结构中可能实现理想的颜色质量,然而寿命大大缩短。

鉴于上述方面,本公开内容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提高效率和寿命的同时能够实现理想的颜色质量的具有2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

应当注意,本公开内容的目的不限于前述目的,本公开内容的其他目的通过下面的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典型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在提高效率和寿命的同时能够实现理想的颜色质量的具有2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有机发光层,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且包括第一掺杂剂;以及第二有机发光层,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且包括第二掺杂剂。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最大发光波长可大于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最大发光波长。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装置,包括:第一电致发光(EL)单元,所述第一电致发光单元包括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一电荷生成层之间的第一有机发光层;以及第二电致发光单元,所述第二电致发光单元包括位于第二电荷生成层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二有机发光层,其中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的每一个包括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中的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浓度高于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中的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浓度,使得与在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的每一个中具有相同浓度的所述第一掺杂剂和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有机发光装置相比,所述有机发光装置的寿命提高,并且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中的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浓度高于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中的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浓度,使得与在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的每一个中具有相同浓度的所述第一掺杂剂和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有机发光装置相比,所述有机发光装置的效率增加。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典型实施方式,在具有使用两个EL单元的双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中,第一EL单元的第一有机发光层中的第一掺杂剂的浓度大于第一EL单元的第一有机发光层中的第二掺杂剂的浓度,第二EL单元的第二有机发光层中的第二掺杂剂的浓度大于第二EL单元的第二有机发光层中的第一掺杂剂的浓度,并且第一掺杂剂的最大发光波长大于第二掺杂剂的最大发光波长,使得在能够提高效率和寿命的同时能够实现理想的颜色质量。

应当注意,本公开内容的效果不限于上述的那些,本公开内容的其他效果通过下面的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发明内容不意味着指定所附权利要求的实质特征,因而权利要求的范围不限于此。

附图说明

将结合附图从随后的详细描述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内容上述和其他的方面、特征和其他优点,其中:

图1是示意性显示根据本公开内容一典型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显示根据本公开内容一典型实施方式,根据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长波长掺杂剂和短波长掺杂剂的掺杂条件,装置特性的评价结果的表格;

图3是显示根据本公开内容一典型实施方式,根据具有2叠层结构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第一有机发光层和第二有机发光层的掺杂条件,装置特性的评价结果的表格;

图4是显示根据本公开内容一典型实施方式,根据具有2叠层结构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第一有机发光层和第二有机发光层的掺杂条件,寿命的评价结果的图表;

图5是显示根据本公开内容一典型实施方式,根据具有2叠层结构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第一有机发光层和第二有机发光层的掺杂条件,装置特性的评价结果的表格;

图6是显示根据本公开内容一典型实施方式,根据具有2叠层结构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第一有机发光层和第二有机发光层的掺杂条件,寿命的评价结果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的典型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公开内容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其实现方法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然而,本公开内容不限于在此描述的典型实施方式,而是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施。提供这些典型实施方式是为 了使本公开内容的内容完整并将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完全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注意,本公开内容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附图中给出元件的图形、尺寸、比例、角度、数量仅仅是示例而并不是限制性的。相同的参考标记在整个说明书中表示相同的元件。此外,在描述本公开内容时,可能省略对已知技术的描述,以便不使本公开内容的主旨模糊不清。应当注意,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包含”等不应当解释为限于其后列出的部件,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当使用定冠词或不定冠词,例如“一”、“该”、“所述”,表示单数名词时,除非特别说明的情况,其包括多个上述名词。

在描述元件时,即使未明确说明,它们应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在描述位置关系时,诸如“元件A位于元件B上”、“元件A位于元件B上方”、“元件A位于元件B下方”、“元件A位于元件B之后”,可在元件A和B之间设置另一元件C,除非明确使用了术语“直接”或“紧接”。

如在此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相似元件间的区分,不是必然描述相继或时间的顺序。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因此,如在此使用的,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第一元件可能是第二元件。

本公开内容各典型实施方式的特征可彼此部分或整体地组合。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理解的,技术上的各种相互合作和操作是可能的。各典型实施方式能够独立地或组合地实施。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典型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显示根据本公开内容一典型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剖面图。

