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009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线缆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性与稳定性均较好的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oculink连接器通常包括线端和连接器两部分,而为了使该两部分实现电性连接,现有技术中,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将线端导体芯线与连接器导体端子分别焊接在pcb板的两侧,通过pcb板作为连接及导通的媒介,从而使线端与连接器电性导通。

但是,因连接器导体端子中相邻两片端子之间的间距过小,在将导体端子与pcb板焊接固定时,会有焊接及走线短路的问题发生,不仅会影响线端与连接器之间的导通,而且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另外,将线端焊接至pcb板上时,线端导体芯线与pcb锡垫不易对位,易造成相邻两pin短路,继而导致良率下降。同时,制程生产过程中需要多次焊板,使得制程过于复杂。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oculink连接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线缆连接器,该线缆连接器可直接将端子焊脚与线端导体芯线做焊接,无需通过pcb板做媒介,避免了因导体端子间距过小而导致短路问题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

绝缘本体,包括对接部、自对接部向后延伸的安装部及贯穿所述对接部与安装部的收容槽,所述对接部内开设有对接空间;

端子组件,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所述端子组件包括上排端子与下排端子,所述上排端子与下排端子均包括固持在收容槽内的基部、自基部一端向外弹性悬伸的接触部及自基部另一端向外突伸的焊接部;

线缆,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并与所述端子组件的焊接部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线缆连接器还包括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安装部尾端的导引部,所述导引部上开设有若干导引槽,所述端子组件的焊接部与所述线缆的芯线收容于所述导引槽并在所述导引槽内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引部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安装部尾端,且所述导引部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所述导引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引部上还开设有供收容所述线缆的收容腔,且所述收容腔与所述导引槽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引部的前端两侧分别开设有凹口,所述绝缘本体的安装部尾端两侧对应突设有凸块,所述凸块收容于所述凹口,以限定所述导引部与所述绝缘本体的安装方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排端子与下排端子分别一体注塑成型,所述上排端子与下排端子上下组装并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且所述上排端子的焊接部与下排端子的焊接部均突伸超出所述绝缘本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引部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安装部向后延伸形成,且与所述绝缘本体一体成型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引部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所述导引槽,且所述导引槽与所述收容槽相连通,所述端子组件的焊接部收容在所述导引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排端子与下排端子的接触部前端均设有搭接部,所述绝缘本体的对接部前端对应设有搭接块,所述对接部的前端还开设有开槽,所述搭接部突伸入所述开槽并搭接在所述搭接块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连接器还包括遮罩在所述绝缘本体外侧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后端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弹性悬伸的弹臂,所述弹臂上开设有开孔,所述安装部的上下两侧对应设有凸肋,所述凸肋限位于所述开孔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的对接部上设有倾斜的导引面,所述对接部还设有突伸入所述对接空间内的防呆部,且所述防呆部与所述导引面对应设置在所述对接部的其中一角,以使得所述线缆连接器的对接接口与oculink连接器相对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通过在绝缘本体的安装部尾端设置导引部,同时在所述导引部上开设若干导引槽,从而端子组件的焊接部与线缆的芯线可收容于所述导引槽并在所述导引槽内电性连接;这样设计可直接将端子组件的焊接部与线缆的芯线做焊接,无需通过pcb板做媒介,避免了因端子组件中相邻两片端子之间间距过小而导致短路问题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中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绝缘本体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5是图2中端子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2中导引部的第一实施方式立体图。

图7是图2中导引部的第二实施方式立体图。

图8是图2中外壳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与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端子组件20、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后端并与所述端子组件20电性连接的线缆30以及遮罩在所述绝缘本体10外侧的外壳40。

请参阅图3与图4并结合图2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包括对接部11、自对接部11向后延伸的安装部12及贯穿所述对接部11与安装部12的收容槽13。所述对接部11内开设有对接空间111,所述收容槽13自所述对接部11的内侧壁凹陷形成,并与所述对接空间111相连通,以便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在所述对接空间111内与所述端子组件20电性连接。

所述对接部11上设有倾斜延伸的导引面112,所述对接部11还设有突伸入所述对接空间111内的防呆部113,且所述防呆部113与所述导引面112对应设置在所述对接部11的其中一角,以使得所述线缆连接器100的对接接口与oculink连接器相对应。

所述对接部11的前端设有搭接块114和位于所述搭接块114后侧的开槽115,所述开槽115上下贯穿所述对接部11设置并与所述收容槽13相连通。

在所述线缆连接器100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安装部12的厚度大于所述对接部11的厚度。所述安装部1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凸肋121,以与所述外壳40相配合;所述安装部12的上下两侧还分别开设有开口122。

请参阅图5并结合图3与图4所示,所述端子组件20收容在所述收容槽13内,所述端子组件20包括上排端子201与下排端子202,从而所述收容槽13也对应分为上排收容槽131和下排收容槽132,以分别收容所述上排端子201和下排端子202。因所述对接部11内设置有防呆部113,从而使得所述上排收容槽131与所述下排收容槽132在所述线缆连接器100的长度方向上不对称设置,即:为了给所述防呆部113提供让位空间,所述上排收容槽131相对于所述下排收容槽132整体朝远离所述防呆部113的方向移动,且移动至所述上排收容槽131的第一个收容槽(自防呆部113一侧开始计算)与下排收容槽132的第二个收容槽相对应;因此,所述上排端子201与下排端子202也相应设置为不对称。

