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器动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2453发布日期:2018-08-10 13:38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电器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器动作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接触器动作机构包括线圈、静铁芯、动铁芯、推杆、反力弹簧、触头、触头弹簧等,其结构不够紧凑,重量重,对线圈、静铁芯、动铁芯、推杆的固定和连接结构设计上不尽合理,线圈通电后通过动铁芯推动推杆,由反力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压缩触头弹簧来完成接触器的动作。根据长期的经验,这种结构在产品动作次数达到一定次数时,反力弹簧会失效或弹簧力减小,而影响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接触器动作机构存在结构不合理、易发生反力弹簧失效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更高的接触器动作机构。

技术方案:

一种接触器动作机构,包括线圈6、动铁8、推杆10、导磁板5、反力弹簧7、触头弹簧3、触桥2,均安装于接触器的U形壳体11内,接线柱1插装在U形壳体11顶部的盖上,通过密封胶密封固定。线圈6位于U形壳体11内底部,导磁板5位于线圈6顶面上,导磁板5上面设有一衬垫4。动铁8位于线圈6的线圈骨架14的内孔内,可在该孔内上下移动。触桥2通过其内孔套接在推杆10顶部,该内孔与推杆10之间为间隙配合,推杆10顶端设有阻挡触桥2脱出的挡边。推杆10中部穿过衬垫4和导磁板5的内孔,可在该孔内上下活动,其下端固定连接在动铁8上。触头弹簧3套装在推杆10上部,位于触桥2和导磁板5之间。反力弹簧7套装在推杆10下部,位于导磁板5和动铁8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反力弹簧7也可设在衬垫4与动铁8之间,即反力弹簧7上端穿过导磁板5的内孔,其顶部与衬垫4的底部相接触。

还设有一U形套筒I 12,上述接触器动作机构均安装在U形套筒I 12内,再与该U形套筒I 12一起装在接触器的U形壳体11内。设置该套筒能起到防护屏蔽作用,并有利于各零件位置固定和装配。

推杆10的下端插接在动铁8的孔内,其下端穿过动铁8底面的端部装有开口挡圈9,这样将动铁8固定连接在推杆10的下端。

反力弹簧7的下端部分可装在动铁8的扩孔内,反力弹簧7的底部与该扩孔的底部相接触,这样能有效延伸弹簧7的长度,使结构更加紧凑。

线圈骨架14的内孔内装有一套筒II 13,动铁8下部套接在套筒II 13内,可在该套筒II 13内上下移动,用于限定动铁8的移动方向。

上述结构中,动铁8的工作行程为动铁8顶面至导磁板5底面之间的距离,触桥2的工作行程为触桥2顶面至接线柱1底面之间的距离,在保证接触器断电时触桥2与接线柱1之间安全间隙的情况下,设计的动铁8的工作行程应大于触桥2的工作行程。这样在线圈6通电时,动铁8在磁力作用下推动推杆10向上移动,至触桥2接触到接线柱1后,推杆10继续向上移动适当距离,使推杆10顶部挡边脱离触桥2,这时推杆10不再施力于触桥2,触桥2与接线柱1接触的紧密程度完全取决于触头弹簧3的弹性力。

与现有接触器比较,这种结构无需靠增大推杆的行程来增大施力,使触桥紧贴接线柱,因此能有效减小动铁的行程,从而减小反力弹簧的压缩距离,有利于提高弹簧使用寿命,并使接触器结构更加紧凑、轻巧,有效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同时,当线圈6通电,动铁8在磁力作用下向上移动时,触头弹簧3也向上施力于触桥2,带动推杆10和动铁8向上移动,协同作用下使动作更加迅速灵敏,设计时可考虑适量减小线圈磁力作用,有利于减小线圈体积重量,降低成本。

当线圈6断电时,动铁8和推杆10在反力弹簧7作用下向下移动至行程最低位置,触头弹簧3被压缩,动作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动作寿命和可靠性。

有益效果:

与现有接触器比较,本实用新型简化了接触器动作机构的设计,结构紧凑,能有效减小接触器体积和重量,使产品动作灵敏,有效提高产品动作寿命和可靠性,并有利于产品装配方便,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接触器动作机构,包括线圈6、动铁8、推杆10、导磁板5、反力弹簧7、触头弹簧3、触桥2,均安装于接触器的U形壳体11内,接线柱1插装在U形壳体11顶部的盖上,通过密封胶密封固定。线圈6位于U形壳体11内底部,导磁板5位于线圈6顶面上,导磁板5上面设有一衬垫4。动铁8位于线圈6的线圈骨架14的内孔内,可在该孔内上下移动。触桥2通过其内孔套接在推杆10顶部,该内孔与推杆10之间为间隙配合,推杆10顶端设有阻挡触桥2脱出的挡边。推杆10中部穿过衬垫4和导磁板5的内孔,可在该孔内上下活动,其下端固定连接在动铁8上。触头弹簧3套装在推杆10上部,位于触桥2和导磁板5之间。反力弹簧7套装在推杆10下部,位于导磁板5和动铁8之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反力弹簧7也可设在衬垫4与动铁8之间,即反力弹簧7上端穿过导磁板5的内孔,其顶部与衬垫4的底部相接触。

还设有一U形套筒I 12,上述接触器动作机构均安装在U形套筒I 12内,再与该U形套筒I 12一起装在接触器的U形壳体11内。

推杆10的下端插接在动铁8的孔内,其下端穿过动铁8底面的端部装有开口挡圈9,将动铁8固定连接在推杆10的下端。

反力弹簧7的下端部分可装在动铁8的扩孔内,反力弹簧7的底部与该扩孔的底部相接触。

线圈骨架14的内孔内装有一套筒II 13,动铁8下部套接在套筒II 13内,可在该套筒II 13内上下移动,用于限定动铁8的移动方向。

上述结构设计中,动铁8的工作行程应大于触桥2的工作行程。当线圈6通电时,动铁8在磁力作用下向上移动,推动推杆10向上移动,反力弹簧7被压缩,同时触桥2在触头弹簧3作用下也向上移动,直至与接线柱1接触时停止移动,动铁8和推杆10继续上移适当距离,至动铁8顶面与导磁板5接触时停止移动,完成接触器接通动作。当线圈6断电时失去磁力,动铁8在反力弹簧7作用下带动推杆10向下移动,使触桥2脱离接线柱1,完成接触器断开动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