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芯自动翻转装置及其翻转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3542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铁芯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架(1),连接所述机架(1)上的吸附单元(4)、接料单元(2)、送料单元(5)、夹紧单元(6)、翻转单元(7)以及示意铁芯单元M,以及用于控制上面所述单元的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铁芯单元M由铁芯和上木垫块(3)、下木垫块(3’)组成;其中上木垫块(3)和木垫块(3’)尺寸完全相同;

所述接料单元(2)固定到所述翻转单元(7)下底板(73)的上部,以从上游输送设备接收铁芯单元M;

所述夹紧单元(6)位于所述接料单元(2)上部,以压紧接料后的铁芯单元M;

所述吸附单元(4)的支架固定在机架(1)上,且吸附单元(4)实现三轴移动,把下木垫块(3’)移动到铁芯上部,且能够把铁芯单元M翻转后上部的上木垫块(3)移开至下木垫块(3’)的初始位置处;

所述翻转单元(7)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架(1)在原始位置和翻转位置之间转动180°;

所述送料单元(5)固定在所述夹紧单元(6)的可移动板(61)的下部,以将翻转后的铁芯单元M送到下游输送设备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芯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单元(7)包括4个液压缸:分为前组液压缸(71)和后组液压缸(72),前组液压缸(71)为2个,后组液压缸(72)为2个;在机架(1)上和翻转单元(7)的侧面板(74)上各固定4个成矩形布排的铰链用于连接所述的4个液压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铁芯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单元(7)的侧面板(74)上固定一块木垫板(75),用于缓冲和防止铁芯单元M进入翻转单元(7)时冲击侧面板(74)损伤铁芯单元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芯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单元(2)固定连接在所述翻转单元(7)的下固定板(73)上,此接料单元(2)由多个滚筒以及电机(电机在图中未给出)组成,此电机带动滚筒转动接收从上游输送设备的铁芯单元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芯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单元(6)包括可移动连接板(61)以及气缸(62);所述气缸(6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可移动板(61)上,壳体固定连接在翻转单元(7)的悬臂梁(76)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芯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单元(5)固定连接在上可移动板(61)下方;

所述送料单元(5)的结构和所述接料单元(2)结构一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芯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吸附单元(4)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1)的吸附机架以及气动吸盘组成;所述气动吸盘为3轴可移动吸盘,用于保证铁芯单元M上部的上木垫板和(3)和下木垫板和(3’)供给和取出。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的所述一种铁芯自动翻转装置的翻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流程如下:

一、进料过程:当铁芯单元M靠近翻转装置(7)时,进料单元(2)的电机启动带动其滚筒转动,从而把铁芯单元M带入翻转装置(7)中;当铁芯单元M完全进入翻转装置(7)中后,进料电机停转;

二、夹紧过程:铁芯单元M静止后,吸附单元(4)的执行机构将处在暂存区的木垫块(3’)移动至铁芯单元M上部,待木垫块(3’)准确定位后,吸附单元(4)的执行机构移开;然后夹紧单元(6)中的气缸(62)吸气,连接在上移动板(61)上活塞杆的将推动上移动板(61)向下移动,挤压铁芯单元M上部的木垫块(3’),从而压紧铁芯;

三、翻转过程:夹紧单元(6)完成铁芯夹紧后,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油推动翻转装置(7)中的后组压力缸(72)中的活塞伸长,前组气缸(71)依靠整个翻转装置自重收缩,从而完成对整体装置翻转180°;

四、松弛过程:装置完成180°平稳后,夹紧单元(6)中的气缸(62)拍气,连接移动板(61)上活塞杆的将拉动移动板(61)下移,从而带动铁芯单元一起向下移动,待移动板(61)移动至与机架(1)上平面接触时候,将停止向下移动,这时机架上平面有支撑和限位作用;静止后,吸附单元中的执行机构将铁芯单上部的木垫块(3)移开至木垫块(3’)初始位置处,为下次铁芯单元M进入翻转装置使用,从而保证了木垫块的循环使用;

五、送料过程:正个翻转装置松弛过程完成后,夹紧单元(6)中电机启动,带动多个滚筒转动,从而实现将铁芯单元M’(M’ 与M等同)平稳输送到下游输出设备上;

六、复位过程: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油推动翻转装置(7)中的后组压力缸(71)中的活塞伸长,前组气缸(72)依靠整个翻转装置自重收缩,从而使翻转装置复位。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