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713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以将芯片模块可靠安装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CN205104653U号公开了一种电连接装置,所述电连接装置用于连接芯片模块,该电连接装置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携带所述芯片模块的夹持件及携带所述夹持件组装至所述绝缘本体的顶盖。当所述芯片模块被安装至电连接装置时,安装人员会通过手指夹持将携带芯片模块的夹持件插入至绝缘本体上,然而此时安装人员的手指可能会触碰到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从而导致导电端子弯折变形。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组件,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固定装置的电连接器组件,所述固定装置可将芯片模块旋转安装至电连接器组件上。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用于连接一芯片模块至一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用以安装于电路板的绝缘本体、固定装置及组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夹持件。所述固定装置邻接于绝缘本体的一侧边,所述夹持件用以夹持芯片模块且将芯片模块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相对固定的固定部及插置部,所述夹持件的一端插入所述插置部且带动插置部相对固定部作旋转而使得夹持件收容于绝缘本体内。

进一步改进之处:所述固定装置由塑胶材料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改进之处:所述固定装置的插置部设有开口向上的插槽,而所述夹持件临近固定装置的一侧设有插接片,所述插接片插设于所述插置部的插槽内。

进一步改进之处:所述固定装置设有位于固定部与插置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固定部安装于电路板上,所述连接部自固定部临近绝缘本体的一侧竖直向上延伸,所述连接部与插置部的连接处形成有V型切口,所述切口为插置部的旋转提供了一定的旋转空间。

进一步改进之处:所述固定装置还设有自固定部的横向两侧弯折且沿纵向延伸的两个夹持臂,所述连接部与插置部位于两个夹持臂之间。

进一步改进之处:所述两个夹持臂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绝缘本体在横向上的宽度,是以所述两个夹持臂夹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横向两侧。

进一步改进之处: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将所述固定装置的固定部铆接至电路板上。

进一步改进之处: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另一侧变的固定座、枢接于固定座上的摇杆及枢接于摇杆且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顶盖,所述固定装置与固定座分别位于绝缘本体的纵向两侧。

进一步改进之处:所述顶盖包括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方的框架部、自所述框架部横向两侧向内且向下延伸的两抵接部及自顶盖自由端延伸的锁扣部,所述框架部抵压所述夹持件且所述两抵接部抵压所述芯片模块,而所述锁扣部扣持于所述固定件上。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定装置,其固定于一电路板且邻近于一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用来收容安装有芯片模块的夹持件。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部、连接部及插置部。所述固定部用以将固定装置固定于电路板,所述连接部自所述固定部弯折向上延伸,所述插置部自连接部继续向上延伸且用来固定夹持件的一端。所述插置部可相对于连接部旋转至与固定部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相对固定的固定部及插置部,所述夹持件的一端插入所述插置部且带动插置部相对固定部作旋转而使得夹持件收容于绝缘本体内。所述固定装置的设置可使得所述芯片模块在组装至电连接器组件的过程中,避免安装人员的手指触碰到电连接器组件的导电端子,从而避免了导电端子被触碰后弯折而无法良好使用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固定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包含图1所示固定装置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组件中夹持件未插入固定装置时的立体图。

图5是图3所述电连接器组件中夹持件插入至固定装置时的立体图。

图6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组件中夹持件组装至绝缘本体且顶盖未盖合时的

立体图。

图7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组件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由塑胶材料一体注塑成型的固定装置1,所述固定装置1安装固定至电路板101上且位于电连接器(未标号)的开合处。当所述固定装置1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固定装置1包括水平的固定部10、自固定部10的纵向一侧竖直向上延伸的连接部11及插置部12,所述插置部12设有开口向上的插槽120。由于固定装置1由塑胶材料制成而具有较好的弹性性能,是以插置部12可相对于连接部11旋转。

