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35844发布日期:2021-05-04 11:2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和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co2及汽车尾气排放的关注不断加大,电动汽车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和应用备受人们关注。

现有锂离子电池一般采用环状碳酸酯和/或链状碳酸酯的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溶剂。在电池循环与存储过程中,溶剂会与电极材料的活性表面发生不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因此一般都在电解液中添加成膜添加剂,使其在电极表面形成保护膜从而阻止溶剂与电极的反应,提升循环性能。虽然现有的成膜添加剂种类有很多,如碳酸亚乙烯酯等,其可在电极表面形成保护膜。但是现有成膜添加剂在电极表面形成保护膜的稳定性不足,在高温充放电循环和高温搁置时,部分保护膜的成分会发生分解,从而失去保护作用,使之溶剂与电极发生反应被消耗,进而造成电池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成膜添加剂无法在电极表面形成稳定的保护膜,从而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和高温搁置性能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和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三正硼酸戊酯,所述添加剂的用量为所述电解液质量的0.05-0.3%。

优选的,所述添加剂还包括对甲基苯磺酰甲基异腈。

优选的,所述三正硼酸戊酯和所述对甲基苯磺酰甲基异腈的质量比为1:0.5-1.5。

优选的,所述三正硼酸戊酯和所述对甲基苯磺酰甲基异腈的质量比为1:1.1。

优选的,所述锂盐的用量为所述电解液质量的0.5-1.0%。

优选的,所述锂盐选自lipf6、libf4、libob、lidfob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碳酸甲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乙烯酯、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及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的含碳导电涂层和活性材料层,所述含碳导电涂层中的材料为石墨烯;所述石墨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形成所述含碳导电涂层。在本发明中,所述化学气相沉积法为本领域常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形成所述含碳导电涂层的步骤包括:将负极集流体放入到反应室内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在反应室内的温度达到810℃时,通入c2h2含量为8%的ar/c2h2混合气体,并保温0.5h,保温结束后得到表面含有含碳导电涂层的负极集流体。

优选的,所述活性材料层包括负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剂,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选自人造石墨、天然石墨和碳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粘结剂选自聚偏氟乙烯、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丙烯腈、聚丙烯酸酯、羧甲基纤维素纳、聚乙烯呲咯烷酮、聚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导电剂选自导电炭黑、片层石墨、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负极集流体为铜箔或铝箔。

优选的,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选自钴酸锂、锰酸锂、镍锰酸锂、镍钴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铝酸锂、镍钴酸锂、镍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和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通过向所述电解液中加入特定的三正硼酸戊酯添加剂,并控制所述添加剂的用量为所述电解液质量的0.05-0.3%,所述三正硼酸戊酯在电池首次充放电的过程中有助于在电极材料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氧化膜,从而可抑制电解液与电极活性物质接触,进而显著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和高温搁置性能。

2)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进一步的,所述添加剂还包括对甲基苯磺酰甲基异腈。本发明添加对甲基苯磺酰甲基异腈,通过对甲基苯磺酰甲基特有的空间结构与异腈基相互作用,同时与三正硼酸戊酯的相互配合,更利于在电极材料表面形成稳定氧化膜,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和高温搁置性能。进一步的,所述三正硼酸戊酯和所述对甲基苯磺酰甲基异腈的质量比为1:0.5-1.5,发明人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在此特定比例下,对电池的循环性能和高温搁置性能效果的提升更为显著。

3)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进一步的,所述含碳导电涂层中的材料为石墨烯;所述石墨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形成所述含碳导电涂层。本发明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形成所述含碳导电涂层,相比于现有湿法涂布技术,其操作简单,制备周期短,制备的含碳导电涂层均匀。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发明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或是将本发明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和电解液,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及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的含碳导电涂层和活性材料层,所述活性材料层包括负极活性物质;

其中,所述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为三正硼酸戊酯,所述添加剂的用量为所述电解液质量的0.05%;所述锂盐为lipf6,所述有机溶剂为碳酸二甲酯,所述锂盐的用量为所述电解液质量的1.0%;

负极活性物质为人造石墨,负极集流体为铜箔,并且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铜箔表面形成一层石墨烯层(即含碳导电涂层),该石墨烯层的厚度为20nm,负极导电剂为导电炭黑,负极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纳;

