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7053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结构,其固定于同轴线缆的末端,并且能够相对于安装在印刷基板上的对方侧同轴连接器拆装。



背景技术:

例如,同轴连接器由安装于同轴线缆的末端的同轴插头和安装于印刷基板上的插座构成。通过将同轴插头与插座连接,从而能够将高频信号从同轴线缆传送到印刷基板或者将高频信号从印刷基板传送到同轴线缆。

通常,同轴线缆由圆形的中心导体、围绕中心导体的周围的氟类树脂等电介质、围绕电介质的周围的编织线等外部导体和包覆保护外部导体的绝缘护套构成。

固定于这样的同轴线缆的末端的同轴插头通常由如下部分构成:中心触头,其与中心导体接线;壳体,其一端部侧从电介质上夹紧外部导体,另一端部侧形成圆筒状;和圆板状的电介质,其在壳体的另一端部侧的内部同轴支承中心触头。

另外,由于壳体的将一端部侧和另一端部侧连接起来的部分在外周方向上开口,因此,中心触头的一部分露出。即,由于该开口部分在空气中开放,因此,存在开口部分的阻抗与同轴线缆的阻抗发生不匹配的不良情况。

为了消除这样的不良情况,公开了一种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其能够将壳体的使中心触头的一部分露出的开放空间的阻抗与同轴线缆的阻抗匹配,并能够简易且低成本地实现这样的匹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9111号公报

图12是示出现有技术的同轴线缆连接器的结构的纵剖视图,该图相当于专利文献1的图3。

参照图12,现有技术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下面,称为同轴插头)9被固定于同轴线缆cb的末端。同轴线缆cb由如下部分构成:圆形的中心导体wc,其由单线或股线构成;氟类树脂等电介质di,其围绕中心导体wc的周围;编织线等外部导体wb,其围绕电介质di的周围;和绝缘护套wi,其包覆保护外部导体wb。

同轴插头9具备圆筒状的中心触头91和圆筒状的壳体92。此外,同轴插头9具备圆柱状的电介质93和阻抗匹配用的导体环94。

中心触头91在基端部具备卷曲筒91a。卷曲筒91a压接中心导体wc而将中心触头91与中心导体wc机械连接并电连接。

中心触头91能够压入到在电介质93的中心部开口的孔中。由此,能够将中心触头91固定于电介质93。中心触头91被配置在开口于电介质93的前端部侧的容纳孔93h的中心,当对方侧中心触头(未图示)被插入到容纳孔93h中时,对方侧中心触头与中心触头91能够连接起来。

壳体92在基端部具有卷曲筒921,并且在前端部侧具有圆筒状的连接器连接部922。卷曲筒921与连接器连接部922由一对连结片92j、92j桥接。

卷曲筒921具有导体筒92a和绝缘夹持部92b。导体筒92a能够从电介质di压接外部导体wb。并且,导体筒92a能够与外部导体wb机械连接且电连接。绝缘夹持部92b被压接于绝缘护套wi,从而将同轴插头9固定于同轴线缆cb的末端。

连接器连接部922具有绝缘夹持部92c。绝缘夹持部92c压接电介质93,从而将电介质93固定于连接器连接部922。

由中空筒状的导电部件构成的导体环94从电介质93的一个端面被埋设于电介质93内。导体环94借助于电介质93而以围绕中心触头91的周围的方式与中心触头91同心配置。导体环94的一个端面被配置成与壳体92的使中心触头91的一部分在空中露出的开放空间ao对置。由此,专利文献1中的同轴插头9能够将壳体92的使中心触头91的一部分露出的开放空间ao的阻抗与同轴线缆cb的阻抗匹配。

但是,专利文献1中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圆筒状的壳体92的结构被划分成卷曲筒921和连接器连接部922,并在其间设置有开放空间ao,由于是这样的结构,因此,不易小型化。此外,阻抗匹配用导体环94被埋入在电介质93内,这也妨碍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小型化。并且,由于从中心触头的基端部直到中间部被介电常数大于空气的电介质连续地覆盖,因此,存在很难利用小型的线缆用连接器传送高频信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更小型化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

本发明人考虑到,通过具备呈圆筒状地围绕中心触头的结构,并在筒状壳体的轴向上隔离地配置将中心触头支承于中心部的一组圆板状的电介质筒体,从而能够使空气层介于被圆筒状壳体围绕的中心触头与圆筒状壳体之间,基于此,发明了如下的新颖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

