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箱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0460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包箱体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环保成了环境保护的一大主题,其中扩大电动型汽车的使用量,降低油耗型汽车的使用量,是实践绿色环保这一主题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动力电池的技术局限,动力电池对工作温度的要求极其苛刻。电池模组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累积热,导致电池模组的温度过高和电池单体的温度严重不均匀。过高的温度和不均匀的温度分布会造成电池的热失控,甚至发生爆炸等安全隐患。为了实现电池模组的散热,现有的一些电池箱体会设置风道挡板以形成散热风道,但风道挡板的安装拼接,其加工成本大,且不牢靠,使得风道的密封效果差,影响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包箱体结构,以提高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

一种电池包箱体结构,包括外箱框和内箱框,所述外箱框与所述内箱框之间形成导风腔,所述外箱框与所述内箱框一体成型,所述外箱框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箱框与所述内箱框一体成型,减少零部件数,降低加工成本,保证所述导风腔的密封性能,通过进风口和出风口配合,通入循环风或导热液体(例如水),以加快散热,且密封的导风腔避免漏风,降低噪音问题。所述外箱框与所述内箱框的一体成型结构还能加强该电池包箱体结构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箱体结构的改进,所述外箱框与所述内箱框通过注塑或浇铸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箱体结构的改进,还包括下盖板,所述下盖板设置在所述外箱框底部,所述下盖板通过螺钉与所述外箱框固定连接,所述下盖板能够覆盖外箱框和内箱框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箱体结构的改进,所述下盖板与所述外箱框之间还设置有下密封圈,以保证所述下盖板与所述外箱框之间的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箱体结构的改进,还包括上盖板,所述上盖板设置在所述外箱框的上部,所述上盖板通过螺钉与所述外箱框固定连接,所述上盖板能够覆盖外箱框和内箱框的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箱体结构的改进,所述上盖板与所述外箱框之间还设置有上密封圈,以保证所述上盖板与所述外箱框之间的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箱体结构的改进,所述导风腔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隔开,以此保证进风口温度低、阻力小等特点,保证风向的单向性,导风腔内部就不容易产生涡旋风。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箱体结构的改进,所述外箱框设置有加热装置,在严寒环境下可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加热,以保证电池模组的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箱体结构的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风腔内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横截面显M字形或E字形,通过所述散热片以增加散热面,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箱体结构的改进,还包括进风转接口和出风转接口,所述进风转接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出风转接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通过所述进风转接口和出风转接口接外部设置,以给导风腔导入循环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箱体结构,包括外箱框和内箱框,所述外箱框与所述内箱框之间形成导风腔,所述外箱框与所述内箱框一体成型,所述外箱框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箱框与所述内箱框一体成型,减少零部件数,降低加工成本,保证所述导风腔的密封性能,通过进风口和出风口配合,通入循环风或导热液体(例如水),以加快并能够均匀地散热,且密封的导风腔避免漏风,降低噪音问题。所述外箱框与所述内箱框的一体成型结构还能加强该电池包箱体结构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图。

图3为带有加热装置的外箱框与内箱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散热片的一种结构之一。

图5为散热片的一种结构之二。

其中,11.外箱框,12.内箱框,13.下盖板,14.上盖板,15.进风口,16.出风口,21.下密封圈,22.上密封圈,3.加热装置,4.散热片,5.导风腔,61.进风转接口,62.出风转接口,7.电池模组,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

如图1到5所示,一种电池包箱体结构,包括外箱框11、内箱框12、下盖板13、下密封圈21、上盖板14、上密封圈22、加热装置3以及散热片4,所述外箱框11与所述内箱框12之间形成导风腔5,所述外箱框11与所述内箱框12通过注塑或浇铸一体成型,所述外箱框11设置有进风口15和出风口16,所述进风口15连接有进风转接口61,所述出风口16连接有出风转接口62,所述下密封圈21设置在所述下盖板13与所述外箱框11之间,所述下盖板13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外箱框11的底部,电池模组7和内部连接件装配在所述内箱框12内,所述上密封圈22设置在所述上盖板14与所述外箱框11之间,所述上盖板14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外箱框11的上部。所述加热装置3设置在所述外箱框11上,所述散热片4设置在所述导风腔5内,如图4和5所示,所述散热片4的横截面显M字形或E字形结构。所述导风腔5设置有挡板8,所述挡板8将所述进风口15和出风口16隔开,以此保证进风口15温度低、阻力小等特点,保证风向的单向性,导风腔5内部就不容易产生涡旋风。其中,所述外箱框11、内箱框12和上盖板14的厚度优选为3~4mm,所述下盖板13的厚度适当加厚,其厚度为5~8mm,以有利于电池模组7的热量导出到所述导风腔5。

所述外箱框11与所述内箱框12一体成型,减少零部件数,降低加工成本,保证所述导风腔5的密封性能,通过进风口15和出风口16配合,通入循环风或导热液体(例如水),以加快散热,且密封的导风腔5避免漏风,降低噪音问题。所述外箱框11与所述内箱框12的一体成型结构还能加强该电池包箱体结构的强度。在严寒环境下还可通过所述加热装置3加热,以保证电池模组7的性能。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