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0813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接线端子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断路器、小型隔离开关等都是常见的电器开关设备,通常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操作机构、左接线柱、右接线柱及其他相应的功能性机构。

壳体两端对应左接线柱、右接线柱的位置均设有接线端子孔,方便接线时操作左接线柱与右接线柱,但是同时接电端子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端子的防护装置,提高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接线端子的防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左壳体、右壳体;所述壳体两端设有由左壳体、右壳体相互配合组成的接线端子孔;所述接线端子孔外设有一圈凸起的防护凸台。

所述防护凸台外套设有一圈防护套。

所述防护凸台、防护套均呈圆环结构。

其中,所述防护套内圈设有一圈第一凹槽,所述防护凸台外圈设有一圈与第一凹槽适配的第一卡台。

所述第一卡台上端面的外圆倒角设置。

当然也可以是,所述防护凸台外圈设有一圈第二凹槽,所述防护套内圈设有与第二凹槽适配的第二卡台。

所述第二卡台下端面的外圆倒角设置。

所述防护套采用弹性材料一体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上方案,设置防护凸台的结构,使得壳体内部左接线柱、右接线柱与外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设置防护凸台的结构,使得壳体内部左接线柱、右接线柱与外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解决接线端子孔处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壳体与防护套的爆炸分解图。

图3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壳体与防护套的爆炸分解图。

图5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左壳体,12-右壳体,2-接线端子孔,3-防护凸台,31-第一卡台,32-第二凹槽,4-防护套,41-第一凹槽,42-第二卡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接线端子的防护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左壳体11、右壳体12;所述壳体1两端设有由左壳体11、右壳体12相互配合组成的接线端子孔2;所述接线端子孔2外设有一圈凸起的防护凸台3。

设置防护凸台的结构,使得壳体内部左接线柱、右接线柱与外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解决接线端子孔处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如图所示,所述防护凸台3外套设有一圈防护套4,防护套4紧紧包裹住防护凸台3。在现有隔离开关中,左壳体与右壳体之间仅仅依靠壳体四角处的4个螺栓紧固连接,其他位置没有适合螺栓紧固的点,因此在壳体内安装操作机构、左接线柱、右接线柱、动触头系统、静触头系统以及连接导线后,左壳体与右壳体之间,特别是中间部位容易被撑开,仅仅依靠4个螺栓难以包括左壳体与右壳体的稳定贴合,通过防护套4紧紧包裹住防护凸台3,配合4个螺栓,使得左壳体11与右壳体12紧紧贴合在一起,避免被撑开,提高了隔离开关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其中,所述防护凸台3、防护套4均呈圆环结构,更加合理美观。

如图2-3所示,所述防护套4内圈设有一圈第一凹槽41,所述防护凸台3外圈设有一圈与第一凹槽适配的第一卡台31。防护套3与防护凸台2之间卡接配合,安装更牢固,避免被剥落。

如图2-3所示,所述第一卡台31上端面的外圆倒角设置,安装时更加方便、容易。

当然也可以如图4-5所示,所述防护凸台3外圈设有一圈第二凹槽32,所述防护套4内圈设有与第二凹槽32适配的第二卡台42,并在所述第二卡台42下端面的外圆倒角设置。

另外,所述防护套4由弹性绝缘材料一体制成。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