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端子的压接收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2514发布日期:2019-01-18 19:3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器端子的压接收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自动化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连接器端子装配过程中自动将麻花针插入到铜套之后进行收紧的机构改进方面。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连接器端子是由线径为0.05mm至0.07mm的一股线材经切断,两端焊接后得到的麻花针,插入到一个铜套中收紧固定连接后制作而成。

而现有用于连接器端子的压接收紧机构一般是将铜套先装入平放的收紧座中,然后从上向下插入麻花针,经收紧固定后,从收紧座底部排出,不利于后续品质检测机构处理,后续品质检测机构还得重新通过振动选向振动排出,上料,对产品损害较大,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连接器端子的压接收紧机构存在不利后续机构处理,加工的产品品质差,加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连接器端子的压接收紧机构。

为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连接器端子的压接收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紧机构包括有上料机构、冲压机构和成品取出机构;

所述的成品取出机构包括有一枚伸入至冲压机构内的上料针,上料针尾端连接有驱动上料针从冲压机构后侧伸入或退出的上料针驱动机构;

所述的上料机构包括有左右平移滑台,在左右平移滑台上设有向置于冲压机构中的上料针套装铜套的铜套装料机构和向铜套中插装麻花针的麻花针装料机构;

所述的冲压机构包括有冲压机构安装座,在冲压机构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冲压固定座,冲压固定座上活动插入有一组以上用于对铜套进行冲压的冲压头,在冲压固定座上活动套接有驱动套,驱动套上设有与各冲压头配合推进的第一滚轮,驱动套上设有驱动摆臂,驱动摆臂连接有冲压气缸。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包括有:

所述的铜套装料机构包括有放料平台,放料平台上设有供铜套放置的放料槽,放料平台连接有用于驱动放料平台向冲压机构靠近的放料平台推进机构,在放料平台上还设有用于将放料槽中的铜套推至与位于冲压机构中心位置的上料针相套接的顶针机构;所述的麻花针装料机构包括有夹持麻花针的麻花针夹,以及用于驱动麻花针夹将麻花针插入至冲压机构内的铜套中的麻花针夹驱动机构。

所述的冲压固定座还设有两根相对设置的夹持冲头,两根夹持冲头的前端上设有第一子冲头和第二子冲头,第一子冲头上设有用于与铜套配合限位的铜套限位槽,第二子冲头上设有于与麻花针配合限位的麻花针限位槽;所述的夹持冲头尾端设有第二斜切块,驱动套上设有与第二斜切块配合的第二滚轮。

所述的驱动套通过轴承与冲压固定座活动套接,冲压机构安装座上设有对驱动套轴向移动限制的驱动套限位块;冲压固定座上设有两组冲压头,每组有两枚两对设置的冲压头,每枚冲压头上套接有冲压头复位弹簧,每枚冲压头的尾端分别设有第一斜切块,驱动套上设有四个分别与四枚冲压头尾端第一斜切块配合的第一滚轮。

所述的上料针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上料针水平移动的水平驱动机构和驱动上料针进行90度翻转的上料针翻转机构。

所述的放料平台上还设有铜套调转平台,铜套调转平台上设有与所述放料槽对接的平台放料槽,铜套调转平台底部连接有平台旋转驱动机构。

所述的平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有与铜套调转平台连接的平台驱动齿轮,与平台驱动齿轮啮合的齿条,以及驱动齿条滑动的平台旋转气缸。

