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插式插头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99441阅读:来源:国知局
br>[0034]该第一端子组具有复数第一导电端子20,该复数第一导电端子20设置在绝缘本体10顶板101之中,各第一导电端子20具有一第一固定段21、一自第一固定段21朝前延伸的第一电性接触段22以及一自第一固定段21朝后延伸的第一焊接段23,其中,任两相邻第一焊接段23之间的间距大于任两相邻第一固定段21之间的间距。此外,各第一导电端子20的第一焊接段23包含一第一斜向延伸段231以及一第一平行段232,该第一斜向延伸段231自第一固定段21后端侧向向外倾斜延伸,该第一平行段232自第一斜向延伸段232后端向后延伸且平行于第一固定段21,任两相邻第一平行段232之间距大于任两相邻第一固定段21之间距。
[0035]该第二端子组分别具有复数第二导电端子40,该复数第二导电端子40设置在绝缘本体10底板102之中,各第二导电端子40具有一第二固定段41、一自第二固定段41朝前延伸的第二电性接触段42以及一自第二固定段41朝后延伸的第二焊接段43。此外,第二端子组的第二导电端子40数量可比第一导电端子20数量少两支,其中,任两相邻第二焊接段43之间的间距大于任两相邻第二固定段41之间的间距。此外,各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焊接段43包含一第二斜向延伸段431以及一第二平行段432,该第二斜向延伸段431自第二固定段41后端侧向向外倾斜延伸,该第二平行段432自第二斜向延伸段431后端向后延伸且平行于第二固定段41,任两相邻第二平行段432之间距大于任两相邻第二固定段41之间距。
[0036]该接地片35设置在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之间。该接地片上贯穿形成有复数贯穿孔351。
[0037]该两弹性扣臂30分别形成于接地片35两侧,固定在该绝缘本体10并伸入该插接空间100之中,两弹性扣臂30可分别设置在定位槽11中。各弹性扣臂30后端分别朝后延伸有一接地焊接脚33以焊接在电路板90上并提供接地作用。
[0038]该基座设置在该绝缘本体10后端且插设于插接空间100内,且该基座包括一上基座构件60以及一下基座构件70。
[0039]该上基座构件60设置在绝缘本体10后端,且设置在接地片35上方,且具有一上塞块61,该上塞块61设置在插接空间100内,在上塞块61两侧分别侧向向外延伸一上固定翼片62,在各上固定翼片62上贯穿形成有一结合孔621以供螺栓、铆钉等固定件贯穿通过并安装在电路板90上。该上基座构件60之上塞块61上形成有一上嵌合槽615。该上基座构件60上形成有复数上固定柱611以及复数上固定孔612,该复数上固定柱611向下突伸且分别贯穿接地片35的部分贯穿孔351。
[0040]该下基座构件70设置在绝缘本体10后端,且设置在接地片35下方,且具有一下塞块71,该下塞块71设置在插接空间100内且与上塞块61结合。该下基座构件70之上塞块61上形成有一下嵌合槽715。该下基座构件70上形成有复数下固定柱711以及下固定孔712,该复数下固定柱711向上突伸,分别贯穿接地片35的另一部分贯穿孔351,且分别固定在上固定孔612内,该下固定孔712分别结合上固定柱611。
[0041]该强化固定构件50为金属制造,其穿套在上塞块61与下塞块71上并且贴合两上固定翼片62。该强化固定构件50上贯穿形成有一套设孔51以穿套在上塞块61与下塞块71上,在该强化固定构件50上贯穿形成有二通孔52以分别与上基座构件60的两结合孔621对准,通孔52亦供螺栓、铆钉等固定件穿过以将直插式插头电连接器锁固在电路板90上。该强化固定构件50加强了上基座构件60的结构强度。
[0042]该屏蔽外壳上形成一容置空间800以容纳该绝缘本体10、该第一端子组以及该第二端子组。该屏蔽外壳后端形成有二嵌合片81以分别嵌设在该上嵌合槽615与该下嵌合槽715内。
[0043]由上述技术手段,当直插式插头电连接器焊接于一电路板上时,前述利用相邻第一焊接段的间距大于相邻第一固定段的间距,且相邻第二焊接段的间距大于相邻第二固定段的间距的特性,因此相邻的第一焊接段之间与相邻第二焊接段之间允许焊锡有更多可运用的空间,以提高焊接成功率,减少短路、空焊、假焊的状况发生。此外,上基座构件60的上固定翼片62搭配金属的强化固定构件50可供螺栓、铆钉等固定件贯穿,并由固定件与电路板结合,以增强直插式插头电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结合强度,避免直插式插头电连接器因受力而意外松动或脱落。
【主权项】
1.一种直插式插头电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顶板、一底板以及二相对且设于该顶板与该底板之间的侧壁,在该绝缘本体上以前后贯穿方式形成有一介于该顶板、该底板以及两侧壁之间的插接空间; 一第一端子组,设置在该绝缘本体的顶板内表面上,且具有复数第一导电端子,该复数第一导电端子设置在绝缘本体顶板之中,各该第一导电端子分别具有一第一固定段、一自该第一固定段朝前延伸的第一电性接触段以及一自该第一固定段朝后延伸的第一焊接段; 一基座,设置在该绝缘本体后端且插设于插接空间内; 一强化固定构件,穿套在该基座上并且贴合两上固定翼片;以及 一屏蔽外壳,其上形成一容置空间以容纳该绝缘本体以及该第一端子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插式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一上基座构件以及一下基座构件;该上基座构件设置在该绝缘本体后端,且具有一上塞块,该上塞块设置在该插接空间内,在该上塞块两侧分别侧向向外延伸一上固定翼片,在各该上固定翼片上贯穿形成有一结合孔;该下基座构件设置在该绝缘本体后端,且具有一下塞块,该下塞块设置在该插接空间内且与该上塞块结合;该强化固定构件穿套在该上塞块与该下塞块上。