(1)本发明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是如下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其构成于同轴线缆的末端,所述同轴线缆具有:中心导体;电介质,其包围该中心导体;外部导体,其覆盖该电介质;和绝缘护套,其包覆该外部导体,其中,所述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具备:长方体状的外壳,其在一端部侧具有第一容纳室,所述外壳的一方的面开口而能够在该第一容纳室中容纳所述同轴线缆的末端,并且该外壳在另一端部侧具有第二容纳室,该第二容纳室与该第一容纳室连通,所述外壳的另一方的面开口而能够在该第二容纳室中插入圆筒状的对方侧壳体;圆筒状的壳体,其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从所述第一容纳室一直配置到所述第二容纳室,所述壳体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电介质插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部侧的内部,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部侧的外部被所述外部导体覆盖,所述壳体在另一端部侧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从该第一连接部连续,并能够与所述对方侧壳体连接;圆筒状的中心触头,其沿着所述壳体的轴的中心与该壳体同轴地配置在该壳体的内部,在一端部侧具有与所述中心导体接线的接线部,在另一端部侧具有能够与对方侧中心触头连接的触头连接部;圆筒状的压缩套筒,其从所述壳体的外周方向外侧覆盖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所述外部导体,并能够对所述壳体的一端部侧朝向所述电介质进行压缩;和一组圆板状的电介质筒体,其被容纳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将所述中心触头支承于中心部,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中在所述中心触头的轴向上隔离地配置有一组所述电介质筒体,在一组所述电介质筒体之间设置有空气层。

(2)优选的是,所述中心触头将所述接线部与所述中心导体接合。

(3)优选的是,所述外壳在外壁上具有能够卡定于对方侧同轴连接器的锁定杆。

发明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具备圆筒状的壳体,所述圆筒状的壳体在中心触头的轴向上隔离地配置一组电介质筒体,并在一组电介质筒体之间设置有空气层,因此,能够缩小壳体的外径,也能够实现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结构,并且是示出前面侧和上面侧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b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结构,并且是示出背面侧和下面侧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分解组装图。

图3是将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要部放大的立体图,利用剖视图示出了一部分。

图4a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具备的外壳的结构,并且是示出前面侧和上面侧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b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具备的外壳的结构,并且是示出背面侧和上面侧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5a是示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具备的外壳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5b是示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具备的外壳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5c是示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具备的外壳的结构的右侧视图。

图5d是示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具备的外壳的结构的左侧视图。

图5e是示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具备的外壳的结构的后视图。

图6是示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具备的中心触头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具备的中心触头的结构,并且是示出将中心触头的一端部侧与中心导体接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具备的中心触头的结构,并且是示出将一组电介质筒体配置于中心触头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a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结构,并且是示出与对方侧同轴连接器连接之前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9b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结构,并且是示出与对方侧同轴连接器连接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10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结构,是利用纵剖面示出与对方侧同轴连接器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将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要部放大示出的立体剖视图。

图12是示出现有技术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标号说明

1外壳;2壳体;3中心触头;4压缩套筒;5a、5b一组电介质筒体;10同轴连接器(同轴线缆用连接器);11第一容纳室;12第二容纳室;21第一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31接线部;32触头连接部;72对方侧的壳体;73对方侧的中心触头;as空气层;cb同轴线缆;di电介质;wc中心导体;wb外部导体;wi绝缘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结构]

首先,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a、图1b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a示出了前面侧和上面侧的外观,图1b示出了背面侧和下面侧的外观。

图2是示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分解组装图。图3是将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要部放大的立体图,利用剖视图示出了一部分。

图4a、图4b是示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具备的外壳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a示出了前面侧和上面侧的外观,图4b示出了背面侧和上面侧的外观。

图5a~图5e分别是示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具备的外壳的结构的俯视图、主视图、右侧视图、左侧视图、后视图。

图6是示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具备的中心触头的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具备的中心触头的结构的立体图,并且示出了将中心触头的一端部侧与中心导体接线的状态。

图8是示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具备的中心触头的结构的立体图,并且示出了将一组电介质筒体配置于中心触头的状态。

图9a、图9b是示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结构的纵剖视图,图9a示出了与对方侧同轴连接器连接之前的状态,图9b示出了与对方侧同轴连接器连接的状态。

图10是示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利用纵剖面示出了与对方侧同轴连接器连接的状态。图11是示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利用纵剖面示出了与对方侧同轴连接器连接的状态的要部。

