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6866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属于真空断路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真空断路器使用的固封极柱多采用环氧树脂将真空断路器一次导电部分真空灭弧室与上、下出线端等载流元件全部密封成一体,使真空灭弧室的绝缘状态完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了耐候性。但该类固封极柱存在较多的问题:温升高、易开裂、难降解、质量大,且环氧树脂成型时产生的边料及产品报废后,废料不能重复利用,且降解周期长,不能满足环境友好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出现了利用热塑性塑料代替环氧树脂作为固封极柱的绝缘壳体的技术方案。与传统的环氧树脂固封极柱相比较,该技术方案可以减少极柱重量约35%,绝缘强度提高约50%,机械强度提高300%-400%,且由于使用注塑工艺从而减少后固化程序,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在注塑模压成型过程中,真空灭弧室因会受到巨大的注塑填充冲击力和塑料收缩压力,其外表面包覆的硅橡胶缓冲层不足以抵抗,真空灭弧室存在变形甚至损坏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热塑性塑料作为绝缘外壳的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在真空灭弧室的缓冲层和固封极柱壳体内表面间设置抗冲击保护层,避免注塑填充压力导致产品真空灭弧室变形,保证热塑性塑料绝缘外壳受力均匀,降低不良率。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包括真空灭弧室7,所述真空灭弧室7外部包覆缓冲层8,其特征是:所述缓冲层8外部包覆耐高温绝缘抗冲击层9,所述耐高温绝缘抗冲击层9与外部的热塑性塑料材质的固封极柱壳体1连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固封极柱壳体1上下部分别设有热塑连接为一体的上出线座2、下出线座3,所述上、下出线座2、3上分别设有用于与模具定位的定位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是一组定位销孔或定位槽。

再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销孔4的数量为2-4个,且等角度设置。

进一步的,耐高温绝缘抗冲击层9采用耐高温绝缘工程塑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8采用硅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真空灭弧室的缓冲层和固封极柱壳体内表面间设有抗冲击保护层,以保证产品生产过程中不至于因为过高的注塑压力而导致产品变形;同时,在上、下出线座外表面设置定位结构,保证注塑模压成型时,上、下出线座定位并不发生位移,进而实现上、下出线端外表面包覆的绝缘外壳厚度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的外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的剖视图。

图中,1、固封极柱壳体;2、上出线座;3、下出线座;4、上出线端定位销孔;5、下出线端定位销孔或槽;6、上出线端固定螺杆;7、真空灭弧室;8、真空灭弧室包覆的缓冲层;9、耐高温绝缘抗冲击层;10、真空灭弧室动触头软连接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真空断路器固封极柱,包括真空灭弧室7,所述真空灭弧室7外部包覆缓冲层8,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8外部包覆耐高温绝缘抗冲击层9,所述耐高温绝缘抗冲击层9与外部的热塑性塑料材质的固封极柱壳体1连为一体。

参见图1-图2,所述固封极柱壳体1上下部分别设有热塑连接为一体的上出线座2、下出线座3,所述上、下出线座2、3上分别设有用于与模具定位的定位结构。

参见图1,所述定位结构是一组定位销孔或定位槽。

参见图1,所述定位销孔4的数量为3个,且等角度设置。

所述耐高温绝缘抗冲击层9采用耐高温绝缘工程塑料制成,所述缓冲层8采用硅橡胶材料制成。

用上出线端固定螺杆6将上出线座2连接包覆缓冲层8和抗冲击层9的真空灭弧室7,一起安装放置到模腔内,起定位且防呆的效果,下出线座3安装放置到模腔内起定位且防呆的效果,采用热塑性工程塑料进行注塑模压成型,包覆各个部件,形成绝缘支撑外壳,得到固封极柱。

通过在真空灭弧室的缓冲层和固封极柱壳体内表面间设有抗冲击保护层,以保证产品生产过程中不至于因为过高的注塑压力而导致产品变形;同时,在上、下出线座外表面各设置定位结构,保证注塑模压成型时,上、下出线座定位并不发生位移,进而实现上、下出线端外表面包覆的绝缘外壳厚度均匀。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和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