所述上排端子201与下排端子202分别一体注塑成型,且所述上排端子201与下排端子202上下组装并收容在对应的所述上排收容槽131和下排收容槽132内。所述上排端子201与下排端子202均包括固持在对应收容槽内的基部22、自基部22一端向外弹性悬伸的接触部21及自基部22另一端向外突伸的焊接部23。因所述上排端子201与下排端子202的结构相同,故以下说明书部分对接触部21、基部22及焊接部23的描述均同时应用于所述上排端子201与下排端子202。

所述接触部21的前端设有搭接部211,所述搭接部211突伸入所述开槽115并搭接在所述搭接块114上,从而,一方面所述接触部21与对接端子对接时所产生的热量可借由所述开槽115散发出去,另一方面,所述搭接块114可对所述搭接部211提供一个搭接力,以防在所述接触部21与对接端子对接时因插拔力较大而发生变形或损坏。所述焊接部23自所述安装部12的后端突伸超出所述绝缘本体10,以便与所述线缆30焊接。

所述基部22的内侧壁上设有两个限位孔221和两个凸柱222,该两个限位孔221和两个凸柱222组合形成矩形,并使得两个限位孔221呈对角线设置、两个凸柱222也呈对角线设置,从而在上排端子201与下排端子202上下组装时,可通过所述凸柱222收容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221,继而将所述上排端子201与下排端子202组装固定,并限制所述上排端子201与下排端子202在所述绝缘本体10内发生位移;所述基部22的外侧壁上设有凸起223,且在所述基部22收容于所述收容槽13内时,所述凸起223收容于所述开口122,以此限制所述基部22在所述收容槽13内发生位移;所述基部22上还开设有上下贯穿并呈一排设置的若干散热孔224,且该散热孔224位于前述矩形的中间位置处,以将两个限位孔221和两个凸柱222分设在所述散热孔224的两侧,从而在所述端子组件20与对接端子对接时所产生的热量可借由所述散热孔224散发出去。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所述线缆30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后端并与所述端子组件20的焊接部23电性连接。因所述端子组件20设置有上下两排,故所述线缆30也对应设置有上下两组,以与对应两排端子焊接。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所述线缆连接器100还包括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安装部12尾端的导引部50,所述导引部50上开设有若干导引槽51,所述端子组件20的焊接部23与所述线缆30的芯线收容于所述导引槽51并在所述导引槽51内电性连接。所述导引部5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以下将对其中两种较佳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6所示,为所述导引部50的第一实施方式立体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引部50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安装部12尾端,且所述导引部50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所述导引槽51。所述导引部50上还开设有供收容所述线缆30的收容腔52,且所述收容腔52与所述导引槽51相连通,从而在所述线缆30与所述端子组件20相互焊接时,一方面可通过所述导引槽51和收容腔52对所述线缆30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所述线缆30发生位移而影响焊接效果,另一方面可通过所述导引槽51防止相邻两片焊接部23之间因焊锡堆积而发生短路现象,保证了焊接质量。

所述导引部50的前端两侧分别开设有凹口53,所述绝缘本体10的安装部12尾端两侧对应突设有凸块123,所述凸块123收容于所述凹口53,从而可限定所述导引部50与所述绝缘本体10的安装方向。

请参阅图7所示,为所述导引部50的第二实施方式立体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引部50’自所述绝缘本体10’的安装部12’向后延伸形成,且与所述绝缘本体10’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导引部50’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所述导引槽51’,且所述导引槽51’与所述收容槽13相连通,从而所述端子组件20的焊接部23自所述安装部12’后端直接延伸至收容于所述导引槽51’。所述线缆30的芯线同时收容于所述导引槽51’,以便与所述焊接部23焊接固定。

当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匹配绝缘本体10’的结构,所述上排端子201与下排端子202也可设置为分别由若干根端子组成,该些端子均具有所述接触部21、基部22及焊接部23,且每根端子均单独收容于所述收容槽13,而不需使上排端子201与下排端子202上下组装固定。

请参阅图8并结合图2所示,所述外壳40遮罩在所述绝缘本体10的外侧,并包括套设在所述对接部11外侧的套筒部41和遮覆所述安装部12的遮盖部42。所述套筒部41的其中一角设置有倾斜面411,以与所述对接部11上的导引面112相对应,从而保证所述套筒部41对所述对接部11进行完整遮罩。所述遮盖部42为自所述套筒部41的上下两侧壁分别向后弹性悬伸形成的弹臂,所述遮盖部42上开设有开孔421,所述凸肋121限位收容于所述开孔421内,以便将所述外壳40与所述绝缘本体10限位固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100通过在所述绝缘本体10、10’的安装部12、12’尾端设置导引部50、50’,同时在所述导引部50、50’上开设若干导引槽51、51’,从而端子组件20的焊接部23与线缆30的芯线可收容于所述导引槽51、51’并在所述导引槽51、51’内电性连接;这样设计可直接将端子组件20的焊接部23与线缆30的芯线做焊接,无需通过pcb板做媒介,避免了因端子组件20中相邻两片端子之间间距过小而导致短路问题的发生,同时还可简化制程、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