(整体结构)

参照图1a、图1b至图11,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下面,称为同轴插头)10构成于同轴线缆cb的末端。同轴线缆cb具有:中心导体wc;电介质di,其包围中心导体wc;外部导体wb,其覆盖电介质di;和绝缘护套wi,其包覆外部导体wb。

同轴插头10具备长方体状的外壳1和金属制的圆筒状的壳体2。此外,同轴插头10具备圆筒状的中心触头3、圆筒状的压缩套筒4和一组圆板状的电介质筒体5a、5b。

参照图1a、图1b或图4a、图4b和图5a~图5e,外壳1在一端部侧具有第一容纳室11。第一容纳室11在外壳1的一方的面具有圆形的开口,在第一容纳室11中能够容纳同轴线缆cb的除了绝缘护套wi以外的末端(参照图9)。

此外,外壳1在另一端部侧具有第二容纳室12。第二容纳室12与第一容纳室11连通。第二容纳室12在外壳1的另一方的面具有圆形的开口,在第二容纳室12中能够插入圆筒状的对方侧的壳体72(参照图9)。

参照图1a、图1b或图4a、图4b和图9a,壳体2在外壳1的内部从第一容纳室11一直配置到第二容纳室12。壳体2由一端部侧的第一连接部21和另一端部侧的第二连接部22构成(参照图2)。在壳体2上,从外径大的第一连接部21连续着外径小的第二连接部22。

参照图9a或图10,在壳体2的一端部侧的第一连接部21的内部插入有电介质di。此外,第一连接部21的外部被外部导体wb覆盖。换言之,壳体2的第一连接部21具有内部能够放入电介质di的适当大小的内径,并且具有能够在外周包覆外部导体wb的适当大小的外径。内径与外径之差也可以是微小的。另一方面,壳体2的另一端部侧的第二连接部22的外径小于第一连接部21,并能够与对方侧的壳体72连接。

参照图3、图6或图9a、图9b和图10,中心触头3被配置在壳体2的内部。中心触头3沿着壳体2的轴的中心与壳体2同轴地配置。

中心触头3在一端部侧具有接线部31。接线部31也能够例如利用激光与中心导体wc焊接,也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形状。此外,也可以通过压接或压焊进行连接。另一方面,中心触头3在另一端部侧具有触头连接部32。触头连接部32能够与对方侧的中心触头73的触头端子731连接(参照图9a)。

参照图2、图3或图9a和图10,压缩套筒4借助于壳体2的一端部侧而被外部导体wb贯插,能够对壳体2的一端部侧朝向电介质di进行压缩。即,压缩套筒4从壳体2的外周方向外侧包覆第一连接部21上的外部导体wb,壳体2的第一连接部21的外周上的外部导体wb被夹持在壳体2(第一连接部21)与压缩套筒4之间。由此,能够将壳体2与外部导体wb可靠地电连接,并且能够将同轴插头10固定于同轴线缆cb的末端(参照图1a、图1b)。

此外,一组电介质筒体5a、5b被容纳在壳体2的内部。在一组电介质筒体5a、5b的中心部能够支承中心触头3(参照图8)。在实施方式中,中心触头3能够贯插到一组电介质筒体5a、5b中。

一组电介质筒体5a、5b在壳体2内部在中心触头3的轴向上隔离地配置。由此,壳体2在一组电介质筒体5a、5b之间设置有空气层as。

由于实施方式的同轴插头10具备在中心触头3的轴向上隔离地配置一组电介质筒体5a、5b并在一组电介质筒体5a、5b之间设置有空气层as的圆筒状的壳体2,因此,能够缩小壳体的外径,还能够使同轴插头小型化。

(外壳的结构)

下面,对实施方式的外壳1的结构进行说明。参照图1a、图1b或图2和图4a、图4b或图5a~图5e、图9a,优选的是,外壳1由绝缘体构成,能够通过对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进行成型而得到长方体状的外壳1。

外壳1具有将第一容纳室11与第二容纳室12隔开的分隔壁11w。在分隔壁11w上开设有压入孔11h。能够将壳体2的第二连接部22从第一容纳室11朝向第二容纳室12地压入到压入孔12h中(参照图9a)。由此,能够将壳体2固定在外壳1的内部。