参照图1,根据本公开内容一典型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1000包括:形成在其中界定有红色子像素区域Rp、绿色子像素区域Gp和蓝色子像素区域Bp的基板上的第一电极(阳极)110;空穴注入层(HIL)120;第一空穴传输层(第1HTL)130;包括第一红色发光层(第1红色EML)140、第一绿色发光层(第1绿色EML)141和第一蓝色发光层(第1蓝色EML)142的第一有机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第1ETL)150;第一电 荷生成层(N-CGL)160;第二电荷生成层(P-CGL)165;第二空穴传输层(第2HTL)170;包括第二红色发光层(第2红色EML)180、第二绿色发光层(第2绿色EML)181和第二蓝色发光层(第2蓝色EML)182的第二有机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第2ETL)190;第二电极(阴极)200:以及覆盖层(capping layer,CPL)210。

此外,参照图1,根据本公开内容该典型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1000具有2叠层结构,在该2叠层结构中,包括第一有机发光层的第一EL单元1100和包括第二有机发光层的第二EL单元1200彼此层叠并且位于第一电极110与第二电极200之间。

更具体地说,根据本公开内容该典型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1000的第一EL单元1100包括空穴注入层120、第一空穴传输层130、第一有机发光层和第一电子传输层150。第一有机发光层包括第一红色发光层140、第一绿色发光层141和第一蓝色发光层142。

根据本公开内容该典型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1000的第二EL单元1200包括第二空穴传输层170、第二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子传输层190。第二有机发光层包括第二红色发光层180、第二绿色发光层181和第二蓝色发光层182。

此外,根据本公开内容该典型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1000包括位于第一EL单元1100与第二EL单元1200之间的第一电荷生成层160和第二电荷生成层165,第一电荷生成层160是n型电荷生成层,第二电荷生成层165是p型电荷生成层。

包括根据本公开内容该典型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1000的OLED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具有像素区域的基板上的栅极线和数据线、以及与栅极线和/或数据线平行延伸的一条或多条电源线。在每一个像素区域中,设置有连接至栅极线和数据线的开关薄膜晶体管、以及连接至开关薄膜晶体管的驱动薄膜晶体管。驱动薄膜晶体管电连接至第一电极110,即阳极。

第一电极110可设置在基板上,以使第一电极110覆盖红色子像素区域Rp、绿色子像素区域Gp和蓝色子像素区域Bp的每一个。第一电极110可以是反射电极。例如,第一电极110可包括具有高功函数的诸如氧化铟锡 (ITO)之类的透明导电材料层、以及由银(Ag)或银合金(Ag合金)制成的反射材料层。

空穴注入层120与红色子像素区域Rp、绿色子像素区域Gp和蓝色子像素区域Bp的全部对应设置在第一电极110上。

空穴注入层120可用于促进空穴注入,空穴注入层120可由选自由下述材料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制成:HATCN(1,4,5,8,9,11-六氮杂苯并菲-六腈)、CuPc(酞菁铜)、PEDOT(聚(3,4)-乙烯二氧噻吩)、PANI(聚苯胺)和NPD(N,N-二萘基-N,N'-二甲基联苯胺),但并不限于此。

第一空穴传输层130和第二空穴传输层170的每一个对应于红色子像素区域Rp、绿色子像素区域Gp和蓝色子像素区域Bp的全部。第一空穴传输层130设置在空穴注入层120上,第二空穴传输层170设置在第二电荷生成层165上。

第一空穴传输层130和第二空穴传输层170可用于促进空穴传输,第一空穴传输层130和第二空穴传输层170可由选自由下述材料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制成:NPD(N,N-二萘基-N,N'-二甲基联苯胺)、TPD(N,N'-双-(3-甲基苯基)-N,N'-双-(苯基)-联苯胺)、s-TAD和MTDATA(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但并不限于此。

参照图1,第一EL单元1100的第一红色发光层140在第一空穴传输层130上设置在红色子像素区域Rp中。此外,第二EL单元1200的第二红色发光层180在第二空穴传输层170上设置在红色子像素区域Rp中。第一红色发光层140和第二红色发光层180的每一个可包括发射红色光的发光材料。可使用磷光材料和/或荧光材料形成该发光材料。