所述固定装置1的连接部11位于所述固定部10与插置部12之间,且连接部11与插置部12的连接处形成有V型切口15,所述切口15为插置部12提供了一定的弯折空间,且该V型切口15的角度在最佳实施方式中为90度。所述固定装置1还设有自连接部11的横向两侧弯折且沿纵向延伸的一对夹持臂13,所述夹持臂13用以夹持于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2的横向两侧。

如图3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固定装置1的电连接器组件100,该电连接器组件100用于连接一芯片模块200。所述电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绝缘本体2、位于所述绝缘本体2后方的固定座4、枢接于固定座4上的摇杆5、枢接于摇杆5且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2上的顶盖3以及位于所述芯片模块200与所述顶盖3之间的夹持件6。所述固定装置1与固定座4分别位于绝缘本体2的纵向两侧,而所述夹持件6则用以夹持芯片模块200且将所述芯片模块200组装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2上。其中,所述固定装置1的两个夹持臂13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2在横向上的宽度,使得固定装置1的夹持臂可在横向上夹持所述绝缘本体2;同时所述夹持臂13在纵向上亦抵靠于绝缘本体2,从而使得固定装置1与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2之间的相对位置被固定。

如图3及图5所示,所述绝缘本体2内收容有数个导电端子(未标号),所述绝缘本体2的四个角落处设有向上凸伸且用于挡止所述芯片模块200的挡墙11。所述芯片模块200被夹持于所述夹持件6内,所述夹持件6携载所述芯片模块200定位至所述绝缘本体11上。所述夹持件6由塑胶材料制成且包括位于其四个拐角且使对应挡墙11露出的槽孔61及位于其纵向一侧的插接片62。所述槽孔61与所述挡墙11相配合以导引所述夹持件6带动所述芯片模块200组装至所述绝缘本体2,所述插接片62用以插置于所述固定装置1的插槽120内。

所述顶盖3包括位于所述绝缘本体2上方且中央开口的框架部31、自所述框架部31横向两侧向内且向下延伸的两抵接部32及自顶盖3自由端延伸的锁扣部33。当所述顶盖3闭合时,所述框架部31抵压所述夹持件6且所述两抵接部32抵压所述芯片模块200。所述电连接器组件100还包括有固定件7,所述固定件7穿过固定装置1的通孔14铆接于电路板101,从而使得固定装置1被固定至电路板101上。同时所述锁扣部33亦扣持于所述固定件7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装置1是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且所述固定件7为一铆钉,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装置1也可通过胶粘等方式固定于电路板101上。同时,所述固定座4也可为一框架结构且将绝缘本体2收容于其中间部,此时所述固定装置1亦可安装至所述固定座4的框架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100组装时,首先将所述绝缘本体2固定于电路板101上,然后将固定装置1抵靠于绝缘本体2的纵向一侧并通过铆钉7将固定装置1固定在电路板101上,此时固定装置1的夹持臂13是夹持于绝缘本体2的横向两侧;再将所述固定座4安装至绝缘本体2的纵向另一侧,最后将顶盖3及摇杆5组装至固定座4上。此时,所述芯片模块200尚未安装至电连接器组件100上且所述固定装置1的插置部12与连接部11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芯片模块200安装至电连接器组件100的过程如下:首先将芯片模块200固定于所述夹持件6上,所述夹持件6的插接片62插入于固定装置1的插置部12的插槽120内,然后相对于连接部11旋转所述夹持件6,使得所述夹持件2携载所述芯片模块200组装至所述绝缘本体2上,此时所述固定装置1的插置部12垂直于所述连接部11;再将所述顶盖3旋转盖合至所述芯片模块200;最后,将所述摇杆5对应旋转压制于所述顶盖3上,使得所述顶盖3抵压所述夹持件6与芯片模块200,所述芯片模块200与所述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相抵接。所述固定装置1的设置可以使得所述芯片模块200在组装至电连接器组件100的过程中,避免安装人员的手指触碰到电连接器组件100的导电端子,从而避免了导电端子被触碰后弯折而无法良好使用的情况。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非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