所述的上料针尾端设有针座,针座上还设有两个以上的铜套夹持爪,铜套夹持爪分布在上料针的外围,每个铜套夹持爪通过径向滑动的爪滑块与针座滑动连接,针座上还设有驱动铜套夹持爪开启或合拢的爪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不仅能自动化完成铜套中插入麻花针,并压接收紧构成连接器端子,还能将连接器端子以所需的状态移出冲压机构,以利于后续品质检测,装配效率高,损伤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机构和成品取出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机构和成品取出机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成品取出机构的上料针从冲压机构中退出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成品取出机构的上料针翻转至竖立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机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机构的冲压头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发明的铜套夹持爪夹持铜套状态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发明的铜套夹持爪张开状态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完成后的连接器端子相对图1进行30倍放大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照图1、图13和图1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端子的压接收紧机构包括有上料机构1、冲压机构2和成品取出机构3。上料机构1用于向冲压机构2中先装入铜套41,之后再向铜套41中插入麻花针42;冲压机构2用于从铜套41的四周同时冲压,使铜套41产生形变,从而压紧麻花针42,避免麻花针42脱落;成品取出机构3中上料针在铜套41装入冲压机构2之前伸入冲压机构2中,铜套41部分套于上料针31上,待冲压机构2完成冲压之后,将铜套41和麻花针42一同从冲压机构2后侧退出,并翻转90度后竖立为后续检测机构供料。

参照图2、图3、图4和图13中所示,所述的上料机构1包括有左右平移滑台11,在左右平移滑台11上设有向置于冲压机构2中的上料针31套装铜套41的铜套装料机构12和向铜套31中插装麻花针42的麻花针装料机构13。

左右平移滑台11由平台驱动电机111通过丝杆机构112驱动,从而实现铜套装料机构12和麻花针装料机构13交替与冲压机构2对应。

铜套装料机构12用于将前序的铜套上料机构提供的铜套41逐个装入冲压机构2,且铜套41尾部部分套接在上料针31上。所述的铜套装料机构12具体结构包括有放料平台121,放料平台121上设有供铜套41放置的放料槽,放料平台121连接有放料平台推进机构122,放料平台推进机构122的气缸顶伸时,放料平台121被驱动向冲压机构2移动靠近,以便放料平台121的放料槽能与冲压机构2中的上料针31靠近对接。为了将放料平台121的放料槽中的铜套能推动套于上料针31上,在放料平台121上还设有用于将放料槽中的铜套推至与位于冲压机构2中心位置的上料针31相套接的顶针机构123;顶针机构123通过气缸顶伸驱动顶针座1231向冲压机构2方向移动,顶针座1231上的顶针将铜套41从放料平台121的放料槽中的铜套推动套于上料针31上。

所述的麻花针装料机构13用于将前序的麻花针上料机构提供的麻花针42逐个夹取插入到冲压机构2内的铜套41中。麻花针装料机构13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夹持麻花针的麻花针夹131,以及用于驱动麻花针夹131将麻花针插入至冲压机构2内的铜套41中的麻花针夹驱动机构132;在左右平移滑台11作用下,麻花针装料机构13与冲压机构2对应后,麻花针夹驱动机构132的气缸顶伸,麻花针夹131将麻花针42移动插入到冲压机构2内的铜套41中。

当前序铜套上料机构为无法区分铜套41前后方向的铜套上料机构时,所述的放料平台121上还设有铜套调转平台1211,铜套调转平台1211上设有与所述放料槽对接的平台放料槽,铜套调转平台底部连接有平台旋转驱动机构124;所述的平台旋转驱动机构124包括有与铜套调转平台连接的平台驱动齿轮,与平台驱动齿轮啮合的齿条,以及驱动齿条滑动的平台旋转气缸。当通过CCD相机对铜套调转平台1211的平台放料槽中的铜套进行图像识别分析后,判定铜套前后方向放反时,平台旋转驱动机构124的平台旋转气缸动作,通过齿条驱动平台驱动齿轮旋转,铜套调转平台1211也就同步旋转180度,实现铜套调头后再由顶针座1231上的顶针将铜套41从放料平台121的放料槽中的铜套推动套于上料针31上。