更具体地说,第一红色发光层140和第二红色发光层180的每一个可包括基质材料,基质材料包括CBP(4,4’-双(咔唑-9-基)联苯)或mCP(1,3-双(N-咔唑)苯)。此外,第一红色发光层140和第二红色发光层180的每一个可由荧光材料或包含掺杂剂的磷光材料制成,但并不限于此,所述磷光材料包括选自由下述材料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PQIr(acac)(双(1-苯基喹啉)乙酰丙酮铱)、PQIr(三(1-苯基喹啉)铱)和PtOEP(八乙基卟啉铂),所述荧光材料包括PBD:Eu(DBM)3(Phen)或茈。

参照图1,第一EL单元1100的第一绿色发光层141在第一空穴传输层130上设置在绿色子像素区域Gp中。第二EL单元1200的第二绿色发光层181在第二空穴传输层170上设置在绿色子像素区域Gp中。第一绿色发光层141和第二绿色发光层181的每一个可包括发射绿色光的发光材料。可使用磷光材料和/或荧光材料形成该发光材料。

更具体地说,第一绿色发光层141和第二绿色发光层181的每一个可包括基质材料,基质材料包括CBP或mCP。此外,第一绿色发光层141和第二绿色发光层181的每一个可由荧光材料或包含掺杂剂的磷光材料制成,但并不限于此,所述磷光材料诸如是包括Ir(ppy)3(fac三(2-苯基吡啶)铱)的Ir络合物,所述荧光材料包括Alq3(三(8-羟基喹啉)铝)。

参照图1,第一EL单元1100的第一蓝色发光层142在第一空穴传输层130上设置在蓝色子像素区域Bp中。第二EL单元1200的第二蓝色发光层182在第二空穴传输层170上设置在蓝色子像素区域Bp中。第一蓝色发光层142和第二蓝色发光层182的每一个可包括发射蓝色光的发光材料。可使用磷光材料和/或荧光材料形成该发光材料。

更具体地说,第一蓝色发光层142和第二蓝色发光层182可包括基质材料,基质材料包括CBP或mCP,并且第一蓝色发光层142和第二蓝色发光层182可由包含掺杂剂材料的磷光材料制成,包括(4,6-E2ppy)2Irpic。此外,第一蓝色发光层142可由荧光材料制成,但并不限于此,荧光材料包括选自由下述材料构成的组中的一种:spiro-DPVBi、spiro-6P、distytylbenzene(DSB)、distyrylarylene(DSA)、基于PFO的聚合物和基于PPV的聚合物。

此外,参照图1,第一电子传输层150与红色子像素区域Rp、绿色子像素区域Gp和蓝色子像素区域Bp的全部对应设置在第一红色发光层140、第一绿色发光层141和第一蓝色发光层142上。第二电子传输层190与红色子像素区域Rp、绿色子像素区域Gp和蓝色子像素区域Bp的全部对应设置在第二红色发光层180、第二绿色发光层181和第二蓝色发光层182上。

第一电子传输层150和第二电子传输层190可执行电子的传输和注入。可根据电子传输特性调整第一电子传输层150和第二电子传输层190每一个的厚度。

第一电子传输层150和第二电子传输层190可用于促进电子传输,第一电子传输层150和第二电子传输层190可由选自由下述材料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制成:Alq3(三(8-羟基喹啉)铝)、PBD(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TAZ、spiro-PBD、BAlq和SAlq,但并不限于此。

可在第二电子传输层190上进一步设置额外的电子注入层(EIL)。

可使用Alq3(三(8-羟基喹啉)铝)、PBD(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TAZ、spiro-PBD、BAlq或SAlq形成电子注入层(EIL),但并不限于此。

要理解的是,有机发光装置1000的结构不限于本公开内容的前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可去除空穴注入层120、第一空穴传输层130、第二空穴传输层170、第一电子传输层150、第二电子传输层190和电子注入层EIL中的至少一个,和/或其功能可结合到一起或包含于另一层中。此外,第一空穴传输层130、第二空穴传输层170、第一电子传输层150、第二电子传输层190和电子注入层EIL中的至少一个可由两层或更多层组成。

