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9769发布日期:2018-06-23 01:15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特别是一种用于连接冷却绝缘管与感应线圈的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加热,尤其是中大功率感应加热机械中,感应线圈中需要通过大电流,由此产生的发热会导致感应线圈的使用寿命变短。为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感应加热线圈[授权公告号为CN203602663U],包括安装底座和一匝以上的线圈,安装底座内设有安装孔及与线圈相通的冷却液进孔和冷却液出孔,在线圈的两端分别固联有连接螺母,连接螺母设有外螺纹,在安装底座上固联有两连接管,在两连接管的上端外均固联有连接螺帽,连接螺帽设有内螺纹,每个连接螺母与各自的连接螺帽相连。

上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内部中空,可以通过注入冷却液来降低线圈的温度,从而延长线圈的使用寿命,但在对线圈通电时,电流经过连接管传递给线圈,导致电流与冷却液共用连接管,造成连接线圈的电源线无法连接的问题,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将输入电线、冷却绝缘管和感应线圈三者连接的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接线端子,包括内部具有通孔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一端具有用于与冷却绝缘管连接的连接部一,其另一端具有用于与管状感应线圈连接的宝塔状连接部二,所述主体的侧部还设有用于与输入电线连接的连接部三。

在上述的一种接线端子中,所述的连接部三垂直固定在主体上且沿主体的径向延伸,所述的连接部三上具有连接孔。由于设置连接孔,可方便输入电线的连接,连接好后不易脱落。

在上述的一种接线端子中,所述的连接部三远离主体的一端具有呈扁平状的连接片体,所述的连接孔设于该连接片体上。

在上述的一种接线端子中,所述的连接部一上设有外螺纹。

在上述的一种接线端子中,所述的主体由铜制成。

本接线端子中,主体为铜管,连接部三与主体一体成型。

连接好后,冷却绝缘管内的冷却液经过主体的通孔流入到管状感应线圈内,对感应线圈进行冷却。连接时,先将管状感应线圈与连接部二螺纹连接,随后将冷却绝缘管直接插入到连接部一上,随后连接输入电线,连接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接线端子具有以下优点:

其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单独设置了连接部三后,可防止大电流与冷却液共用冷却绝缘管,可方便与冷却绝缘管、感应线圈和输入电线连接,而且接触电阻小,可有效解决感应线圈散热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通孔;3、连接部一;4、连接部二;5、连接部三;6、连接孔;7、连接片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接线端子,包括内部具有通孔2的主体1,主体1的一端具有用于与冷却绝缘管连接的连接部一3,其另一端具有用于与管状感应线圈连接的宝塔状连接部二4,主体1的侧部还设有用于与输入电线连接的连接部三5。

如图1所示,连接部三5垂直固定在主体1上且沿主体1的径向延伸,连接部三5上具有连接孔6。由于设置连接孔6,可方便输入电线的连接,连接好后不易脱落。

如图1所示,在连接部三5远离主体1的一端具有呈扁平状的连接片体7,连接孔6设于该连接片体7上。

如图1所示,连接部一3上设有外螺纹。

本实施例中,主体1由铜制成,即主体1为铜管,连接部三5与主体1一体成型。连接好后,冷却绝缘管内的冷却液经过主体1的通孔2流入到管状感应线圈内,对感应线圈进行冷却。连接时,先将管状感应线圈与连接部二4螺纹连接,随后将冷却绝缘管直接插入到连接部一3上,随后连接输入电线,连接方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