此外,在外壳1的上部形成有一对方形的槽11d、11d。一对槽11d、11d能够与在构成对方侧的同轴连接器70的外壳71的容纳室71r设置的突条(未图示)嵌合而进行引导(参照图9a)。此外,一对方形的槽11d、11d作为防止同轴插头10误插入的键槽而发挥作用。

参照图1a、图1b或图2和图4,外壳1在外壁上具有锁定杆11r。在锁定杆11r与基端部之间设置有卡定突起111。另一方面,参照图9b,在对方侧的同轴连接器70的容纳室71r的内壁形成有闩槽711。由此,当将同轴插头10插入到容纳室71r中时,卡定突起111与闩槽711嵌合,从而能够将同轴插头10卡定于对方侧的同轴连接器70。

(壳体和中心触头的结构)

下面,对实施方式的壳体2和中心触头3的结构进行说明。参照图2或图3,优选的是,壳体2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管构成,能够通过对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管进行成型而得到圆筒状的壳体2。

参照图6至图8,优选的是,中心触头3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构成,能够通过对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的展开板进行成型而得到在一端部具有接线部31的中心触头3。优选的是,中心触头3由铜合金构成,但不限于铜合金。

(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装配方法)

下面,参照图2、图3、图7或图9a,对实施方式的同轴插头10和同轴线缆cb的组装步骤进行说明。首先,将同轴线缆cb的各构成件的末端按规定的剥离长度剥离或切断以对同轴线缆cb进行末端处理。接着,利用激光将中心触头3的接线部31焊接于中心导体wc(参照图7)。然后,将中心触头3贯插到壳体2的内部,并使壳体2的第一连接部21配置在电介质di与外部导体wb之间。进而,将压缩套筒4导入到壳体2上,并从壳体2的外周方向外侧覆盖第一连接部21上的外部导体,朝向能够朝向所述电介质对所述壳体的一端部侧进行压缩的圆筒状的压缩套筒电介质di对壳体2的一端部侧进行压缩,从而能够将壳体2固定于同轴线缆cb的末端(参照图3)。另外,一组电介质筒体5a、5b预先被保持在壳体2的第二连接部22的内部。接着,参照图9a,将壳体2压入到外壳1的内部,从而结束组装作业。

(对方侧同轴连接器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9a或图10,对实施方式的对方侧的同轴连接器70的结构进行说明。同轴连接器70能够安装于印刷基板9p的一个面91p上,能够以可拆装的方式连接同轴插头10。同轴连接器70具备长方体状的外壳71和金属制的曲管状的壳体72。此外,同轴连接器70具备棒状的中心触头73和一组圆板状的电介质74a、74b。

外壳71在一端部侧具有容纳室71r。容纳室71r使外壳71的一方的面呈矩形开口,在容纳室71r中能够插入同轴插头10。

壳体72为如下的结构:与印刷基板9p的一个面91p大致平行地被固定于外壳71的内部,并且在外壳71的另一端部侧使轴向弯曲成与印刷基板9p的一个面91p对置。更具体而言,壳体72的一个端部侧被配置在外壳71的容纳室71r中,壳体72的中间部穿过外壳71的分隔壁而被固定,壳体72的另一端部侧构成为:在外壳71的另一端部侧使壳体2的轴向弯曲而与印刷基板9p的一个面91p对置。壳体72的一个端部能够与壳体2的第二连接部22连接。此外,壳体72的另一端部的端缘与印刷基板9p的一个面91p电连接。

中心触头73被配置在壳体72的内部。中心触头73沿着壳体72的轴的中心而与壳体72同轴地配置。中心触头73的触头端子731能够与中心触头3连接。中心触头73的末端部与印刷基板9p的一个面91p电连接。

当从图9a所示的状态将同轴插头10插入到同轴连接器70中并连接起来时(参照图9b),能够将同轴线缆cb与印刷基板9p电连接。

[同轴线缆用连接器的作用]

下面,对实施方式的同轴插头10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参照图1a、图1b至图11,由于同轴插头10具备圆筒状的壳体2,所述圆筒状的壳体2在中心触头3的轴向上隔离地配置一组电介质筒体5a、5b,并在一组电介质筒体5a、5b之间设置有空气层as,因此,能够缩小壳体的外径,也能够实现同轴插头10的小型化。

此外,参照图10或图11,实施方式的同轴插头10通过对中心触头3的外径进行调整,从而能够使同轴线缆cb的阻抗与同轴插头10的传送路的阻抗匹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