第一电荷生成层160可与红色子像素区域Rp、绿色子像素区域Gp和蓝色子像素区域Bp的全部对应设置在第一电子传输层150上。第二电荷生成层165可与红色子像素区域Rp、绿色子像素区域Gp和蓝色子像素区域Bp的全部对应设置在第一电荷生成层160上。第一电荷生成层160和第二电荷生成层165可配置为n-p结结构。

参照图1,第一电荷生成层160和第二电荷生成层165设置在第一EL单元1100与第二EL单元1200之间。第一电荷生成层160和第二电荷生成层165调整第一EL单元1100与第二EL单元1200之间的电荷平衡。

第一电荷生成层160担任n型电荷生成层(n-CGL),n型电荷生成层(n-CGL)促进电子注入到设置在其下方的第一EL单元1100。第二电荷生成层165担任p型电荷生成层(p-CGL),p型电荷生成层(p-CGL)促进空穴注入到设置在其上方的第二EL单元1200。

更具体地说,担任用于电子注入的n型电荷生成层(n-CGL)的第一电荷生成层160可由碱金属、碱金属化合物、或者用于电子注入的有机材料或其化合物制成。此外,第一电荷生成层160的基质材料可由与第一电子传输层150和第二电子传输层190相同的材料制成。例如,基质材料可配置为通 过在诸如蒽衍生物之类的有机材料中掺杂诸如锂(Li)之类的掺杂剂而形成的混合物层,但并不限于此。

第二电荷生成层165设置在第一电荷生成层160上。第二电荷生成层165担任执行空穴注入的p型电荷生成层(p-CGL)。第二电荷生成层165的基质材料可由与第一空穴注入层120、第一空穴传输层130和第二空穴传输层170相同的材料制成。例如,基质材料可配置为通过在诸如HATCN(1,4,5,8,9,11-六氮杂苯并菲-六腈)、CuPc(酞菁铜)和TBAHA(三(4-溴苯基)六氯锑酸铝)之类的有机材料中掺杂p型掺杂剂而形成的混合物层,但并不限于此。p型掺杂剂可以是F4-TCNQ或NDP-9,但并不限于此。

第二电极200可与红色子像素区域Rp、绿色子像素区域Gp和蓝色子像素区域Bp的全部对应设置在第二电子传输层190上。例如,第二电极200可由镁和银的合金(Mg:Ag)制成,以使其具有透反特性。就是说,发光层中产生的一些光通过透反第二电极200出射,其他光在第二电极200中反射并返回到第一电极100。

如此,通过光在担任反射层的第一电极110与第二电极200之间反射的微腔效应,光在第一电极110与第二电极200之间反复反射,使得光学效率增加。

也可将第一电极110形成为透明电极并将第二电极200形成为反射电极,使得发光层中产生的光通过第一电极110出射。

在第二电极200上设置覆盖层210(或具有相似功能的一些其他层)。覆盖层210可增加有机发光装置的光耦合(outcoupling)效率。覆盖层210可由下述材料之一制成:第一空穴传输层130和第二空穴传输层170的材料;第一电子传输层150和第二电子传输层190的材料;以及第一红色发光层140和第二红色发光层180、第一绿色发光层141和第二绿色发光层181、第一蓝色发光层142和第二蓝色发光层182的基质材料。必要的话可去除覆盖层210。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制造具有单个有机发光层的单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或具有两个有机发光层的2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适合于理想的颜色质量的掺杂剂被应用于有机发光层来制造有机发光装置。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具有2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来说,具有相同的最大发光波长特性的掺 杂剂被应用于设置在阳极与阴极之间的两个有机发光层,以实现理想的颜色质量、效率和寿命。

如果OLED设备不要求高水平的颜色质量,则仅表现出长波长特性的掺杂剂被应用于两个有机发光层,以满足颜色质量和寿命。

然而,当要求较高的色域时,应用表现出短波长特性的掺杂剂是有利的,以与现有的显示设备相比实现深的颜色。表现出短波长特性的这种掺杂剂具有较高能量的分子结构,因而与表现出长波长特性的掺杂剂相比,该结构不稳定。因此,表现出短波长特性的掺杂剂在材料的耐久性方面是不利的。结果,显示设备的寿命可能缩短。