参照图4、图8、图9、图10、图11及图12中所示,所述的冲压机构2包括有冲压机构安装座21,在冲压机构安装座21上固定安装有冲压固定座22,冲压固定座22上活动插入有一组以上用于对铜套进行冲压的冲压头23,在冲压固定座22上活动套接有驱动套24,驱动套24上设有与各冲压头23配合推进的第一滚轮241,驱动套24上设有驱动摆臂242,驱动摆臂242连接有冲压气缸25。当冲压气缸25顶伸时,驱动套24顺时针旋转,第一滚轮241随驱动套24以冲压固定座22为中心作圆周移动,第一滚轮241推动各冲压头23向中心推进,冲压头23从铜套41的四周同时冲压,使铜套41产生形变,从而压紧麻花针42,避免麻花针42脱落。

所述的驱动套24通过轴承与冲压固定座22活动套接,冲压机构安装座21上设有对驱动套24轴向移动限制的驱动套限位块27;冲压固定座22上设有两组冲压头23,每组有两枚两对设置的冲压头,每枚冲压头23上套接有冲压头复位弹簧231,每枚冲压头23的尾端分别设有第一斜切块232,驱动套24上设有四个分别与四枚冲压头23尾端第一斜切块232配合的第一滚轮241。

为了使铜套41和麻花针42在冲压之前能处于冲压固定座22中心位置,同时避免冲压过程出现偏移,冲压固定座22还设有两根相对设置的夹持冲头26,两根夹持冲头26的前端上设有第一子冲头261和第二子冲头262,第一子冲头261上设有用于与铜套41配合限位的铜套限位槽,第二子冲头262上设有于与麻花针42配合限位的麻花针限位槽;所述的夹持冲头26尾端设有第二斜切块263,驱动套24上设有与第二斜切块263配合的第二滚轮243。

参照图5、图6、图7及图12至图14中所示, 成品取出机构3包括有一枚伸入至冲压机构内的上料针31,上料针31尾端连接有驱动上料针31从冲压机构2后侧伸入或退出的上料针驱动机构32。为了更进一步方便后序工序获取压接收紧的连接器端子,所述的上料针驱动机构32包括有驱动上料针水平移动的水平驱动机构321和驱动上料针进行90度翻转的上料针翻转机构322。水平驱动机构321包括有一根滑动杆3211,滑动杆321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针座311,上料针31安装在针座311上,滑动杆3211上活动套接有杆座3212,杆座3212与上料针翻转机构322连接,滑动杆3211的尾端设有杆驱动气缸3213,杆驱动气缸3213的伸缩杆上设有用于磁性连接滑动杆3211尾端的磁铁32131。所述的上料针翻转机构322包括有与杆座3212固定连接的杆翻转驱动齿轮3221,杆翻转驱动齿轮3221啮合有杆翻转驱动齿条3222,杆翻转驱动齿条3222连接有翻转驱动气缸3223。

参照图6和图7中所示,当需要从冲压机构2中取出产品时,杆驱动气缸3213的伸缩杆缩回,通过磁铁32131磁性吸附带到滑动杆3211后退,上料针31和套接在上料杆31的产品也就从冲压机构2退出;之后翻转驱动气缸3223顶伸,杆翻转驱动齿条3222驱动杆翻转驱动齿轮3221旋转,杆座3212也就同步翻转,滑动杆3211的尾端与磁铁32131分离,滑动杆3211竖立,上料针31和套接在上料杆31的产品也就竖立。

参照图12和图13中所示,为了避免取出产品时,产品从上料针31上脱落,上料针31尾端的针座311上还设有两个以上的铜套夹持爪312,铜套夹持爪312分布在上料针31的外围,每个铜套夹持爪312通过径向滑动的爪滑块3121与针座311滑动连接,针座311上还设有驱动铜套夹持爪312开启或合拢的爪气缸3122。当铜套41套于上料针31之后,铜套夹持爪312合拢,夹紧固定铜套41尾部,在后序机构获取产品时,爪气缸3122动作,铜套夹持爪312张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