正极活性物质选用lini0.5co0.2mn0.3o2,正极导电剂为导电炭黑,正极集流体为铝箔;隔膜为聚乙烯表面涂覆陶瓷,平均孔隙率为47%;电池采用端面焊结构,铝塑膜包装。

上述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正极极片的制备:将聚偏氟乙烯和nmp(n-甲基吡咯烷酮)按质量比4:96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速度为40rpm,搅拌1.5h;搅拌结束,向其中加入导电炭黑(导电剂),搅拌速度为40rpm,搅拌2h;加入lini0.5co0.2mn0.3o2,搅拌速度为30rpm,搅拌2h;搅拌结束,将获得的浆料过150目筛网,涂覆在铝箔上,控制单面面密度为7.5mg/cm2,并辊压至82μm;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比为96.5:2:1.5;

(2)负极极片的制备:将cmc(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纯水按质量比1:80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速度为30rpm,搅拌2h;加入导电炭黑(导电剂),搅拌速度为35rpm,搅拌2h;加入负极活性物质人造石墨,搅拌速度为30rpm,搅拌3h;搅拌结束,将获得的浆料过120目筛网,涂覆在表面覆有石墨烯层的铜箔上,控制单面面密度为4.5mg/cm2,并辊压至85μm;其中,以质量比计,负极活性物质:导电炭黑:cmc=96:2.0:2.0。

(3)电解液的制备:将上述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在常温下混合即得所述电解液。

(4)装配、注液、化成、夹具烘烤、分容:将正负极片分切、烘烤后,与聚乙烯陶瓷隔膜卷绕成裸电芯,然后经过焊极耳、铝塑膜封装、烘烤、注入电解液、简易封装、高温搁置、化成、夹具烘烤、二封、分容工序制作成软包电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和电解液,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及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的含碳导电涂层和活性材料层,所述活性材料层包括负极活性物质;

其中,所述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为三正硼酸戊酯,所述添加剂的用量为所述电解液质量的0.3%;所述锂盐为lipf6,所述有机溶剂为碳酸二乙酯,所述锂盐的用量为所述电解液质量的0.5%;

负极活性物质为天然石墨,负极集流体为铜箔,并且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铜箔表面形成一层石墨烯层(即含碳导电涂层),该石墨烯层的厚度为20nm,负极导电剂为片状炭黑,负极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纳;

正极活性物质选用lini0.5co0.2mn0.3o2,正极导电剂为导电炭黑,正极集流体为铝箔;隔膜为聚乙烯表面涂覆陶瓷,平均孔隙率为47%;电池采用端面焊结构,铝塑膜包装。

上述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正极极片的制备:将聚偏氟乙烯和nmp(n-甲基吡咯烷酮)按质量比4:96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速度为40rpm,搅拌1.5h;搅拌结束,向其中加入导电炭黑(导电剂),搅拌速度为40rpm,搅拌2h;加入lini0.5co0.2mn0.3o2,搅拌速度为30rpm,搅拌2h;搅拌结束,将获得的浆料过150目筛网,涂覆在铝箔上,控制单面面密度为7.5mg/cm2,并辊压至82μm;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比为96.5:2:1.5;

(2)负极极片的制备:将cmc(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纯水按质量比1:80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速度为35rpm,搅拌2h;加入片状炭黑(导电剂),搅拌速度为35rpm,搅拌2h;加入负极活性物质天然石墨,搅拌速度为40rpm,搅拌3h;搅拌结束,将获得的浆料过120目筛网,涂覆在表面覆有石墨烯层的铜箔上,控制单面面密度为4.5mg/cm2,并辊压至85μm;其中,以质量比计,负极活性物质:片状炭黑:cmc=96:2.0:2.0。

(3)电解液的制备:将上述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在常温下混合即得所述电解液。

(4)装配、注液、化成、夹具烘烤、分容:将正负极片分切、烘烤后,与聚乙烯陶瓷隔膜卷绕成裸电芯,然后经过焊极耳、铝塑膜封装、烘烤、注入电解液、简易封装、高温搁置、化成、夹具烘烤、二封、分容工序制作成软包电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和电解液,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及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的含碳导电涂层和活性材料层,所述活性材料层包括负极活性物质;