因此,对于现有的具有2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来说,可应用于第一和第二有机发光层以满足装置的全部颜色质量、效率和寿命特性的掺杂剂的选择很少。

为克服上述问题,在根据本公开内容一典型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1000中,第一EL单元1100的第一有机发光层可包括第一红色发光层140、第一绿色发光层141和第一蓝色发光层142,并且第一红色发光层140、第一绿色发光层141和第一蓝色发光层142可包括第一掺杂剂。此外,在根据本公开内容另一典型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中,除了第一掺杂剂以外,第一红色发光层140、第一绿色发光层141和第一蓝色发光层142还可包括第二掺杂剂。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内容一典型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1000中,第二EL单元1200的第一有机发光层可包括第二红色发光层180、第二绿色发光层181和第二蓝色发光层182,并且第二红色发光层180、第二绿色发光层181和第二蓝色发光层182可包括第二掺杂剂。此外,在根据本公开内容另一典型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中,除了第二掺杂剂以外,第二红色发光层180、第二绿色发光层181和第二蓝色发光层182还可包括第一掺杂剂。

第一掺杂剂的最大发光波长可大于第二掺杂剂的最大发光波长。更具体地说,与第二有机发光层中包括的第二掺杂剂相比,第一有机发光层中包括的第一掺杂剂可表现出长波长特性。此外,与第一有机发光层中包括的第二掺杂剂相比,第一有机发光层中包括的第一掺杂剂可表现出长波长特性。第 一掺杂剂的最大发光波长与第二掺杂剂的最大发光波长之间的差等于10nm或更小,例如为5nm。

此外,第二掺杂剂的最大发光波长可小于第一掺杂剂的最大发光波长。更具体地说,与第一有机发光层中包括的第一掺杂剂相比,第二有机发光层中包括的第二掺杂剂可表现出短波长特性。此外,与第二有机发光层中包括的第一掺杂剂相比,第二有机发光层中包括的第二掺杂剂可表现出短波长特性。第一掺杂剂的最大发光波长与第二掺杂剂的最大发光波长之间的差等于10nm或更小,例如为5nm。

就是说,根据本公开内容一典型实施方式的具有2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包括第一EL单元1100和第二EL单元1200,并且第一EL单元1100的第一有机发光层和第二EL单元1200的第二有机发光层的每一个包括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第二掺杂剂的最大发光波长小于第一掺杂剂的最大发光波长。通过将第一有机发光层中的第一掺杂剂的浓度设定为高于第一有机发光层中的第二掺杂剂的浓度,与现有的有机发光装置相比,能够提高有机发光装置的寿命。此外,通过将第二有机发光层中的第二掺杂剂的浓度设定为高于第二有机发光层中的第一掺杂剂的浓度,与现有的有机发光装置相比,能够提高有机发光装置的效率。现有的有机发光装置是在第一有机发光层和第二有机发光层的每一层中具有相同浓度的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的有机发光装置。

此外,第一EL单元1100的第一有机发光层中的第二掺杂剂的浓度可设为小于第一EL单元1100的第一有机发光层中的第一掺杂剂的浓度。更具体地说,第二掺杂剂的浓度可以是第一掺杂剂的浓度的50%或更少。就是说,在第一有机发光层中,具有长波长特性的第一掺杂剂的浓度可设为大于具有短波长特性的第二掺杂剂的浓度。

此外,在第二EL单元1200的第二有机发光层中,第一掺杂剂的浓度可设为小于第二掺杂剂的浓度。更具体地说,在第二有机发光层中,第一掺杂剂的浓度可以是第二掺杂剂的浓度的50%或更少。就是说,在第二有机发光层中,具有短波长特性的第二掺杂剂的浓度可设为大于具有长波长特性的第一掺杂剂的浓度。

此外,当由第一红色发光层140、第一绿色发光层141和第一蓝色发光层142构成的第一有机发光层仅包括第一掺杂剂,并且由第二红色发光层180、第二绿色发光层181和第二蓝色发光层182构成的第二有机发光层仅包括第二掺杂剂时,第一掺杂剂的掺杂浓度和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相对于有机发光层中包括的基质材料来说范围可介于1%到10%,并且第二有机发光层中的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可等于或小于第一有机发光层中的第一掺杂剂的掺杂浓度。

