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2981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水组件,属于线缆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由于电缆带电,所以安装需要特别谨慎。

除开线缆本身材质、质量、导电性灯性能来说,我们针对其防水性做一些了解,众所周知,线缆在长距离的供电时,因为考虑到安装和承重等多方面因素需分段连接,同时也是为了实时检修。在每段线缆与线缆连接处,所应用的连接组件必须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防水,因为水电相结合,肯定会发生巨大安全事故,轻则烧坏线缆设备,重则酿成重大安全事故。

现在市面上的防水组件很多,但是真的能达到很高级别的防水等级的不多,一方面,防水性能做的很好的,但是结构复杂,加工成型困难,价格昂贵,不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结构简单的,其密封性也跟不上,某些防水组件零件较多,安装使用时甚至会发生漏装的情况,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因此,一种结构简单,价格实惠,且防水性能好的防水组件亟待推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组件,通过合理简化防水组件结构,线管与组件一体成型设计,简化安装步骤,提升产品的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产品的防水性和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水组件由接线端子Ⅰ和接线端子Ⅱ组成,接线端子Ⅰ和接线端子Ⅱ都与线管为一体成型,接线端子Ⅰ一端设有接线柱,接线柱上设有插孔,且接线端子Ⅰ所设接线柱的一端设有塑料螺帽,塑料螺帽嵌套在接线柱上,接线端子Ⅱ与接线端子Ⅰ连接的一端设有一段螺纹,且接线端子Ⅱ所设螺纹的一端设有插针,还包括安装于接线端子Ⅰ内部的防水圈。

优选地,接线端子Ⅱ上设有不少于一根插针,相对应的,接线端子Ⅰ上设有和插针数量相等的插孔,对于不同功率需求,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线缆。

优选地,接线端子Ⅱ所设插针的一端设有“T”型限位片,与接线端子Ⅱ为一体成型设计,结构简单实用。

更优选地,与“T”型限位片相对应的,接线端子Ⅰ所设插孔一端设有“T”型限位槽,在使用过程中,防止线缆晃动导致插针折断。

优选地,接线端子Ⅰ所设的接线柱上设有一个限位槽,塑料螺帽套接于限位槽内,限定螺帽位置,一方面防止螺帽遗失,另一方面,防止加强连接性,防止接头松脱。

优选地,接线端子Ⅰ上的塑料螺帽外壁设有防滑槽,在安装拆卸时方便受力。

优选地,接线端子Ⅱ螺纹位置附近设有防滑槽,加强受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成型,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安装成本,本实用新型除了两个接线端子,其他附属结构一方面为生产时嵌套上去的,另一方面是一体成型设计的,安装过程中不会遗漏任何零件,极大地减少了安全隐患,且线线端子与线管为一体成型设计,整体无缝连接,保证了产品的防水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接线端子Ⅰ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接线端子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防水组件由接线端子Ⅰ1和接线端子Ⅱ3组成,接线端子Ⅰ1和接线端子Ⅱ2都与线管为一体成型,接线端子Ⅰ1一端设有接线柱,接线柱上设有插孔14,且接线端子Ⅰ1所设接线柱的一端设有塑料螺帽4,塑料螺帽4嵌套在接线柱上,具体的。接线端子Ⅰ1所设的接线柱上设有一个限位槽12,塑料螺帽4套接于限位槽12内,接线端子Ⅱ2与接线端子Ⅰ1连接的一端设有一段螺纹,且接线端子Ⅱ2所设螺纹的一端设有插针22,还包括安装于接线端子Ⅰ1内部的防水圈5。

当使用时,将接线端子Ⅰ1的接线柱套上防水圈5,再将接线端子Ⅰ1上的“T”型限位槽13对准接线端子Ⅱ2上所设“T”型限位片23,将接线端子Ⅰ1上的插孔14对准接线端子Ⅱ2上所设的插针22,施力插入连接,最后将接线端子Ⅰ1上的塑料螺帽4拧入接线端子Ⅱ2端头上的螺纹部分,即完成安装,值得注意的是塑料螺帽4上设有防滑槽41,接线端子Ⅱ2螺纹位置附近设有防滑槽2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成型,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安装成本,本实用新型除了两个接线端子,其他附属结构一方面为生产时嵌套上去的,另一方面是一体成型设计的,安装过程中不会遗漏任何零件,极大地减少了安全隐患,且线线端子与线管为一体成型设计,整体无缝连接,保证了产品的防水性能。

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