其中,所述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为三正硼酸戊酯和对甲基苯磺酰甲基异腈,所述三正硼酸戊酯和所述对甲基苯磺酰甲基异腈的质量比为1:0.5,所述添加剂的用量为所述电解液质量的0.05%;所述锂盐为lipf6,所述有机溶剂为碳酸二甲酯,所述锂盐的用量为所述电解液质量的1.0%;

负极活性物质为人造石墨,负极集流体为铜箔,并且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铜箔表面形成一层石墨烯层(即含碳导电涂层),该石墨烯层的厚度为20nm,负极导电剂为导电炭黑,负极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纳;

正极活性物质选用lini0.5co0.2mn0.3o2,正极导电剂为导电炭黑,正极集流体为铝箔;隔膜为聚乙烯表面涂覆陶瓷,平均孔隙率为47%;电池采用端面焊结构,铝塑膜包装。

上述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正极极片的制备:将聚偏氟乙烯和nmp(n-甲基吡咯烷酮)按质量比4:96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速度为40rpm,搅拌1.5h;搅拌结束,向其中加入导电炭黑(导电剂),搅拌速度为40rpm,搅拌2h;加入lini0.5co0.2mn0.3o2,搅拌速度为30rpm,搅拌2h;搅拌结束,将获得的浆料过150目筛网,涂覆在铝箔上,控制单面面密度为7.5mg/cm2,并辊压至82μm;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比为96.5:2:1.5;

(2)负极极片的制备:将cmc(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纯水按质量比1:80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速度为30rpm,搅拌2h;加入导电炭黑(导电剂),搅拌速度为35rpm,搅拌2h;加入负极活性物质人造石墨,搅拌速度为30rpm,搅拌3h;搅拌结束,将获得的浆料过120目筛网,涂覆在表面覆有石墨烯层的铜箔上,控制单面面密度为4.5mg/cm2,并辊压至85μm;其中,以质量比计,负极活性物质:导电炭黑:cmc=96:2.0:2.0。

(3)电解液的制备:将上述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在常温下混合即得所述电解液。

(4)装配、注液、化成、夹具烘烤、分容:将正负极片分切、烘烤后,与聚乙烯陶瓷隔膜卷绕成裸电芯,然后经过焊极耳、铝塑膜封装、烘烤、注入电解液、简易封装、高温搁置、化成、夹具烘烤、二封、分容工序制作成软包电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和电解液,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及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的含碳导电涂层和活性材料层,所述活性材料层包括负极活性物质;

其中,所述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为三正硼酸戊酯和对甲基苯磺酰甲基异腈,所述三正硼酸戊酯和所述对甲基苯磺酰甲基异腈的质量比为1:1.5,所述添加剂的用量为所述电解液质量的0.05%;所述锂盐为lipf6,所述有机溶剂为碳酸二甲酯,所述锂盐的用量为所述电解液质量的1.0%;

负极活性物质为人造石墨,负极集流体为铜箔,并且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铜箔表面形成一层石墨烯层(即含碳导电涂层),该石墨烯层的厚度为20nm,负极导电剂为导电炭黑,负极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纳;

正极活性物质选用lini0.5co0.2mn0.3o2,正极导电剂为导电炭黑,正极集流体为铝箔;隔膜为聚乙烯表面涂覆陶瓷,平均孔隙率为47%;电池采用端面焊结构,铝塑膜包装。

上述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正极极片的制备:将聚偏氟乙烯和nmp(n-甲基吡咯烷酮)按质量比4:96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速度为40rpm,搅拌1.5h;搅拌结束,向其中加入导电炭黑(导电剂),搅拌速度为40rpm,搅拌2h;加入lini0.5co0.2mn0.3o2,搅拌速度为30rpm,搅拌2h;搅拌结束,将获得的浆料过150目筛网,涂覆在铝箔上,控制单面面密度为7.5mg/cm2,并辊压至82μm;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比为96.5:2:1.5;

(2)负极极片的制备:将cmc(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纯水按质量比1:80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速度为30rpm,搅拌2h;加入导电炭黑(导电剂),搅拌速度为35rpm,搅拌2h;加入负极活性物质人造石墨,搅拌速度为30rpm,搅拌3h;搅拌结束,将获得的浆料过120目筛网,涂覆在表面覆有石墨烯层的铜箔上,控制单面面密度为4.5mg/cm2,并辊压至85μm;其中,以质量比计,负极活性物质:导电炭黑:cmc=96:2.0:2.0。