包括第一和第二掺杂剂的这种第一有机发光层和第二有机发光层可选择性地形成在红色子像素区域、绿色子像素区域和蓝色子像素区域的至少一个中。

此外,当由第一红色发光层140、第一绿色发光层141和第一蓝色发光层142构成的第一有机发光层包括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并且具有第二红色发光层180、第二绿色发光层181和第二蓝色发光层182的第二有机发光层包括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时,第一有机发光层和第二有机发光层的每一个中的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之和相对于有机发光层中包括的基质材料来说范围可介于1%到10%,并且第二有机发光层中的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之和可等于或小于第一有机发光层中的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之和。

就是说,对于具有2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来说,通过在第一EL单元1100的第一有机发光层中将表现出长波长特性且在寿命方面有利的第一掺杂剂的浓度设为高于第二掺杂剂的浓度,并且在第二EL单元1200的第二有机发光层中将表现出短波长特性且在效率方面有利的第二掺杂剂的浓度设为高于第一掺杂剂的浓度,在提高有机发光装置的效率和寿命的同时能够实现理想的颜色质量。

图2是显示根据本公开内容一典型实施方式,根据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长波长掺杂剂和短波长掺杂剂的掺杂条件,装置特性的评价结果的表格。

更具体地说,图2中的表格将为了在色坐标(CIE_y)中实现0.040的颜色质量,具有3%的表现出长波长特性的掺杂剂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电光特性,与为了在色坐标(CIE_y)中实现0.040的颜色质量,具有3%的表现出短波长特性的掺杂剂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电光特性进行比较。

在该评价中,表现出长波长特性的掺杂剂具有大约466nm的最大发光波长,表现出短波长特性的掺杂剂具有大约456nm的最大发光波长。两个掺杂剂之间的最大发光波长的差大约为10nm。优选地,当两个掺杂剂之间的最大发光波长的差为10nm或更小时,在两个有机发光装置中可实现相同水平的颜色质量。

参照图2,对于掺杂有3%的表现出长波长特性的掺杂剂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和掺杂有3%的表现出短波长特性的掺杂剂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二者来说,单位为V的驱动电压大约为4V,单位为mA/cm2的驱动电流密度大约为10mA/cm2。因此,能够看出在两个有机发光装置之间,在驱动电压和驱动电流密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别。

然而,应用表现出短波长特性的掺杂剂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效率大约为4.5cd/A,而应用表现出长波长特性的掺杂剂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效率大约为2.0cd/A。因此,能够看出具有短波长掺杂剂的有机发光装置表现出比具有长波长掺杂剂的有机发光装置高的效率。

此外,应用表现出短波长特性的掺杂剂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寿命大约为200小时,而应用表现出长波长特性的掺杂剂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寿命大约为500小时。因此,能够看出具有长波长掺杂剂的有机发光装置表现出比具有短波长掺杂剂的有机发光装置长的寿命。

基于该结果能够得出,当在有机发光层中应用表现出长波长特性的掺杂剂和表现出短波长特性的掺杂剂以实现相同的颜色质量时,表现出长波长特性的掺杂剂导致较低的效率但是较长的寿命,而表现出短波长特性的掺杂剂导致较短的寿命但较高的效率。

图3是显示根据本公开内容一典型实施方式,根据具有2叠层结构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第一有机发光层和第二有机发光层的掺杂条件,装置特性的评价结果的表格。图4是显示根据本公开内容一典型实施方式,根据具有2叠层结构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第一有机发光层和第二有机发光层的掺杂条件,寿命的评价结果的图表。就是说,图3和4根据应用于第一有机发光层和第二有机发光层的掺杂条件1到3,比较了具有2叠层结构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效率和寿命。

在掺杂条件1中,3%的掺杂剂被掺杂到第一蓝色发光层和第二蓝色发 光层的每一个中。在掺杂条件2中,3%的掺杂剂仅被掺杂到第二蓝色发光层中。在掺杂条件3中,3%的掺杂剂仅被掺杂到第一蓝色发光层中。分别以条件1到3制造出蓝色有机发光装置,并且评价每个装置的电光特性。