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插式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一第二端子组,该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以该插接空间之中心点为对称中心而彼此点对称,分别设置在该绝缘本体的顶板内表面与底板内表面上;该第二端子组具有复数第二导电端子,该复数第二导电端子设置在该绝缘本体底板之中,各该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一第二固定段、一自该第二固定段朝前延伸的第二电性接触段以及一自该第二固定段朝后延伸的第二焊接段,其中,任两相邻第二焊接段之间的间距大于任两相邻第二固定段之间的间距。
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插式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的任两相邻第一焊接段之间的间距大于任两相邻第一固定段之间的间距;该第二端子组的任两相邻第二焊接段之间的间距大于任两相邻第二固定段之间的间距。
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插式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一接地片,该接地片设置在该第一端子组与该第二端子组之间,且位于该上基座构件与该下基座构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插式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焊接段包含一第一斜向延伸段以及一第一平行段,该第一斜向延伸段自该第一固定段后端侧向向外倾斜延伸,该第一平行段自该第一斜向延伸段后端向后延伸且平行于该第一固定段,任两相邻第一平行段之间距大于任两相邻第一固定段之间距;各该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焊接段包含一第二斜向延伸段以及一第二平行段,该第二斜向延伸段自第二固定段后端侧向向外倾斜延伸,该第二平行段自第二斜向延伸段后端向后延伸且平行于第二固定段,任两相邻第二平行段之间距大于任两相邻第二固定段之间距。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插式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固定构件上贯穿形成有一套设孔以穿套在该上塞块与该下塞块上,在该强化固定构件上贯穿形成有二通孔以分别与上基座构件的两结合孔对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插式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上贯穿形成有复数贯穿孔;该上基座构件上形成有复数上固定柱以及复数上固定孔,该复数上固定柱向下突伸且分别贯穿该接地片的部分贯穿孔;下基座构件上形成有复数下固定柱以及下固定孔,该复数下固定柱向上突伸,分别贯穿该接地片的另一部分贯穿孔,且分别固定在该上固定孔内,该下固定孔分别结合上固定柱。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插式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插式插头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二弹性扣臂,该两弹性扣臂分别形成于该接地片两侧,固定在该绝缘本体并伸入该插接空间之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插式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扣臂后端分别朝后延伸有一接地焊接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直插式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座构件之上塞块上形成有一上嵌合槽;该下基座构件之上塞块上形成有一下嵌合槽;该屏蔽外壳后端形成有二嵌合片以分别嵌设在该上嵌合槽与该下嵌合槽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插式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顶板上形成有复数连通插接空间的上贯穿槽,在该底板上形成有复数连通该插接空间的下贯穿槽,在顶板外表面上设置有一上弹片座,在该底板外表面上设置有一下弹片座,该上弹片座上形成有复数分别穿过该上贯穿槽并且伸入该插接空间的上弹片,下弹片座上形成有复数分别穿过该下贯穿槽并且伸入该插接空间的下弹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直插式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两侧上分别形成有一与该插接空间相连通的定位槽;该两弹性扣臂分别设置在该两定位槽内。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插式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固定构件为金属制造。
【专利摘要】一种直插式插头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第一端子组、一第二端子组、一接地片、一上基座构件、一下基座构件、一强化固定构件、以及一屏蔽外壳,第一端子组具有复数第一导电端子,各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一第一固定段与一第一焊接段,相邻第一焊接段的间距大于相邻第一固定段的间距,由第一固定段的间距扩大,可减少焊接端子到电路板时的短路、假焊、空焊问题。
【IPC分类】H01R12-58, H01R13-639
【公开号】CN104821444
【申请号】CN201510142719
【发明人】高雅芬, 蔡侑伦, 侯斌元, 廖崇甫, 陈龙飞, 周杨杨
【申请人】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