(3)电解液的制备:将上述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在常温下混合即得所述电解液。

(4)装配、注液、化成、夹具烘烤、分容:将正负极片分切、烘烤后,与聚乙烯陶瓷隔膜卷绕成裸电芯,然后经过焊极耳、铝塑膜封装、烘烤、注入电解液、简易封装、高温搁置、化成、夹具烘烤、二封、分容工序制作成软包电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和电解液,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及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的含碳导电涂层和活性材料层,所述活性材料层包括负极活性物质;

其中,所述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为三正硼酸戊酯和对甲基苯磺酰甲基异腈,所述三正硼酸戊酯和所述对甲基苯磺酰甲基异腈的质量比为1:1.1,所述添加剂的用量为所述电解液质量的0.05%;所述锂盐为lipf6,所述有机溶剂为碳酸二甲酯,所述锂盐的用量为所述电解液质量的1.0%;

负极活性物质为人造石墨,负极集流体为铜箔,并且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铜箔表面形成一层石墨烯层(即含碳导电涂层),该石墨烯层的厚度为20nm,负极导电剂为导电炭黑,负极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纳;

正极活性物质选用lini0.5co0.2mn0.3o2,正极导电剂为导电炭黑,正极集流体为铝箔;隔膜为聚乙烯表面涂覆陶瓷,平均孔隙率为47%;电池采用端面焊结构,铝塑膜包装。

上述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正极极片的制备:将聚偏氟乙烯和nmp(n-甲基吡咯烷酮)按质量比4:96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速度为40rpm,搅拌1.5h;搅拌结束,向其中加入导电炭黑(导电剂),搅拌速度为40rpm,搅拌2h;加入lini0.5co0.2mn0.3o2,搅拌速度为30rpm,搅拌2h;搅拌结束,将获得的浆料过150目筛网,涂覆在铝箔上,控制单面面密度为7.5mg/cm2,并辊压至82μm;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比为96.5:2:1.5;

(2)负极极片的制备:将cmc(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纯水按质量比1:80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速度为30rpm,搅拌2h;加入导电炭黑(导电剂),搅拌速度为35rpm,搅拌2h;加入负极活性物质人造石墨,搅拌速度为30rpm,搅拌3h;搅拌结束,将获得的浆料过120目筛网,涂覆在表面覆有石墨烯层的铜箔上,控制单面面密度为4.5mg/cm2,并辊压至85μm;其中,以质量比计,负极活性物质:导电炭黑:cmc=96:2.0:2.0。

(3)电解液的制备:将上述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在常温下混合即得所述电解液。

(4)装配、注液、化成、夹具烘烤、分容:将正负极片分切、烘烤后,与聚乙烯陶瓷隔膜卷绕成裸电芯,然后经过焊极耳、铝塑膜封装、烘烤、注入电解液、简易封装、高温搁置、化成、夹具烘烤、二封、分容工序制作成软包电芯。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其与实施例5相比区别在于,所述电解液中不加入三正硼酸戊酯和对甲基苯磺酰甲基异腈。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其与实施例5相比区别在于,将所述电解液中的添加剂三正硼酸戊酯和对甲基苯磺酰甲基异腈替换为异腈基正丁烷。

性能测试:

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到的锂离子电池进行性能测试,其中,

循环性能:在25℃下,以0.5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4.45v,再在4.45v恒压充电至电流小于0.05c,搁置5分钟,以0.5c电流恒流放电至3.0v,以此放电容量为首次放电容量。按照同样的充放电制度循环400周,容量保持率=第400周的容量/首次放电容量*100%。

高温搁置性能:在25℃下,以0.5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4.45v,再在4.45v恒压充电至电流小于0.02c,搁置5分钟,以0.5c电流恒流放电至3.0v,以此放电容量为首次放电容量。以0.5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4.45v,再在4.45v恒压充电至电流小于0.02c,停止充电后用游标卡尺测量电池厚度,作为起始厚度。将充满电的电池搁置于温度为85℃的鼓风烘箱中,搁置6小时后取出,用游标卡尺测量电池厚度,厚度变化率=(6小时后厚度-起始厚度)/起始厚度*100%。将搁置后的电池以0.5c电流恒流放电至3.0v,得到搁置后保持的容量。容量保持率=搁置后保持的容量/首次放电容量*100%。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