参照图3,在掺杂条件1到3中,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驱动电压和色坐标值相似。然而,在其中3%的掺杂剂仅被掺杂到第一蓝色发光层中的掺杂条件3中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效率表现为7.5cd/A。该效率低于掺杂条件1和2中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效率,即大约10cd/A。

参照图4,比较了掺杂条件1到3中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寿命,即,自初始亮度起到达95%的亮度所花费的时间。与掺杂条件1和3中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寿命相比,在其中3%的掺杂剂仅被掺杂到第二蓝色发光层中的掺杂条件2中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寿命缩短。

基于该结果能够看出,当如掺杂条件2中一样在第一有机发光层中未掺杂掺杂剂时,具有2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寿命可显著缩短,因而优选的是在第一有机发光层中掺杂表现出长波长特性且对寿命有利的掺杂剂。此外,基于该结果能够看出,当如掺杂条件3中一样在第二有机发光层中未掺杂掺杂剂时,具有2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效率可显著降低,因而优选的是在第二有机发光层中掺杂表现出短波长特性且对效率有利的掺杂剂。

图5是显示根据本公开内容一典型实施方式,根据具有2叠层结构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第一有机发光层和第二有机发光层的掺杂条件,装置特性的评价结果的表格。图6是显示根据本公开内容一典型实施方式,根据具有2叠层结构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第一有机发光层和第二有机发光层的掺杂条件,寿命的评价结果的图表。就是说,图5和6根据应用于比较例和实施例的第一有机发光层和第二有机发光层的第一和第二掺杂条件,比较了具有2叠层结构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效率和寿命。

在比较例1中,在具有2叠层结构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第一蓝色发光层和第二蓝色发光层中掺杂第一掺杂剂。在比较例2中,在具有2叠层结构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第一蓝色发光层和第二蓝色发光层中掺杂第二掺杂剂。将比较例1和2中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电光特性彼此进行比较并进行评价。

在实施例1中,在具有2叠层结构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第一蓝色发光层中掺杂第一掺杂剂并且在第二蓝色发光层中掺杂第二掺杂剂。在实施例2中,在具有2叠层结构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第一蓝色发光层中掺杂第二掺杂剂并且在第二蓝色发光层中掺杂第一掺杂剂。在实施例3中,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以2:1的比率掺杂到第一蓝色发光层中并且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以1:2的比率掺杂到第二蓝色发光层中。将实施例1到3中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电光特性彼此进行比较并进行评价。

参照图5,其中显示了根据比较例1和2以及实施例1到3的第一和第二掺杂剂掺杂条件被应用于第一蓝色发光层和第二蓝色发光层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驱动电压和色坐标值,驱动电压和色坐标值彼此相似,并且在相似的驱动电压处实现了理想的颜色质量。

应用于根据比较例和实施例的具有2叠层结构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第一掺杂剂表现出长波长特性并且具有大约466nm的最大发光波长。此外,第二掺杂剂表现出短波长特性并且具有大约456nm的最大发光波长。两个掺杂剂之间的最大发光波长的差大约为10nm。基于所述结果能够看出,当所述差为10nm或更小时,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第一有机发光层和第二有机发光层可实现相同水平的颜色质量。

参照图5,根据比较例2以及实施例1和3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效率为10.5到10.7cd/A,而根据比较例1和实施例2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效率为9.9到10.0cd/A,效率降低。

从所述结果能够看出,根据比较例2以及实施例1和3的其中在第二蓝色发光层中掺杂具有短波长特性的第二掺杂剂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效率,高于根据比较例1和实施例2的其中在第二有机发光层中掺杂具有长波长特性的第一掺杂剂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效率。

就是说,如果与实施例3中一样在第二有机发光层中掺杂具有短波长特性的第二掺杂剂并且同时应用具有长波长特性的第一掺杂剂,则可通过将第二有机发光层中的第二掺杂剂的浓度设为高于第二有机发光层中的第一掺杂剂的浓度,进一步提高具有2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效率。

参照图6,彼此比较了分别应用根据比较例1和2以及实施例1到3的第一和第二掺杂剂掺杂条件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寿命,即,自初始亮度起 到达95%的亮度所花费的时间。实施例3表现出最好的寿命。比较例2和实施例2表现出低于比较例1、实施例1和3的寿命。

基于所述结果能够看出,其中在第一蓝色发光层,即第一有机发光层中掺杂具有长波长特性的第一掺杂剂的比较例1、实施例1和3表现出比其中在第一有机发光层中掺杂具有短波长特性的第二掺杂剂的比较例2和实施例2好的寿命。

就是说,如果与实施例3中一样在第一有机发光层中掺杂具有长波长特性的第一掺杂剂并且同时应用具有短波长特性的第二掺杂剂,则可通过将第一有机发光层中的第一掺杂剂的浓度设为高于第一有机发光层中的第二掺杂剂的浓度,进一步提高具有2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寿命。

综上所述,通过以较高浓度给第一EL单元的第一有机发光层应用表现出长波长特性且寿命方面有利的掺杂剂,并且以较高浓度给第二EL单元的第二有机发光层应用表现出短波长特性且效率方面有利的掺杂剂,可在提高具有2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效率和寿命的同时,实现理想的颜色质量。

就是说,在根据本公开内容一典型实施方式的具有2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中,在第一EL单元的第一有机发光层中以及第二EL单元的第二有机发光层中掺杂表现出长波长特性的第一掺杂剂和表现出短波长特性的第二掺杂剂,其中第一有机发光层的第一掺杂剂的浓度高于第一有机发光层的第二掺杂剂的浓度,由此与现有的有机发光装置相比提高寿命,并且第二有机发光层的第二掺杂剂的浓度高于第二有机发光层的第一掺杂剂的浓度,由此与现有的有机发光装置相比提高效率。

在前面的描述中,描述了根据第一有机发光层和第二有机发光层中掺杂的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条件,具有2叠层结构的蓝色有机发光装置的效率和寿命的评价结果。然而,相同的掺杂条件也可应用于红色有机发光装置和绿色有机发光装置,以在提高效率和寿命的同时实现理想的颜色质量。

本公开内容的典型实施方式也可如下描述: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一种有机发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有机发光层,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 第二电极之间并且包括第一掺杂剂;以及第二有机发光层,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且包括第二掺杂剂,其中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最大发光波长大于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最大发光波长。

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最大发光波长与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最大发光波长之间的差可以是10nm或更小。

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可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掺杂剂,并且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中的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浓度可小于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中的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浓度。

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浓度可以是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浓度的50%或更少。

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可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掺杂剂,并且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中的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浓度可小于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中的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浓度。

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浓度可以是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浓度的50%或更少。

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掺杂浓度和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的每一个范围可以介于1%到10%。

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中的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可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中的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掺杂浓度。

所述有机发光装置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与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之间的第一电荷生成层和第二电荷生成层。

所述有机发光装置可包括红色子像素区域、绿色子像素区域和蓝色子像素区域,并且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可设置在所述红色子像素区域、所述绿色子像素区域和所述蓝色子像素区域的至少一个中。

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可设置在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上。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个方面,一种有机发光装置,包括:第一电致发光(EL)单元,所述第一电致发光单元包括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一电荷生成层之间的第一有机发光层;以及第二电致发光单元,所述第二电致发光单元包括位于第二电荷生成层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二有机发光层,其中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的每一个包括第一掺杂剂和第二掺杂剂,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中的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浓度高于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中的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浓度,使得与在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发 光层的每一个中具有相同浓度的所述第一掺杂剂和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有机发光装置相比,寿命提高,并且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中的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浓度高于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中的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浓度,使得与在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的每一个中具有相同浓度的所述第一掺杂剂和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有机发光装置相比,效率增加。

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最大发光波长可大于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最大发光波长。

在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的每一个中,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掺杂浓度和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之和的范围可以介于1%到10%。

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中的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掺杂浓度和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中的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之和可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中的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掺杂浓度和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中的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掺杂浓度之和。

所述第一掺杂剂的最大发光波长与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最大发光波长之间的差可以是10nm或更小。

到目前为止,已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内容的典型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内容不限于这些典型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公开内容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因此,在此描述的典型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范围。本公开内容的技术构思不受典型实施方式的限制。因此,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不是限制性的,而是示例性的。必须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分析得出本公开内容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